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_第1页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_第2页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_第3页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_第4页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1第二节主要检测设备配备 4第三节材料和工程设备 5第四节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6第五节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17第六节材料使用的管理措施 43第七节材料检测计划 45第八节劳动力管理 46第九节劳动力的实施 48第十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48第十一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 49第十二节财务管理制度 50第十三节资料收集整理要求和保证措施 51第十四节施工资金保障 54第十五节降低成本措施 58第一节主要施工机械配备1)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原则“方案先行,样板引路”是我公司施工管理的特色,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将能够有机械设备完成的工作尽量由机械设备来完成,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在工程施工中随时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实行动态控制,及时调整机械配置,保证工程施工始终在高效率状态下进行。初步拟定机械设备配置品种和数量,不能完全按照分析计算的数量配置,要在保证工程所需的前提下考虑尽量减少设备的品种和增加设备配备量,以满足工程所需。应考虑在保证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施工机械设备的替代,做到一机多用,提高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设备配置的品种。2)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情况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经分析计算,各种机械设备配备见附件。3)施工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1、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准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套安全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纵到底,横到边,层层落实,不留死角在整个网络中应包括第一责任人、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业务管理责任人、安全管理员、操作人员,所有成员要各负其责,措施得力。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使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正常运转.约束安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使安全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遵照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基本方纠,依照《劳动法》、《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制度、安全教育培训。2、培养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心理稳定,身体素质好。在复杂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变性。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不了解岗位可能发生事故及防范措施不上岗要在取得考核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要做好操作人员劳动防护工作.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汀安全责任合同井与经济挂钩.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发生3、搞好机械自身安全首先,要制定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采用定期、不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审验,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工作前检查、工作中检查和工作后检查。工作前检查是预防,工作中检查是发现,工作后检查是处理。其次.要保证机械各部位运转正常,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灵的设备不得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如力矩限制器、紧急停机开关等安全装置,严禁拆除监测、指示、仪表、报警及警示装置机械周围可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牌,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及发生意外时如何采取紧急措施。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适时报废使用周期终止的设备,严禁使用淘汰报废设备。4、加强机械使用环境的保护机械停放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不应对机械运动构成危险。场地应平坦、坚实,使机械能进能出,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冬季要做好防冻,夏季要做好防雷电、防水。一年四季做好防火、防盗工作。5、备足备齐易损零部件设备的易损零部件要备足备齐,做到是机械设备能够时刻保持在完好运转状态。一旦损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使用状态。第二节主要检测设备配备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定配备必要而充分的检测设备仪器。参见附后表格。第三节材料和工程设备1、材料和工程设备管理将提供的各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供货人及品种、规格、数量和供货时间等报送监理人审批,并向监理人提交一份供货协议副本。并向监理人提交提供的材料和工程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满足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对采购的重要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产品须执行国家强制的许可证制度,并经发包人、监理人的同意。2、材料交货验收1)材料交货验收的内容包括查验证件:按供货合同的要求查验每批材料的发货单、计量单、装箱单、材料合格证书、化验单、图纸或其它有关证件,并将这些证件的复印件提交监理人。抽样检验:会同监理人按技术条款各章的有关规定进行材料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报监理人。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对每批材料是否合格作出鉴定意见书提交监理人复查。材料验收:经鉴定合格的材料方可验收入库,派专人负责核对材料品名、规格、数量、包装以及封记的完整性,并作好记录。2)不合格材料的处理不合格的材料绝不运往现场,经监理人查库发现的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3)材料的代用如若申请代用材料,提供代用材料的技术标准、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只有在证明其材料不降低工程质量和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经监理人批准后,才能采用代用材料。第四节检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对本所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本所质保体系《编号:QB/CFTJ0X-2007》系列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所的实际,制订本办法。2、检验所的仪器、设备是我所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可行性论证、购置、入库验收、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和损坏丢失等全过程实施管理。3、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仪器、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资源充分共享,提高使用效益,杜绝闲置浪费和公物私化,保障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仪器设备的管理体制4、检验所的仪器、设备实行总工程师办公室、检验科室(中心、站、部)两级管理。在所长领导下,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全所仪器、设备的归口管理。各检验科室(中心、站、部)(以下简称各单位)作为二级使用管理单位,应合理配备专职或兼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三、仪器设备的管理范围5、根据赤峰市特种设备检验所颁发的质保体系《编号:QB/CFTJ0X-2007》系列文件的有关规定及检验检测工作需要,本所在役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分为定向服务和公共使用两大类型,本办法管理的仪器、设备包括该两大类型,行政办公设备不属于该管理范畴。6、定向服务的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人员为各室站负责人;公共使用的设备、仪器统一由总工程师办公室维护和管理。设备责任工程师就本所的设备、仪器管理、维护工作质量,负监督、检查、指导责任。7、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对用于检验检测和实验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和实验设备的购置、首次检定、校准确认工作和安全处置、修理维护工作。8、使用设备、仪器、器具的检验检测室站负责日常维护、管理领用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9、设备责任工程师负责维护、管理库存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10、检验检测室站负责本部门配置的标准物质和测量参考标准的保养和使用管理。四、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11、购置信息a检验检测室站根据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填写〈设备、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室站负责人签批后报,设备责任工程师签署意见后送总工程师办公室汇总评审;b总工程师办公室根据评审结果,编制购置计划和采购文件,报总工程师审核、所长批准。12、采购和验收a总工程师办公室依据经审批的购置计划和采购文件在〈检验、测量和实验设备合格供应商名录〉内实施采购;b设备仪器到岸后,总工程师办公室、设备责任工程师负责对购置的设备、仪器进行开箱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单〉,履行验收手续;c设备、仪器验收后,设备责任工程师应妥善保管设备仪器的随机文件,并积极建立设备、仪器、器具档案和按照4.3.4进行标识。无首次使用检定要求的设备、仪器可填写〈检验检测设备、仪器借(领)用登记表〉借(领)用,无直接借、领用,应入库保管;d需要安装、调试的固定设备和仪器,总工程师办公室在使用部门的配合下,负责组织安装调试合格,方能履行接交手续,必要时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联系制造厂或供应商协助安装调试;e安装调试和验收、接交纪录应存入设备、仪器档案,记录应有设备、仪器使用(管理方)方代表和设备责任工程师签字确认内容。五、在役计量器具、仪器、设备、仪表的检定13、设备责任工程师负责(各室、站应积极配合)在役计量器具、仪器、设备、仪表周期检定工作。对有效周期内出现异常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仪表,应及时修理和检定。14、对租赁的设备、仪器、量具的检定(校准)状态的确认,由设备责任工程师进行。15、外购或自制的计量器具入库前,必须具有检定合格证。16、设备责任工程师编制的〈设备仪器周期检定/校准计划表〉经总工程师审核、所长批准生效。17、设备、仪器、仪表、量具的周期检定单位应具有有效的行政许可资质。检定计划和检定记录(证书)应存档备查。六、设备、仪器、仪表、量具的标识18、设备、仪器、仪表、量具经检定(校准)或对比后,应根据其确认的技术状态进行标识。19、应根据标准物质和测量参考标准的状态对设备、仪器进行标识;20、应对检验检测结果有影响软件进行标识。21、标识应具有唯一性,标识的方式可采用贴签和挂牌两种之一。22、标识不可轻易遗失。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保存好所有的检定、校准证书,做好各种记录,理清各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和日期;采用合理标识,表明检定或校验状态,防止误用,如根据惯例,采用“三色标识”:绿色表示“合格”、黄色表示“准用”、红色表示“停用或禁用”。七、设备、仪器、仪表、档案设备管理责任师应负责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唯一性标识(设备编号);b制造商名称、型式型号、系列号或者出厂编号;c接收日期、启用日期、接收时的状态和验收记录;d设备说明书或者制造商的其他资料;e所有检定/校准证书/报告,设备调试、验收记录和检定/校准计划;f设备、仪器日常维护保养特殊要求;g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改进或者大修记录;h设备、仪器安全操作规程;i按装地点和使用管理部门、使用状态。八、仪器设备、工具的领用和使用管理23、各单位要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制度,同时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考核。在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修复,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24、使用贵重仪器设备者,事前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机操作,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还必须做好使用资料(包括故障、维修、当事人、机时等)的记录。25、在用的仪器设备绝不允许随意拆改,如确需拆改须经报设备责任工程师批准。属贵重仪器设备的拆改必须经设备责任工程师同意,报总工程师办公室审核并由所长批准后方可实施。26、各单位应重视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按不同性能和要求做好防火、防锈、防尘工作,久不使用的电子仪器应定期插电开动,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损坏、丢失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写出详细书面材料报告设备责任工程师和总工程师办公。27、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禁止任何形式的闲置浪费、公物私化、私自转让、丢弃等行为。28、各单位固定设备由其设备专管员负责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设备专管员对本科室仪器、设备、集体工具妥善保管,督促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者进行对其定期维护、保养。29、工具购入后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领用时由各单位主任申报,设备专管员开领用单,保管员发放。各单位集体用工具入各单位工具帐,由设备专管员负责保管;个人工具入个人工具帐,由使用人负责保管。30、移动式和便携式设备、仪器统一存放在设备库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进行管理。各室站使用时到设备库领取,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设备、仪器交还设备库,并认真履行签字手续。31、仪器、设备运输时应固定牢靠,并做好减震工作。32、仪器、设备使用时,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33、各单位的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准外借,如确因工作需要须经设备管理责任工程师同意,总工程师办公室审核后报请所长批准。仪器、设备的借用必须办理登记手续(要有借、还时间和经办人的记录),违反规定私自借出者,一律追究当事人责任,包括造成损坏和丢失的经济责任。34、设备管理责任工程师每半年会同各室站设备专管员对设备、仪器普查一次,以保证设备、仪器处于完好状态第九章仪器、设备的修理35、各室站使用的仪器、设备损坏后,各室站设备专管员应查明损坏原因及损坏程度或故障状况,书面上报设备责任工程师。36、设备责任工程师签署意见后上报总工程师办公室审核,经所长批准后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37、仪器、设备修理所涉及的一切相关费用,由设备、仪器损坏的各室站具体承担。九、仪器设备的移交38、离(退)休、调出人员,应在离岗前一个月,经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办理仪器设、备移交手续后,方可办理离退休、调离手续,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移交或私自处理(带走、转送或卖出等)原有的仪器设备。39、办理移交主要内容:⑴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仪器、设备(帐、物相符,借进、借出凭证核对等);⑵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含随机技术资料、验收报告、日常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以及零部件实物情况(数量、质量、存放地点等);⑶工具;⑷实验室及实验室内箱、柜等的钥匙;⑸其他应该交接的事宜。40、所内新建立、撤销、并转建制的单位,应及时到设备、仪器管理部门、立户或办理仪器、设备交接、换户等账务手续。。仪器设备的停用报废和安全处置:的停用、第十一章仪器设备的停用、报废和安全处置:41、经检验检测室站确认有缺陷或有故障的设备、仪器应停止使用,采取可靠的标识和隔离措施后报设备责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研究处理,同时核查该设备、仪器对检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部门和顾客。42、经制造厂或修理单位、综合管理室确认无法修复的严重损坏或技术性。42、能明显落后、示值超差太多或主要部件磨损已无法修理的设备、仪器、仪表、量具或已不能满足检验检测要求的设备、仪器,应作停用或报废处理。43、经技术鉴定,确属质量低劣或损坏严重、技术指标达不到标准的;部分设备因不符合国家标准,需强制报废的;因长期频繁使用,性能差、精度低、实验数据不准,结果不可靠,达不到最低要求的。应作报废处理。44、使用单位提出仪器、设备的报废申请前必须由设备责任工程师组织技、术小组进行鉴定,以确认是否符合报废条件。贵重仪器设备由总工程师办公室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论证鉴定。认定符合报废条件后,填写报废申请表,报总工程师审核,所长批准后由设备管理责任师填写〈设备仪器报废通知书〉。45、获准报废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统一进行资产账、务处理。46、报废的仪器、设备要保持完整,帐、物相符,及时上交设备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处置。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自行处理。对处置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仪器、设备(例如γ射线源等的处置,应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提出安全处置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核,所长批准后实施安全处置。第十二章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处理47、凡使用仪器、设备均应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严防损坏或丢失。如有人为责任事故造成损坏或丢失的,除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外,同时要进行经济赔偿。凡属仪器、设备本身的缺陷,或在使用时确实难以避免而引起的损坏及因使用年久而自然损耗的,不属于赔偿范围。48、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写出详细、书面材料,交单位主管领导提出处理意见后,报设备责任工程师审核。损坏或丢失贵重仪器、设备,应保护现场,由总工程师办公室组织审查处理。49、因下列主观原因,造成责任事故和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的,应予赔偿。一、凡个人将设备带出单位外,因私使用,仪器、设备损坏或丢失都要按规定赔偿。二、不遵守设备使用规章制度,未经本部门主任批准,擅自操作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三、未经设备责任工程师批准,擅自对仪器、设备进行拆卸、检修、改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或性能下降的。第五节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一、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一般维修保养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的建筑施工机械一般维修保养的有关规定。本标准适用与公司建筑施工机械维修保养。2拆卸的一般要求2.1机械在拆卸前应进行技术检验,了解各组成的技术状况(如拆卸方向器时,应先检查有无过重,单边或松旷等现象),以供修理时参考之用。2.2拆卸机械应按其结构特点制定拆卸顺序,一般是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总成后部件,最后解体为零件,不宜先后倒置而造成拆卸困难。2.3拆卸时一般应先顶起机身,尤其是轮胎机械必须顶起使车轮全部离地,并用道木垫实。趁热分别放尽发动机、齿轮箱、油箱内的油和燃料以及冷却系统内的水,放尽后,将所有塞盖按原位旋上,放出的油液及燃料应分别装入贮油桶内,放油时应注意防火。2.4拆卸的人员,必须了解机械各总成及各部件的重量,使用的起重工具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2.5对悬空的总成或零件(如变速箱、传动轴等),拆卸时应在下面用道木垫实,以防因下坠而发生事故。对螺栓、螺母的拆卸应先难后易,先上后下对称的进行。2.6拆卸零件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如旋松螺栓及螺母时应先用尺寸合适的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或套筒扳手,尽量少用活动扳手,不宜以手钳代替扳手,以免损伤螺旋头或螺母的棱边,拆卸齿轮、衬套、滚动轴承等紧配合零件时,应用压力机或适当的冲头,不能用手锤直接敲击,必须在零件上垫以紫铜等软质衬垫,手锤敲在衬垫上拆卸。2.7对某些不能互换的组合件(如气缸体与飞轮壳、主轴承盖连杆与盖等),在拆卸时应做好记号以免装配时发生错乱,对差速器轴承、方向器蜗杆轴承等的调整垫片,拆卸时应分别做好记号,并用铁丝串牢保存,为装配时调整使用。2.8拆卸下来的零件,应以每个总成或组合件为单元分别存放于木架、木箱或零件盘内,以防止零件的失落和混淆。2.9有四个以上螺栓集中连在一个接件上,拆卸时一般应先四周后中间,分次均匀旋松,或从中间向两端对称分次均匀旋松。2.10拆卸螺柱时,需用专门的拆卸工具或在螺柱上端旋两只螺母彼此靠紧,然后,再用板子旋下螺柱,不宜用管子钳拆卸,以免损伤螺柱表面。2.11螺母或螺柱生锈不能拆卸时,可在螺纹处加注少量煤油浸湿半小时后再行旋出或用喷灯加热螺母后旋出。2.12折断在螺孔内的螺杆,如螺杆直径不大,可在其尾部开以槽口,用螺丝刀旋出;如螺杆直径较大,则在其尾部先钻出一孔眼,再用淬过水的四棱钢棒的尖端敲入孔内,然后板子旋转钢棒退出螺杆,如这两种方法仍不能退出时,再用钻头钻出。2.13对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汽化器、电气系统、油压操纵机构、机油泵、油箱、散热器等总成,应由专业人员拆卸。3零件的清洗3.1解体后零件必须进行彻底清洗,以便鉴定与修理,清洗前应先用毛刷除去零件上的油污。3.1.3采用上述清洗剂清洗时应将其加热到70~90℃左右,零件放入煮洗约1小时,取出后再用30~50℃的热水进行冲洗。3.2气缸体及气缸盖水套内的水垢,如停运前未除尽时,必须重新进行一次彻底清洗。清洗时将清洗剂加入水套内,保留10~12小时后放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3.3铝质的气缸体及气缸盖应采用铝质零件清洗剂,并在水套内保留1小时后放出,可用清水冲洗干净,如用碱水清洗的零件必须再经过80~90℃的清水冲洗,擦干水迹后再用压缩空气吹通孔道排尽余水。3.4用机油烫洗零件,其温度不可超过120℃(烫洗滚动轴承时油温不得超过100℃),用煤油烫洗时,其油温不得超过40℃(煤油必须隔水加温)。3.5清洗零件上的积碳可将积碳零件浸入溶液内2-4小时,并加温到90~95℃取出零件后用毛刷刷净积碳,然后用60~90℃热水冲洗,再用压缩空气吹干。钢铁及铝质零件上的积碳清洗剂配方如下:3.5.1钢铁件积碳清洗剂配方:苛性钠碳酸钠硅酸钠软肥皂3.5.2铝质积碳清洗剂配方:25克/升水35克/升水1.5克/升水25克/升水碳酸钠硅酸钠肥皂19克/升水9克/升水10克/升水3.6油孔、油道内的铁屑、砂或油污等必须彻底清除,洗净的孔道应用压缩空气吹干并堵以木塞。3.7减速器、齿轮箱等封闭机件的内壁必须擦洗干净,其耐漆层如有剥落应予补刷。3.8清洗后的零件应擦拭干净妥善保存。4装配的一般要求4.1机械装配的顺序,一般先由零件装成部件,由部件与零件装成总成,最后由总成、部件、试验等各项规定。4.2装配人员必须熟悉修理技术标准中有关零件检验要求,配合间隙及总成装配、调整、试验等各项规定。4.3零件装配前不论新旧,都应清洗,特别是水、气、油孔道和管路以及其他不易清洗到的部位。4.4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喷油泵、调速器、发电机、起动机、机油泵总成等,应有检验人员签发的合格证才能进行装配。4.5零件的配合不应有毛刷或敲击痕迹,否则应予修光后装配。装配时应在摩擦表面上涂以与运转时相同的润滑油。4.6经过修理的曲轴、飞轮、摩擦盘等零件,应按规定进行平衡试验。长轴及长丝杠等细长零件,不论是新品或旧件,均应检查其平直情况。4.7对承受扭曲、弯曲、拉力、压力及冲击负荷较大的零件,必须过细检查或探伤检查。4.8各组合件在装配时,应注意零件的失圆度、弯曲、不同心度、不平行度、不平度及不垂直度等允许偏差积累,避免装配后的间隙或偏差超过装配技术要求的技术限度。因此,在装配时,应进行选配。4.9对所有偶合件和不能互换的零件,应按拆卸、修理或制造时所作的记号,成对或成套的装配,不能混淆。4.10为了防止螺栓或螺母自动松脱,而设计上又规定安装的开口销、弹簧垫圈、保险垫片、金属丝等,装配时必须配齐,不得遗漏。垫圈安放数量不得超过规定。开口销、保险垫片及自动铁丝一般不准重复使用。4.11螺栓拧紧后,一般伸出螺线2-3牙,而不妨碍使用,允许高出三牙,规定扭力紧度的螺栓应用扭力扳手拧紧,其他螺栓应用开口扳手或梅花套筒扳手拧紧,尽量少用或不用活动扳手,以免损伤螺母的棱角或扳手滑出而造成的工伤事故。4.12连接件有四个以上的螺栓者,须顺序分次均匀拧紧,如无规定顺序,应先从中间(或对角)开始,逐步对称的向外扩展,分次均匀拧紧,以免零件变形。4.13用过的铜皮、铁皮、石棉垫、密封衬垫在完好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纸垫、软木垫、毛毡的油封均应换新。各种垫片安装时,不得涂洋干漆。为了保证密封,允许涂抹机油。4.14所有皮质油封,在装配前必须浸入已知加热60℃的机油和煤油各半的混合液中,浸润时间为5-8分钟。橡胶油封应在工作面上涂以齿轮油。安装油封时可在铁壳外围或油封孔内涂以锌白漆。4.15装配衬套、滚动轴承、联轴器及铁壳油封等,均应用专门工具,不准用锤敲打,安装有分油槽及导油孔的零件时,应与组合件的导油孔对准。4.16量具、仪表等,在使用前经过检验校对,以保证准确性灵敏度。4.17油塞套扳手处的棱角不得有显著变形和损坏,以便拆装。金属垫圈均应齐全,密封应良好。各部油嘴、油杯配齐。4.18各类有关、器官内部必须清洁畅道,管壁上不允许有严重凹陷及死弯现象;管接头六角应完好,螺纹不许有损伤,喇叭口不得开裂、变形;安装时应按原位固定牢固;管接头处不允许缠绕棉纱等物。4.19电气绝缘应良好,不得有漏电、短路等现象,全机线路应完整,绑捆牢固。5通用零件的一般要求5.1螺栓、螺母及螺柱。5.1.1螺栓、螺母及螺柱的螺纹,不得有压陷伤痕、乱扣、破缺陷等现象。5.1.2螺栓及螺柱杆部,不得有弯曲和显著的磨损。螺栓头及螺母棱角,不得有秃平和凿坏现象。开口销孔不得有损伤。5.1.3旧螺栓及螺柱使用前应检查螺纹磨损程度,一般可用标准螺母用手拧于被检查件上其拧入螺母小于螺母高度一牙,不发生游动间隙为合格。5.1.5连杆螺栓、螺母,主轴承螺栓、螺母,气缸盖螺栓、螺母,平衡块螺栓、螺母,飞轮、曲轴螺栓及螺母等螺纹尺寸,必须按2级精度配制,普通螺栓一般应按照3级精度配制。5.1.6连接件与螺栓头或螺母相接触的平面,应垂直与螺杆的中心线,如该处为斜面,应垫以同样斜度的斜垫。5.1.7螺或螺柱拧入生铁零件,其深度不得小于螺纹直径的1.1倍,拧入钢质零件,其深度不得小于螺纹直径的0.8倍。5.1.8螺栓拧在未透孔的螺纹孔内时,螺栓扣应比螺纹孔短2-3牙。5.1.9禁止螺栓、螺柱及螺母不得用粗制者代替,防松装置应按原厂规格形式配齐,不准任意代用或遗漏。螺栓头或螺母下的弹簧垫圈只准垫一个。5.1.10埋头螺栓拧紧后,其头部不得凸出于连接件的表面。5.2锁紧零件5.2.1锁垫1)所有各种锁垫的内径,应与螺栓或螺柱的外径尺寸配合适当,不符合尺寸标准的垫圈不准使用。2)锁垫内制动抓必须深入轴的槽内,以防锁垫转轴其边缘反卷到螺栓头或螺母侧平面上,而且应该靠紧。3)锁垫平面应平整,无击伤破损现象,锁垫弯转处不应有裂纹或损伤,使用过的弯卷边不得再次弯卷。5.2.2弹簧垫圈1)弹簧垫圈不得有裂纹、伤痕和破损现象。2)弹簧垫圈错口二端头的高低差,正常为一个垫圈的厚度。一使用过的弹簧垫圈错口二头的高低差,不得小于半个垫圈的厚度。3)螺栓拧紧时,弹簧垫圈四周应贴紧在零件和螺母的表面上,错口处必须留有间隙但一般不得大于垫圈厚度的一半。4)弹簧垫圈的公称尺寸应与螺栓或者螺柱的上径,弹簧垫圈只准垫一个,规定用弹簧垫圈处,不得用平垫圈代替。5.2.3开口销1)开口销不允许用铁丝、铁钉等物代替,开口销的直径应与孔的直径配合合适,使用过的开口销不准再用。2)开口销应嵌入开口螺母槽中,其两端则依螺杆中心线分开,一端向螺杆尾部弯起,另一端向螺母侧平面弯起。5.2.4制动铁丝1)制动铁丝必须柔软且无扭捻折损,其直径与穿孔直径应配合适当。2)制动铁丝穿过螺栓孔眼时应注意方向,保证螺栓不能自由转动为原则,即螺栓在松动时要拉紧铁线而受阻碍。3)制动铁丝两端应紧密粘合,并在离捻合5-6毫米处减端头。5.2.5键1)键的表面光洁,棱角须倒钝。2)键须用强度极限不低于5-6Mpa碳网制成,并不宜选用脆性材料。3)键槽损坏不严重者,可用锉刀修整。如两侧磨损较重,可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宽键槽,但其宽度不得超过标准宽度的15%,在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可在与原键槽相距90-180。处另开新槽,轮毂上新开键槽时,应开在辐条下面。4)键与键槽应紧配,不得松旷,键与轮毂配合应有间隙。6)导向平键应用平头螺钉将键固在轴上,平头螺钉应埋入键顶平面内。7)斜键顶面与轮毂底面的斜度为1/100,配合后键的顶面与毂的底面完全贴合。斜键打入毂后,其接触面的长度应不小于毂宽的70%。8)斜键与键槽两侧的总间隙及顶部配合紧度应符合表规定。9)斜键初次打入的长度不得大于键长的90%,打入后留在外面的键头不可有打粗现象。10)钩头键装配后,其钩头部内侧与轮毂之间应留有约等于键高的长,以便拆卸。5.3油封5.3.1毡制油封1)制作毡制油封的材料必须紧密表面光洁,无附着散毛,无隆起或陷入情况,剪边应平整,无凸凹及撕破现象。2)毡制油封安装前,应先放在机油和气油各半的混合液中浸润。5.3.2自紧油封。1)自紧油封的壳与盖不得有压陷、伤痕及其他损坏,皮碗应紧装于壳内,与轴结合的表面应光滑平整,皮碗的厚度应均匀,柔软而富有弹性。2)油封弹簧应自由地装在可以壳与盖之间,并紧压住平碗。3)油封轴颈应光滑,无擦伤刻痕。轴颈磨损大于1毫米时,应修复至标准尺寸,安装油封时,其压力应在油封壳体上,油封外径与座孔装配紧度,铁壳的为0.075-0.05毫米,耐油橡胶外径为16-35毫米的为0.15-0.10毫米,外径大于35毫米的为0.20-0.15毫米。为了防止漏油可在壳体外围或座孔上涂抹锌白漆。5.4弹簧5.4.1弹簧衣面不得有裂缝、伤痕、锈蚀等现象,对特别重要的弹簧,在安装前应进行探伤试验。5.4.2弹簧的弹性及自由长度,应满足原机所要求技术条件,如弹性减弱或自由长度有变动时,允许校正,但校正之后必须予以热处理。5.4.4弹簧端部的平面应平整、光滑,1、2级精度的弹簧放在平板上不允许有摇动现象,3级精度的弹簧放在平板上允许有微小的摇动。5.5滑动轴承与衬套5.5.1轴承的内外表面应光洁平整,硬度均匀,无刻痕、刮伤、毛刺或剥落等现象;轴承内、外径不同心度不得超过下表规定。5.5.2轴套外径与轴承座孔压配合者,一般可采用以下配合公差:工程机械及挖土机的青铜轴套与座孔配合,可采用基孔制4基精度的静配合D4/Je4。大直径及铸铁的衬套,可采用基孔制4级精度的过渡配合D4/gC4。但必须另埋头螺钉固定。5.5.3轴承内径与轴径的配合一般采用以下公差进行:工程机械及挖土机的青铜轴套与座孔配合,可采用4级精度的过渡配合4/gC4;液体润油轴承白合金与轴颈的配合,可采用2级精度动配合D/db、D/do或D/dd,一般润动轴承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下表规定。一般轴承与轴颈两侧端间隙的总和,为轴承和轴颈径向间隙1.5-2倍。5.5.4轴承对衬套的失圆度和锥形度不得超过加工公差,同一轴上的轴承中心相应一直,其不同心度不得大于最小间隙的1/2。5.5.5液体润油轴承,百合金轴使用限度间隙,为标准最大间隙的2.5-3倍,冲击符合则不得超过1.5倍。5.5.6青铜衬套滑与轴的间隙用D4/dc4配合,使用限度间隙标准最大间隙为8-10倍,大修时如间隙不大与标准最大间隙的2倍,允许继续使用。5.5.7耐磨铸铁轴套,外径配合精度应较青铜轴套较少30-40%,内径配合间隙应较青铜套间隙放大10-15%,其加工精度级光洁度应较青铜轴套略予提高。5.5.8对开轴承装于轴承座孔上,其两个分离面应高出座的分离面,高出量一般不得小于0.05毫米。5.5.9对于开轴与轴径的接触面积应在70-80%以上,接触点要求均匀。轴套的接触面积应在60%以上。5.5.10轴承盖与轴承座合缝处的垫片不得有毛刺,厚度应均匀,两边垫片的厚度及片数必须相等,垫片必须套在固定的销钉或螺柱上,垫片不得与轴摩擦。5.5.11轴承及衬套外径磨损时,允许用喷镀或电镀修复,但不允许在背面加垫。放铜铅合金轴承衬套不得用白金代替。5.5.12滑动轴承及轴套的油槽开设位置,一般应在油膜应力区域的前方,重载慢速转动,并用稠油的轴承,其油槽应靠近油膜的压力区域。轻载高速,并用稀润滑油的轴承,可开一条油槽。5.5.13固定端轴承与轴肩的两端轴向间隙的总和,一般不得大于0.15-0.20毫米;自由端轴承与轴肩的间隙,应负荷设计技术要求和稍大于轴的热膨胀的伸长量。5.5.14正常运转时,除特殊规定外,滑动轴承摩擦部分的温度,一般不得超过60℃。5.6滚动轴承5.6.1滚动轴承如下情况之一者不准使用。1)在滚珠或滚柱上及内外圈的滚道面上,发生金属剥落和裂纹者。2)在滚道上有过度冲击荷载或配合不良而引起凹穴和印痕者。3)在滚道因轴承过热而有退火和咬伤痕迹者。4)在滚道或滚珠、滚柱的滚动表面上,应金属疲劳而发生金属脱层、鳞片剥落,有大量黑斑点和细眼者。5)在滚道、滚球或滚柱上有腐蚀性或非腐蚀性的砂眼者。6)在滚道上或滚柱上横向刮痕、深纹路和刻纹者。7)轴承内外圈端面磨损大于0.30毫米者。5.6.2滚动轴承如有下列情况时允许使用:1)在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上稍有微细的刮痕和纹路者。2)在轴承内外圈滚道、滚球或滚柱上发生细微的腐蚀性黑斑点者。3)在滚柱、滚珠或滚道的表面上无光泽者。4)在隔离环上有并不妨碍滚球或滚柱或滚珠作正常运转的细微刻度,凹陷和腐蚀者。5)滚动轴承内、外圈端面磨损深度不大于0.3毫米时,可将轴承翻面安装使用者。5.6.3大修时,滚动轴承内圈与轮,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应符合表规定,滚动轴承内径与轴的配合(毫米)5)装合后的滚动轴承应能用于轻便转动,不得有发卡或过紧现象。滚动轴承旋转时所发出的声响应轻微而均匀,不准有噪音。6)正常负荷下轴承升温不得超过60℃5.7轴与花键轴5.7.1轴颈的工作表面加工精度及光洁度符合规定,不得有毛刺、斑痕、破伤和裂缝等。5.7.2轴颈的磨损量一般不得超过标准直径的7%,但是在大修时,轻轴磨损至标准直径的3%时应予修复。5.7.3轴颈的失圆度与锥形度一般不得超过轴颈加工公差,但对特别重要的零件,如发动机的曲轴、活塞销、凸轮轴等轴颈的失圆度,在无特别规定时应不得超过加工公差35-36%动配合轴的弯曲度,在全长范围内不得超过其轴承最小间隙的1/2。5.7.4一般轴的弯曲度,在轴承间隔距离内每米长度不得超过表规定。5.7.5轴为精加工者,其直径中心线与轴颈中心线的不同心度,一般不得超过0.08毫米,但对动配合的轴应不大于轴承的最小间隙。多支轴承的各轴颈的不同心度,应不超过其轴承的最小间隙的1/2。5.7.6轴颈磨损须焊修时,其焊修层必须严格,不得有咬肉和气孔等现象,汽车上的转向节主销,转向轴等不准焊修,应镀烙以加大直径。5.7.7轴在变换直径的过渡处,若无特殊需要不宜用清角过渡,应用圆角过渡。5.7.8装长轴时,应考虑热膨胀系数,因此装配油时,除一头固定外,其余轴承应有活动余量。5.7.9变速箱齿轮轴及高速轴,在轴的中央位置测量时,其径向偏摆度应符合表规定。5.7.10锥形轴颈装配后,但螺母拧紧后,轴颈小头端面(台肩)应低于轮毂端面2.5-3毫米。5.7.11花键轴及花键轴套的花键磨损后,允许焊接或扩大槽宽,但不得超过标准槽宽的10%,大修时不得超过标准槽宽的5%。5.7.12花键磨损焊修后,键齿侧面允许有气孔存在,但其长度不超过2毫米,深不得超过0.5毫米,相距不得少于10毫米,且其总数不得多于6个。5.7.13花键焊修加工后,工作侧面应光洁,且相互平行,花键与轴中心线的不平行度,在键宽3-6毫米时不得大于0.06毫米,键宽8-10毫米时不得大于0.06毫米;节距与槽宽的偏差不得超过0.05毫米。5.7.14轴与花键轴修复后,各工作表面硬度应符合技术要求。5.7.15挖掘机、起重机上用与键结合的轴与轮毂,以外径定心,其配合外径用D4/dc4内径用D4/dc7级键宽可用D4/dc级配合。5.7.16花键轴与轮毂配合后,其键齿侧面紧贴的不得少于3个,其余键齿侧隙不大于0.2毫米。5.7.17花键连接的侧向允许间隙,在无特殊规定时,可参照表规定。花键连接的侧向允许间隙(毫米)5.8联轴器5.8.1夹壳联轴器1)夹壳联轴器在半径250毫米处测量时,其径向间隙和轴线间隙,不得超过0.02毫米。2)连接螺栓的螺母下应垫以弹簧垫圈。5.8.2凸级连接器1)联轴器装于主被动轴上后,用千分表测量每个联轴器与轴的装配精度,其二端面的摆差不得超过0.04毫米,径向偏差位移不得超过0.03毫米。2)两半联轴器连接时,其径向偏差位移不得超过0.03毫米。3)两半联轴器之间有半圆配合圈者时,装配时必须配齐。4)联轴器螺栓必须使用精制品,不得以粗制品代替,并在螺母下垫以弹簧垫圈。5.8.3弹性圈柱销联轴器。1)每个半联轴器装于轴上后,应用千分表测量其端面摆差和径间偏差,一般应符合表规定。半联轴器与轴的偏差和两轴不同心度(毫米)2)弹性圈与柱销配合应有紧度,弹性圈与半联轴器上的柱销孔间应有间隙,弹性圈的内外径应符合表规定,且装于同一柱销上的弹性圈,其外径相差不得大于表公差的1/2。5.8.3.4弹性圈柱销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公差应采用D/gb标准。5.8.4十字沟槽(爪型)联轴器。十字沟槽(爪型)联轴器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5.9齿轮(包括蜗杆和蜗轮)5.9.1齿上的细麻点,不得超过受压面积的25%,表面剥落齿高范围内不得超过30%,齿在齿长范围内不得超过10%,变速器变换齿轮长磨损不得超过20-30%。5.9.2有两个牙齿碎,破碎长度超过齿长1/3时,应报废。轮毂、轮缘或相邻的两轮辐有裂缝时应报废,经过大修的齿轮其齿工作表面不允许存在麻点和剥落及破碎等缺陷。5.9.3一办工程机械齿轮的齿厚磨损不得超过表规定。齿轮的齿厚最大磨损量的规定5.9.4修复后的齿轮,焊修部分应光洁、无烧伤、裂纹。未焊透等现象。在齿工作面上允许有不超过2个1毫米直径,0.5毫米深度的气孔,且两孔相距不得小于10毫米。5.9.5焊修齿轮加工后的齿端面应整齐;焊层厚度不得小于1-1.5毫米,加工后齿轮具形和齿距应正确。5.9.6经过表面硬化的齿轮,以碳钢焊条焊修后,须经渗碳淬水处理,其硬度不得低于原规定。5.9.7单面磨损的齿轮容许翻面使用,塔式齿轮允许切开重镶,但修复后的齿轮结构应与原尺寸相同。5.9.8齿轮及花键孔磨损允许堆焊或镶配键套。5.9.9轮辐有不穿透的裂缝,其深度不超过轮辐厚度的1/2时允许焊修,但每一焊补轮辐不允许超过25%。5.9.10两齿轮中心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5.9.11一对圆柱齿轮在齿长上的允许不平行度应符合规定。5.9.12一对锥齿轮的两轴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的允许偏差(毫米)符合规定。5.9.13蜗杆轴中心线与蜗轮中心平面相重合,其允许偏差在蜗杆全长内部不得超过规定。5.9.14修复后的高速齿轮应成对运转研磨,直到响声正常为止,一般齿轮在额定转速和额定负荷下其声音应均匀,不得有冲击声和啃咬现象。5.9.15装合后的齿轮应经过啮合痕迹,油印应均匀分布在齿工作面中心区域啮合接触面积应符合规定。5.9.16装合后齿轮应检查其侧向间隙(齿隙),测量时可用软铅丝或赛尺检查,必须保证两轴固定不发生跳动,用压铅法检查时沿丝长度不得小于5个齿距;用一条软铅丝时,应放在齿宽的中间,用两条铅丝时,铅丝应放在齿宽的二边。各种齿轮的齿隙必须符合规定。5.9.17装合后的齿轮,其径向间隙应符合规定。5.9.18传动齿轮在工作中的温度,当气温在20℃,一般不超过35℃。5.10皮带轮和链轮。5.10.1每对皮带轮或链轮的主动轴和被动轴的不平行度,每米不得超过0.5毫米、1毫米,偏斜每米不得超过0.15-0.25毫米。两皮带轮轮宽面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得超过1.5毫米。5.10.2链轮和皮带轮装于轴上后,其径向与端面摆度应不超过表规定。锐皮轮的径向与端平面的允许偏摆(毫米)5.10.3皮带接头端部应加工良好,不得有皱纹及折曲,皮带接头应对准,不应有偏移现象、连接皮带的搭扣号码应与皮带尺寸相适应,皮带搭接时应注意运转方向。5.10.4皮带厚度应与小皮带轮的直径及两皮带轮的中心距相适应。5.10.5三角皮带轮的沟槽尺寸,应符合三角皮带型号规定。5.10.6链条的铰链应能自由转动,滚子在套筒上转动自如链条的轴销滚子与侧板不允许有损坏、破裂、脱皮和轴销在侧板孔内松动现象。5.10.7滑轮各工作面必须光滑,不准有砂眼毛刺及其他缺陷。5.10.8链条与链轮运行时应平稳,啮合良好,没有卡住和撞击现象。5.10.9套筒链、套筒滚子轮的节距,大修时允许拉长不大于标准节距的1%;使用限度不大于标准节距6%;5.10.10链条的允许下垂度随倾斜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一般在水平方向或倾斜45°以内转动时其下垂度应为两滑轮中心距的2%,垂直转动时应为两滑轮中心距的1-1.5%。5.10.11链轮齿宽磨损不得小于标准齿宽的90%,链轮齿圆弧半径的磨损,不得超过标准尺寸的1%。5.10.12滑轮的轮缘及轮毂端面须互相平行,并垂直孔的中心线。5.11摩擦零件。5.11.1摩擦轮和制动轮(或鼓)1)摩擦轮和制动轮上有裂纹和破口时应更换,螺栓孔磨损后允许焊修。2)工作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擦伤或不均匀的磨损现象。损伤时允许车光。但车削后的厚度不得小于标准厚的80%,车修后的工作表面允许有宽度不超过接触面积1/5的黑度疤存在。3)工作面的失圆度不得超过0.20毫米,工作面对中心孔的偏摆不得超过0.25毫米。5.11.2摩擦压盘和制动压盘。1)压盘工作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缝。2)压盘翘曲度和擦伤深度不得超过0.3毫米,超过时允许车削或磨平。但其接触面的厚度,大修时不得小于标准厚度的92%,使用限度为标准厚度的85%。3)锥形压盘和轮鼓接触面两边的间隙,每边不得超过3毫米,超过时应予换新,鼓应留有调整余量,不得相互接触。4)鼓形压盘工作面的失圆度不得超过0.25毫米。5.11.3摩擦片和摩擦带1)摩擦片和摩擦带的摩擦量最大不得超过标准厚度的40%,但大修时磨损量超过受准厚度的20%时应换新。2)摩擦带有横向裂缝与摩擦片缺损,烧坏或硬化变质时应更换。3)同一组摩擦片(带)厚度及材质应相同,其厚度偏差不得超过0.1毫米。不平度不得超过0.3毫米。4)摩擦片的柳钉埋头深度不得小于片5)摩擦片和轮鼓表面接触时,其接触面积不得小于75%。6)接触表面分离时,其间隙:摩擦带分式为0.75-1.50毫米。5.12卷筒及滑轮。5.12.1卷筒绳槽擦损后允许车削,但加工后筒壁度不得少于标准厚度80%。5.12.2滑轮轮缘或轮辐发现裂缝,钢质者允许焊修,但焊补轮福间至少应有一根完整轮辐,铸铁者应更换。5.12.3滑轮绳槽不均匀的磨损超过3毫米时应修复,但修复后滑轮壁厚不得小于标准厚度的80%。5.12.4绳速为2.5-4.5米/秒的卷筒和滑轮,其径向及端面偏摆不得超过表规定。卷筒和滑轮的径向及端面允许偏摆(毫米)5.13钢丝绳5.13.1钢丝绳的类型、结构、直径及长度均应符合各种机型的规定,不准随意代用。5.13.2新钢丝绳应有制造厂试验合格证明书,无检验合格证者,使用前必须按国家标准进行抗拉强度试验。钢丝绳采用安全系数应符合表规定。注:d=钢丝绳的直径5.13.3钢丝绳的直径与相配的滑轮直径应相适应,两者关系见表规定。钢丝绳直径与相配有轮直径两者关系(毫米)5.13.4钢丝绳不得有扭结现象,钢丝绳运行时不允许与其他金属物体相摩擦。5.13.5钢丝绳各股捻距须均匀紧密,拉紧时各股丝的松紧应一致。5.13.6钢丝绳端部应用含碳较低的钢丝绳捆扎,捆扎长度不得少于钢丝绳直径的5倍。5.13.7一股钢丝绳每一捻距内的断丝数超过表规定时的报废,同一钢丝绳中的粗钢丝绳断裂一根应按1.7根计算。钢丝绳报废标准5.13.8钢丝绳外层钢丝的磨损已超过直径的一半时应更换。5.13.9固定钢丝绳用的夹子应符合标准。夹子的使用数及夹子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第六节材料使用的管理措施为了降低材料成本支出,高标准、高质量、全方位的强化管理,严格遵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材料管理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工程材料管理措施。一、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翻样,对施工材料的进场进行合理的安排,由主管生产副经理组织生产、技术、预算、材料、人员,编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并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批,每月20日,报送物资设备部审批,组织材料的采购和进场。二、材料计划上报应及时,并与材料分公司及时取得联系,组织材料进场,并做好进场记录。材料分公司委托的项目自购材料由材料部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做到保质保量,价格合理,并且严把质量关,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三、认真执行收料的“三验制”,材料进场时,材料管理人员会同质量、技术人员,依据产品合格证,材料的明细表等有关资料,逐项与实际进行核对。对所需进行试验的材料,如水泥、钢材、外加剂等材料,及时进行复试,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退场,不合格材料坚决不用。四、凡进入现场的材料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并挂标识牌,对A类物资必须入库存放,危险、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并有安全防护措施。对钢材、水泥、木材应按照品种、规格、等级,分别进行标识。水泥要掌握先进先用的原则,保存期不能超过三个月,超过三个月的,要通知试验员进行复试,按照新的发放号使用。周转材料按工程需要进行发放,用完后及时清理,按规定进行保养、码放。五、对库房,严把收、发料关。进库物资必须具有合格证、标卡,标识正确,做到十防,保管员做到见单发料,每月对库存检查不少于2次,做到心中有数,并使帐、卡、物、资金相符。六、工程用料实行限额领料,未复试的材料,紧急使用时,由生产部门填写“紧急发放申请表”,主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发放,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坚持材料进场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的原则,非生产用料,必须由经理签字,并填写非生产性用料单,方可发放。七、工程使用的各类机械,根据施工生产的需要,由机械管理员提前做计划,项目经理审批后,由公司机械租赁站组织进货。进场的机械,由机械员、安全员、技术部门合验后,确认能安全使用,方可投入使用。九、严格如实详细的填写各种资料,按物资分类建立三级台帐。第七节材料检测计划1、钢材钢筋进场时,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得大于60t。十袋中各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的水泥作为试样。2、钢筋连接2.1直螺纹连接(1)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形式、同规格的接头每500个为一验收批,不足5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2)每一个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做单向拉伸试验。2.2闪光对焊(1)同一台班完成300个同级别、同直径为一批,不足300个也为一批。(2)每批取6个试件,3个做拉伸试验,3个做弯曲试验。第八节劳动力管理为了保证现场工人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劳动生产力,在劳动力管理上,我们采取区域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岗前、岗中、岗后三位管理相结合的原则。1)进场前,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培圳,关键岗位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2)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使工人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3)加强对工人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4)按劳动力定额组织生产,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场人员进行劳动定员,使工人岗位明确,职责明确,防止人浮于事、发生窝工等消极现象。5)加强劳动纪律管理,施工过程中如有违纪屡教不改者、工作不称职者将撤职并调离工地,立即组织同等级技工进场,进行人员补充。6)建立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及时兑现,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7)调节施工计划。通过调节施工计划,调整某些工序的开工时间。在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在总时差允许的范围内,集中有限的人员对关键路线上的工序进行施工。8)增加现场机械数量。通过增加现场小型机械的数量,提高机械使用率。能用机械施工的工作,尽量用机械施工,减少人工需求量,缓解人工少的矛盾。9)调整劳务人员比例。采用南方施工队伍和北方施工队伍相结合的劳务组合模式,利用南北方农忙时间差异、南方工人受农忙影响小的特点,合理组织施工队伍。10)相近工地及时调节。充分利用就近施工工地人员,合理调配其他工地劳动力数量,及时赶抢关键工作,保证施工计划不受到大的影响。11)增加节假日与农忙季节奖励。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法定节假日,提高工资。农忙季节按出勤率发放农忙补助,通过物质奖励留住施工人员,保证工程需要。12)与其雇佣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时发放工资。13)按劳动法的规定安排工作时间,保证其雇佣人员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因工程施工的特殊需要占用休假日或延长工作时间的,不超过法律规定的限度,并按法律规定给予补休或付酬。14)为其雇佣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宿条件,以及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生活环境,配备必要的伤病防治和急救的医务人员与医疗设施。15)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止粉尘、降低噪声、控制有害气体和保障高温、高寒、高空作业安全等劳动保护措施。雇佣人员在施工中受到伤害的,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治疗。16)按有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为其雇佣人员办理保险。17)负责处理其雇佣人员因工伤亡事故的善后事宜。18)承包人不得从为发包人或监理人服务的人员中雇用人员为其服务。第九节劳动力的实施1、对现场的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施工班组必须配备兼职质量员,随做随清。2、对已进场的队伍实施动态管理,不充许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施工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3、未经项目部质量、安全培训的操作工作不充许上岗。4、加强对劳务单位的管理,凡进场的劳务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协调、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第十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收尾阶段的劳动力组织和管理是直接影响本工程能否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及主办工长做到全盘考虑,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拟定出本工程各阶段施工所需投入的人力什么时间进场、什么时间退场,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以免造成不应有人员紧缺或窝工现象。2、在使用人力上执行竞争上岗的制度,防止出工不出力和返工现象的发生。3、本工程地域分部较广,标准较高,在收尾阶段,要教育好我们的工人,特别重视成品保护,防止已完工的部位被损坏和污染,要同各分包单位取得联系,组织足够人员参加保护工作。第十一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为了使本工程能实现高速、优质、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目标,本公司要从工程准备阶段始,直至工程竣工交付,始终贯穿对所有人员的持续培训。为此,特制订出本工程《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一、培训工作的目的1.深刻理解本工程工程的重要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增强参加施工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2.学习掌握本工程中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包括在本工程中将要采用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国际标准,以正确贯彻标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的高水平。3.提高全体参加施工人员的包括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在内的综合管理意识;4.提高全体参加施工人员的管理或操作技能,提高本岗位工作质量;第十二节财务管理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财经制度和纪律,用新型的财务管理对本公司的经济管理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反映、监督和控制,为提高本公司的经济效益而发挥以财务管理为龙头的作用。二、加强财务管理核算,按期编报会计报表,全面反映公司经营活动和资金变化情况,为公司领导提供真实的会计核算资料,使公司领导经营决策有可靠的数字依据。三、加强财务管理,认真编制执行财务计划,按时收缴小区业主的水、电、暖气费及物业管理费,管好财产、管好财务资料,合理使用资金。加强现金管理和支用,及时清理债权债务,精打细算、增收节支,提高管理经济效益。四、搞好会计监督,严格履行公司赋予的工作职权,尊重宣传和维护国家有关财经制度、法令和纪律在本公司的执行情况。五、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要求每位财务人员忠于职守、秉公办事,按财务制度办事,杜绝业务差错。六、小区内有关重大经济协议或有关经济文件拟定要以财务参与和核算为依据,进行准确分析和管理。七、所有财务现金支出必须有经理签字后,报总公司主管理领导及总经理审批。第十三节资料收集整理要求和保证措施1、资料收集整理要求(1)施工技术资料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做到字迹清楚、项目齐全、准确、真实,必须杜绝拖欠、涂改、伪造现象发生。(2)所有资料的填写要求字体整齐、规范,要使用碳素笔书写或计算机打印手写签名,做到内容齐全,数据清楚,签章清楚有效。(3)资料员每周五、六收集本周发生的施工技术资料,并及时编目整理。(4)所有资料要使用专用文件盒,要集中妥善保管,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抽撤,资料借阅要由主管领导签字办理借阅登记手续,用毕及时登记归还。2、资料保证措施(1)本工程具有规模大、施工复杂、工期紧,对技术资料要求高,资料发生项目多、数量大等特点。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必须把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做为施工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完成,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工作管理系统和目标责任制,并设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工作。(2)施工中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责任制和奖励制度,项目部内应明确责任,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资料汇集、编写工作。(3)资料得分须在90分以上,各种资料及时率不低于95%,其中隐、预检及时率应为100%,试验及时率100%,工程竣工后15天内将资料整理好,工程全部竣工后20天内将竣工资料整理完毕送交有关部门归档。一、计量支付及确保民工工资措施为保证本工程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实施,在项目部组建的同时,建立健全本项目的计量支付体系。1、计量支付体系的构成本合同的计量支付体系由项目经理、项目总经济师、计量支付工程师、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构成,负责与业主、监理的对口合同管理工作。2、计量支付管理措施①责任到人、分共明确项目经理对本合同的计量支付工作全权负责,并接受监理、业主的随时检查。项目总经济师负责本项目的合同管理,负责日常合同执行情况的审查,负责每个计量周期的材料审核,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计量支付工程师负责每个计量周期的具体操作,负责收集汇总上报计量支付文件,负责与业主、监理的对口工作。负责日常变更、索赔等资料的编制、实施。项目总工、质检工程师负责各种计量支付支持性文件的及时提供。②定期召开计量支付及成本分析会议,对前期计量工作进行总结,监督、督促下一个周期的计量支付工作。③经常与业主、监理沟通,及时发现计量支付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使计量支付工作正常运转,保证按合同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3、保证民工工资承诺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单位将严格执行中央、建设部及北京市有关保证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有关规定,保证按月足额向各个专业施工队发放工资,并监督施工队将工资发到工人手中。二、节约材料措施1加强材料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制,确保降低工程成本。2砂浆、混凝土运输时使用容器。3砖运至砌筑地点码放整齐,砂和其它散料随用随清,不留料底。4施工现场实施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使材料不积压,减少退料同时做到料具合理使用。5工人操作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6施工现场面设垃圾站,及时集中分拣、回收、利用、清运。7施工现场剩余料具,桶(罐)装容器及时回收,码放整齐及时清退。8施工现场节约用水、用电,消灭长流水和长明灯。9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计划,提高施工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费。10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加强半成品及成品保护,减少不必要的返工。11加强管理,杜绝安全事故,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第十四节施工资金保障第十五节降低成本措施1.靠现代化的管理降低成本要降低成本,必须抓住管理这个纲。各企业要将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强化成本核算,在产、供、销、财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把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制造费、行政费等项中每一项费用细化到单位产品成本中,使成本核算进车间,进班组,到人头。变成本的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格局,使降低成本落实到每个职工的具体行动中。在此基础上,一是要加强供应管理,控制材料成本。企业要制定采购原材料控制价格目录,实行比价采购的办法,实行货比三家、择优选购,做到同质的买低价,同价的就近买,同质同价,能用国产不用进口,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要加强物资管理,降低物化劳动消耗。物资储量和消耗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产品成本的升降。因此,各企业要从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到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严格的控制,对原材料等各种物资的消耗用品,要实行定额分类管理,在订货批量和库存储备等方面实行重点控制,要按照适用、及时、齐备、经济的原则下达使用计划,并与财务收支计划、订货合同相结合,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对影响成本的各种消耗进行系统控制和目标管理,防止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达到合理储存、使用物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之既保证生产的合理需要,又减少资金占用;三是强化营销管理,降低销售成本。要把增强销售人员的法律意识与加强销售管理相结合,在每一笔销售业务发生以前,要对客户的营运状况和承付能力认真调查核准,不能贸然发货,更不能搞“感情交易”、“君子协议”,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对业务人员的工资、奖金、差旅费、补助、业务费及装卸费、短途运输费、中转环节等费用本着既要节约,又要调动积极性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严格考核与奖惩,对拖欠的货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