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夯实基础】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战后初期的发展(1)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弊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2.苏联的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在工业领域推行“集体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承认1957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平反冤假错案,强调新经济体制,改革干部制度—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个人迷信”评价①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市场调节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②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①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②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多元化,专制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①经济改革收效甚微②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兴起,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苏联的解体(1)加盟共和国纷纷独立: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2)苏联解体: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社会主义建设(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东欧改革南斯拉夫自治改革措施最早进行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评价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波兰1956—1960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匈牙利1968—1973年间国民收入和人民消费水平均显著提高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3.东欧剧变(1)原因:东欧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苏联鼓励东欧改革;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2)表现①总体: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②个体: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曲折发展(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①政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经济: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3)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2.改革开放(1)开端: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成就: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3.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知识拓展】1.勃列日涅夫“新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阶段,在零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全面调整了工业品批发价格;开始发放基本建设长期贷款,并实行择优贷款原则;把奖金与企业最终效益挂钩等。这些做法A.强化了政府的经济作用 B.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D.触动了苏联所有制结构2.有学者把苏联的崩溃与解体比喻为“现代斯芬克斯之谜”。那么,这一谜底是A.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 B.美国杜鲁门主义的胜利C.苏联模式弊端的持续 D.入侵阿富汗战争的失利3.下表是部分年份苏联中央和地方管理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此时的苏联改革年份中央管理的企业地方管理的企业1950673319555347195645551960694A.大力发展重工业 B.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C.取得显著的效果 D.赋予地方政府较多的自主权4.观察下图。由图中苏联经济增长率两次高于世界可推知A.赫鲁晓夫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B.苏联取得世界经济大国地位C.苏联改革曾推动了经济发展 D.苏联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支持5.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曾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的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八一九”事件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6.下图所示欧洲的地图应该不早于()A.1871年 B.1919年 C.1949年 D.1991年7.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