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同学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⑤用了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气体A.①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2.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7B.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C.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D.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C.Y、Z、X D.Z、Y、X4.对下列诗句、谚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B.“落汤螃蟹着红袍”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C.“滴水石穿、绳锯木断”不包含化学变化D.“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是物理变化5.下列实验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操作相同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6.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过滤C.蒸发D.称量NaOH固体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 B.测溶液的pHC.稀释浓硫酸 D.熄灭酒精灯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量筒读数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9.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紫色石蕊变红色B.石灰水变浑浊C.蜡烛熄灭D.杠杆左高右低10.下列物品中的营养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B.补铁酱油C.含硒茶叶 D.含氟牙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我校大力推广垃圾分类,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A铝制易拉罐B香蕉皮C废旧电池D塑料矿泉水瓶(2)垃圾如果不妥善处理,会使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同学们不禁掩住口鼻。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能闻到气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又叫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请计算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10%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记录了雯雯游览的一天。早晨醒来她吃早餐,早餐物中有花卷、牛奶、鸡蛋和苹果,其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她出发了,她携带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路上,她发现为保护环境防治雾霾,我市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以下为清洁能源的是______。A光伏发电B电动汽车C风力发电她在游览时自带的水喝完了,她在路边发现了一条小河河水很浑浊而河边的一个小水坑里的水却很清澈。小河与水坑之间的砂石的作用是,她想到了用如图所示自制净水器来净化小坑里的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在游览中她看到了一座铁索桥。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_(写化学方程式)。走过铁索桥后她发现有位游客不小心擦伤了手,她赶快拿出自带的碘酒帮其消毒。碘酒是将碘溶解在酒精中制得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游玩归来,在她新闻中看到,使用尿素处理尾气可使重型柴油车达到国IV排放标准。其原理是尿素[CO(NH2)2]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排出。①尿素属于______肥。②尿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______。③补全尿素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O(NH2)2+6NO24CO2+8H2O+_____。1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现向一支盛有少量的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一的宏观现象是:有_______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从微观层面分析,沉淀是Cu2+与OH-相互结合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学习盐酸的化学性质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了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如图1)。甲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有气泡冒出,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无气泡冒出。写出甲同学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有气泡冒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不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缓慢注入少量的稀盐酸,边注入边振荡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Ⅱ.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②Ⅰ.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Ⅱ.换注射器2从瓶中缓慢抽取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实验①中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的原因: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_____。实验②中Ⅰ的现象是_____;实验①、②中步骤Ⅱ:注射器2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的原因是_____。此反应说明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____。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利用pH传感器对相同浓度的碳酸钠溶液(pH为12)、碳酸氢钠溶液(pH为8.2)与稀盐酸反应时,pH的变化与盐酸体积的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做了如图3所示的对比图:图中各线段实验现象如下表:溶液线段实验现象Na2CO3AB无气泡BC有少量气泡CD有大量气泡DE几乎无气泡NaHCO3MN立即有大量气泡NE几乎无气泡(4)在AB段,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分析图表,体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分两步: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16.张南同学所在的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想探究老师带来两包未知粉末A、B,A、B分别是NH4HCO1和NH4Cl中的一种,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及填写相关空白:如何区分这两种粉末?张南同学猜想是:A是NH4HCO1粉末,B是NH4Cl粉末小岗同学猜想是:A是NH4C1粉末,B是NH4HCO1粉末为了验证猜想,三名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张南同学的实验:分别取A、B两种粉末于试管中,观察颜色,发现粉末颜色一样,则两种粉末的颜色均为___。张南认为用观察颜色的办法无法区分A、B两种粉末。小岗同学的实验:取A粉末,加入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闻到有氨味(或刺激性气味),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不正确,张南同学的猜想正确。请对小岗同学的实验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___。小南同学的实验。分别取A、B两种粉末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加入A粉末的试管有___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证明此物质是NH4HCO1.得出结论:张南同学的猜想正确。根据张南、小岗和小南三名同学所做区分两种物质的实验,我们总结出,在区分两种物质时,关键是利用两种物质___的不同点,通过此实验可以得出,在鉴别物质时的一般思路是,先利用___方法鉴别,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得出结论,可以再利用___方法鉴别。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②试管外壁有水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发生炸裂;④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槽内的水分倒流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⑤用了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气体不会使试管炸裂,可能的原因是①②③④,故选C。2、D【解析】

分析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判断出m、n的数值,然后进行解答,选择不正确说法。【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m=35,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n=35-2-8-18=7,不符合题意;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知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溴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四个电子层,则溴元素位于第四周期,不符合题意;D、n=7,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数。3、B【解析】

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很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强于Y、Z;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活动性强于Y,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XZY,故选B。4、C【解析】

A.水乳交融体现的是物质溶解性,属于物理变化,火上浇油体现的是物质的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落汤螃蟹着红袍”体现了在加热条件下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水滴石穿蕴含着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属于化学变化,绳锯木断体现的是物质间的摩擦,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空气属于胶体,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C。5、B【解析】

在做过滤实验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在配置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在测定溶液pH值时,是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起蘸取液体的作用。所以②③的作用相同,都是搅拌。

故选B。6、C【解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用酒精灯和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注意事项和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及易潮解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水的密度比硫酸的密度小,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水滴四溅,故操作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故操作错误;C、用酒精灯和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应用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操作正确;D、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且易潮解,用天平称量时应放在玻璃杯中,故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A【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8、C【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C、浓硫酸的稀释,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溅出,图中操作正确;D、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引起酒精失火,图中操作错误;故选C。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9、D【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

A.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中所含元素均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此选项符合题意;B.铁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硒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氟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AD分子在不断运动【解析】

(1)A、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B、香蕉皮属于厨余垃圾,不符合题意;C、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不符合题意;D、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符合题意。故选AD。(2)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60440g【解析】

(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故填:60。(2)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g×98%÷10%﹣50g=440g,故填:440g。【点睛】注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这是解决稀释计算的原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苹果ACABC过滤、吸附3CO+Fe2O32Fe+3CO2酒精氮3:17N2【解析】

(1)花卷主要提供糖类,牛奶、鸡蛋主要提供蛋白质,苹果富含维生素;(2)合成纤维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她携带的物品中,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所以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C;纯棉属于天然纤维;(3)A、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清洁无污染,且安全可靠,无噪声,能源质量高,是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故A正确;

B、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清洁无污染,故B正确;

C、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风能发电是把风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故C正确;故选ABC;(4)活性炭有吸附性,在水的净化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6)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碘酒是将碘溶解在酒精中制得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7)①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②尿素中碳、氢元素质量比:12:4=3:1;③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尿素与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O(NH2)2+6NO24CO2+8H2O+7N2。14、蓝色溶液中的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铜离子被消耗CuSO4+2NaOH=Cu(OH)2↓+Na2SO4【解析】

(1)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2)从微观层面分析,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溶液中的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铜离子被消耗;(3)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uSO4+2NaOH=Cu(OH)2↓+Na2SO4。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2CO3+2HCl=2NaCl+H2O+CO2↑调节装置内压强压强增大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CO,氧气充足时生成CO2(合理答案均可)NaClNaHCO3Na2CO3NaHCO3+HCl=NaCl+H2O+CO2↑【解析】

(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装置内的压强来分析;(3)根据产生大量的气体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以及实验操作的目的来分析;(4)根据反应物的量不同,产物可能不同来分析;(5)根据AB段发生的反应分析;(6)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详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2)细玻璃管在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装置内压强;实验①中少量稀盐酸滴入导致小药瓶内气体体积略微压缩,压强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略微升高;故填:调节装置内压强;压强增大;(3)用注射器1向小药瓶中继续注入稀盐酸至较多气泡产生造成装置内的压强明显增大,所以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实验①、②中步骤Ⅱ:注射器2必须缓慢地从瓶中抽取气体是为了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故填:细玻璃管中液柱明显升高;使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4)木炭在氧气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时候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填:木炭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CO,氧气充足时生成CO2(合理答案均可)。(5)在AB段,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由于B点PH>8.2,溶液中有剩余的Na2CO3,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