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0)必修一 全册学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0)必修一 全册学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0)必修一 全册学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0)必修一 全册学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2020)必修一 全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学习目标

1、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了解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

件。

1.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学习过程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晴朗夜空下,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轮廓模糊的,

以及相对星空背景有明显位移的;有时还可以看到一

闪即逝的、拖着长尾的。这些都是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

,它们连同通过

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统称为“_______

2.: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细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3.: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图为在地

球上看到的太阳,它是离地球最近的。

4.:在椭IB轨道上绕恒呈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的质量比

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的光而发亮。

5.: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图为木星的卫星-

木卫二,它是已发现的距离木星第二近的卫星。

6.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o

7.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

8.地月系由、组成。

9.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10.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构成,

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

,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11.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日地距离约为1.5亿千米。

12.目前,在银河系外,天文学家观测到许许多多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统

称它们为o

13.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o

二、行星地球

1.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更靠近太阳,有固体

表面,体积较小,称为O

2.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远离太阳,主要由气体构成,其中木星、

土星因体积巨大,称为,天王星、海王星因与太阳相距很远,称为

_______O

3.八颗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公转方向具有,公转轨道面具有

,公转轨道形状具有o

4.根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字宙信息,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

的星球。

5.地球上具有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水、大气等条件,这

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身的_______________一

有关,也与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有关。

6.目前,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

的家园。随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深入,航天活动日益频繁,留在太空中的垃圾

越来越多。地球的宇宙环境亟待保护,这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三、典型例题

1.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

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

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读图完成下列题。

(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A.小行星、彗星B.人造天体、行星C.人造天体、卫星D.自然天体、小行星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3).图中表示地球的序号是()

A.①B.@C.③D.@

2.2010年元旦过后,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

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了一系列

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

(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人类呼吸,下

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

A.公转轨道共面B.大气成分相似C.表面温度相近D.质量、体积相同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2).A;(3).A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天文学中将宇宙间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并将天体分为自然天体

和人造天体两类。人造天体包括在太空中运行的探测器和空间垃圾。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

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人造天体,围绕火星运动属于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o

(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是从地球到达水星表面,地球属于地月系,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地

月系,A对;地球并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探测器也不属于河外星系,不能说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河外星系,D错;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水星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

所以人造天体没有离开太阳系和银河系,BC错。故选A。

(3).根据题目的图文信息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位置可知,地球位于火星和金星之间,火

星附近是小行星带,故可推测出②是火星,与火星内侧相邻的天体即是地球,因此①是地球,故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1)D;(2)A

解析:(1)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这使得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经过漫长的演化,地球大

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

3.答案:A

解析:八大行星绕H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点。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公元1076年的秋天,密州

太守苏轼把酒问天之时,天上其实并没有一个真实的“天宫”存在。935年后的这个秋天,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至10月6

日18时,“天宫一号”已绕地球飞行109圈。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

(2)进入绕转轨道的"天宫一号"属于()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总星系④银河系⑤河外星系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④⑤

2.下图中若S表示太阳,则该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A.四级B.三级C.二级D.一级

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M行星是()

A.金星B.火星C.土星D.天王星

(2)N可能是()

A.金星B.地球C.小行星D.月球

⑶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质量和体积适当③有卫星绕转④不停绕日公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2015年9月,美科学家称,由提供的地表特征数据表明,目前火星表面存在流动的液态水。

下表示意火星和地球相关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自转轨道面与质量(地体积(地平均密大气密度表面均自转公转

\黄道面夹角球为1)球为1)度g/cm2(地球为1)温(℃)周期周期

23时

地球23°5971.001.003.961.00221年

56分

24时

火星23°26'0.110.155.520.01-231.9年

37分

⑴与地球相比,火星的()

A.公转周期较短B.表面均温较高C.体积质量较大D.平均密度较大

⑵与地球“液态水存在”密切相关的是()

①昼夜更替适中②质量体积适中③宇宙环境安全④日地距离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B;(2)C

解析:(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是地球,属于行星。

(2)进入绕转轨道的"天宫一号"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天体。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等级

别的天体系统。

2.答案:C

解析:由图中可见,有太阳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

3.答案:(1)B;(2)C;(3)A

解析:⑴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可知M行星位于木星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为火星,故选

B。

(2)N位于木星轨道以内,火星(M)轨道以外,是小行星,选C»

⑶太阳系的行星具有生命必须具备适宜的大气厚度与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

充足的液态水,距日远近适中和质量、体积适中是具有大气和液态水及适宜温度的条件,故选

Ao

4.答案:⑴D;(2)D

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

⑵因为地球昼夜更替的时间适中,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又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

宜,有利于液态水存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要点

1.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学习过程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是一颗巨大、炽热的

星球,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温度约为。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

3.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以目前聚变的速率来看,太阳正处

于稳定的。

4.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光和热的,尽

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

量的。

5.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

和生命活动的O

6.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使得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

地带的差异。

7.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辐射除了直接被、转

化成外,还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

8.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_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大气层,是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的部分,从里到外分为、.

和三个圈层。

2.日冕是太阳大气的,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它的

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

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3.光球是太阳大气的。

4.光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o

5._______

位于光球之外。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

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6.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o

7.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8.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o

9.太阳活动现象较多,主要有、、、

等,它们之间常有密切的联系。

10.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

的标志。太阳耀斑、日理、日冕物质抛射等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11.太阳活动对地球有显著的影响。当太阳活动增强时,

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

和,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当这种扰动足够强烈时,还会对卫

星导航、、电网、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12.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

和,力图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三、典型例题

1.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运动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北京太

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D.冬季冰雪反射率高

(2)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A.4、5月份正午太阳高度最大B.4、5月份降水较少

C.4、5月份白昼最长D.4、5月份多沙尘天

3.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

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A.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强烈的太阳风

C.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石油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

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有关知识。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

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

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石油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火山

爆发和地壳运动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1)A;(2)B

解析:(1)太阳直接辐射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天气状况。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

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白昼短,所以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

少。

(2)4〜5月份是北京的春季,降水较少,而6、7月份为北京的夏季,北京是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所以太阳直接辐射相对较少。

3.答案:(1)C;(2)C

解析:(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煤、石油等矿产中的能量来自地质史上固定的太阳辐射能。研究发现,地

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活动抛出的带

电粒子流会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而太阳辐射对其影响不明显。

:标检测

1.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辐射总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

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辐射总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⑴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A.赤道B.北纬20°C.北纬40°D.北纬60°

⑵影响“可能辐射总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云量B.大气厚度C.纬度D.通过的大气路径

2.读“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B.太阳黑子和耀斑

都发生在①层

C.太阳黑子发生在②层D.太阳黑子和耀斑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⑵发生在②层的太阳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出现''磁暴"现象,使指南针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许多地区

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3.2018年8月12日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被称为“触摸太阳的勇士”,它是第

一个穿过太阳日冕层的飞行器,可承受高达1400℃的炽热。读2018年11月8日

帕克在穿越太阳日冕层时拍摄的照片,回答下列各题。

⑴有关日冕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时间肉眼都可见B.位于太阳大气的最外

C.与太阳半径相比,日冕层非常薄D.太阳核聚变反应的场所

⑵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日冕层的是()

A.黑子B.日珥C.日冕物质抛射D.耀斑

⑶帕克太阳探测器在飞掠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

球。帕克受到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高温使探测器异常B.极光影响飞行方

C.地球磁场遭受扰动D.卫星通信受到干

4.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

图,回答1-2题。

水平转旧

⑴.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

测试地的城市是()

A.长沙B.上海C.杭州D.乌鲁木齐

⑵.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

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

参考答案

1.答案:(1)A;⑵C

解析:(1)根据材料及图示,赤道地区有效辐射总量与可能辐射总量的差值最大,说

明云的削弱作用最强,云量最多。

⑵读图可知,可能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应是受纬度影响最大。

2.答案:(1)A;⑵A

解析:⑴太阳黑子发生在①层,即光球层;耀斑发生在②层,即色球层;③层是日冕

层,A对。

⑵发生在②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珥,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可能出现

"磁暴"现象,使指南针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A对;使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

断,但不影响有线电通信,B错;只有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C错;太阳活动与地

震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会使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地震主要是地壳运动

所致,D错。

3.答案:(1)B;(2)C;(3)D

解析:⑴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通过日冕仪才能看到;日

冕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太阳核聚变反应是在太阳内部。

⑵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出现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是出现在日冕

层上的太阳活动。

⑶读材料可知,帕克太阳探测器可忍受高温,A错;极光、磁场扰动不会影响帕克太

阳探测器,B、C错;探测器几周后才开始将数据传回地球是因为太阳活动干扰电磁

波通信,D正确。

4.答案:(1).D;⑵.C

解析:(1).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测试城市应为主要的销售市场,多为能源

缺乏,需求量较大的城市。应具有光照充足的条件。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符

合测试条件,A、B、C适合。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能源充足,市场需求量较小,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D不适合。

⑵.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纬度越高的城市,夏季白昼长,水平旋转角度越大。冬

季白昼短,水平旋转角度越小,A、B错。纬度越高的城市,昼长的季节变化越大,水

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C对,D错。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1.据图说明沉积岩地层构造特点、古生物化石分布和地质年代表的相互关

系。

2.举例说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及其古生物特点。

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历程。

4.通过描述、填绘活动,体会地球的演化的阶段性和整体性。

电学习要.

1.说明编制地质年代表的依据。

2.运用地质年代表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学习过1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约有

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经历了多次火山喷发、板块碰撞等。

要了解这些经历,研究是最主要的途径。

2.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o

3.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

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后沉积的层在。

4.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

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所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

相同或者相似的o

5.生物总是从向、从向

进化的,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____、越生物的化石。

6.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科学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

特点及其变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环境。

7.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

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

8.根据、、

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

地,这就是O

9.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显生宙由此开始;

之前漫长的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o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距今

亿年的漫长时期,包括了、太古宙和,约占地球历史的O

在此期间,地球的、海洋和

慢慢形成,地球也从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变成多种原始生命的家园。

2.生命的出现和演化与大气层中的增多密不可分。

3.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和氨,缺少氧气。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只有一些有机质,没有

的迹象。

4.太古宙时期出现了

等原核生物。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5.元古宙时,蓝藻大爆发

,大气成分开始发生改变,生物也因此得到进一步发展,演化出

生物和_____生物。

6.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银、铭等矿藏出现在这一时

期的地层中。

7.古生代距今亿年一

亿年意为“远古的生物时代",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其中早古生代包

括、奥陶纪、,晚古生代包括、石炭纪和o

8.古生代期间地壳运动,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

发生了多次大的变迁,到了后期地球各块大陆汇聚成一个整体,称为

9.早古生代是发展的时代。

10.早期,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温暖

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笔石、

等。到了后期,海洋面积缩小,陆地上开始出现,但海洋仍是一

的世界。

11.晚古生代是发展的时代。

12.早期_______

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进一步缩小,到了中期一些鱼类逐渐进化成能适

应陆地环境的。

13.晚期,气候变得干旱,水源稀少,一些两栖动物慢慢进化成更能适应干

燥气候的,裸子植物开始出现。

14.晚古生代,

繁盛,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15.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古生代由此告终。

16.中生代距今亿年一

万年)意为“中间的生物时代”,因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而得名,分为一

、和O

17.由于板块运动,联合古陆在

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18.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

,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

19.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

现。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20.中生代也是主要的o

21.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

们所熟知的,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

22.新生代距今

万年至今是“最近的生物时代",分为、新近纪和第四纪。

23.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各大陆板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现

代。这时期地壳运动,形成了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4.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

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25.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草原面积,哺乳动物,生物界逐

渐呈现现代面貌。

26.第四纪出现了,这是生物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

27.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数次

变化。气候,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

;气候,冰川范围缩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目前,地球处于一个。

:标检测

L下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代。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

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质年代是②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地质年代是③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

2.关于地球上生物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古宙时,海水中已有藻类、海绵等低级的多细胞生物出现

B.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盛行时代,又是裸子植物繁盛时代

C.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到后期鱼类有一支演化为两栖类

D.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并且出现了灵长类

3.下图是在山东沂蒙山区的费县、平邑县等地发现的裸露于山体中的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⑴该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

A.显生宙B.古生代C.中生代D.第四纪

⑵当时山东沂蒙山区的地质环境是(

A.山地丘陵B.高原盆地C.平原谷地D.温暖海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①到⑤代表地球发展的不同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A正确。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错。地层中有恐龙化石的

地质年代是中生代,C错。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新生代,D错。

2.答案:D

解析:元古宙结束前,除了藻类生物外,海洋里出现了一些如海绵等低级的多细胞生物,A

错。古生代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盛行时代,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时代,B错。中生代爬行动

物盛行,晚古生代中期鱼类有一支演化为两栖类,C错。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发展,

并且出现了灵长类,D正确。

3.答案:(1)B(2)D

解析:(1)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温暖的海洋中。

⑵三叶虫生活在古生代温暖的海洋中。

第二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个

1.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有关地

震波的基本知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及两个主要的不连续面)

O

2.掌握地壳、地核、地慢的基本特征(界线、厚度、物理性状和物质组成等

)O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学习要)

1.重点:

2.横波与纵波的区别;

3.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具体特征;

4.地球外部圈层间及其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关系。

5.难点:通过地震波波速与深度变化关系划分气球内部圈层结构并分析圈层

结构的性质。

学习过,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科学家主要通过对

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2.地震波有和之分。

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和传播;

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传播。

3.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的性质而变化。

4.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

图L34),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o

5.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大陆地面下平均

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

面叫;另一个在地下约

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

面。以这两个界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和

三个圈层。

6.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以外。

7.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

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

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达

千米。8.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_________

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地

幔分为和O

9.上地慢的上部存在一个,温度很高,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

动。科学家推断,是

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

10.顶部与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11.地核主要由和等金属组成,厚度约

多千米。12.根据地震波的变化,可将地核分为和

两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等。

2.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氧气。

3.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

必需的O

4.大气圈中的出现的2、

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5.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还包

括陆地上的河流、、沼泽、、地下水等。

6.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

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

或缺的。

7.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8.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_______

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9.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共同构成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标检测

1.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两题。

A.地核B.软流层C.地壳D.地幔

(2)有关a、b、c三个圈层之间的界面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为古登堡界面B.a、b之间界面纵波和横波速度都明显增加

C.b、c之间为莫霍界面D,b、c之间横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完全消失

2.下图表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所示圈层的主要特点,描述正确的有()

A.a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厚度不均B.b是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不规则

C.c是各种类型的生物的总称,生机勃勃D.d是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的,干燥洁净

2.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aB.bC.cD.d

3.关于地球四大圈层及其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

②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4.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其中B代表()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

(2)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水圈B.生物圈C.地幔D.大气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2)B

解析:(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图中a在最外层,表示地

壳,C对。b表示地幔,c表示地核,A、D错。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岩石圈下面,B错。

(2)a、b之间为莫霍界面,A错。b、c之间为古登堡界面,C错。a、b之间界面纵波和横

波速度都明显增加,B对。b、c之间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D错。

2.答案:l.B;2.B

解析:1.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不是整个上地幔,A错误;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

连续但不规则,B正确;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大气圈由于洁空气、水汽和尘

埃组成,D错。故选:B。

2.据图分析,d为大气圈,b为水圈,a为岩石圈,c为生物圈(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

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四个圈层中水圈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

径流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庞大

的水循环系统。故选:B。

3.答案:C

解析:火山爆发、地震等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这些物质运动属于岩石圈内部的物质运动,所

以②错误。①③④说法正确,选C。

4.答案:(1)B;(2)C

解析:(1)D圈层为固态物质组成的圈层,为岩石圈;A为地球最外围气体组成的厚厚的圈

层,为大气圈;C为地球表层连续不规则的、由水体组成的水圈;B为地球表层、大气层底

部、儿乎全部水圈,存在生物和生物活动的圈层,为生物圈。

(2)地球外部圈层指地壳表层以外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幔是位于地球内部,属于

地球内部圈层。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学习目标、〈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

学习要点

1.大气各垂直分层的名称;对流层、平流层温度变化特征及应用。

2.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特征及成因。

学习过程

第导天耳的组成及其作用

1.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称为。

2.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o

3.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4.____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另外,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

使气温______O

5._____

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对生物

具有保护作用。

6.大气中的作为凝结核,是

的必要条件。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8.大气是由和组成的。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1.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

和□

2.适合飞机飞行。

3.无线电通信利用了层大气的特性。

4._____

是大气圈的最底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

气中的______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5.对流层的高度因_____

而异,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6.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而递减,在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7.对流层的大气上部、下部,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

8.低纬度地区_____,对流旺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o

9.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

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______,容易。

10.人类生活在的底部。

11.平流层范围自对流层顶部至____千米高空。

1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0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o

13.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

,,

O

14.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为主。

15.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现象,能见度好,适

合飞行。

16.鲍姆加特纳从空中跳下的高度就在

范围内。那里氧气稀薄、气温低,必须配备特制的字航服。

17.自平流层

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

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

达℃以上。

18.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_______,成为我们夜

晚看到的o

19.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o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字

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

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20.高层大气的空气密度o在2000-3

000米的高空,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o这里的一些高

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这个高度可以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一

:标检测

1.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

2.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3.经长期观察和研究,我国科学家发现我国上空大气层中有臭氧被严重破坏的地区。该地区

是()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华北平原D.内蒙古高原

4.对收听广播起重要作用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空电离层D.臭氧层

5.低层大气的组成物质中()

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B.CO2只吸收太阳辐射红外线

C.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

6.我国在实施“嫦娥四号”任务时,先发射中继星,再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组

合体,在月球背面登陆。“嫦娥四号”返回时,依次经过的是()

A.对流层一平流层一高层大气

B.高层大气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C.平流层一高层大气一对流层

D.对流层一中间层一高层大气

7.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氮气和氧气B.水汽和固体杂质

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D.氢和氢

8.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A,气温降低B.气压升高C.密度减小D.湿度增大

⑶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的飞机,升空20分钟后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1.答案:C

解析: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的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升高,高层大气气温

先降低后升高;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C正确。

2.答案:D

解析: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

流现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

全,D正确。

3.答案:A

解析:我国科学家发现我国上空大气层中有臭氧被严重破坏的地区是青藏高原。选A。

4.答案:C

解析:地球上的电离层大气可以反射无线电波,对收听广播起重要作用,C正确。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其中,叱为生物体的基本成分;。2为维持生物

活动的必要物质;C02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

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选C。

6.答案:B

解析: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嫦娥四号”返回时,依次经

过的是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选Bo

7.答案:C

解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选C。

8.答案:⑴A乂2)C;(3)D

解析:⑴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主要

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

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因。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降低后上

升;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

⑶雷雨天气一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由于大气对流现

象明显,大气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高空的平流层,以保证安全。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学习目标、个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

保用;

2、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3、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

运动的影响;

4、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分析高低气压的分布,判断某地风向;

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

地理知识。

学习要点

1.重点:①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②大气的直接热源和大气的热过程。

第四节难点:①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保温作用;

②风向的判断和运用。

学习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是地球

大气最重要的O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才能到达地

球表面。

3.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或,

大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

和。

4.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

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5.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以后,又以、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能量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大气对太阳―

吸收较少,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对地面长

波辐射吸收较多,绝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