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_第1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_第2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_第3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_第4页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

(ClinicalMicrobiology&MicrobiologicalDiagnosis)

教学大纲

总学时:104(其中:理论课学时60;实验学时44)

学分:4.5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学

教材:张卓然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是本科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专业课,本大纲在突出微生物

检验特点的同时,又注重“临床”的特点,显著区别于“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本课程包括临床微生物

学导论,临床细菌学、临床真菌学、临床病毒学和微生物学检验5个部分。

为全面实现本大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学习本课程开始就注意对基本技术、基本

技能和严谨科学作风的培养,为学好本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本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一定教量的本

专业外语词汇,任课教师适当安排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临床(或模拟)标本实验技能考核。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任务是:

1、掌握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和临床特点;

2、掌握病原学诊断的途径和方法;

3、熟悉微生物检验新技术和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对不同类型微生物感染作出正确判

断,并能对实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和分析。熟悉本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在今后工作中

既能适应一般临床常规检验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二、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笔试,闭卷,100分记,占总成绩70%;

实验考试:期末考试,动手操作,100分记,占总成绩20%;

平时考核:以平时上实验课次数及实验效果记分,以10分记(每次1分),占总成绩10%0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节课时

绪论0.5

微生物与感染2.5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4

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2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2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5

球菌2.5

肠杆菌科6

弧菌科2

-2-《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非发酵革毛阴性杆菌2

苛氧菌及人畜共患病原菌2

革兰阳性需氧杆菌、棒状杆菌属1

分枝杆菌属2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1

厌氧菌2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1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1

真菌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呼吸道病毒2

肝炎病毒2

逆转录病毒1

肠道病毒、急性胃肠炎病毒1

黄病毒、出血热病毒1

疱疹病毒、其他病毒1

阮粒1

临床感染的病原体检验4

医院感染的实验诊断2

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5

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2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2

总计60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微生物、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正常菌群、病原微生物、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2、课程的性质、研究思路和原则

3、学科的进展与展望

【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

熟悉:课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了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的学科动态。

【学时数】0.5

第一篇临床微生物学导论

第一章微生物与感染

【教学内容】

1、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微生物的致病性

3,感染的临床征象(病症与症状)

【目的要求】

熟悉:感染、毒力的定义及感染的几种常见类型

掌握:微生物的常见致病物质及致病作用

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常见症状与体症及与微生物检验的关系。

【学时数】2.5

第二章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教学内容】

1、临床感性疾病实验诊断要求

2、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原则

3、细菌形态学检查

4、细菌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

5、细菌代谢产物的检测与鉴定

6、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7、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细菌L型检测

9、动物实验

【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染色标本检查方法、分离培养技术、生化反应鉴定、常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细

菌L型检查程序和方法

熟悉:感染性疾病诊断要求、临床常见标本采集和处理原则,细菌不染色标本检查方法,细菌

毒素检测和感染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

了解: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常见的动物实验。

【学时数】4

第三章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教学内容】

1、真菌的形态特性和菌落特性

-4-《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2、真菌感染临床标本采集和检验程序

3、真菌检查的常用方法

【目的要求】

掌握:致病性真菌的形态和菌落特征,真菌标本的直接检查、分离培养方法和常见生化反应、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熟悉:真菌临床标本的采集和检验程序

了解:真菌感染的动物实验和毒素检测方法。

【学时数】2

第四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3、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分离鉴定的程序和常用方法,病毒感染快速诊断的常用方法

熟悉: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方法,能对病毒检验结果作出正确评价。

【学时数】2

第二篇临床细菌学

第五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内容】

1、细菌分类学

2、细菌的分类方法

3、细菌分类系统

【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分类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细菌命名法,细菌分类常用方法

了解:Bergey细菌分类系统。

【学时数】0.5

第六章球菌

【教学内容】

1、葡萄球菌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性葡萄球菌的致病性(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及分离鉴定本菌在疾病病原的诊

断、合理选择用药及追踪传染源上的重要意义。

C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特性、培养特点、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构造、抵抗力、分类及分型。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检验

结果分析。

2、链球菌

A分类:根据溶血能力分类,根据抗原构造分类。

B临床意义:常见致病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

C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构造、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药物敏感

试验、检验结果分析。

3、肠球菌:

A分类:

B临床意义: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

C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检验

结果分析。

4、奈瑟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淋病奈瑟菌引起的疾病和致病物质,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疾病和致病物质。

C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检验

结果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1、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

药物敏感试验、检验结果分析;

2、链球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构造,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

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药物敏感试验、检验结果分析;

3、肠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

4、淋病奈瑟菌形态与染色特性,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检验结果分析。

熟悉: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的临床意义,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标本采

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了解:肠球菌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5

第七章肠杆菌科

【教学内容】

1,概述

A分类与命名

,6,《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B临床意义肠道外感染和肠道感染

C共同特性

D微生物检验

2、埃希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构造、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肠道外感染标本的检查,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

定;肠道内感染标本的检查,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3、沙门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

4、志贺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5、耶尔森菌属

A分类

B鼠疫耶尔森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假结核耶尔森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E其他耶尔森菌

6、枸椽酸杆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1、克雷伯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8、肠杆菌属、多源菌属、哈夫尼菌属

A分类

B肠杆菌属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多源菌属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哈夫尼菌属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9、沙雷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10、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

A变形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普罗威登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摩根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11.肠杆菌科中的其他菌属

A西地西菌属

B克卢瓦菌属

C拉恩菌属

D塔特姆菌属

E致病杆菌属

【目的要求】

掌握:肠杆菌科共同生物学特征,大肠埃希菌生化反应特点、肠道外感染标本的检查,检验程

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肠道内感染标本的检查,检验程序、标本采集、

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寓与鉴定,沙门菌属抗原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检验程序、

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志贺菌属抗原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

反应特点,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肺炎克雷伯菌检验程序、标本

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变形杆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

与鉴定;

熟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的临床意义,鼠疫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枸檬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的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了解:肠杆菌属、多源菌属、哈夫尼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西地西菌属、克卢瓦菌

属、拉恩菌属、塔特姆菌属、致病杆菌属。

【学时数】6

第八章弧菌科

【教学内容】

1,弧菌属

A分类

B霍乱弧菌临床意义(疾病和致病物质X细菌特征(形态结构、分类、抗原成分、变异性、

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X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

鉴定、抗生素敏感试验)

c副溶血性弧菌临床意义、细菌特征(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X

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D其他弧菌拟态弧菌、创伤弧菌、河弧菌等

8《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2、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

A气单胞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邻单胞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霍乱弧菌的临床意义,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熟悉:霍乱弧菌的分类,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检验程序、

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了解:其他弧菌、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的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

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教学内容】

1、假单胞菌属

A概述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意义(疾病和致病物质X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

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药物敏感试验)

C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E临床常见的几种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斯氏假单胞菌

2、其他临床常见非发酵菌

A不动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产碱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黄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莫拉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E军团菌属分类、临床意义(疾病和发病机制),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军团菌属的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黄杆菌属、莫拉菌属、鼻疽伯克霍尔德菌与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意义、微生物特

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

第十章苛氧菌及人畜共患病原菌

【教学内容】

1、苛氧菌

A嗜血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抵抗力x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B鲍特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

抗力卜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药物敏

感试验)

2、人畜共患病原菌

A布鲁菌属分类、临床意义(疾病和致病物质X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分、培养和

生化反应特点1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

药物敏感试验)

B巴斯德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弗朗西斯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熟悉:嗜血杆菌属、布鲁菌属的微生物特性和细菌分离与鉴定方法;

了解:嗜血杆菌属、布鲁菌属的临床意义,鲍特菌属、巴斯德菌属、弗朗西斯菌属的临床意义、

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

第十一章革兰阳性需氧杆菌

【教学内容】

1、炭疽芽胞杆菌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抗原性、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

2、蜡样芽胞杆菌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分析

3、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红斑丹毒丝菌

A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分类、临床意义(疾病和致病物质\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成

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

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B红斑丹毒丝菌分类、临床意义(疾病和致病物质X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

应特点、抵抗力x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

感试验)

4、阴道加特纳菌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10-《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目的要求]

熟悉:炭疽芽胞杆菌微生物特性,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

定;

了解:蜡样芽胞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红斑丹毒丝菌和阴道加特纳菌临床意义、微生物

特性、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十二章棒状杆菌属

【教学内容】

1、分类与命名

2、白喉棒状杆菌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免疫力测定

3、其他棒状杆菌

A假白喉棒状杆菌

B结膜干燥棒状杆菌

C化脓白喉棒状杆菌

[目的要求]

熟悉:白喉棒状杆菌形态结构,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了解:其他棒状杆菌形态结构,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寓与鉴定。

【学时数】0.5

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

【教学内容】

1、分类与命名

2、结核分枝杆菌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疾病类型、免疫性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菌体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免疫

学诊断

3、非典型分枝杆菌

A光产色分枝杆菌

B暗产色分枝杆菌

C不产色分枝杆菌

D迅速生长分枝杆菌

4、麻风分枝杆菌

A临床意义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结核分枝杆菌致病因素、疾病类型、免疫性,形态结构、菌体成分、变异性、培养和生

化反应特点、抵抗力,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免疫学诊断;

熟悉:麻风分枝杆菌形态结构;

了解:非典型分枝杆菌形态结构,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学时数】2

第十四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教学内容】

1、放线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2、诺卡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目的要求]

熟悉:放线菌属形态结构、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了解:诺卡菌属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

第十五章厌氧菌

【教学内容】

1,概述

A概念、种类与分布

B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的条件、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

2、厌氧性细菌的检验

A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标本的采集方法、标本的运送与处理

B检验程序

C检验方法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试验、结果分析

3、厌氧球菌

-12-《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A消化球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消化链球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韦荣球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4、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A类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普雷沃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紫单胞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梭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5、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A丙酸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优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双歧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乳杆菌属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6、梭状芽胞杆菌属

A破伤风梭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B产气荚膜梭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肉毒梭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艰难梭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厌氧菌概念、种类,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

熟悉:标本的采集、运送与处理方法,厌氧菌感染的条件、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特征,

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类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的微生物特性及微生物检验,破伤风梭菌、产

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韦荣球菌属、普雷沃菌属、紫单胞菌属、梭杆菌属、优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

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

第十六章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教学内容】

1、弯曲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及抗原组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寓与鉴定

2、螺杆菌属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方式、致病因素和疾病机制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及抗原组分、培养和生化反应特点、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抗体

检测、13c或14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

【目的要求】

熟悉:弯曲菌属形态结构,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螺杆菌属致病因素和疾病机制,

形态结构,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细菌分离与鉴定;

了解:弯曲菌属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学时数】1

第十七章螺旋体

【教学内容】

1,定义、分类与命名

2、钩端螺旋体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组分、培养特点、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动物试验

3、疏螺旋体

A伯氏疏螺旋体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回归热疏螺旋体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奋森疏螺旋体

4、密螺旋体属

A梅毒螺旋体临床意义(传播途径、致病因素、疾病分期卜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

及抗原组分、培养特点、抵抗力X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体外培养、

抗体检测)

B其他密螺旋体

【目的要求】

掌握:螺旋体定义、分类,钩端螺旋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梅毒螺旋体临床意义、微生

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奋森疏螺旋体、其他密螺旋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十八章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教学内容】

1、定义、分类与命名

2、肺炎支原体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

3、解服服原体

-14-《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抗原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与鉴定、抗体检测

4、沙眼衣原体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抗原结构、培养特性、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5、鹦鹉热衣原体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6、肺炎衣原体

A临床意义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基因结构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7、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A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构造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8、恙虫病立克次体

A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抗原构造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9、贝纳柯克斯体

A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基因组与抗原构造、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10、埃立克体

A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基因组与抗原构造、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11、汉赛巴通体

A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基因组与抗原构造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1、支原体定义、分类,肺炎支原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解取服原体微生物特性

和微生物检验;熟悉穿通支原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2、衣原体定义、分类,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

3、立克次体定义、分类;熟悉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临床意义,形态结构,微

生物检验

熟悉:沙眼衣原体致病因素和疾病类型、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1、支原体的临床意义

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衣原体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3、贝纳柯克斯体、埃立克体、汉赛巴通体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三篇临床真菌学

第十九章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内容】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目的要求】

了解:真菌的分类与命名的方法

【学时数】0.5

第二十章病原性真菌

【教学内容】

1、浅部感染真菌

A表面感染真菌临床意义、微生物检验

B皮肤癣真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泡子癣菌属X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药物敏感试验)

C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着色真菌、袍子丝菌

2、深部感染真菌

A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X热带假丝酵母菌(临

床意义、微生物检验)

B隐球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曲霉菌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毛霉目真菌分类命名、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E组织胞浆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F卡氏肺泡菌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抱子癣菌属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白色假丝酵母菌、隐

球菌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的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真菌的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5

-16-《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第四篇临床病毒学

第二十一章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教学内容】

1、病毒的定义

2、病毒分类原则

3、病毒分类系统和命名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的定义;

了解:病毒分类原则和病毒分类系统及命名。

【学时数】0.5

第二十二章呼吸道病毒

【教学内容】

1、流行性感冒病毒

A分类与命名

B临床意义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疾病类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分型与变异、培养特性、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分寓培养与鉴定、抗体检测

2、副粘病毒科

A呼吸道合胞病毒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副流感病毒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腮腺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D麻疹病毒分类、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A、腺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B风疹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C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流行性感冒病毒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流行性感冒病毒临床意义,副粘病毒科、腺病毒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5

第二十三章肝炎病毒

【教学内容】

1、甲型肝炎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敏感动物与细胞、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

2、乙型肝炎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过程、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敏感动物与细胞、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3、丙型肝炎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变异、敏感动物与细胞、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4、丁型肝炎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敏感动物与细胞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5、戊型肝炎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敏感动物与细胞、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6、庚型肝炎病毒

A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

7、输血传播病毒

A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流行趋势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

【目的要求】

掌握: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丁型、戊型、庚型肝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2

第二十四章逆转录病毒

【教学内容】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分类与命名

-18-《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B临床意义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过程、致病机制、流行趋势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过程、变异、病毒受体与细胞亲嗜性、敏感动物与细

胞、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分寓培养、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II型

A临床意义传播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病毒分离、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分类与命名,人类嗜T细胞病毒I型、II型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

生物检验。

【学时数】1

第二十五章肠道病毒

【教学内容】

1、分类与命名

2、脊髓灰质炎病毒

A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血清型、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鉴定、抗体检测

3、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A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血清组型、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鉴定、抗体检测

4、新型肠道病毒

A肠道病毒70型

B肠道病毒71型

【目的要求】

掌握:肠道病毒共同生物学特点;

熟悉: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新型肠道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

第二十六章急性胃肠炎病毒

【教学内容】

1、轮状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

2、其他胃肠炎病毒

A肠道腺病毒

B杯状病毒

C星状病毒

[目的要求]

熟悉:轮状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其他胃肠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

第二十七章黄病毒

【教学内容】

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A临床意义传播媒介与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致病机制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寓鉴定、抗体检测

2、登革病毒

A、临床意义传播媒介与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致病机制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鉴定、抗体检测

3、森林脑炎病毒

A临床意义传播媒介与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致病机制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鉴定、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熟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登革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二十八章出血热病毒

【教学内容】

1、汉坦病毒

A分类

B临床意义流行环节与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致病机制

C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D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寓鉴定、抗体检测

2、新疆出血热病毒

A临床意义流行环节与传染途径、感染的临床过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20-《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了解:汉坦病毒、新§1出血热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二十九章疱疹病毒

【教学内容】

1、概述分类与命名、共同特性

2、单纯疱疹病毒

A临床意义感染类型、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A临床意义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

4、人巨细胞病毒

A临床意义传播途径、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5、EB病毒

A临床意义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

6、人类疱疹病毒6、7、8型

A临床意义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培养特性、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疱疹病毒共同特性,单纯疱疹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了解:人巨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7、8型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0.5

第三十章其他病毒

【教学内容】

1、狂犬病毒

A临床意义临床疾病过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血清型、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体检测、动物观察

2、人乳头瘤病毒

A临床意义传播途径、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基因组、病毒复制、理化特性与抵抗力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

3、细小病毒B19

A临床意义临床疾病类型

B微生物特性形态结构

C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抗体检测

【目的要求】

熟悉:狂犬病毒临床意义、形态结构;

了解:狂犬病毒微生物检验,人乳头瘤病毒、细小病毒B19临床意义、微生物特性和微生物检

验。

【学时数】0.5

第三十一章肮粒

【教学内容】

1、定义、分类与命名

2、临床意义克雅病、Kuru病

3、微生物特性蛋白结构、基因结构、抵抗力

4、微生物检验检验程序、标本采集、标本直接检查、肮粒分离

【目的要求】

掌握:航粒定义、蛋白结构;

熟悉:航粒临床意义;

了解:航粒分类与命名、基因结构、微生物检验。

【学时数】1

第五篇微生物检验

第三十二章临床感染的病原体检验

【教学内容】

1、血液感染

A常见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的病原体检查

B临床意义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A细菌感染的检查

B真菌感染的检查

-22-《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C病毒感染的检查

D临床意义

3、创伤和外科感染

A创伤和外科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B临床意义

4、上呼吸道感染

A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B临床意义

5、下呼吸道感染

A细菌感染的检查

B真菌感染的检查

C病毒感染的检查

D临床意义

6、消化道感染

A细菌感染的检查

B病毒感染的检查

C临床意义

7、尿路感染

A尿路感染的细菌学检查

B临床意义

8、性传播性疾病

A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检查

B淋病奈瑟菌感染的检查

C软下疳性病的检查

D性病淋巴肉芽肿的检查

E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F性传播衣原体感染的检查

G性传播支原体感染的检查

H性传播病毒性感染的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常用检验程序;

熟悉:各种临床标本检验方法和结果报告方式;

了解:各种临床标本的常见病原体。

【学时数】4

第三十三章医院感染的实验诊断

【教学内容】

1、医院感染的概念与流行特点

A医院感染的概念

B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

C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2、医院感染的监测

A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和类型

B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任务

C医院环境中细菌污染的监测

D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E医院感染检测的必要措施

3、医院感染的控制

A重视医护人员的医德及专业知识教育

B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

C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D建立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

【目的要求】

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与特点,监测指标;

熟悉: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任务;

了解: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学时数】2

第三十四章抗微生物药物和敏感性试验

【教学内容】

1、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A青霉素类抗生素

B头泡菌素类抗生素

C其他0-内酰胺类抗生素

D氨基糖苗类抗生素

E喋诺酮类抗生素

F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G四环素、氯霉素和林可酰胺类抗生素

H糖肽类抗生素

I磺胺类抗生素

J其他合成抗菌药

2、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

B试验常用抗菌药物选择

C稀释法

D纸片琼脂扩散法

EE试验

F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解释

-24-《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G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和杀菌试验

H监控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试验

I自动化仪器检测

3、细菌的耐药性和产生机制

A细菌的耐药性

B细菌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4、细菌耐药性检查方法

A细菌耐药性表型检测

B%内酰胺酶检测

C耐药基因检测

D特殊耐药细菌检测

5、抗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抗分枝杆菌药物

B结核分枝杆菌和缓慢生长分枝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C快速生长分枝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6、厌氧菌体外抑菌试验

A培养基

B孵育条件

C质控菌株

7、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抗真菌药物

B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目的要求]

掌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常用方法;

熟悉:细菌的耐药性和产生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检查方法

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及抗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厌氧菌体外抑菌试验、抗真菌药物敏

感性试验。

【学时数】5

第三十五章微生物商品化、自动化检验

【教学内容】

1,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

A微生物鉴定系统发展概况

B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

C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

D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展望

2、血培养系统

A血培养系统的发展概况

B仪器基本结构和功能

C配套试剂及操作要点

D国内外常用血培养系统及其性能特点

E血培养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展望

[目的要求]

熟悉:微生物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国内外常用血培养系统及其性

能特点;

了解:微生物鉴定系统发展概况、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展望,血培养系统

的发展概况、仪器基本结构和功能、血培养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展望。

【学时数】2

第三十六章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

1、室内质量控制

A人员与组织管理

B操作手册

C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D试剂、抗血清和染色液的质量控制

E抗生素与抗生素纸片的质量控制

F仪器的质量控制

G标本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H室内全面质量控制

I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2、室间质量控制

A机构

B室间质量控制的一般性检查项目

C熟练程度的考核

D盲点试验

E质控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目的要求】

掌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常见室内质量控制的方法;

熟悉:室间质量控制的方法、意义。

【学时数】2

五、参考书目:(书名;主编;出版社、版次)

1《医学微生物学》,陆德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4月第5版

-26-《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44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学

教材:洪秀华主编.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微生物和微生物检验实验的目的要求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比较全面的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

2、通过微生物学实验,使学生建立无菌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3、帮助学生掌握和熟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4、掌握各种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的基本程序。

5、熟悉病原微生物的先进检测技术。

6、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

实验内容学时

细菌形态学检查法4

细菌培养技术4

球菌的鉴定8

肠杆菌细菌的鉴定8

弧菌的鉴定4

非发酵菌的鉴定4

酵母样真菌检验4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4

耐药细菌的鉴别4

总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