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_第1页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_第2页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_第3页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在小反刍动物中普遍流行,以羊最为常见。我国羊小反刍兽疫最早于2007年在西藏首次发现,在2013年又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辽宁等几个省份(地区)流行,同一天内就发生了大量的羊发病及死亡。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国范围内有14个省份共发生26起羊小反刍兽疫疫病,其中山东省多县发生羊小反刍兽医。该病的群羊传染率超过60%,一般死亡率超过50%,一旦发生在小范围内快速传播,严重威胁着地区性的羊养殖经济。研究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对于提高该病的防控效果和降低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01流行病学山羊、绵阳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易感率更高,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其中山羊易感率最高,其次为绵羊。羔羊比成羊易感率更高。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率最高。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染源来自于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道进行传播。如患病羊的粪污、分泌物、组织、血液及被其污染过的草料、饮用水、用具、羊舍等,接触以上含有病毒的物体或环境,就会造成感染。此外,精液、乳汁、胚胎等也具有感染性。该病的潜伏期为4-6d,最长为21d。羊小反刍兽疫四季皆可发病,在多余或干燥寒冷的环境中发病率更高,无明显季节性特征。发病率从60%~100%。就疫区而言,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其他地区死亡率较低。疫病为零散疫点的形式,成暴发式流行。一次疫情具有5-6年的缓和期。02临床症状羊小反刍兽疫因与牛瘟临床特征极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羊小反刍兽瘟。临床表现为羊瘟、羊传染性脓包胃炎、肠炎、小反刍兽疫等综合症状。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温和型三种,患病羊总体表现出眼鼻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发热、口腔发炎、腹泻、肺炎、肠炎等症状,严重时发生突发性死亡,但临床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急性型患病羊表现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口、鼻外侧皮肤出现结痂性损伤,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糜烂或坏死症状,伴有咳嗽和腹泻,同时体温突发性升高,升高到40℃~41℃,病程持续3-5d,最后因脱水或衰歇而死亡。以羔羊感染率最高,死亡率为20%~90%。最急性具有明显的高热症状,病羊体温41℃~42℃,之后发生突发性死亡,死亡时间为感染后的1-2d内。温和型临床症状与感染极为相似,患病羊表现出发烧、腹泻、眼鼻等部位分泌物增多、鼻孔外侧结痂等症状,治愈率较高。03诊断可依据临床症状做初诊,诊断疑似病例后请基层兽医站的同志进行确诊。确诊后可采集患病羊样本送防疫部门做实验室检测。羊小反刍兽疫可通PCE、ELISA做实验室诊断。采集患病羊鼻腔分泌物或肺脏、淋巴、肾脏、脾脏、肝脏等器官的病变组织血清作为试验样品,要求样品运输储藏的条件不超过4℃。04预防措施4.1免疫预防羊小反刍兽疫的预防工作重于治疗。由于该病传染较快,羊养殖场应该做好羊小反刍兽疫疫苗接种免疫工作。疫苗有效期为3年,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接种后,在疫苗到期末端及时续免,以防免疫无效。4.2加强宣传防疫部门应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对羊养殖场的养殖人员做关于羊小反刍兽疫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养猪户对于羊小反刍兽疫的认识,帮助养殖户掌握不同类型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表现及与相似疫病的区别方法,以便于疫病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4.3加强疫情排查与监测防疫部门应该做好流行区疫情的排查与监测。根据羊小反刍兽疫5-6年流行一次的特点,在流行区复发时间将到时做好疫情的监测与记录,与屠宰部门联合做好疫情的预防工作。发现有疑似症状,及时做实验室确诊。4.4做好应急防控准备防疫部门应做好羊小反刍兽疫应急防控准备,疫情一旦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疫区进行隔离,对最急性、最急性羊小反刍兽疫患病羊做立即扑杀和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加强养殖场监督管理,防治疫情扩散。05结语羊小反刍兽疫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在饲养管理中,应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工作,在免疫末年时及时进行续免,防治免疫失效。同时,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