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1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2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3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4页
山坡羊·潼关怀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曲简介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政治专权,社会黑暗,读书人地位低下,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兼长诗文。原籍山东章丘县相公庄,祖父时迁历城今张公坟村。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作者简介:张养浩(1269~1329年),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处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写作背景

天历二年(1329年),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

张养浩在潼关道上行进,望西都而有感,这就是“潼关怀古”的命题所在。这支曲子题为怀古,实际上重在伤今。

怀古诗的特点是有感于某一历史遗迹,凡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的作品就属于“怀古”一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表:外,与“里”相对。山河表里: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①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赏析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概括(1)“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经行:经过。踌躇:徘徊,犹豫。2.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1.“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赏析

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概括(2)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劳民伤财,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赏析

封建政权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此句妙在何处?

最后2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是作者经过深思所彻悟的历史真谛。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人民性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

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概括(3)整体感悟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全曲可分为三层:一层(头3句):写潼关雄伟险峻的形势。暗含兵家必争之意。二层(4-7句):怀古,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表达面对历史陈迹的感慨。三层(末2句),卒章显志,揭示道理与本质,指出历朝历代被统治的人民总是苦难的重大主题。写景聚、怒表、里怀古伤心秦汉宫阙做土言志兴亡百姓苦结构图示忧虑国计民生雄伟险要兵家必争战争连连改朝换代2.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首著名的怀古咏史曲。前3句由潼关地理形势起笔。第1句写潼关西南华山诸峰:众多的山峰好像是有急奔向这儿聚集。“聚”写出了重峦叠嶂的景象、崔嵬成峰的气势。第2句写黄河:大河卷起汹涌的洪波,像是“发怒”的样子,“怒”使河水人格化,同时注入了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第3句合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