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辽宁省14地市中考命题研究组命制(本试卷共23道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发怔(zhèng)鲁顿(dùn)诳骗(kuāng)箪食壶浆(dān)B.愧赧(nǎn)遵循(zūn)瞥见(piě)正襟威坐(wēi)C.逞能(chěng)漫延(màn)缭绕(liáo)间不容发(fā)D.困厄(è)潮汛(xùn)压榨(zhà)相得益彰(zhāng)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古代私家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山水为骨干,以池水为中心,亭台楼榭、曲槛回廊无不巧妙安排,以表现大自然的天然山水景色为,构成一幅幅令人的艺术画境,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与中国传统绘画相似,古代私家园林的园主注重把命名、题咏与景物的安排在一起,把它们作为园林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A.内容乐此不疲更结合B.旨趣乐此不疲更联合C.旨趣流连忘返也结合D.内容流连忘返也联合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②中国人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③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④它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新时期,家训文化的生命力需要传承与创新。A.“文化遗产”“立身处世”“持家治业”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并列短语。B.第③句是病句,将“凝聚家庭氛围”和“形成良好家族风气”换位置。C.第④句的“它”指代的内容是“家训文化作用突出”。D.“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适合放在句①之后。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举办以“致敬经典·点亮青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1)博观约取,古今荟萃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柳宗元,字子厚,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B.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表演形式多样。教材中的《天下第一楼》和《枣儿》都属于话剧。C.《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接受招安后,生擒方腊立下战功,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为救朱赫来入狱,后谎称被捕的理由是宵禁的时候出来溜达,于是竟意外被释放。(2)含英咀华,感悟人生同音异字,一字立骨。请从“镇”“振”“震”中任选一个字,并联系一位备选人物的经历,谈谈这个人物给你带来的精神力量(3分)备选人物:武松简爱保尔5.古诗文默写(6分)(1),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2)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唐)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①。莫道桑榆晚②,为霞尚满天。【注释】①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②桑榆:指桑、榆二星。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诗都有叙事的部分,甲诗写了自己被贬的经历,乙诗写了自己老去的表现。B.甲诗中,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C.乙诗中,刘禹锡写了人老去虽然全是难过之处,但是依然内心觉得畅快且自在,体现了他的乐观豁达。D.甲乙两诗皆情感丰富且转折自然,后人多以甲诗最后一句自勉自励,借乙诗最后一句慨叹自怜。(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出师表》)【乙】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①,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②,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③,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概之变④。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⑤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⑥。”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注释】①乌获、庆忌、贲、育:皆人名,战国时勇士。②逸:通“轶”,有超越意。这里喻指凶猛超常的野兽。③清尘:即尘土。④衔橛(jué)之变:泛指行车中的事故。⑤万乘:指皇帝。⑥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节选自司马相如《上书谏猎》)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愿陛下亲之信之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B.可计日而待也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C.卒然遇逸材之兽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兽亦宜然宜乎众矣(《爱莲说》)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分)(2)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3分)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10.诸葛亮为了实现全国统一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司马相如针对当时皇帝爱好田猎而写谏函。甲乙两文中,他们的劝谏方式有什么异同?(4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孙绍振在《演讲的现场感和互动共创——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个案》指出:“许多教案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不懂散文与演说、朗读与演讲的起码区别。”而这个起码区别,首先就是演讲的现场感和互动共创。如前所述,演讲词的特点之一即对象感和现场感相结合,这就要求师生在演讲词阅读鉴赏教学中,必须还原演讲现场。因为,所有的演讲词(演讲记录稿),“严格说来”,“都很难准确传达演说者的真实意图”。完全还原事实上办不到,但是,仍然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复原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演说现场'”。教师自然应该努力返回历史现场,不仅以“在场”的“听众”身份,聆听深味每一个细节,而且以“不在场”的“读者”身份,细读品咂文本与现场的距离、差异,为真设计、真教学奠定基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尽力还原演讲现场,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最大限度地抵近、领会演讲者的本初的真实意图。节选自杨益斌《演讲词阅读鉴赏的教学》材料2: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如果把演讲活动从演讲者萌发演讲动机开始,到演讲产生一定影响或达到一定的目的为止,看成一个信息活动的完整过程,那么,这个全过程实际上可归纳为以下五个环节。如图表示。节选自《演讲学》材料3: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节选自《最后一次讲演》材料4: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可读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打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造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掉了你们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节选自胡适《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11.对以上材料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还原演讲现场,回到历史语境之中,才能领会演讲者的本初的真实意图。B.演讲者通过口语和体态语的媒介将演讲信息传达给听众,从而对听众产生单方面影响。C.演讲要有针对性,要做到“心中有听众”,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D.演讲要精心设计结束语,好的结束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将思考引向深入。12.胡适的毕业赠言流传至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材料四,完成表格内容。(3分)胡适《毕业赠言》流传至今的原因观点鲜明: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善用典型事例并引用名言__③___:叙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口语化13.下面是语文课上对于《最后一次讲演》这篇文章的选段应该怎样朗诵展开的讨论。结合材料一、材料三补全讨论内容。(3分)甲:老师上课说,想要读好演讲稿,就要尽量还原演讲现场,这篇文章是因为李公朴被暗杀,闻一多拍案而起,我觉得他的情绪是_______①_____乙:演讲稿最后一句的潜台词是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表示一种决心。丙:这两段都是饱含着满腔的爱国热忱,表明了强烈的爱憎,对敌人正面宣战,我觉得应该朗读出_____③________的语气。(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稀粥南北味张抗抗①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②稀粥对于许多中国人,亦如生命之源泉,一锅一勺一点一滴,从中生长出精血气力、聪明才智,还顺便喝出来许多陈规积习。③少年时代在杭州,江浙地方的人爱吃泡饭。把剩下的大米饭搅松,用水烧开,就是泡饭。泡饭里有锅底的饭锅巴,吃起来很香。佐以酱瓜、腐乳和油炸蚕豆,最好有几块油煎咸带鱼,就是普通人家价廉物美的享受了。江南一带,泡饭也就是稀饭,家家离不开泡饭,与北方人爱喝稀粥的习性并无二致。④外婆住在江南腹地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外婆家爱喝白米粥,煮粥必用粳米。用粳米烧的粥又粘又稠,开了锅,厨房里便雾气蒙蒙地飘起阵阵粥香,听着灶上锅里咕嘟咕嘟白米翻滚的声音,像是有人唱歌。熄火后的粥是不能马上就喝的,微微地闷上一阵,待粥锅四边翘起了一圈薄薄的白膜,粥面上结成一层白亮白亮的薄壳,粥米已变得极其柔软几乎融化,粥才成其为粥。那样的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药加百合再加莲子熬出来的汁。温热地喝下去,似乎五脏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⑤我们家早也喝粥,晚也喝粥,而且总是见锅见底地一抢而空。南方人喝粥就是喝粥,有些单调,不像北方人那样,还就着馒头烙饼什么的。那个时候,稀粥对于我来说,多半出于家传的习惯,别无选择,所以偶尔也抱怨早上喝粥肚子容易饿,晚上喝粥总要起夜。外婆就皱着眉头,用筷子轻轻敲着碗边说:小孩不懂事,早十几年,一户人家吃三年粥,就可买上一亩田呢,你外公家的房产地产,就是这样省吃俭用挣下来的……外婆喝粥有个习惯,她喝饱了以后,放下筷子,必得用舌头把粘在粥碗四边的粥汤舔干净,干净得就像一只没用过的碗,那时外婆的粥才算是真正喝完。⑥当我在寒冷的北大荒原野上啃着冻窝头、掰着黑面馒头时,我开始思念外婆的白米粥。白米粥在东北称作大米粥,连队的食堂极偶然才炮制一回,通常是作为病号饭,必须经过分场大夫和连首长的批准,才能得此优待。后来我有了一个小家,待后院菜园子的豌豆成熟,剥出一粒粒翡翠般的新鲜豆子,再向农场的老职工讨些大米,熬上一锅粥,待粥快熟时,把豌豆掺进去,再加上弄来的一点白糖,便成了江南一带著名的豌豆糖粥。一时馋倒连队的杭州老乡,纷纷如蝗虫拥入我的茅屋,一锅粥顿时告罄,就差没像我外婆那样把锅舔净了。⑦在当时年年吃返销粮的北大荒,所有以粗粮制作的主食里,唯有粥还是可以接受并且较为容易适应的——这就是大碴子粥和小米粥。⑧大碴子,其实就是把玉米粒轧成几瓣约如绿豆大小的干玉米碎粒。用一口大锅把玉米碴子添上水,急火煮开锅,改为文火焖。焖的时间越长,碴子就熬得越烂,越烂吃起来就越香。等到粥香四溢,开锅揭盖,眼前金光灿烂,一派辉煌,盛在碗里,如捧着个金碗,很新奇也很庄严。大碴子粥米粒饱满又实沉,咬下去富有弹性和韧劲,嚼起来挺过瘾。从每一粒碴子里熬出的粘稠浆汁,散发着秋天田野上成熟庄稼的气息,洋溢着北方汉子的那种粗犷和力量。⑨煮大碴子粥必须在碴子下锅时,放上一种长粒的饭豆。那种豆子紫色粉色白色还带花纹,五光十色的令人眼花缭乱。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⑩小米粥喝起来感觉要温柔些细腻些,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易被人体吸收,是北方妇女生小孩坐月子和哺乳期的最佳食品。在北大荒农场的土炕上生下我儿时,有农场职工的家属送来一袋小米。靠着这袋小米,我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每天,几乎每餐每顿,我喝的都是小米粥。在挂满白霜的土屋里,冰凉的手捧起一碗黄澄澄冒着热气的小米粥,我觉得自己还有足够的力量活下去。热粥一滴滴温热我的身体烤干我的眼泪暖透我的心,我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稀粥远非仅仅具有外婆赋予它的功能,它可以承载人生,可以疏导痛苦,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⑪多年后回广东老家探亲,稀粥竟以我从未见过的丰富绚丽——绿的菜叶红的肉丁黑褐色带花纹的松花蛋和金黄色的海米,衬以米粒雪白的底色,就像一幅点彩派的斑斓绘画,呈现在我面前。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粥摊或粥挑子,燃得旺旺的炉火上,熬得稀烂的薄薄的粥汤正咕咕冒泡,一边摆放整齐的粥碗里,分别码着新鲜的生鱼片、生鸡片或生肉片,任顾客选用。确定了某一种,摊主便从锅里舀起一勺滚烫的薄粥,对着碗里的生鱼片浇下去,借着沸腾的稀粥的热量,生鱼片很快烫熟,再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和味精,用筷子翻动搅拌一会儿,一碗美味的鱼生粥就炮制而成。粥米入口便化,回味无穷;鱼片鲜嫩可口,滑而不腻。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达舒畅,与世无争,别无他求。我在广州吃过烧鹅乳猪,却独独忘不了这几角钱一碗的鱼生粥或鸡丝粥。却有几位外国朋友,闻粥色变,发表意见说,为人一世,最不喜欢喝稀粥,也不能理解中国人对于粥的爱好。⑫而我,喜欢喝在这块土地上所能喝到的或精致或粗糙或富丽或简朴的各式各样的粥。(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改)14.根据选文中关于米粥的内容,填写表格。(4分)外婆的白米粥豌豆糖粥大碴子粥小米粥广州鱼片粥米粥的特点粳米烧粥粘稠柔软豌豆入粥白糖增甜②温柔细腻有营养易吸收④情感态度格外珍惜①洋溢着粗犷和力量③难以忘记15.文章始末写“稀粥南味”,中间穿插“稀粥北味”。请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线句子。(3分)五彩的豆子在锅里微微胀裂,沉浮在金色的粥汤里,如玉盘上镶嵌的宝石……17.阅读选文,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各式各样的粥”为什么让“我”如此喜欢喝?(3分)18.作者张抗抗在她的另一本散文集《北方》中,将本文部分内容进行修改,结尾则采用了如下的表述。请比较两种结尾方式,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理由。(4分)听说市场已经推出一种速成的粥米,那么再过些日子,连这仪式也成了一个象征。当时间的压力更多地降临的时候,稀粥是否终会爱莫能助地渐渐远去?(三)阅读下面选文,文成19——22题。(11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黄亚果①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②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而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③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④。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贤们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吗。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摘编自《人民日报》)19.根据选文内容,给第④段补充一个恰当的分论点。(2分)20.阅读选文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3分)首先提出观点①,紧接着解释幸福在典籍中也被称为“乐”,接着②,最后总结③。21.选文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22.下面是《谁的幸福谁知道》一文中的片段,它与选文中哪一段的观点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呢?它们阐述的角度又不完全相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3分)享受幸福不能盲目地追求物质享受,仅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容易导致心理问题。除了物质需求,人还有情感的需要、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否则就会发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四、写作(50分)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1)以“我不同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世界上有很多长途飞行的鸟类靠着顺风飞翔,顺风是飞行的主流,逆风飞行很容易被风带走或者飞行的时间更短,但是逆风有利于锻炼飞行能力,锻炼在逆境中的抗压能力。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辽宁省十四地市民间大联考第一次模拟语文评分参考1.D2.C3.D4.(1)D(2)(3分)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联系人物经历2分,精神力量1分。示例1:我选择“镇”。当武松的哥哥惨死,官府不予理睬的情况下,他沉着镇定,有条不紊的调查取证,为兄长报仇,最后又坦然报官(2分)。武松遇事沉着冷静,信念坚定,不屈服于恶势力的精神让人感动(1分)。示例2:我选择“振”。简爱离开桑菲尔德的时候,身无分文,落魄潦倒,但她坚持自食其力,重新振作起来,不依赖他人,从而获得大家的尊重(2分)。简爱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够振作起来重新开始的勇气让我深受感染(1分)。示例3:我选择“震”。保尔在边境小镇担任书记的时候,两村之间发生械斗,保尔打马冲进厮杀的人群,用这种野蛮的方法震撼着村民,才终于驱散斗殴者,(2分)。保尔遇事不胆怯,不退缩,这种果敢的战斗精神让我深受触动(1分)。5(1)淫慢则不能励精(2)塞上燕脂凝夜紫(3)长烟落日孤城闭(4)纷纷暮雪下辕门(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6.D7.D8.(1)亲近贤良的忠臣,远离奸佞的小人,这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2)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9.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10.同:都是委婉劝谏,感情真挚。异:甲文借助与先帝评述历史事件的经历来委婉劝谏后主。乙文陈述了打猎客观存在的危险,进而以小喻大,劝谏与奉承相得益彰。翻译:臣子听说物有族类相同而能力不一样的,所以力气要称誉乌获,速度要说起庆忌,勇敢要数到孟贲、夏育。臣子愚蠢,私下认为人确实有这种力士勇士,兽类也应该是这样。现在陛下喜欢登险峻难行之处,射猎猛兽,要是突然遇到特别凶猛的野兽,它们因无藏身之地而惊起,冒犯了您圣驾车骑的正常前进,车子来不及掉头,人来不及随机应变,即使有乌获、逢蒙的技术也施展不开,枯树朽枝全都成了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