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_第1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_第2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_第3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_第4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和参考书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宏观经济学简要发展史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如何增长的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行为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家庭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企业的产量水平,商品的价格水平,等等)如何决定的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合理配置。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定义与核算。名义国民收入实际国民收入企业产品产值增加值农民小麦10001000面粉厂面粉1500500饮食店馒头20005002000最终产品的价值等于生产最终产品全过程中间所使用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短期,长期,封闭,开放2,前凯恩斯时期:萨伊定律,维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3,凯恩斯革命4,后凯恩斯时期: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二,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000生产要素厂商家庭1000最终产品宏观经济均衡(单纯商品市场均衡)条件:总供给=总需求储蓄(s)=投资(i)储蓄(s)+税收(t)=投资(i)+政府购买(g)储蓄(s)+税收(t)+进口(m)=投资(i)+政府购买(g)+出口(x)c,i,gc+i+gc+ic450y*y**yfyy=c+i+gc=c(y)=α+βy0<dc/dy<1d2c/dy2<0s=s(y)=-α+(1-βy=(i+g)/(1-β)乘数理论⊿y=⊿i(1+β+β2+β3+β4+…)=⊿i/(1-β)投资乘数:dy/di=1/(1-β)政府开支乘数:dy/dg=1/(1-β),政府税收乘数:dy/dg=-β/(1-β)乘数与税率的变化负相关,收入累进税的稳定作用。投资水平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PK=R1/(1+MEI)+R2/(1+MEI)2+R3/(1+MEI)3+…Kn/(1+MEI)nMEI:资本边际效率,PK:资本品重置价格,Ri:预期净收益流,Kn:资本残值。i=i(r)=e-drr,MEIi=i(r)=e-dri投资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资本边际效率正相关。投资的加速原理:i=α(yt-yt-1),i=α(dy/dt),di/dt=α(d2y/dt2)α是资本-产出系数,又被称作加速数。3,利率的决定:L1rL1=kyL2=-hrr1LM(P0)r0IS1IS0yPP1P0AD’ADyy1y1’y0yrLM(P1)r1LM’(P1)LM(P0)r0ISyPP1P0AD”ADyy1y1”yPASW3W1W2P3P1P2W/PyLdLsLy=y(L)PAD3ASAD2P3E3AD1P2E2P1E1Y*YfY三,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摩擦失业非自愿失业导致国家资源浪费,社会犯罪率上升,家庭痛苦。市场不会自动导致充分就业,或者只能缓慢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通货紧缩的危害:企业家悲观情绪,生产畏缩,投资不振,失业增加。通货膨胀的危害:降低固定收入者福利,企业家无法进行长期投资,只能从事短期投机,瓦解市场经济,危害政治稳定。持续增长:人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保持稳定,与进出口收支平衡不同。区域平衡发展2,菲利浦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dP/dt)/P0u3,开放经济中收入提高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条件为I+X=S+M,它也可表示为S-I=X-M。该式表明,(1)在假定政府收支平衡时,经常项目的顺差等同于储蓄减去投资之差。(2)投资超过储蓄之差额等于经常项目的逆差。可用下图来表达这一均衡条件:横轴为收入,纵轴为S-I和X-M。由于S是Y的增函数,而I可假设为与收入变动无关的常量,故S-I曲线具有正斜率。由于X可假设为与收入变动无关的常量,而M是Y的增函数,故X-M曲线具有负斜率。图中S-I和X-M两条曲线交于横轴,其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同时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S-IX-MS-I(S-I)’yy’yX-M当由于投资增加,S-I曲线右移为(S-I)'时,(S-I)’曲线与X-M曲线的交点也右移,均衡的收入为y',这时,由于交点位于横轴下方,意味着在收入水平y'上,存在经常项目的逆差,其大小正好等于投资超过储蓄的数额。这表明,增加国民收入的目标有时会和贸易平衡目标相冲突,关于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冲突及其处理方法。4,补偿性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税收,各种乘数。局限性:效果的不确定性,实施的不对称性5,补偿性货币政策货币乘数,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局限性:效果的不对称性,时滞。6,政策有效性分析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有两个因素决定了该政策对产出的影响的大小。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其次是货币需求对收入的灵敏度。较小(IS曲线较陡)时能够引起产出更大的增长,因为这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收入增加导致储蓄较大的增加,而为了平衡总供求,就需要投资也相应有较大的增加。同时,当扩张性政策引起产出提高时,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若收入增加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富有弹性(LM曲线较陡),则需要利率有较大的提高,以保持货币供求的平衡。而较高的利率挤出了投资,导致产出较小的扩张。投资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灵敏度,这两者往往增强一种政策的效应而削弱另一种政策的效应。首先分析减税这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效应。在任何情况下,它会引起IS曲线的水平移动,移动幅度为:>0(3-2-37)先考虑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怎样影响减税政策对的效应。这里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的绝对值很大,一种是的绝对值很小。这两种情况都表现在图3-2-8(a)中。当收入由于减税而增加时,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为了使货币的供求保持相等,利率必须上升,而利率的上升会排挤投资。若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的绝对值很大,则被排挤的投资也将很大而产出的增幅较小。再考虑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度怎样影响减税政策对的效应。还是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的绝对值很小,另一种是的绝对值很大。这两种情况都表现在图3-2-8(b)中。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度很小,那么收入增加引起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后,就需要利率有较大的提高,以使货币需求等于未变的货币供给。而利率较大的提高使大量投资被排挤,于是收入增幅较小。在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度为零,即LM曲线为一垂线,这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不能引起的增加。rr小A小LMB小r1’r2’A大r2’r1’B大r0Dr0DIS2’LM1IS2IS1’ISIS1LM2ISy0y2’y1’yy0y2’(a)(b)图3图3-2-8中,A=,B=其次分析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在任何情况下,该政策使LM曲线根据下列公式平移:>0(3-2-38)先考虑投资对利率的灵敏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若投资对利率非常敏感,即利率减少会导致投资大幅度上升。这时,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利率下降会引起投资从而引起收入的较大增加,如图3-2-9(a再考虑货币需求对利率的灵敏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若这个灵敏度很高,则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的少量下降就足以使货币供求恢复均衡。而利率下降的幅度很小时,对投资的刺激也很小,因此产量也很少增加,如图3-2-9(brrB小A小LMB大A大r0Hr0LM1Hr2’r1’IS2r2’LM2r1’IS1ISy0y1’y2’yy0y1’(a)(b)图3图3-2-10表明当投资(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灵敏度为零和无限大的极端情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ISrLMLMISyy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图3-2-107,政策配合丁伯根――蒙德尔定理8,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汇率:π=本币/外币出口函数:x=x(P,π)x/P<0x/π>0进口函数:m=m(y,P,π)m/y>0m/P>0m/π<0净出口函数:nx=x(P,π)-m(y,P,π)=nx(y)设P,π既定资本净流出函数:F=F(r)F/r<0BP曲线的图形推导:nx(b)nx(c)nx(y)4500F0yr(a)r(d)BPF(r)顺差逆差0F0y蒙代尔关于两种汇率体制下的稳定政策蒙代尔给出了下述四点假设:1、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于是国际收入平衡曲线呈水平状。即下图中的BP曲线。2、考虑一个小国,其货币供给不影响别国利率,故世界均衡利率对它是外生变量。3、该国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4、该国总供给函数完全弹性,故物价水平不变。该国的IS方程和BP曲线方程分别为I(r)+G+X(π)=Y-C(Y-T)+M(Y,π)BP=X(π)-M(Y,π)+K(r)I为投资是国内利率r的递减函数,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是汇率π的递增函数,Y为国民收入,C为消费,是可支配收入Y-T(税收)的递增函数,M为进口,是收入Y和汇率π的函数,与Y同向变化,与π反向变化,K为资本净流入,是国内利率r的递增函数。假设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将把ISo右移至IS1,在货币供应不变时,这将使利率由原来的rW上升为r1,于是国际收支出现盈余,资本发生净流入。为维持固定汇率,央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中买进外币,抛出本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使LM曲线由LMo右移为LM1,收入水平则从Yo上升到Y1,且国际收支再次出现平衡局面。但固定汇率下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则效果不佳,因为随LM曲线因货币供应增加而从LMo右移为LM1,利率也由rW下移为r2,资本出现外流,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央行将被迫出售外币收回本币,结果LM曲线再次回落至LMo处,利率则由r2上升为rW,收入水平无法增加。假定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右移ISo至IS1,利率由rW升至r1,资本内流,本币升值,净出口下降,使IS1回移至ISo处,收入水平无法增加。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右移LMo至LM1处,利率rW跌至r2,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净出口增加,使ISo右移至IS1处,收入水平由Yo增至Y1。rLMoLM1r1BP盈余rWBPr2BP赤字ISoIS1图4-6y结论为,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条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有效而在浮动汇率下无效,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流动汇率下有效在固定汇率下无效。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时,K(r)项从国际收支平衡方程中消失,BP方程现在为:BP=X(π)-M(Y,π)于是在π一定时,BP曲线表现为下图中的垂直线,即只有在某一特定收入下进出口贸易才出现平衡,而当π变动时,该垂线将左右移动。rBPIS1LM1r2ISoLMor1roBP盈余BP赤字YYoY1若实行固定汇率,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右移ISo至IS1,利率由ro升为r1,收入由Yo升为Y1,由此导致国际收支赤字,本币出现贬值倾向,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将收进本币卖出外币,从而减少本币供给,使LMo左移为LM1,利率由r1升为r2,而收入则由Y1退回Yo。同理,扩张性货币政策右移LM曲线,但由此导致的BP赤字将迫使央行收回本币抛出外币,使LM再回落到原来的位置,收入水平仍为Yo。若实行浮动汇率,则扩张性财政政策右移ISo至IS1,由此引起收入增加,从Yo升为Y1,使原有汇率下的进口增加,由此引起本币贬值,使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使垂直的BP线右移至Y1位置,即浮动汇率使国际收支可以在任何收入水平上实现平衡。同理,扩张性货币政策右移LM曲线,从而使收入水平上升,由此引起的本币贬值将再次右移BP线,使国际收支在新的更高的收支水平上再次平衡。结论为,资本完全不流动则使固定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而浮动汇率则使两者都有效。9,结论:克鲁格曼“魔三角”可以用表概括以上分析的结论:资本完全流动资本完全不流动财政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固定汇率货币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浮动汇率货币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有效这一结论表明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国家的货币主权,三者不可能同时存在。四,非凯恩斯主义各派的观点和政策1,非凯恩斯主义各派产生的历史背景70年代的滞胀2,货币主义的观点与政策恒久性收入假说的方程组:Cp=k(i,w,u)YpY=Yp+YtC=Cp+Ct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P=f(y,w;rm,rb,rc,1/pdp/dt,u)分析结论: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低弹性,货币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供给量而非特定的利率。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dP/dt)/Pu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收入指数化”,“冻火鸡”。实行“浮动汇率制”。3,供给学派的观点与政策代表人物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瑟·拉弗,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华尔街日报》的罗伯特·巴雷持、裘德·万尼斯基、保罗·罗伯茨、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持·门德尔、密契尔·伊文斯和乔治·吉尔德等人。反对凯恩斯法则,肯定萨伊法则。重视供给,重视对要素的生产性激励。拉弗曲线:税率100﹪E0税收劳动、资本“楔子”模型:政策主张:削减边际税率,削减福利开支,削减规章制度。4,理性预期的观点与政策代表性人物:罗伯特·E·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尼卡·华莱士,约翰·泰勒,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罗伯特·巴罗。几种预期:(1)静态预期:Pet=Pt-1(2)外推型预期:Pet=Pt-1+α(Pt-1-Pt-2)(3)适应性预期:Pet=Pt-1+β(Pt-1-Pet-1)=(1+β)Pt-1-βPet-1(4)理性预期:Pet=Et-1[Pt︱I]政策无效性命题,最简单的理性预期模型:需求方程:yd=α-βP供给方程:ys=y*+γ(P-Pe)供求均衡:yd=ys价格预期:Pet=Et-1[Pt︱I]设α=α0,由于理性预期,Pe=P,则y*=ys=yd=α0-βP0P0=(α0-y*)/β对应上图中的E点。设α=α1>α0,由于理性预期,Pe=P,则y*=ys=yd=α1-βP2P2=(α1-y*)/β对应上图中的E”点。设α=α2,且总需求发生意外变化,但人们的价格预期不变:Pe=(α0-y*)/β。则ys=y*+γ[P-(α0-y*)/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