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_第1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_第2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_第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_第4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叶圣陶:“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小学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更好地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受德育教育,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下面就结合我的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关键词:德育教育,教材,课外活动,微信打卡一、充分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教育1.设境入情渗透德育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学习”如果入不了“境”,就难以接受和理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创设一种非常符合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能够产生一份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入境悟情。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一课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恪守诺言的事。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宋庆龄一家准备到伯伯家去做客,这一天,她盼望已久。可是正要出发时,宋庆龄突然想起她和朋友小珍说好了,要教小珍叠花篮。家人们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却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食言。“她坚持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尽管小珍最后没来,但宋庆龄一点不后悔,她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在上本课之前,我则创设这样一种情景:孩子们,如果有一天,你的爸爸妈妈要带你去盼望许久的动物园,可正当你们出发之时,你突然想起你和同学约好了要一起去植树,这时候,你怎么办?孩子们有说和同学说改天再去植树的,有说机会难得当然去动物园的……我便顺势将宋庆龄的故事讲述了出来,并启发学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就要恪守诺言。这种情景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浏览兴趣,也给了他们情感的洗礼。2.图文联合渗透德育小学生对图片特别感兴趣。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有生命的,要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比如,在讲解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海滨小城》时,我利用《海滨小城》的插图制作成一个课件,并加上一些轻音乐,让学生在享受视觉听觉盛宴的同时,想象南国的美丽风光,如同身临其境,再让同学说说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教室里的讨论声此起彼伏,一波高过一波。从学生的言谈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北方平原地区的孩子对大海的欣喜。标志性的插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寻求,在学生领会作者笔下的家乡风光无限好的同时,也引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3.重点语句渗透德育课文中重点句子可以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授时,必需深刻引导。如:在散文《落花生》中,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的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是学生懂得的点,它虽语言平易、简洁,但它寓意并不浅薄,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出他的真谛,并付诸自己行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反复朗读,在懂得花生的可贵之处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感想,进而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到渠成。4.课堂生成渗透德育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会使课堂陷入尴尬的境地,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机智应对,并在尴尬得到化解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渗透。我曾在全国模范教师桂贤娣的讲座中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一年级的语文课上,一位年轻漂亮女老师向学生问道:“孩子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吗?”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足球、西瓜、苹果……脑海里迸发出无尽的类似事物。突然,一位孩子指着老师的胸部说道:“老师的‘咪咪’也是圆的,妈妈的也是的。”孩子的回答让这位未婚的女教师瞬间羞红了脸,大吼道:“不许乱说腔的把这件事讲给了该班班主任。班主任安抚她后,便走进班级,接着那位学生的话继续说道“没错,孩子,你说得对,老师的‘咪咪’确实是圆的,但正规的来说它不叫‘咪咪’,它叫‘乳房’,可以分泌乳汁,你们就是吮吸着妈妈的乳汁长大的,是妈妈哺育了你们,所以你们一定要爱妈妈、关心妈妈,长大之后孝敬妈妈。”孩子们纷纷点头认可。作为小学老师,深知课堂上的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若能巧妙地抓住这种“契机”,应的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呢?二、结合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文以载道”,学生的作文最能反映他们的态度”文品即人品”。因此作文训练是对学生进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选取作文题目时要慎重,有针对性地来进行。语文老师可以捕捉住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家长宠惯。讲吃穿,重打扮,花钱如流水。有不少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家很难管,一到放假就熬夜玩手机、电脑,那真是“夜里死不睡,白天醒不来。;成绩没上去花钱却见涨。对此,我结合作文训练《我懂得了》,启发学生勤劳节俭是美--——德,而不是寒碜。上交的作文中,有不少学生写到节俭问题。学生懂得了“俭以修身、俭以养廉”的道理。此外,还有的《我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我懂得自己肩上的重任》等等。此次的写作打开了他们的心扉,唤醒了一颗颗沉睡的心灵,使他们明白了父母的不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三、善用课外阅读渗透德育教育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意志品质。但书的种类良莠不齐。在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例如我们可以把各年级语文课本所推荐的相应阅读书籍摆放在班级的图书角处,让学生触手可得,闲暇之余,翻来阅读。同时,教师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2]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四、巧借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渗透德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思想品德。为此,语文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成语接龙、阅读、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从而达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德育目的。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洗礼,会使他们难以忘怀。语文老师还可以巧用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以重阳节、母亲节、端午节等为契机,开展征文、手工设计比赛、评选尊老爱幼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把德育融入课外活动,促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近几年学校放学后的路队工作实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放学后,一列列整齐的班级路队中荡漾着各种响亮的口号,吟诵经典、背诵名言、宣读座右铭……那声音铿锵有力,意志坚定,时刻将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铭记于心。五、微信群内打卡渗透德育教育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已成为一种新的沟通工具。它覆盖范围广,沟通便捷,视频、语言、文字、图片等多元化的交流方式,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在教育领域已为很多老师所青睐,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巧用微信,让学生打卡,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在完成《游子吟》的教学后,我让学生在不仅背诵,而且回家要加以改编或吟唱,并把视频打卡分享到班级微信群里。放学后,很快群里发来了很多视频,有一位同学在深情吟唱之时,为自己的母亲端来洗脚水洗脚,那吟唱声中夹含些许的颤抖,饱含着对母亲浓浓的爱,博得了群里众人的夸赞,从而引起了情感的共鸣。可见,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微信的功能进行全面挖掘,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能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