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江苏省部分地区 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境界”就是心灵的状态。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除外,其余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爱情与欲望成一体,肉体的探险成为刺激的源头,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读完这种诗后我开始怀疑诗存在的必要,因为后工业社会日常的生活早已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也许是东方人的关系,我的文化使我理解: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杜甫、李白从来不会让他们生活中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是不是计算机文化已经使得诗魂如此麻木?我暗暗为我们今天有些年轻诗人担忧。“境界”是沙漠里的绿洲,它出现在沙漠的侵略与压抑中,但却代表沙漠的灵魂中暗存的力量与追求。如果只在诗中报道沙漠的沙粒如何如何,那真是只见沙子不见绿洲,这样的诗,有的诗人辩解说它更真实,是后现代的真实。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无尽的沙子这一存在是数也数不清的可见者,它正在遮蔽我们渴望看见的绿洲,而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追求表面的真实与准确的诗人,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什么时间的“昏鸦”?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诗的境界代表诗人超常的悟性,穿透了可见、可数的事物的表面存在,悟到那潜在的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深邃不可测与人的相对渺小。在现代西方世界,物质财富的力量占据了舞台中心,中国也许会滚向那个中心,被吸向那个物质崇拜的圣坛。我作为个人的选择与对诗歌的选择,却更感到诗歌的悟性的深意能让我穿透黄金的耀眼的光亮,看见那被遮蔽了的潜在的生命与艺术的意义。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我欣赏“二战”后美国当代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年轻的美国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当然也还有一些诗人在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思维引向无边的宇宙,走出了紧张平庸而丰富的第一世界——日常生活。也许正是这人与自然的矛盾所造成的危机能解救富足的第一世界的诗,使它能走出丰富的物质的封闭。极端崇拜物质与极端推崇寡欲同样造成对人的损伤,然而历史常常摇摆于二者之间,进入感性丰富而不迷失于其中,穿透感性丰富的表层而找见隐于其下的精神潜文本,这是诗和哲学的探险。以所有的笔墨永无满足地沉湎于感性外表的描述,或与之相反,对感性世界麻木和畏惧,空谈精神的崇高,同样都是自我欺骗,是诗和哲学的悲剧。(选自郑敏《探索当代诗风——我心目中的好诗》,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这说明中国古代诗人境界没有被污染,心灵没有被沙漠化。B.“在看到‘枯藤’时只追问这是哪一个钟点的枯藤?”这样的鉴赏不可能触到诗中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C.无论西方世界还是中国,陷入物质崇拜都可能影响诗人价值观,从而使其作品遮蔽了潜在生命与艺术的意义。D.作者认同诗人“在痛苦中追寻崇高”,但同时又认为“空谈精神崇高”是自我欺骗,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境界之于诗歌创作至关重要,失却这一灵魂的诗作,其内容往往呈现的是充满庸俗的刺激和平庸的琐碎生活。B.“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此处杜甫升华了痛苦,不是生活的流水账,隐含深沉的家国情怀。C.作者认为不少诗人借助计算机写作使得诗歌缺少诗魂而失去光彩和生命,这引起了作者对当下诗歌创作现状的担忧。D.“我是黄昏的儿子/爱上了东方黎明的女儿/但只有凝望,不能倾诉。”顾城的这首诗是诗和哲学的探险,符合文中好诗的标准。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诗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阳春白雪,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葛兆光)B.诗人昌耀善于将古汉语熔铸进自己的诗歌当中,因而读他的诗歌,会获得一种新鲜的古老感。(张伟)C.诗人要活在时代里面,要能够把时代的痛苦、欢乐、希望、动荡……最深最广地体现于一身。(郭沫若)D.生活中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活着,好的诗人应该帮助他们找到耳朵和眼睛。(张二棍)4.本文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请简要分析。5.2024年6月6日,《星星》诗刊杂志计划发起新一届诗歌大赛,假如你是评委,请根据上文为组委会制定入选好诗的三条标准。【答案】1.A2.C3.C4.①论证思路严谨:文章先提出诗歌需要新鲜的语言和极富内涵的心灵的观点,然后分析后工业时代中外诗人心灵沙漠化的现状及原因,最后从审美和哲学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②论证手法多样:综合运用例证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③论述语言准确:文中“普遍”“不少”“有些”等修饰限制语,体现了语言的严密。5.①语言鲜活,具有高雅境界;②提炼生活,展现艺术张力;③穿透表象,揭示潜在力量;④主旨深刻,追求崇高精神。【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扩大了范围。原文“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中“中国古典诗词”前有限制语“传世的”,选项说法扩大了范围。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借助计算机写作”曲解文意。原文是“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选项说法曲解原文。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第二段观点: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A.强调的是当下诗人的现状。B.说的是诗歌语言的鲜活。C.强调诗人要把个人融入时代,诗歌要体现时代。符合第二段观点。D.侧重于诗歌对人的灵魂救赎的作用。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从论证思路的角度分析,第一段“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提出诗歌需要新鲜的语言和极富内涵的心灵的观点;第二段“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或者作者干脆不知境界为何物……心灵的沙漠化使得很多年轻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阐述了后工业时代中外诗人的诗充满了灼热而干燥的热风,没有意境可言,心灵沙漠化的现状。第三段“我仍然认为诗的功能不在于统计沙子的数量,而在于点出绿洲的力量”阐述了中外诗人心灵沙漠化的原因。最后两段“审美总是哲学的折射,人的价值观起着很大的作用”从审美和哲学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从论证手法的角度分析,“一次当我翻阅了一本20世纪80年代美国中青年诗集后,合上书,我痛苦地感到这厚厚的一本选集里只有很少的几首除外,其余都没有里尔克或华兹华斯所追求的高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运用例证论证了阐述了后工业时代中外诗人心灵沙漠化的现状。“爱情与欲望成一体,肉体的探险成为刺激的源头,或是塞满平庸的细节,如同杂货店的货架,诗不再给你飞越,而是沉重、平庸”运用喻证阐述了心灵的沙漠化的表现。“杜甫、李白从来不会让他们生活中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运用对比论证,将杜甫、李白的是和美国当代诗选中的诗进行对比,论证了“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的观点,表达了对年轻诗人的担忧。论证手法多样,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从论证语言的角度分析,通过修饰语“普遍”“不少”“有些”等,使表述内容更符合事实。如“后工业时代的中、西方普遍患有境界被污染病”“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我暗暗为我们今天有些年轻诗人担忧”,这些词句使表达客观严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诗在脱去逻辑的硬壳之后,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每一首传世的中国古典诗词都具有这样一个不会被穷竭的灵魂”,可知每一首传世的诗词需要的是新鲜的语言和它所呈现的极富内涵的心灵。据此可制定“语言鲜活,具有高雅境界”的评分标准。根据原文“诗人的痛苦和欢乐能化成他诗歌中不可穷尽的艺术的美和力。杜甫、李白从来不会让他们生活中的痛苦成为平庸的琐碎的流水账。然而打开今天的一本美国当代诗选,有不少诗像不在意地输入计算机的记录,没有光彩,没有生命”,可知诗歌要体现生活的痛苦和欢乐,要有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据此可制定“提炼生活,展现艺术张力”的评分标准。根据原文“诗人的职责正是穿过可见的痛苦的存在,触到那被隐蔽的无形的不可见的力量”“在追求琐碎平庸之物的“精确”描写时,却看不见那存在于这些平常之物后面的不平常,得到了琐碎与平庸,却失去了潜在的生命的、艺术的魅力。诗能不能揭示这种暗含于可见物之后的潜在力量,是一个价值标准,至少是我在判断一首好诗时的标准之一”,可知诗人的职责在于通过现象,揭示潜在的力量。据此可制定“穿透表象,揭示潜在力量”的评分标准。根据原文“我欣赏‘二战’后美国当代的诗,因为那时的诗人是在痛苦中追寻崇高,而今天的年轻的美国诗人的作品,就我所接触到的,似乎更陶醉于可见的富足的存在与物质的创造,更屈服于物质的刺激与科技的力量,他们的心灵在紧张的物质追求中,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去考虑精神的需要”,可知诗人要考虑精神的需要,要追寻崇高。据此可制定“主旨深刻,追求崇高精神”的评分标准。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们一向关注传播的内容,但是现在随着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换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随着文字及书写材料的出现,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文字的使用本身,构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传播中来。但是,文字本身也造成新的社会隔阂,因为它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造成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说话是通过生活就能获得的能力,识字和书写则需要长期的学习,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掌握这种技艺并成为统治者,构成一种等级性极强的线性的社会权力链。文字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息,然而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可以复制文字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11世纪,中国人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在几百年内,这一发明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在1450年前后,德国人谷登堡重新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即被广泛应用。印刷文化蕴藏了最近数百年人类的深刻思考,但是它的解放意义仍然是有限的,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又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因为数量巨大的没有足够读写能力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外,传播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作了知识本身。随着19世纪中叶工业化国家普及国民教育,废除知识税,报刊得以进入千家万户。信息流动的加快,打破了社会的封闭状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首次显现出自己的力量。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电子媒介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子媒介打破了传播的文化条件的限制。电话、广播诉诸人的听觉,电视、网络传播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获得信息。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它们把人们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了起来,将鲜活生动的声音和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无形中,电子媒介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现在,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传播的意义正在减弱。所有的传媒技术的数字化已经成为可能,“传播媒介”正在成为一个包容性术语。这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既有正面的,当然也有许多意料不到的法律和道德的新问题。当我们自豪地回顾数百年来传播科技如何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的时候,忧虑同样也相伴着。一旦这些不断更新的传播科技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那么一种新的异化或统治便产生了。我们可能成为新的传播科技的奴隶,而痴迷于电视、网络的现象不过是一种极端的表现。人们创造了新的传播科技,会不会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所异化?不论未来的传播科技会变化出多少更新鲜的媒介形态,这个问题始终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摘编自陈力丹《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有删改)材料二: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速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更为便捷的电子媒介获取知识,而网络新词的特点正迎合了网络语境的需求。首先,网络新词表达效率高、认同广,有助于大批知识水平、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网民在网络这一迭代极快的语境中,依靠网络用语这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迅速找到归属感、认同感,打开交流的契机。同时,网络新词表意生动,词汇简短,语言的通俗化,有利于快而广的传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内卷”“躺平”这样深刻反映时代、表意生动形象的网络词语渐渐被严肃语境吸收、接纳,也有“冏”这样符合汉语象形文字特征的词以其独特的新意项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然而,在大量网络新词的洗脑下,人们也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和严肃表达的能力,患上“万物皆可绝绝子”的“文字失语症”。究其根本,网络新词高效的表达背后,是对感受粗暴的归类和标签化,例如:一切正向赞赏的情感都可归为“绝绝子”,愤懑不解恼恨皆可归作“乌鱼子”。在享受高效表达的同时,语言品质却也随着自身惰性的拉扯而下坠、失重;在习惯于粗浅,娱乐化的表达之后,人们无法再进行细腻、谨严的思考,浅尝辄止的阅读无形中降低了人们对于语言丰厚内涵细腻的感受能力。于是,人们通过碎片化阅读习得的将不再是表意含蓄、内蕴丰厚的严肃表达,而是那些冲击力强、吸引眼球但实际内涵空洞的网络词语。当人们脑海中的词库规模越来越小、内容越来越浅薄,他们的表达便无法再精准传达自身感受,从而患上“文字失语症”。值得警惕的是,“文字失语症”的泛滥将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首先,“文字失语症”无助于个人提升自身修养,更有损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形象,阻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不仅如此,人们语言审美和鉴赏能力的钝化更将使中国独具魅力的传统语言文化成为无人问津的“阳春白雪”,得不到传承与发展的语言也难以避免因丧失活力而变得僵化陈旧。其次,“文字失语症”使得高度模式化的“梗”、追求感官刺激的网络流行语以同质化的形式大量传播,污染了网络舆论场的语言环境。当严肃理性的严谨表达逐渐让位于浅薄而娱乐化的调侃戏谑,愈发带有攻击性的语言使人们逐渐放弃在对话之前仔细思考,转而陷入无脑的非理性狂热中彼此攻讦,网络舆论场将因此更难以通过理性平和地对话。(摘编自李嘉宇《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警惕文字失语症的泛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字虽然可以长久记录信息,但手写文字复制效率低,不利于规模传播,也造成了识字者与文盲之间难以沟通的新的社会隔阂。B.印刷术提高了信息复制的效率,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也在较大范围内形成了新的传播垄断。C.网络新词虽表达效率高、通俗化,但也存在内涵空洞、表达粗浅等问题,因而不被严肃语境认同。D.通过碎片化阅读习得的网络新词,对人们的语言品质、思考方式、感受能力,都造成了负面影响。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B.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化因得不到传承与发展而变得僵化,致使人们语言审美和鉴赏能力钝化。C.电子媒介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广播、电视、电话、网络传播已没有意义。D.大量网络新词的洗脑是导致人们患上“文字失语症”的罪魁祸首,对此,我们应该警惕它的泛滥。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余光中曾说:“语言诚然是活的,但应该活的健康。”B.巴伦斯曾说:“语言是链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C.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信息。”D.冯骥才曾说:“岁月失语,惟石能言。”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提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分)1.(3分)C(C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网络新词都不被严肃语境认同。材料二第一段中:“内卷”“躺平”这样深刻反映时代、表意生动形象的网络词语渐渐被严肃语境吸收、接纳。)2.(3分)D(A项原文中“随着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换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并不是在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时,人们才意识到。B项因果倒置。C项原文中说“意义正在减弱”,并不是选项中说的没有意义。)3.(3分)A(A项不仅可以论证网络新词的优点,也说明了应警惕“文字失语症”。B项论证了语言的作用。C项论证了媒介的作用,符合材料一观点。D项的意思是:时间流失,只有文化遗产、名胜古迹能够记录并见证历史,向我们诉说过去的真相和故事。)4.(4分)①首先,提出随着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换代,媒介形态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②接着,按时间顺序分析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等媒介形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③最后,指出新传媒技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警觉与思考。(评分参考:每点1分,3点4分)5.(6分)①在网络新词洗脑下,人们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和严肃表达的能力,患上“文字失语症”,于提升个人自身修养无益。②中国传统语言文化丧失活力,有损民族文化素质形象,阻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③网络舆论场难以通过理性平和地对话。(评分参考:每点2分。)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二: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关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英,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英,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摘编自王可可《美在意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木叶”这一意象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歌》,从此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B.作为单纯的具体形象的意象,它是能够广泛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C.“意象”是创作者由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欣赏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中介。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层次上有高低、雅俗之分,但审美的重要性并不会因此而弱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限的、可穷尽的“象”,依托“言”,可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意”。B.品评文学作品时,借助意象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C.人、艺术作品、宇宙在共同的维度,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D.艺术家创作时情感越投入,其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秋后蝉的生命是极其短促的,正因如此,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透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们可感知到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B.正如郑燮《题画》中所言“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马致远笔下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并非独立于作者之外的客观实在,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审美意象。C.“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如《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与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就借月抒发了相同的情思。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把旅人夜宿茅店,听见鸡鸣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动身赶路的情景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开头运用柏拉图事例的作用。(4分)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赏析下面这首现代诗中的“红山茶”这一意象。(6分)萧红墓畔口占①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②,我等待着,长夜漫浸,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注]①1942年1月,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病逝于香港,年仅32岁。这首诗,是戴望舒于1944年拜谒萧红墓(香港浅水湾海边)时所作。口占,指作诗文不起草稿,随口而成。②红山茶,花期长,花色红艳,凌寒不凋。(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B(据原文可知:意象作为具体形象,它不是“单纯的”,而是“有意味的”。)2.(3分)D(“……越……,……就越……,……也就越……”,推断有误)3.(3分)C(《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是以月光之美借喻人物之美;李白笔下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借月色承载思妇的相思之情。诗句虽都写月,但抒发的情思不同。)4.(4分)①通过柏拉图试图给“美”下定义,最终“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引出本文的核心话题“美究竟是什么”。②引起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6分)①红山茶花性热烈红艳、凌寒绽放,隐喻萧红热情奔放、坚韧不屈的品性。②“到你的头边放一束红山茶”,表达了诗人对萧红的赞美、欣赏与缅怀。③鲜艳的红山茶象征着希望,寄托了诗人在黑暗的时代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9分)材料一: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摘自林庚《说“木叶”》(略有删改)材料二: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尝到美感而后者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起不快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摘自朱光潜《谈美》(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交织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B.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影响的学说,并不真正具有价值。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D.“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浓荫的联想。B.材料一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里的差别。C.“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木”的暗示性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想到叶子。D.材料二中不少美学研究者走上迷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弄不清楚美感与快感的分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自屈原把“木”准确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中,“木”似乎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秋意,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能传达出萧瑟、凄凉的秋意。B.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木”在中国古诗中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的主要原因。除“木”字外,古诗中“月”“水”“柳”等也具有暗示性。C.“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而成的一个迢远情深的美丽形象,就空阔疏朗之意的传达上,“落木”远远不及“木叶”。D.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古人诗句是为了批驳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将感官分为“高”“低”二等的观点。4.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5.吴均《答柳恽》“寒风扫高木”与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中的“高木”和“高树”能不能互换?为什么?请结合材料阐明理由。(6分)1.AA.“具有暗示性”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二段首句“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中的“特征”是指“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不是“暗示性”。2.BB.“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错误,材料一主要的写作目的是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故选B。3.CC.“远远不及”曲解文意。原文是“‘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故选C。4.①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②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快感则由直觉变而为反省。(每点2分)5.答:不能互换。①“高树”饱满,是满树叶子的形象;而“高木”则空阔,是落叶的形象。②吴均在“寒风扫高木”的诗句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正是要借“高木”创造“落木千山”这样一个空阔的艺术境界。③曹植用“高树”是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每点2分,仅答能或不能不给分)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23-2024学年度春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审美追求,中国建筑艺术的和谐美,是“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建筑艺术中的反映和体现。建筑艺术的和谐美,影响到营造观念的各个方面。在布局安排上,中国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讲究各单体建筑物的横向有序铺排,各单体之间又用廊柱等结构将它们联结为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在建筑方位、建筑色彩以及建筑空间分割等方面,又深受阴阳、五行等观念之影响,将人、自然与建筑物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观,是中国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强烈的“尚中”情结,集中体现在对中轴线意识的强化和运用上。中轴线南北贯穿,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大传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少在周代,院落空间已呈均衡对称,就已经出现了中轴线,进而南北方位逐渐与东西方位分野。面南为贵以后,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及空间位置正处于中轴线上。与中轴线建筑形式美相关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群平面布置的均衡之美。均衡的建筑形象,在审美视觉上给人以安稳、持重、冷静、坦然之感。但是,建筑的布局绝不是一种理想化的产物,这种理想的对称均衡模式也不是绝对的,它往往受制于具体的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匠人往往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在观感上仍获得对称均衡的审美效果。体量也是建筑艺术和谐美的一个重要品质。传统建筑是皇权的象征,礼制的标帜,不同功能的建筑都要求有不同的体量。宫殿、都城、坛庙、陵寝等建筑形制,只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才能象征皇权的尊贵威慑和礼制的森严秩序,才能更有力地彰显人与社会之“和”。儒家崇尚“大壮”之美,正是这一观念的反映。儒道两家都讲“和”,都讲“天人合一”。如果说,儒家思想通过宫殿、都城、陵寝、宗庙、民居等建筑形态,规范了伦理道德,以情与理的统一为审美理想,孜孜以求人与社会之和谐的话,那么,道家思想之于建筑则是以心与物的统一为审美理想,通过旨在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的园林这一建筑形式,为文人士大夫的畅怀游心提供了一个自由之境。园林艺术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它通过借景、对景、隔景、分景和空间处理等多种造园手法,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境,使自然美与艺术美达到了高度统一与融合。儒家礼制思想影响下的功能性建筑所讲究的统一、均衡、对称、装饰等形式美原则,在园林建筑中都成了大忌,园林的和谐是由杂多和差异而构成的优美。中国园林建筑的和谐之美,正在于它所营造出的虚实相生、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摘编自刘月《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材料二: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园林首要原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显然受到了素朴天然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古典园林营造手法多样,其中之一就是借景。利用自然地形和环境来组织空间,精心布局,把某个景观以外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此景观自身,成为其一部分,这种手法就是“借景”。所“借”之景既可以是实景,也可以是虚景。“借”实景之例如颐和园,以大手笔“借”引了附近的西山之景,尽管源自人之巧思,但却宛如天成。中国古典园林也善于借影、声、光、香等虚景。《红楼梦》中大观园有一亭,名“沁芳”,水光借绕堤翠柳而显得澄碧,流水借隔岸花香而沁得芬芳,小亭从而浸润于缥缈清香及潋滟水色之中,这应该是一例“借”虚景之佳作。甚至从园林景观的命名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建筑与自然互映融会的情趣,比如,在“锄月轩”里可以体会到“自锄明月种梅花”的闲适。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更多倚重于道家顺应天然的思想。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的文化取向在典型的前庭后园式的中国庭院建筑形态中可窥一斑。前庭后园的空间结构中,整个建筑群的前部是主体建筑,供人日常居住并且进行社会交流;后部的花园则是冶游休憩之所。在前部的居住之地,士子文人执礼有节,履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典训;在后部的冶游之处,他们优游闲适,享受着世外桃源般幽雅无羁的生活情趣。正屋主室的严格对称透出了儒家对于伦理秩序的讲究;花园风景的迂回曲折则体现出道家对于自然情趣的追求。一座庭园的结构安排隐然融会了两种处世立身的精神诉求。(摘编自汪洪澜《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材料三:“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分成三大块,以中轴线对称分为东、中、西三路布局,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保持建筑风格的一致。主庭院建筑环绕水面,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使人感到开朗宁静。在建筑色彩上,保留了苏州特有的清淡、秀丽的黑白色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室内运用光线来做设计,菱形、海棠形、方形等样式的漏窗依墙而设,伴随太阳移动形成动人的光影效果。观赏者尽管处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却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氛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建筑“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是中国的哲学内涵在建筑上的最基本体现。B.中国古代建筑重视中轴线的作用,南北轴线逐渐成为主轴线,重要建筑也正处于中轴线上。C.园林建筑和谐之美,有儒家思想影响下由杂多与差异构成的优美,也有道家思想影响下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D.前庭后园式的庭院建筑形态是儒道互补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得以统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建筑群的均衡之美,即使受到具体场地、地形、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也往往不会缺失,这得益于匠人巧妙的艺术处理。B.如果宫殿、坛庙、陵寝、民居等建筑形制,没有用巨大的有等级的体量,儒家所崇尚的“大壮”之美就无从体现。C.园林之景借助命名可增添情趣,如苏州园林“风来亭”就是借助虚景的典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长风送月来”的惬意。D.士子文人在主体建筑执礼有节,在后部的花园优游闲适,足见修齐治平的理想和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和谐相融。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是(3分)()A.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阿房宫,有“前殿阿房,东西四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的记载。B.中国所称的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有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成的。C.《红楼梦》中,贾母等在缀锦阁吃酒,命梨香院的女孩子们在藕香榭奏乐,贾母说“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D.故宫的部分房屋设计,用统一的柱子等距离排放,柱后窗门样式相同或相近,屋室多为左右对称,或是在柱边放置大小齐一、数量齐一的台基。4.材料中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自明朝著名造园家计成的《园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5.“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杰作,请根据材料概括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哪些理念。(6分)(一)现代文阅读I(19分)1.C2.B3.C4.①“人作”,在园林设计中,借景、对景等多种造园手法,源自人之巧思;“天开”,追求的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宛如天成。②“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素朴自然。(每点2分,满分4分)5.①讲究群体组合的和谐之美,新馆与拙政园、忠王府保持建筑风格一致;②讲究对称均衡之美,新馆东、中、西三路布局,在改变绝对对称关系后保持原有的均衡追求,使人产生和谐之感;③讲究色彩的和谐,新馆保留苏州特有的清淡、秀丽的黑白色调,与苏州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④善于借景,善于利用自然地形和环境来组织空间,精心布局;借助水面增添意境之美;善于借助窗子与光线营造韵味无穷的效果。(每点2分,满分6分,答对3点给满分)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