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八次复习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三语文第八次复习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三语文第八次复习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三语文第八次复习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三语文第八次复习质量检测模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届抚州一中高三第八次同步测试语文试题出题人:杨小英左加彬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浑身解数∕解甲归田文以载道∕载歌载舞灭此朝食∕朝不保夕哨卡∕卡宾枪B、亲密无间∕居间调停十里堡∕碉堡倘来之物∕倘徉称心如意∕称孤道寡C、层见叠出∕见机行事靡靡之音∕所向披靡斗转参横∕参差不齐纷至沓来∕一沓纸D、噤若寒蝉∕情不自禁便宜行事∕便利煊赫一时∕渲染箪食壶浆∕归心似箭2.下列选项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暮霭倒记时无所是从峻工观者如睹B、要言不繁年青力壮辑私诛连雪中送碳C、疾言厉色喜扬扬水乳交溶寒暄战栗D、感恩带德大相径廷抉择声名雀起沧海桑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明和小李是一对老朋友。由于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今天难得一聚,他们胼手胝足,促膝谈心,好像有说不完的知心话。B、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品出无数“粉丝”,也让品三国的版权拍卖到140万的高价,随着掌声纷至沓来,口水也接踵而至。C、大家都说他是猜谜专家,然而现在的谜,即使他挖空心思也难猜难解。D、张劲初听了几个同学的话以后,十分生气,涨红着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吃空晌就是人死了,工资或离退休费照拿;工作人员被开除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有的干部子弟还在上学,就从财政领工资。果戈理的代表作品《死魂灵》里面就有类似的人。B、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C、就设备的购买而论,总得到市场去考察一番,看一看设备的品质、性价比,然后和厂商商谈价格,落实运输、安装、调试,培训、维修等等问题,没有十天半月的时间恐怕弄不下来。D、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的宁夏汝箕沟矿区,以出产有“煤中之王”之誉的“太西煤”(因位于我国“煤都”太原以西而得名。)而闻名国内外。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B、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C、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8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研究中发现狗具备一种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能力,它们能够读懂人的面部表情,并且能准确地从中判断出人究竟是快乐还是伤悲。当人类遇到一个新面孔时,他们的目光总是会不自觉地向左转移,首先落在对方面部的右半侧。这就是“左斜视”现象。“左斜视”现象一般只发生在我们人类面对面相遇时,而在其他情况下,比如人类在观察动物或无生命物体时,就不会发生这种规象。对于“左斜视”现象,最可能的解释就是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英国林肯大学科学家近日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声称,宠物狗也与人类一样具有这种“左斜视”倾向。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动物会有这种倾向。但是,宠物狗的“左斜视”现象也只发生于它们看到人类面孔时,看到其他事物时同样不会发生。在实验中,林肯大学的郭昆博士向17只宠物狗分别展示了人类、狗、猴子等动物的面部图片以及一些无生命事物的照片。当宠物狗面前出现人类面部的图片时,它们的眼神和头部动作具有明显的“左斜视”特征。但是,当它们面对猴子以及无生命事物,甚至它们同类的照片时,却没有任何“左料视”倾向。郭昆认为,经过与人类数千年的友好相处,狗已经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左斜视”功能,并以此作为判断人类表情的一种途径。近期的研究表明,我们人类面部的右侧比左侧能够更精确、更强烈地表达个人情感,包括愤怒等情绪。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狗和人类同样具有“左斜视”倾向的原因。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实验中当研究人员把人类面部图片倒过来摆在宠物狗面前时,它们仍然会不自觉地向左斜视。相反,人类在面对倒置的面孔时则不再会有“左斜视”倾向。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狗的大脑区域分工不同。科学家们认为,狗大脑右侧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左侧视野范围内的信息,因此比起左侧大脑更适合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低估狗的智力水平。最新的研究表明,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的智力水平。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狗在解决问题能力测试中的表现相当于初学走路的孩子。6.下列关于“左斜视”现象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斜视”指在观察一个人时目光左移落到对方面部右侧的生理现象。B、“左斜视”现象是只在观察人类面孔时才发生,观察其他动物和无生命物体时则不会发生。C、“左斜视”现象只发生在人类和狗身上,还没发现其他动物有此现象。D、“左斜视”现象可能是为了能更准确地读懂一个人的面部表情。7.下列对狗具有“左斜视”倾向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面部的右半侧比左半侧更善于表达情感。B、狗的智力能够达到14个月大的婴儿的智力水平。C、狗已经与人类友好相处数千年。D、狗只能用大脑右侧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狗在看到倒置的人类面部图片时也会发生“左斜视”现象,而人类却不会,可见狗的“左斜视”功能比人更发达。B、人类在面对倒置的面孔时不发生“左斜视”,因为人类是用大脑左侧来处理左侧视野内的信息,大脑左侧比右侧更适合解释人类面部表情。C、具备“左斜视”功能,能够判断人类表情,是狗能够成为宠物的原因之一。D、狗只对人类发生“左斜视”,面对其他动物时没有任何“左斜视”倾向,说明狗同它们的关系不够友好亲密。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李绅者,本赵人,徙家吴中。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錡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錡。錡舍之,与宴游昼夜。錡能其才,留执书记。明年,錡以骄闻,有诏召,称疾不欲行,宾客莫敢言。绅坚为言,不入,又不得去。会留后使王澹专职为錡具行,錡蓄怒始发于澹,阴教士食之。初,士卒当劳赐者皆会府中受赐与,中贵人临视,以至日中军士得赐者俱不散,齐呼曰:“澹逆可食!”既尽,即执中贵人胁曰:“尔宁遂众欲,宁饱众腹?”曰:“请所欲。”曰:“为我众书报天子。幸得复錡位。”贵人惧,伪诺之,召书记以疏闻。绅闻之,亡之錡内匿,众索不得。及中贵人至,促錡行,錡益怒,急召绅,授纸笔,令操书上牍。绅坐錡前,佯惴怖战,管摇纸下,札皆不能字,辄涂去,黑数十行,又如是几尽纸。持怒骂曰:“是何敢如此!汝欲下从而先人耶?”对曰:“绅不敢恶生,直以少养长儒家,未尝闻金革鸣,今暴及此,且不知精神在所,诚得死,若在前,幸耳!”錡复制以兵刃,令易纸,复然。旁一人为錡言曰:“闻有许侍御纵者,尤能军中书,绅不足与等,请召纵。”纵至,錡锐自举授词,操书无不可錡意,遂幽绅于润之分狱,兵散,乃出。纵竟逆死。——《文苑英华李绅传》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操书无不可錡意可:适合B、阴教士食之阴:阴谋C、幸得复錡位幸:希望D、錡复制以兵刃制:控制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錡舍之乃夜驰之沛公军B、汝欲下从而先人耶? 吾尝终日而思矣C、錡复制以兵刃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请所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1.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绅坚持操守、临危不惧的一组是()①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錡②亡之錡内匿③錡益怒,急召绅④又如是,几尽纸⑤诚得死,若在前,幸耳⑥令易纸,复然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李绅中进士后还吴地,拜访李錡,受到隆重招待,后被李錡留下担任书记之职。B、李錡骄纵一方,皇帝下令召他回朝廷,他称病不去,李绅坚决劝说他不听,而李绅又不能离开。C、当留后使王澹想代替李錡回朝廷时,李錡竟教唆军士杀了他而吃了他的肉,后军士又逼迫中贵人答应奏告皇帝恢复李錡官位。D、李绅坚决不肯为作乱的李錡写奏章,并不怕为此而死,后来找来了许纵,许纵完全照李錡的心意写了奏章。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共114分)四、翻译、鉴赏和默写(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錡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錡。(4分)译文:(2)中贵人临视,以至日中军士得赐者俱不散。(3分)译文:(3)绅闻之,亡之錡内匿,众索不得(3分)译文: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2分)答:(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15.默写(8分):(1)题必做,(2)-(5)任选三题,每空一分(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对《》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六国破灭,,,弊在赂秦。(4)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5)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教胡马度阴山。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2分)听雨季羡林①“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②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醒潮,大有飘飘欲仙之慨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③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④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⑤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检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⑥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料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16.文章围绕“听雨”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6分)答:17.第4段中“我”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第6段中却说“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18.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6分)答:19.从文中来看,听雨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界,文中主要写到了哪些人生境界?请概括出来。(6分)答:六、语言应用题(8分)20.请根据提供的语境,将后面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6分)一方面,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因此,a,b。所以,c。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有效,现实社会中充满了惩罚,如果d,那么,e?f?正因为如此,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孩子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他们又该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还要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适应集体领域的社会规范,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许多“社会不适症”的发生,不正是肇始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吗教育不仅意味着要传授知识答:横线上依次对应的句子的序号是:Abcdef21.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一句人生感悟,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2分)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答: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一句话的含义,并以它为题记写一篇文章。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能套作。抚州一中200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元和元年,节度使宗臣錡在吴,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錡。(4分)译文:(2)中贵人临视,以至日中军士得赐者俱不散。(3分)译文:(3)绅闻之,亡之錡内匿,众索不得(3分)译文:14.(1)这两首诗都因笛声而起思归之情,但具体情感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2分)答:(2)两首诗都写了景,但作用却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15.默写(8分):(1)题必做,(2)-(5)任选三题,每空一分(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对《》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六国破灭,,,弊在赂秦。(4)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5)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教胡马度阴山。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2分)16.答:(6分)17.答:(4分)18.答:(6分)19.答:(6分)六、语言应用题(8分)20.横线上依次对应的句子的序号是:答:Abcdef(6分)21.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一句人生感悟,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4分)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答:(2分)七、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一句话的含义,并以它为题记写一篇文章。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能套作。抚州一中2009届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CBABADCBCBC1.答案B【解析】B项的读音为jiànjiān∕pùbǎo∕tǎngcháng∕chènchēng.A.C.D各项的读音分别为:xièjiě∕zài∕zhāo∕qiǎkǎ∥xiàn∕jiàn∕mǐ∕shēncēn∕tàdá∥jìnjīn∕biàn∕xuānxuàn∕sì2.答案C【解析】C项:扬—洋溶—融,ABD各项的正确字形为:记-计是-适峻-竣睹-堵/繁-烦青-轻辑-缉诛-株碳-炭/带-戴廷-庭雀-鹊)3.答案:B【解析】B项的“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来,用在此处十分恰当;A项中的“胼手胝足”指手掌脚底因长期摩擦而长出老茧,形容劳苦,用在这儿不合语境;C项中的“挖空心思”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是个贬义词,这里应将它改为“煞费苦心”这个中性词即可;D项中的“杯弓蛇影”是指把杯子里的蛇影错当做毒蛇,疑神疑鬼,它的同义词是庸人自扰,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意思,所以用到这个句子里是不对的。4.答案:A【解析】B句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C句中“调试”后的“,”应改为“、”;D句中扩号内的句号去掉。5.答案:B【解析】A项中“反而”使用不当;C项后一分句有问题。表面上看是“做”和“行为”不搭配,实际上是句式混乱、表意不明,可以表述为:否则他的行为就可能有违公众利益。或:否则他就有可能做出有违公众利益的事;D项句式杂糅,“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6.答案:A【解析】原文有“不自觉向左移动”“首先落到对方面部右半侧”的表述,说明左斜视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7.答案:D【解析】原文是大脑右侧“比起左侧大脑更适合解释人类的面部表情”8.答案:C【解析】A项狗比人的“左斜视功能比人更发达”有误。B项,原文说狗对倒置面孔产生“左斜视”是因为左右大脑分工不同,不能据此反推人类大脑的分工。C项狗能判断人类表情同它与人类的关系应该是互为因果的。D项与人类关系友好亲密所以进化出该功能不等于与其他动物关系不友好。9.答案;B【解析】(阴:暗地里)10.答案:C【解析】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拿,用。A项第一个“之”,代词,他,指李绅;第二个“之”,动词,到。B项第一个“而”,通“尔”,代词,你的;第二个“而”,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第一个“所”,与动词“欲”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可译作“所想要做的事情”;第二个“所”,表示凭借,可译为“用来……”。11.答案:B【解析】(①③不是)12.答案:C【解析】(不是代替李錡回朝廷,而是强制李錡回朝廷。)四、翻译、鉴赏和默写(24分)译文: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年,和他同宗的节度使李錡也在吴地,李绅因为考中进士,回到故乡,拜见李錡。译文:中贵人亲临视察,以至到了中午得到赏赐的军士们都还不解散。译文:李绅听说以后,藏在李錡的府内,众人找不到。14.(1)答:前诗抒写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而后诗抒写的是迁客的归怨情感。(2分)(2)答:前诗前两句写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用以烘托征人心境的孤独、悲惨、凄凉,为后面“尽望乡”作铺垫。后诗借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来反衬诗人不能北归的遗憾和怨望。(4分,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8分)答案:(1)曹雪芹红楼梦(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3)非兵不利战不善(4)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5)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2分):听雨时的喜悦感受联想古人听雨有不同的境界,点出听雨喜悦的原因,表现自己的人生境界。(或由现实联想现实)(3点,每点2分。共6分)17.答: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自己也是个文人,也能感受到雨中的诗意,所以不是完全的俗人;而现在听到雨声想到的是麦子获救之类的世俗现实民生问题,所以说是俗人。(4分,两点,每点2分,意合即可)18答:(1)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2)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3)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6分,每点2分,意合即可)19.答:(1)执着于个人悲喜;(2)超越了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