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2》_第1页
《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2》_第2页
《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2》_第3页
《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2》_第4页
《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

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应用管理规程

Rulesfortheapplicationonmanagementofconstructionhoisting

machinery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2

前言

本规程根据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6年第二批科学

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6]2号文)的要求,由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福建省第五

建筑工程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而成。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以国家、福建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和规定为依据,根据福建省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使用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点,结合近期调研

全省135家建机一体化企业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方面的实践经验,经过广泛调查研

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建立了成套的建筑起重机械应用的房屋建筑、市

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化体系,为各级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等部门和建机一体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提

供了依据。

本规程重点突出了集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为一体,规范专业化管理水平,强化

安全监督管理,共分为10章和附录,依次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建机一体化

企业;5.建筑起重机械租赁;6.建筑起重机械安拆;7.建筑起重机械使用;8.建筑起重机械保养和

维修;9.事故处置;10.建筑起重机械档案及信息管理等。

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住房

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350001),或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

督站(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刺桐北路西侧,邮编:362000),以供今后再次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泉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协会建筑机械分会

厦门市建设工程材料设备协会建筑机械分会

福建才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建富林集团有限公司

泉州市众成机械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卢海东刘永辉程惠阳林伟毅林志忠林志峰杨铸铭王瀚彬陈日聪

李建梁陈志彬林霍明黄治郁吕萍林荣坦吕有生陈清峰谢志盛

胡振锋刘地靖林敏陈春报黄小滨黄金星刘庆春刘永平柯庆彬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

3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建机一体化企业…………6

4.1一般规定………………6

4.2建机一体化企业资质条件………………………6

4.3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一体化资质条件………7

4.4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库与建筑起重机械列表…………7

5建筑起重机械租赁………………………9

5.1一般规定………………9

5.2起重机械租赁…………………………9

6建筑起重机械安拆………………………10

6.1一般规定……………10

6.2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10

6.3起重机械检测………………………11

6.4起重机械验收………………………12

7建筑起重机械使用………………………13

7.1一般规定……………13

7.2检查和动态管理……………………14

7.3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14

8建筑起重机械保养和维修………………15

8.1一般规定……………15

8.2起重机械保养………………………15

8.3起重机械维修………………………15

8.4起重机械报废………………………16

9事故处置…………………17

9.1一般规定……………17

9.2应急救援……………17

4

9.3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17

10建筑起重机械档案及信息管理………18

10.1一般规定……………18

10.2安全管理档案………………………18

10.3信息化管理平台……………………19

附录A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及单机记录…………………21

附录B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附表…………………25

本标准用词说明……………44

引用标准目录………………45

条文说明……………………46

5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3ConnectionMaterials…………………4

4Constructionmachineintegratedenterprise………6

4.1Generalrequirements………………6

4.2QualificationconditionsofConstructionmachineintegratedenterprise……………6

4.3QualificationconditionsofConstructiongeneralcontractingenterpriseOwned

constructioncrane…………………7

4.4Equipmentlibrary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andlistofconstructionhoisting

machinery……………7

5Leasing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9

5.1Generalrequirements………………9

5.2hoistingmachineryleasing………………………9

6Installation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10

6.1Generalrequirements……………10

6.2Installationandremovalofhoistingmachinery……………10

6.3detectionofhoistingmachinery………………11

6.4Acceptancetestofhoistingmachinery………12

7Employ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13

7.1Generalrequirements……………13

7.2Inspectionanddynamicmanagement…………14

7.3Civilizedandgreenconstruction………………14

8Servicedandrepaired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15

8.1Generalrequirements……………15

8.2Servicedofhoistingmachinery………………15

8.3Repairedofhoistingmachinery……………15

8.4discardofhoistingmachinery…………………16

9Accidentdisposal……………………17

6

9.1Generalrequirements……………17

9.2Emergencyrescue…………………17

9.3Accidentreportandinvestigationtreatment………………17

10Archives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andinformationmanagement……18

10.1Generalrequirements……………18

10.2Archivesofsecuritymanagement………………18

10.3Informationmanagementplatform………………19

AppendixAGeneralledgerandsinglerecordofconstructionhoistingmachinery…21

AppendixBScheduleofsafetytechnicalfileofconstructionhoisting

machinery……………25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44

Listofquotedstandards…………………45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46

7

1总则

1.0.1为了加强福建省建机一体化企业规范化管理,提高专业化水平,防止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起

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所有房屋建筑工地、市政工程工地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

1.0.3本规程所称的建筑起重机械,是指纳入特种设备目录、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工地安装、拆卸、

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

1.0.4建机一体化企业和所有房屋建筑工地及市政工程工地的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除应符合本规

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建机一体化企业

为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工地提供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维修、保养一体化服务,并

进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企业。

2.0.2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

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中“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子信息系统,为建机一

体化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信息平台。

2.0.3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

“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子信息系统,为具备建机一体化企业条件、经规定程序申请和批

准的建机一体化企业统一建立的企业信息系统。包括福建省省内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福建省省外

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自有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管理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名录。

2.0.4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

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中“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子信息系统,为建机一

体化企业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办理自有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或变更登记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

2.0.5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库

“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子信息系统,为建机一体化企业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自有的

建筑起重机械,经规定的程序办理产权备案登记后,统一建立的全省设备信息库。

2.0.6建筑起重机械列表

建机一体化企业或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库”中的自

有设备导入“福建省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经规定程序申请确认通过后形成的企业设备列表。

2.0.7建机一体化服务

建机一体化企业为使用单位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工地提供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

维修、保养的综合服务。

2.0.8建筑起重机械租赁

出租方将自己所拥有的建筑起重机械按合同约定交予承租方使用,承租方为其所取得的使用权

向建机一体化企业支付一定费用的经济行为。

2.0.9建筑起重机械安装

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将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就位连接成有机

整体的工作,包括初始安装、附着、顶升、加节等环节。

2

2.0.10建筑起重机械拆卸

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将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拆卸的工作。

2.0.11建筑起重机械保养

为保持、恢复以及提升其出租建筑起重机械规定状态(性能),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或相应技

术条件的规定进行的技术保障措施。

2.0.12建筑起重机械维修

在其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或消除隐患而进行的技术

活动。

3

3基本规定

3.0.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设立“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对建机一体化企业及其设

备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

3.0.2凡具备建机一体化企业基本条件的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的企业和省外企业在福建省成立

的分支机构,以及使用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均可通过“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

系统”,并按照《福建省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申请程序》申请进入“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

3.0.3进入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的企业可在全省范围内承接建筑起重机械“一体化”服务业务,各

地不得增设条件限制建机一体化企业的经营活动。

3.0.4福建省行政区域内使用建筑起重机械施工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必须选用建机一

体化企业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在同一工程项目(标段)中使用建筑起重机械施工宜委托同一家建

机一体化企业提供服务。

3.0.5建机一体化企业负责提供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保养和维修等服务时,应服从使用单

位和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并为其提供的服务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3.0.6严禁建机一体化企业超资质范围承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任务、非法转包“一体化”服务

中的安装(拆卸)工程。严禁未进入建机一体化企业名录的企业采取挂靠、借用、套用他人的资质(资

格)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的租赁、安装、拆卸等业务。

3.0.7使用单位应对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直接责任,应审核建机一体化企业制定的建筑起重

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建机一体化企业配备的从业

人员资格,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情况。

3.0.8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和拆卸全过程的安全负总责,应审核建机一体

化企业制定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指定专

职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和拆卸情况。

3.0.9工程监理单位应落实安全监理责任,监督建机一体化企业执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以及使用单位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应要求限期整改,对拒不整

改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工程所在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3.0.10依托“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和“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结合日常监管和巡

查、检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安全监督机构应加强建机一体化企业动态监管,

并应督促、指导建机一体化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3.0.11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依托“福建省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系统”,建立建机

4

一体化企业诚信管理档案,将管理不到位、信用综合评价不良的建机一体化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制

度,对不再具备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提请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名录中清出。

5

4建机一体化企业

4.1一般规定

4.1.1建机一体化企业应设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机构,并应具备专业

的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保养、维修、应急救援等服务队伍,确保质量、安全与环保等保证体

系运行良好。

4.1.2建机一体化企业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械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经

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证书后,方可上岗,且应持证上岗。

4.1.3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规定工作内容、

职责与权限、工作程序及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

1建筑起重机械采购(租赁)、安装、使用、检查、检测、验收、维修、保养、拆卸、转让、

报废、应急救援等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度;

2建筑起重机械从业人员的配备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奖惩等各

项规章制度。

4.1.4建机一体化企业应严格落实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安全

管理,并应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好记录。

4.1.5鼓励建机一体化企业创办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实训基地,接受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

托,可承担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工作。

4.1.6建机一体化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职工缴纳保险费。鼓励有条件的建机一体化企业

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缴纳保险费。

4.1.7鼓励建机一体化企业为建筑起重机械办理财产意外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

4.2建机一体化企业资质条件

4.2.1企业必须具备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及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2.2企业应具备完善的技术、安全、维保、经营、财务、档案等管理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4.2.3企业技术负责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起重设备安装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

职称。

4.2.4企业可提供租赁的自有建筑起重机械不少于80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配备专业技术

和管理人员:

1电气、机械等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8人,且专业齐全。

6

2持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且持有安全生产考核证的专职安

全员不少于4人、机械员不少于5人,允许兼职。

3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20人,其中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不少于12人、

维修工不少于2人、电工不少于2人、起重信号司索工不少于4人。

4.2.5建筑起重机械超过80台的,每增加20台应符合下列规定的要求增加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1有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员或机械员不少于1人。

2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专业技术工人不少于4人,其中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不少于3人、

维修工或电工不少于1人。

4.2.6企业注册资本金4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700万元以上。

4.2.7企业应具有相应的维修与检测设备,维修保养基地面积不少于4000㎡,其中维修车间不少

于300㎡、仓库不少于60㎡、办公室不少于150㎡。

4.2.8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4.2.9福建省省外企业在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成立的分支机构申请进入“福建省建机一体化企业名

录”,应符合以上条件。

4.3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一体化资质条件

4.3.1企业应当设立自有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机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起重设备安装

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4.3.2企业有职称的从事施工机械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8

人,且电气、机械等相关专业齐全;专职安全员不少于4人,机械员不少于5人;专业技术工人中

建筑起重机械维修工不少于7人,建筑电工不少于3人,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工不少于15人,司机不

少于自有建筑起重机械总台数的50%,信号司索工人数不少于自有塔吊总台数的50%。

4.3.3企业应组建专业安装拆卸队伍,对自有建筑起重机械根据安装、拆卸、使用、维修、保养“一

体化”的要求进行管理,并应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做到“一机一档”,确保建筑起重

机械安全运行可追溯。

4.4.4企业维修保养基地面积不少于2000㎡。

4.4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库与建筑起重机械列表

4.4.1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设立“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和“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

系统”,对建机一体化企业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办理自有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或变更登记,实

施信息化动态管理。

4.4.2建机一体化企业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自有的建筑起重机械,应经“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

7

系统”办理产权备案登记,统一录入“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库”;并应从库中选择自有设备导入“建

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并经批准后形成“建筑起重机械列表”。

4.4.3拟用于安装使用的建筑起重机械,建机一体化企业和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

业必须从“建筑起重机械列表”中选择。

4.4.4建机一体化企业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自有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转让,应通过“建筑起重机

械产权备案系统”,根据规定的程序办理产权变更登记。

8

5建筑起重机械租赁

5.1一般规定

5.1.1建机一体化企业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必须是本企业列入“建筑起重机械列表”的自有设备;

严禁建机一体化企业将列表外的建筑起重机械,套用列表内的备案证出租。

5.1.2建机一体化企业应确保出租的建筑起重机械技术性能良好、质量稳定,安全技术档案完整,

安全保险及限位等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配备齐全有效。

5.1.3建筑起重机械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出租或使用:

1属国家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2超过安全技术标准或超过制造厂家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3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4没有完整安全技术档案的;

5没有齐全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的;

6《福建省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DBJ13规定的报废标准的。

5.2建筑起重机械租赁

5.2.1建机一体化企业应为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提供出租、安装、维修、保养和拆卸等服务。

5.2.2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委托建机一体化企业提供服务的,应与建机一体化企业签订专业分包

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双方的安全责任。

5.2.3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应与建机一体化企业签订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安全协议书。

5.2.4使用单位应对承租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现场核验,填写《建筑起重机械进场核验表》,并报

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进场查验,确保建筑起重机械实物与安全技术档案相吻合,严禁不

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9

6建筑起重机械安拆

6.1一般规定

6.1.1安装(拆卸)前,建机一体化企业应编制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生

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应经规定程序通过审核、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6.1.2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组织安

装(拆卸)作业,每台塔机安装、拆卸应配备安装拆卸工不少于5名,每台施工升降机应配备安装

拆卸工不少于3名,并应配备司机、起重信号司索工、电工各不少于1名,并应持证上岗。

6.1.3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分级对安装(拆卸)现场从业人员进行安

全技术交底,由交底人、接受交底人、安全员三方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6.1.4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应符合《建设工程

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规定,对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使用和拆卸过程进行安

全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

6.1.5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根据重大危险源评

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对建筑起重机械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并应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或拆

卸作业范围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

6.2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

6.2.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对拟安装(拆卸)的设备及其作业环境进

行安全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安装(拆卸)。

6.2.2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2个工作日内,建机一体化企业应通过书面形式、传真或者计

算机信息系统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登记机构。

6.2.3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前,使用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起

重机械基础验收,填写验收记录表,并应办理交接手续。

6.2.4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时,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使用单位必须对建机一体化企业的安装

拆卸过程实施现场监督,并应做好书面记录。

6.2.5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顶升加节或附着的,使用单位应委托建机一体化企业按照专

项施工方案实施。严禁擅自在建筑起重机械上安装非原制造厂制造的标准节,严禁不同型号规格的

标准节混装使用,严禁擅自使用非原制造厂家制造的附着框架。

6.2.6建筑起重机械附墙杆不符合使用说明书要求的,其附墙杆计算书、设计图以及制作材料,应

由建筑起重机械原制造厂家确认;或建机一体化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应组织3名以上专家进行

10

论证,严格按设计图纸制作、验收合格,方可安装。

6.2.7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时,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指派安装或拆卸告知登记的管理人员和

作业人员进场组织安装或拆卸。

6.2.8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时,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指派不少于1名机械员负责建筑起重机

械安装(拆卸)的现场管理,应指派不少于1名安全员现场监督实施情况、技术负责人定期巡查,

应根据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方案组织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或拆卸。

6.2.9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时,使用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必须对建机一体化企业从业人

员资格进行审查,应指派机械员和安全员负责监督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应做

好书面记录。

6.2.10建筑起重机械在安装(拆卸)时,监理单位应对建机一体化企业从业人员资格进行审查,

并指派监理员对安装拆卸过程实施旁站,并应做好书面记录。

6.3建筑起重机械检测

6.3.1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完毕,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根据安全技术标准及安装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进行自检、调试和试运转,安装负责人、安装技术负责人、机械员、安装班组长应参加自检并签字

确认。自检合格后,建机一体化企业安装负责人应向使用单位办理移交手续、进行安全使用说明。

6.3.2收到自检合格证明后,使用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建筑起重机械进行首次安

装质量检测。

6.3.3建筑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再次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

检测:

1上次检测后使用期满一年的;

2停止使用半年以上重新启用的;

3经改造或大修的;

4因发生机械事故影响安全使用的;

5高度每增加60米的;

6安装到最终使用高度的。

6.3.4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前,使用单位和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提供相应的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并确认其齐全有效后,方可到现场进行检测。

6.3.5检验检测机构应按《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安全检测规程》DBJ13执行,不得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6.3.6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时,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派有关人员积极配合,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使用单

位)应指定机械员或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监理单位必须派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理,并应做好旁

11

站记录。

6.4建筑起重机械验收

6.4.1首次安装检测合格和每次附着锚固后,使用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和监理单位对建筑起

重机械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验收。

6.4.2下列人员应参加建筑起重机械验收并签字确认:

1建机一体化企业技术负责人或安装技术负责人、安全员;

2使用单位项目负责人、机械员、安全员;

3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负责人、机械员、安全员;

4监理单位项目总监或专业监理工程师。

6.4.3停止使用半年以上的建筑起重机械,复工前经检测合格后,应符合本规范第6.4.1、6.4.2

条规定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2

7建筑起重机械使用

7.1一般规定

7.1.1自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登记机构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并应按规定提交相关登记资料。建机一

体化企业应及时向使用单位提交使用登记的相关资料。

7.1.2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实行机长负责制,并应做到“三定”,即为“定人、定机、定岗位

责任”。

7.1.3使用单位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机械员和安全员。建筑起重机械1~10台的,应配备不少于

1名机械员;10台以上的,应配备不少于2名机械员。

7.1.4建筑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数量应满足以下标准:每台塔式起重机配备司机不少于2名、信号司

索工不少于1名;每台双吊笼施工升降机配备不少于2名司机;建筑起重机械1~10台的,配备维

修工不少于1名;10台以上的,配备维修工不少于2名。

7.1.5建机一体化企业和使用单位配备的建筑起重机械安拆工、司机、信号司索工、维修工、建筑

电工等,应取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7.1.6使用单位和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按规定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年度安全教育培训或者继续教

育,并建立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对特种作业人员被查处存在违章行为的应记录在档。

7.1.7使用单位应对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岗位安全技术交底,教育和交底记

录应经双方签字确认;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当协助使用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7.1.8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加强在用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和性能检查。

7.1.9根据《建设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技术规程》DBJ13规定,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前使

用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和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范围,对建筑起重机械使用过程

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列出相关施工重大危险源。

7.1.10使用单位应根据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对建筑起重机械重大危险

源进行监控。建筑起重机械活动范围内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作业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宜选

用工具式、定型化、标准化的防护设施做好安全防护。

7.1.11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按规定执行班前、班后的检查和维

护保养工作,做好设备运转、润滑、交接班等记录。严禁作业人员擅自调整安全限制、限位开关。

7.1.12建筑起重机械的任何部位与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规范》JGJ46规定,达不到要求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3

7.1.13施工现场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使用单位应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制定并实施防止塔式起

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不同使用单位在同一施工现场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时,建设单位应

当协调组织制定防止塔式起重机相互碰撞的安全措施。

7.1.14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地区和季节安装、使用、拆卸建筑起重机械时,应充分考

虑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7.2建筑起重机械检查和动态管理

7.2.1使用单位和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建机一体化专业分

包合同和安全协议书对建筑起重机械日常检查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7.2.2定期检查应包括旬检、月检、季度检。定期检查应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执

行,如实填写相关记录;发现建筑起重机械存在安全隐患或问题的,相关责任方应及时定人、定时

间、定措施,落实整改,并应做好整改记录。

7.2.3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检查应由操作人员负责;旬检、月检、季度检和专项检查时,应由使用

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机一体化企业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7.2.4鼓励建机一体化企业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7.3建筑起重机械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

7.3.1建筑起重机械的选择与布局,应科学合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建筑起重机械及其用电器

具等应选用节能型产品,宜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对高耗能的建筑起重机械,应及时进行改造

或淘汰。

7.3.2建机一体化企业宜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建筑起重机械,强噪声设备应采用隔声、吸声材料

搭设防护棚或屏障。

7.3.3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的油料应设置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废弃油料应按国家有

关规定处理,禁止乱排放。

14

8建筑起重机械保养和维修

8.1一般规定

8.1.1建筑起重机械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应坚持“养修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建筑起重机械

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程规定,做好保养和维修工作。

8.1.2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建筑起重机械修理制度,配置抢修车辆,及时受理、准确判断

并有效消除设备故障。

8.1.3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加强建筑起重机械的维护保养,并做好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应包括日

常保养、定期保养和转场维修保养等工作。

8.1.4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建筑起重机械的维修保养情况,督促建机一体化企业做好建筑起重机械

的维修保养工作。

8.2建筑起重机械保养

8.2.1建筑起重机械的保养应符合以下要求:

1日常保养:操作工每日工作前、中、后应进行保养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检查零件、部件的

完整,清洁、润滑、紧固易松动的零件;

2定期保养:根据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保养期限,应定期由建机一体化企业组织相应的维护保养

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紧固和防腐;

3转场维修保养:每次设备转场时,建机一体化企业应组织维修保养一次,主要内容应包括进

行部分总成解体清洗、检查传动机构、制动机构,更换或修复不符合要求的零件。

8.2.2建筑起重机械维护保养人员应认真履行维护保养职责,认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应做好相

关记录。

8.3建筑起重机械维修

8.3.1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根据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对机械设备进行小修、项修和

大修,以降低故障率,保证机械完好率,并应根据检修的情况填写记录。

8.3.2建筑起重机械的小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机械设备使用和运行中突然发生的或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发现的有故障部位和零配件,应进

行更换或修理,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2小修应做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8.3.3建筑起重机械的项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机械设备修理中,对机械零件磨损接近极限而不能正常工作的个别总成,应及时进行修复

15

或更换不合格的零部件;

2项修应做好安全保护装置定期检验、检修记录。

8.3.4建筑起重机械的大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设备的主要零部件磨损或损坏达到大修标准,必须进行整机或部件的大修;

2大修必须送到有专业维修资格的维修单位修理,应认真做好机械设备送修和出厂检验工作,

并应收集技术资料,做好归档保管工作;

3大修应做好建筑起重机械维修和技术改造记录。

8.4建筑起重机械报废

8.4.1建筑起重机械达到《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报废规程》DBJ13规定报废标准的,

必须及时报废,并应通过“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经规定的程序办理报废手续。

8.4.2建筑起重机械报废后,建筑起重机械及其部(构)件严禁重新使用或拼装使用,其结构件应按

废钢铁处置。

16

9事故处置

9.1一般规定

9.1.1建机一体化企业、使用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建立建筑起重机械

事故报告制度。

9.1.2建机一体化企业、使用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坚持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建筑起重

机械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9.2应急救援

9.2.1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制定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应定期组织演练。

9.2.2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组织使用单位、建机一体化企业制定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并应定期组织演练。

9.2.3发生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后,建机一体化企业、使用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

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9.3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

9.3.1一旦发生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建机一体化企业和使用单位应立即向施工总承包单位

报告。施工总承包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个小时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

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9.3.2与事故相关的单位和人员不得迟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情况,不得隐匿、毁灭有关证据或者

故意破坏事故现场。

17

10安全管理档案和信息化管理平台

10.1一般规定

10.1.1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对本企业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分类编号,统一建帐,建立和完善本企业

和各项目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档案。

10.1.2在建筑起重机械租赁期间,建机一体化企业应及时编制、收集、汇总、整理项目建筑起重

机械安全管理档案,并应将档案及时移交给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同步在项目安全管理档案中归档。

10.1.3使用单位应对所租赁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分类编号,统一建帐,建立和完善本企业和各项

目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档案。

10.1.4建筑起重机械租期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当及时编制、收集、汇总、整理项目建筑起重机械

安全管理档案,并将档案及时移交给建机一体化企业,由建机一体化企业及时归档。

10.2安全管理档案

10.2.1建机一体化企业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档案应包括: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

2企业及各项目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3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4安全生产许可证;

5企业及各项目《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表》;

6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10.2.2使用单位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档案应包括:

1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

2企业及各项目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3企业及各项目《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表》;

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

10.2.3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应实行“一机一档”管理,并应包括以下资料:

1建筑起重机械单机记录表;

2原始资料;

3历次安装(拆卸)工程档案;

4历次运行资料;

5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及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资料;

18

6历次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10.2.4建筑起重机械原始技术资料应包括:购销合同、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

书、备案证明等。

10.2.5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档案应包括:

1安装(拆卸)告知单;

2一体化专业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书;

3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建筑起重机械进场核验表》;

5安装(拆卸)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和安全技术交底的有关资料;

6安装工程验收资料,包括:基础验收记录、安装前检查记录、安装自检记录、历次检测报告、

历次验收记录、历次附着验收记录等,验收记录表详见附录B表;

7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2.6建筑起重机械运行资料应包括:使用登记资料;定期维护和保养记录;维修和技术改造记

录;运行故障和生产安全事故记录;日常使用状况及累计运转记录等。

10.2.7建筑起重机械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及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资料应包括:

1特种作业人员登记表,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复印件及审核表;

2特种作业人员入场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

3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使用、维修、保养、拆卸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等。

建机一体化企业、使用单位、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审核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原件及

复印件,并签章确认。

10.3信息化管理平台

10.3.1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管理,建机一体化企业和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应

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应通过“建机一体化企业信息系统”和“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对

本企业信息和建筑起重机械信息如实进行登记。

10.3.2建机一体化企业应按照《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暂行)》的要求,

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中“福建省工程项目建设监管系统”,开展企业安

全生产标准化考评。

10.3.3鼓励建机一体化企业成立安全监控指挥中心,安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权属建筑

起重机械的运行情况。

10.3.4使用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宜通过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机一体化企业

19

信息系统”、“建筑起重机械产权备案系统”和福建省建设人才与科技发展中心“资格证书查询”

等信息系统,对相关建机一体化企业、建筑起重机械机械和特种作业人员信息进行查询。

20

附录A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及单机记录

附表:A.0.1企业在用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表

填表单位:填表时间:年月日

序号统一编号备案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出厂时间出厂编号在用工程名称安装时间备注

说明:本表由建机一体化企业和自有建筑起重机械的总承包单位填写

21

附表:A.0.2工程建筑起重机械总台帐表

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

序号统一编号备案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家出厂时间出厂编号安装时间检测单位验收时间使用登记时间产权单位备注

说明:本表由使用单位填写。

22

附表:A.0.3-1建筑起重机械单机记录表-原始记录

统一编号

备案号

型号出厂出厂购入原值

设备名称制造厂家备注

规格时间编号时间(万元)

主机

随机工具(附件)情况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

填表单位(盖章):建机一体化企业填表人(签字):填表时间:年月日

23

附表:A.0.3-2建筑起重机械单机记录表-历次安装、拆卸、使用登记情况

填表单位(盖章):

备案证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

移位或者转移场地

工程项目安装/拆卸单位安装时间拆卸时间检测单位检测时间使用登记单位使用登记编号

说明:建筑起重机械每移位或者转移场地安装后,需要进行一次使用登记,作为设备的履历证明。

24

附录B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附表

附表:B.0.1建筑起重机械进场检查核验表

备案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

登记号

出厂

生产厂家出厂日期

编号

规格

产权单位设备名称

型号

项目检查内容检查结果

1、备案证信息是否与现场设备相符

设备安全

12、“一机一档”安全技术档案是否齐全且与现场设备相符

技术资料

3、是否按规定做好转场维修保养并有记录

1、金属结构应无变形、裂损、脱焊、严重锈蚀

2金属结构

2、各部分的连接螺栓、销轴、开口销应齐全、可靠

1、制动器的间隙调整应合理,摩擦片磨损应符合要求

2、减速箱、轴承按规定加油,润滑应良好

3工作机构

3、各机构应连接正确,壳体、传动零部件完好

4、各部位滑轮组中磨损应不超标,应无裂纹,无损伤

1、电气元器件齐全、完好

2、电机绕组绝缘电阻≥0.5MΩ

电气

43、电器柜内接头无松动,线路无破裂、脱皮、老化

系统

4、电缆、电气线路应绝缘良好,对地绝缘电阻≥1MΩ

5、电气元器件动作应灵敏、操作系统应灵活可靠

安全装置

5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应齐全、完好

及设施

1、钢丝绳润滑应良好,符合使用要求,扎实、绳卡齐全完好

2、平衡重、压重应符合要求

6其他部分

3、吊钩应无变形、损伤,润滑应良好

4、液压系统应不渗漏、顶升油缸液压控制阀应正常

使用单位意见:建机一体化企业(产权单位)意见:

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技术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施工总承包单位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