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练习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练习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练习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练习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时练习卷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早期文明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有限C.海洋文明发展成就领先于大河文明D.民主制度只可能孕育于海洋文明2.《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A.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B.集该区域各国法律之大成C.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D.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4.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5.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羊内脏占卜,通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仅古巴比伦时期出土的占卜文献中就有88%属于脏卜卜辞。其中对“脏卜卜辞”的史料价值叙述最确切的是()A.卜辞都是由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后世B.从中可透视古代两河流域的人神关系C.可佐证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神授的史料D.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社会的第一手史料6.[2023·辽宁辽南高二下期中]埃及人对滋养他们的尼罗河与太阳有极大的敬畏感,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长短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埃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B.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C.宗教观念贯穿埃及人生活D.埃及人把健康放在首位7.[2023·山西太原测试]“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此观点强调了()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8.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9.[2023·青岛高二检测]希罗多德记载,建造胡夫金字塔的石头是从“阿拉伯山”(可能是西奈半岛)开采来的,修饰其表面的石灰石,是从河东的图拉开采运来。在建造胡夫金字塔时,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这些劳动者中有奴隶,但也有许多普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上述意义的是()A.大量奴隶劳作的结果B.承载着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埃及人来世信仰的具体体现0.[2023·北京高二检测]现代欧洲语言中的市场、关税、港口、盐税、暗礁、交通、冒险、支票、杂志、酒精、零、代数学、集市等词语皆源自阿拉伯语。由此可见()A.阿拉伯人阻断欧洲与东方贸易B.阿拉伯文化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C.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D.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影响深刻11.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12.在希腊哲学里,学者们直到最近才发现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原型,《伊索寓言》中的几个故事在苏美尔传说中都有原型,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其开导词与赫西俄德的《田工农时》惊人的类似。这表明()A.两河流域是古代西方文化源头B.两河流域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C.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D.两河流域对希腊文化产生一定影响13.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114.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阿拉伯文学的突出成就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15.[2023·山东淄博月考]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这说明()A.古代阿拉伯人创立了近代的自然科学B.阿拉伯文化是近代天文学的渊源之一C.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D.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16.[2023·广东深圳月考]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的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17.[2023·泰安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美]菲利普·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材料二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张帅《阿拉伯文明的起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8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概括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8分)18.[2023·大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解析:材料“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在文明早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民主因素”体现的是早期文明的统一性,材料“但苏美尔文明和华夏文明最终走向国家集权,古希腊文明孕育出城邦民主”体现的是多样性,故A项正确。答案:A2.解析:材料“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故选B。答案:B3.解析:从题干中的“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自由民损害别人财产的行为进行严惩,故选A项;题干中未涉及法典与该区域各国法律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规定只涉及自由民,未涉及其他阶层,故C项错误;题干未突出强调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故D项错误。答案:A4.解析:楔形文字由单纯的记账工具到辅助记忆,再到记录口语,最后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可以得出文字的功能是不断完善的,B项正确;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文字产生之后就具备完善功能不符合实际,C项错误;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答案:B5.解析:两河流域通用楔形文字,故排除A;B“人神关系”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的表述与《汉谟拉比法典》的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中出土于两河流域的占卜文献属于直接、真实地反映古代两河流域历史面貌的原始资料,故选D。答案:D6.解析:据材料“顺应自然才能生存”可知,古埃及受制于自然环境,产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故选A项;生态环境影响政治理念与“顺应自然才能生存……标准”不符,排除B项;材料是崇拜自然,而不是宗教观念,排除C项;健康是衡量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说明埃及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把健康放在首位,排除D项。答案:A7.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表明古代北方印欧人及南方闪米特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是为了争夺肥沃的两河流域,说明古代人口迁徙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C正确;题意没有提及文明的冲突和历史的残酷,故排除A、D;题意只提及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古代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大河流域的争夺,故B排除。答案:C8.解析:根据材料“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可知,材料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编撰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C项内容正体现了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故C符合题意。答案:C9.解析:金字塔的修建离不开奴隶的辛勤劳动,A表述正确;金字塔承载着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历史,B表述正确;金字塔是国王权力的象征,C表述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的金字塔是埃及人来世信仰的主要表现,是金字塔修建的原因,D表述错误。答案:D10.解析:欧洲语言中大量商业词汇来自阿拉伯语,可见阿拉伯人对欧洲商业经济影响深刻,故选D;阿拉伯人是东西方贸易的沟通者,并没有阻断,故排除A;材料看不出东西方文化对阿拉伯的影响,故排除B;这只是部分商业语言的来源,并非现代欧洲语言起源于阿拉伯语,故排除C。答案:D11.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王权与贵族的矛盾,不是城邦内部阶级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城邦首领与神庙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城邦贵族希望天上诸神对首领吉尔伽美什进行惩罚,不是强调国王权力集中,故D项错误。答案:C12.解析:材料体现了两河流域文化对希腊哲学、文学和农学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故D正确;古代西方文化源头不是两河流域,排除A;材料说明的是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并不是相互影响,排除B;材料不是说明两河流域对西方世界文化影响广泛,只是说明对希腊文明产生一定影响,排除C。答案:D13.解析: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排除A、B、D,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4.解析:根据材料“公元8世纪”“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对阿拉伯产生了影响。造纸术使纸张得到了普及,因此“笔”的使用也多了起来,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B15.解析:题干中主要阐述了中世纪阿拉伯人的科学成就及其对后世天文学的重大影响,故B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是在16~17世纪兴起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涉及阿拉伯人取得的科学成就的领域,但不能因此得出是古代阿拉伯人将科学进行了学科分类,故C项错误;题干中强调阿拉伯人在科学的某些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但不能因此得出阿拉伯文化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B16.解析:题干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这套数码是印度人发明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伊斯兰教,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阿拉伯人向欧洲传播了东方文化,而不是传播了西方文化,排除D项。答案:B17.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等,从外贸范围、商品、城市和商业活动的作用等方面说明。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有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第二问,根据材料二“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等,从保存、沟通、融合、发展等方面概括。答案:(1)阿拉伯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