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福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上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A.③④②⑥⑤① B.③②⑥⑤④① 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②①③⑤⑥2、科学家想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到某种植物的基因组中,使该植物能在晚上发光,设想中采用的关键技术与下列技术原理相同的是()A.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B.太空椒C.“中中”“华华”克隆猴的出生D.杂交水稻3、表是某成年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及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液体成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无机盐血浆7.50.10.030.7原尿0.150.10.030.7尿液0.101.81.1A.该人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可能有炎症B.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D.原尿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4、下列关于遗传与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B.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后代C.变异是指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D.在生物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对生物体有利,有的对生物体有害5、赣南脐橙果大形正、肉质脆嫩、酸甜适度,入围商务部、质检总局中欧地理标志协定谈判的地理标志产品清单。下列关于赣南脐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果实中的果肉属于营养组织B.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C.采用嫁接的方式繁殖赣南脐橙属于无性生殖D.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6、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B.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C.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7、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B.用新鲜叶片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时要在暗处C.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有机物的能量直接来自于太阳,与呼吸作用无关D.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光合作用8、关于桃、油菜等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受精、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花粉散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C.桃子等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D.胚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9、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该项生物技术属于A.克隆技术 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 D.细胞工程10、下列对表中探究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11、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栖息在树干上.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引起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选择B.自然选择C.动物迁入迁出D.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12、如图阴影部分能表示的是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都是种子植物C.植物体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都是孢子植物13、下图表示二氧化碳、氧进出植物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可能发生在夜间:A. B.C. D.14、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A.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B.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C.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的是()A.森林面积减少B.生态保护C.环境污染D.生物入侵16、下列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殖行为动物生下来并没有,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B.一只失去幼崽母狗给一只小虎哺乳是一种生殖行为C.蜜蜂的社会行为从来源看是一种先天性行为D.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17、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所提及的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沉鱼落雁B.鸡犬不宁C.虎头蛇尾D.指鹿为马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森林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恒定不变的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19、某小组利用豌豆做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验证实验,并尝试画出了下列亲本组合图和数据统计表格。请结合所学,分析图表说法正确的是()A.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不可遗传变异B.通过分析图表可知,皱粒属于显性性状C.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l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对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图示中的个体3及9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HH或Hh20、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21、如图表示叶片气孔的两种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中午气孔的状态是_____图。(2)图中的③是_____,④是_____。(3)蒸腾作用最强的是_____图。22、科普文阅读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至今已逾20年。生物识别主要分为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静脉识别等。各种识别技术都已应用于很多领域,比如指纹付款、刷脸选课等。其实静脉识别技术也正在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它不受手指是否潮湿、干净或者破损的影响,识别集中在人体的手指、手掌和手背部位,这些部位静脉分布密集且成像方便。静脉识别具体过程如图所示:静脉是如何被“探测”到的呢?研究表明,静脉识别是利用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红外线的特质。手指或手掌皮下静脉中的血红蛋白相对于皮肤、肌肉等其他生理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更高,呈现出黑白对比鲜明的图像模式(如图)。静脉识别如何具有识别的唯一性呢?其实,几乎所有人的静脉都不一样,即使双胞胎的静脉也如此,并且绝大多数人的静脉血管图像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另外,静脉识别技术必须是在具有流动血液的活体中进行,因此信息不能被复制或被盗。近年来,静脉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在高考反作弊措施中采用了“指静脉采集器”的设备。2015年南京银行某支行安装了南京第一台指静脉存取款机,手指静脉血管可以当作取钱密码。2017年9月,英国伦敦一家商店提供指静脉识别付款,这是全球首家提供这种付款方式的超市。然而,由于采集方式、采集设备及制造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静脉识别功能在市场的运用并不高。我们期待静脉识别技术的提升,期待它走近我们的生活。静脉识别技术是利用了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吸收红外线的特质,此物质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人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_______血管三大类。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_____)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所有人的静脉几乎都不一样,即使双胞胎的静脉也如此。”从遗传角度分析,这是因为每个人的________不同,所控制的静脉分布这个性状就各不相同。①通过对科普文的阅读,你了解到静脉识别技术可应用到哪些领域?______________②除文章叙述外,你认为此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什么领域?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简化为“擦”“滴”“撕”“放”“展”“盖”“染”.【详解】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③擦拭载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②撕取实验材料、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⑤盖盖玻片、①染色.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严格按照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进行操作.2、A【解析】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详解】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属于转基因技术,A正确;太空椒属于基因突变技术,B错误;“中中”、“华华”克隆猴的出生属于克隆技术,C错误;杂交水稻属于杂交技术,D错误。【点睛】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3、C【解析】

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详解】若尿液中出现了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不能滤过去的蛋白质,透过去了,说明肾小球有炎症,A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正确;尿液中无机盐含量增高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导致无机盐浓度升高,C错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D正确。【点睛】本题考点是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4、C【解析】遗传是普遍存在的,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变异也是普遍存在的,如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因此遗传和变异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A正确;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B正确;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单纯的由环境的改变而造成的差异为不可遗传变异,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的改变而引起的差异为可遗传变异,C错误;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在生物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对生物体有利,有的对生物体有害。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D正确。5、D【解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雌蕊发育来的具体发育为:

。【详解】果实中的果肉中储存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A正确;植物细胞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液泡中,因此果肉中的酸味和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的液泡内,B正确;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C正确;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一个胚珠发育成一个种子,而不果实中的所有种子是由一个胚珠发育而来的,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6、A【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⑤是感受器,④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①是效应器。甲是灰质,乙是白质。【详解】A.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和①效应器。所以反射活动的传导路线是⑤→④→③→②→①,A错误。B.图中③是神经中枢,能接受由⑤感受器传来的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由②传出神经传递到①效应器,B正确。C.甲是灰质,位于脊髓中央,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③神经中枢就位于灰质内,能够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C正确。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是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有传导功能,D正确。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注意理解。7、C【解析】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相互对立

相互依存呼吸作用所有的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释放能量【详解】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要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必须在暗处,因为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正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避免光合作用的干扰,B正确;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一部分转变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C错误;由以上表可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互为原料和产物的关系,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原料正好是呼吸作用的产物。故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制造,D正确。【点睛】关于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结合着光合作用的概念对比掌握。8、D【解析】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此题结合子房和果实形成的结构示意图解答较好。【详解】植物开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花萼、花冠、花蕊等结构一般都逐渐凋落,雌蕊的子房却慢慢膨大起来,具体发育情况为:A、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A正确。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B正确。C、根据图表信息可知,桃子等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C正确。D、胚是由受精卵育来的,D错误。故选D【点睛】这部分内容可结合上图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效果会很好。9、B【解析】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能够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成功培育了一系列抗虫棉品种,该项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点睛: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10、C【解析】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明确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11、B【解析】试题分析:开始时,树林的树皮颜色浅,浅色的桦尺蛾在树干上不容易被发现,容易生存下来,数量多,深色的桦尺蛾在树干上容易被天敌发现,不容易生存,数量少;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树干颜色变深,浅色的桦尺蛾容易被天敌发现,深色的桦尺蛾不易被发现,因此深色的桦尺蛾数量增多,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12、A【解析】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如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者主要区别是种子有无果皮包被。【详解】A、海带、桫椤树、银杏和花生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B、花生属于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两者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两者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B错误;C、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C错误;D、银杏、花生属于种子植物,桫椤树和海带属于孢子植物,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13、D【解析】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生理过程。它们的区别如下表:据表可知:在白天有光,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因此叶片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夜间无光,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表现出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在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可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14、D【解析】

心脏的壁由心肌构成,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有四个腔,各腔的壁厚薄是不同的,这是与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是相适应的。【详解】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左心室的壁最厚。故选D。【点睛】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左心室的壁最厚。15、B【解析】森林面积锐减,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动物不得不迁徙,使生物的多样性减少,A正确;

生态保护,反而会使生物的种类更多,B错误;

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C正确;

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D正确。16、A【解析】生殖行为是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错误;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一只失去幼崽母狗给一只小虎哺乳是一种生殖行为,B正确;蜜蜂的社会行为从来源看是一种先天性行为,C正确;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17、D【解析】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其中种是最小的单位,界是最大的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详解】沉鱼落雁中“鱼”属于鱼类、“雁”属于鸟类;鸡犬不宁中“鸡”是鸟类、“犬”是哺乳类;虎头蛇尾中“虎”是哺乳类、“蛇”是爬行类;指鹿为马“鹿”、“马”都属于哺乳类;因此,两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鹿和马,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分析出生物之间所属的等级的大小。18、B【解析】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缺一不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狐、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解答:解:A、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缺少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了流动的,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生态系统具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种生物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是往往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生态灾难,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D【解析】

(1)性状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A.该小组在实验中验证的“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A错误。B.4和6都是圆粒杂交,后代出现了皱粒,表明圆粒是显性性状,皱粒是隐性性状,B错误。C.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已知豌豆体细胞中有7对染色体,在亲本1和2杂交时”,亲本1所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7条,C错误。D.“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h表示”,则圆粒的基因型是HH或Hh,皱粒的基因型是hh。亲代1圆粒与亲代2皱粒杂交后代全是圆粒,因此亲代1的基因组成是HH,亲代2皱粒的基因组成是hh,2皱粒(hh)遗传给3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3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1和2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1:。从图1看出,图示中的个体3的基因组成是Hh。亲代4、6遗传给后代10皱粒(hh)的基因一定是h,因此亲代4、6圆粒的基因组成是Hh,4和6杂交的遗传图解如图2:。从图2看出,图示中的个体9圆粒的基因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