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注意:第1、7、9、11、17章不考,选择题和判断题在导学里,除了不考的章节,其余的都要看,这里只有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需求规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2、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数量点的轨迹。

4、收入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5、机会成本:是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6、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MC=△TC/△Q

7、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8、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9、洛伦兹曲线: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

10、吉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11、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12、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该定理认为:在市场交易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反之,若交易费用大于零,那么产权的界定、转让及安排都将影响产出与资源配置的效率。

13、平均消费倾向:(简称APC)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APC=b=C/Y。

14、投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投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15、总供给: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16、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17、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18、挤出效应: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成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1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2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部分。在国际交往中一般要进行货币收付,因此常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往来所发生的货币收支总和,称为国际收支。在国际收支中通常使用外汇,所以国际收支又实际上是指一定时期内外汇收支的总和。

二、简答题、论述题: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代表着价格不同的情况下,需求量的多种可能性,即对应不同的价格的不同需求量,也就是需求量的变化。而每一条曲线代表一种需求,不同的需求曲线代表不同的需求。

2、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意识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公式为:Ed=(△Q/Q)/(△P/P)

A.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快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映强烈,称为富有弹性性。如,高档消费品。

(2)Ed=1,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和价格以相同幅度变动,称为单一弹性。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l,表明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即需求量变化对价格变化反虚缓和,称为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表明需求量为一常量,需求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表明价格为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无限大,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需求曲线和横轴平行,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能销出无限多的商品。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B.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购买欲望、可替代程度、用途广泛性、使用时间长短等。

(1)购买欲望。这是指消费者对该种产品的需求程度。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系指奢侈品或高档消费品,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系指生活必需品,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这是指商品替代品数日及相近程度。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如香烟;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如食盐等。

(3)用途的广泛性。这足指商品用途的多寡。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因为当该种商品价格高时,消费者可少买,用在最重要的用途卜,当其降价后,消费者可多买,用在多种用途上。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最不会增长很多。如电就属于这种商品。

(4)使用时间。这是指商品使用时问的长短。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因为使用寿命长,降价后消费者愿意多购买。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1)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和谐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一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可以有许多条,离原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低,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

(2)预算线的特征

消费者预算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每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的组合。假定消费者全部收入为M,购买两种商品X和Y,其价格分别PX和PY,则消费者的预算线为:

M=X•PX+Y•PY(如左图所示),其中AB线就是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受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影响,会引起预算线的移动:(1)当两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预算线平行外移;

(2)当收入和PY不变时,PX提高,A点向左移动;PX降低,A点向右移动;

(3)当收入和PX不变时,PY提高,则B点向下移动;PY降低,则B点向上移动。

这是三种规范情况,如果消费者收入和两种商品价格同时发生变化,则预算线会发生较为复杂的移动。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之点。

(如左图所示)AB连线为消费者预算线,U、U1和U2、为三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U和预算线AB当。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产生了外部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小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则其产量将可能超过社会最优的产量。换言之,当存在外部经济效果时,完全竞争的市场不能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同时能够使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这一缺陷表明,需要由政府对市场机制加以干预,以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

10、解决外部性的对策。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思路是外部影响的内在化,主要政策手段包括:税收和补贴、企业合并和明确产权等,前两个政策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后一个政策则强调依靠市场本身解决外部性问题。

解决外部性的理论中最著名的是科斯定理: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例如,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再假定有两个解决方法,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如果听任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发生作用,工厂或居民都会自动采取150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在上述例子中,只要产权归工厂还是居民是明确的,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就是说,在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科斯定理宣称,只要交易费用为零,不论产权归谁,自由的市场机制总会找到最有效率的办法,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呈现此种形状的原因是短期生产要素价格不变造成的。由于在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当经济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价格提高使得产量以较大幅度增加,但当经济接近于生产能力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很小。因而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总供给曲线呈现先缓慢上升,后逐渐陡峭而至垂直的特点。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是因为,在长期中,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价格总水平与工资按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动,那么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没有发生变动,从而厂商就不会改变其生产数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也就不会发生变动。因此,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说明,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此时,价格变动对总供给量不会产生影响。

12、弗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

弗里德曼所以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可支配收入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经常变动的量,而人们的消费却不会随这种收入的波动而变动。人们的消费同短期的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

13、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

生命周期假说是由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收入,进行消费;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样,理性的消费者将根据效用最大化的原则使用一生的收入,安排一生的消费与储蓄,使一生中的收入等于消费。

因此,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于一生的收入。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即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消费和储蓄决策反映了家庭在其生命周期内谋求达到消费理想分布的努力,而家庭的消费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14、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为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

(2)短期总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是一条垂直的直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呈现此种形状的原因是短期生产要素价格不变造成的。由于在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当经济存在大量超额生产能力时,价格提高使得产量以较大幅度增加,但当经济接近于生产能力时,受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提高,产量增加幅度很小。因而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总供给曲线呈现先缓慢上升,后逐渐陡峭而至垂直的特点。

(3)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是因为,在长期中,随着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工资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必然会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价格总水平与工资按相同的比率发生变动,那么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和生产产品的成本相对没有发生变动,从而厂商就不会改变其生产数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数量也就不会发生变动。因此,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说明,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此时,价格变动对总供给量不会产生影响。

15、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

由于总供给曲线可分为三种情况,可分别研究需求曲线的变动对应三种不同供给曲线时,均衡点的变化。

(1)为充分就业时的总供给曲线。如图中ab线,当需求增加,即AD1变成AD2时,则均衡点由E1变成E2,均衡价格仍为P1,均衡收入由Y1增加到Y2;如果需求减少时,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收入减少。

(2)正常总供给曲线。如图中bc线,当需求增加,即AD3变成AD4时,则均衡点由E3变成E4,均衡价格由P3提高到P4,均衡收入由Y3增加到Y4;如果需求减少时,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收入减少。

(3)长期总供给曲线。如图cd线,当需求增加,即AD5变成AD6时,则均衡价格由P5提高到P6,均衡收入不变仍为Y5;如果需求减少时,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收入不变。

16、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种类: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有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三种类型。温和的通货膨胀,年物价上涨率在10%以内;奔腾的通货膨胀其物价上涨率则是两位数;而超级通货膨胀的通货膨胀率要在3位数以上。

按照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动来区分,通货膨胀有平衡的通货膨胀和不平衡的通货膨胀之分。在平衡的通货膨胀中,所有的商品价格按同样的比例上升;而在不平衡的通货膨胀过程中,不同商品种类的价格上涨幅度是不一样的。

按照人们对价格变动预料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又分为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两种类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往往由某些突然的原因所引起,人们对价格上涨的幅度不能预知或不完全预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是由于已知的原因所引起,并且通货膨胀的幅度为人们所预知。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再分配,包括名义工资率的变动和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会对产量和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通货膨胀的类型。

17、菲利浦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

价格调整曲线又称为菲利浦斯曲线,他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价格调整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浦斯提出来的,因而被经济学家们称为菲利浦斯曲线。由于一个国家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基本上与通货膨胀率具有相同的变动方向,因而菲利浦斯曲线被改造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用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说明价格调整过程,故又名价格调整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又被称为菲利浦斯曲线恶化。在移动后的菲利浦斯曲线上,降低相同的失业率需要提高更大的通货膨胀率。所以,每一次政府对失业率偏高自然失业率的调整,都会为下一次调整制造更大的调整障碍,形成通货膨胀率不断增高的现象。

上述分析表明政府只能在短期内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使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而从长期看,这种调整只能使通货膨胀率加速,而不能使失业率长久地保持在低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18、财政政策的内容。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的规定。

税收是西方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在西方国家中,税收制度较为复杂,税种繁多。依照税收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所得税、财产税和货物税。所得税在税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依照纳税方式区分,税收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税率的变动来划分,税收又分为累进税和比例税。所得税往往采取累进的税率征收。公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公债按照偿还期的长短不同,可以区分为短期债券、中期债券。

财政支出主要是各级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用于国防及安全方面的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共卫生、教育、环保、运输、农业及公债利息等方面的支出。按照支出的补偿性区分,财政支出可以区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险、救济及其各种补贴。由于政府购买对产品直接构成需求,并且必须以产品作为交换,而转移支付不需要以产品作为交换,只是一种货币性支付,因此,从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大。

1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

转移支付虽然与政府购买支出一样是政府支出的一项内容,但它对经济的影响与政府购买支出有很大不同,在这两种支出增加额相等的情况下,转移支付乘数效应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支出在初始阶段对经济运行产生的作用不同。政府购买支出直接购买商品,构成社会总支出的一部分,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以后才在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下,逐渐以递减的速度影响消费支出和收入。而增加转移支付则在最初没有构成社会总支出的一部分,而是首先等量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然后才影响消费支出。

20、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在财政收入方面,收入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而税收制度的规定就具有自发稳定性。西方税收往往按累进的方式征收。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收入增加,在累进税制下,这意味着税收增加,税收增加使得国民收入减少;反之,当经济中收入增加。这说明,无论是经济处于繁荣或是萧条,税收制度都使得经济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从而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

同样,财政支出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在财政支出中,政府用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就比较充分,人们的收入增加,这时,政府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开支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减少,将使得国民收入水平趋于减少;反之,当经济萧条时,政府的用于各种社会福利的支出相应地增加。增加总支出使得收入增加,从而经济趋向于扩大。由此可见,政府的财政支出也具有使得经济自发趋向于稳定的作用。

财政制度的自发稳定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被动的财政政策,即依靠财政制度的自发调节使得经济趋于稳定。财政制度构成了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财政制度中稳定因素越多,稳定制度规定越健全,自发稳定作用就越大。

21、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

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

22、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通常工业发达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

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23、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

24、资源禀赋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