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两校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初四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1.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下列科学家与其重要发现对应正确的是()、A.焦耳——电流的磁效应B.帕斯卡——测量大气压的值C.法拉第—发电机的原理D.阿基米德—正确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2.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绳悬挂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某次摆动过程中,小球依次经过A、B、C三点,A、C两点高度相同,B点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机械能不守恒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A、C两点速度大小不同D.小球在B点动能最大3.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₆和压力FA、F₆的关系是()A.PAC.PA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1页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5.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家出发,到学校大门口会合。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C.5-15min,姐姐相对于弟弟是运动的D.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6.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现把一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左侧,物块将随传送带先做匀加速运动,再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当物块刚刚放上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当物块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不受摩擦力C.整个过程中,物块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整个过程中,物块的运动状态先改变后不变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2页7.下列A、B、C、D四组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物理量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单位深化理解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p=F/sPa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能力c=0/m/tJ/(kg·℃)用水作为取暖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B.物理量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单位深化理解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R=0/Ω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热值表示燃料的放热能力q=0J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多C.物理量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单位深化理解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p=m/vkg/m³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无关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v=⁵/tm/s相同时间内,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D.物理量物理意义计算公式单位深化理解机械功表示力的成效W=FvJ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功电功表示消耗的电能W=UItJ相同时间内,实际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多8.老师给小龙一个密封盒,其表面可见两个开关S₁、S₂和两盏灯L₁、L₂。为了探究开关和灯在密封盒内是如何连接的,小龙进行了如下操作:先闭合S₁,只有灯L₁发光;又闭合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3页9.根据下列四个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某点c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由4V变为3V,电流表的示数由0.2A变为0.3A,由此可知()A.电源电压为5VB.R₁的阻值为5ΩC.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8WD.滑片P在b端时,10s内R₁产生的热量为4J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4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初四物理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11.如图-1是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瓶盖上的竖条纹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如图-2,往塑料瓶里倒入适量热水并晃一晃,然后把热水倒出,迅速盖上瓶盖,过一会儿瓶子变瘪了,证明了的存在;如图-3,把塑料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吸管在右侧沿平行于瓶身方向吹气,会看到瓶子向(选填“左”或“右”)滚动;如图-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瓶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瓶子带了。12.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制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的形成的是(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过程。13.如图所示的两只集气瓶,一瓶装有无色透明的空气,另一瓶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为了研究扩散现象应选择图所示的方案(选填“甲”或“乙”)。14.已知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通过灯丝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把此灯泡与15Ω的定值电阻并联在电源电压为1.5V的电路中,则并联电路的总电流是A。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5页15.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A、B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将B沿水平方向截取高为h的柱体,并将该柱体叠放在A上,A、B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随截取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B的密度为kg/m³,A的重力为N(g取10N/kg)。三、作图与实验题(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实验题每空1分,共19分)1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站在水池旁,通过水面恰好看见空中小鸟和水中鱼重合。A代表小明的眼睛、B代表看到的小鸟和鱼。请通过光路图确定小鸟位置(用点C表示)和实际鱼(用点D表示)的大概位置。第16题图17.图中杠杆OA在力F₁、F₂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₁是力F₁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₂的力臂L₂和力F₁。18.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6页(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cm;(2)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左”、“右”)移动;(3)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选填“会”或“不会”)出现飞虫的像。19.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选择器材,验证猜想:探究一:选择器材a、c、d、e,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探究二:选择器材a、d、e、f,可以探究;探究三:选择器材,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2)完成以上探究后,他们又按图乙所示的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A.称量出a金属块的重力G=F₁=4.8N;将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₂N,则该金属块密度ρB.将a金属块浸没到某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₃=4.0N,由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ρ20.如图所示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初四物理试题(共8页)第7页(1)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内的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下面实验中没有用到该实验方法的是()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B.探究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2)如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观察到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如图甲所示,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3)图中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图乙中R₃与R₂并联,目的是使通过R₁与R₂的不同;(4)某小组在利用乙图装置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U形管液面上升高度相同,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现象都不同,经检查气密性良好,经分析,电路存在故障,其故障是。四、计算题(21题4分,22题6分,共10分)21.如图所示,动滑轮重10N,在5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拉着重物以0.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10s(忽略绳重和滑轮转轴间的摩擦),求:(1)拉力F做功的功率。(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2.某家用电热水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图甲为电热水器的原理图,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通过电磁继电器自动控制实现加热和保温状态的挡位变换。R₁、R₂为电热丝,其中R₁阻值为22Ω,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