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3、2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1页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3、2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2页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3、2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3页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3、2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4页
【平说历史·2014届】专题13、2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2013-12-26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19C40S—19C90S〕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开眼看世界〔19C40、50S〕代表人物:①林那么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②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编写《海国图志》特点:①限于著书立说,未付诸实践;②停留在器物层面;意义:向西方学习逐渐成思想主流;中体西用〔19C60—90S〕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核心思想:“中体西用”〔中体:制度和儒家纲常礼教〕口号:60S“自强”;70—90S“求富”内容:经济;军事;教育;影响: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性:限于学习器物,没能触及封建制度;六个阶段:第二阶段:学习西方制度〔19C末20C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日本改进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思想〔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欧美革命早期维新思想〔19C70S〕背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法战争战败;西学东渐;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主张:“商战”;君主立宪制;评价:积极:促进西学东渐从器物层面转移到制度层面;消极: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和付诸实践。维新变法思想〔19C90S中后期〕代表人物:康有为:托古改制;《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提供符合传统文化的理论依据〕梁启超:兴民权;变科举;《变法通议》谭嗣同:批判专制王权和纲常礼教;《仁学》严复:借进化论阐述变法必然性;《天演论》维新变法思想〔19C90S中后期〕背景:民资初步开展;甲午战败;西学东渐;共同主张:君主立宪制;作用:①政治:冲击封建思想,推动维新变法;②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③思想:向西方学习突破器物深入到制度层面,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局限性:软弱性和妥协性,未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民主革命思想〔19C末20C初〕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民权:创立民国〔核心〕民生:平均地权〔补充〕社会革命新三民主义民族:从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从反满到民族平等;民权:从资产阶级的民权到平民共有民权;民生:新增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思想〔19C末20C初〕评价三民主义进步性:思想: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政治:推动辛亥革命;局限性:民族:没有明确反帝;民权: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民生:无彻底的土地纲领,未解决土地问题。评价新三民主义思想: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根底;政治:推动国民革命的开展;六个阶段: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1915—1919〕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绝对倾向民主科学思想〔1915—1919〕背景:黄金时期;袁世凯复辟;启蒙思想;尊孔复古;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新青年》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民主科学思想〔1915—1919〕影响:积极:政治:辛亥革命在文化领域的延续;推动五四运动;思想:动摇封建礼教,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有利条件;文化:促进自然科学开展、文化平民化和国民素质提高。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认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思考: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六个阶段:第四阶段: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1919—1927〕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六个阶段:第五阶段:走自己的路〔1927—1978〕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思想发展阶段历史时期著作/思想路线主要内容

萌芽国民大革命(1924—1927)《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无产阶级领导权;农民问题重要地位;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初步形成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井冈山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工作重心转到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和建立红色政权。走向成熟抗日战争

1940《新民主主义论》革命领导阶级、革命目标;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丰富发展(1945—1966年)解放战争1949《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各阶级的关系;三大改造195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全面建设(1956—1966)1956《论十大关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6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六个阶段:第六阶段:改革开放,解放思想〔1979至今〕1978:冲破“两个但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1992:冲破“姓资姓社”,提出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南方谈话、十四大〕1997:突破“姓公姓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十五大〕2002:江泽民“三个代表”〔十六大〕2007:胡锦涛“科学开展观”〔十七大〕挣脱“姓资姓社”的思想羁绊〔背景〕国内:长期受“左”倾思想影响,人们习惯于将方案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出现“八九风波”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者结合来看:“八九风波”后,在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时,把矛头指向改革开放,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对市场化改革提出质问:到底是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社会主义的改革?这就提出了姓“社”姓“资”问题。有人还提出,自由化最严重的就是经济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就是个体私营经济。挣脱“姓资姓社”的思想羁绊〔历程〕1990:“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方案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方案控制”。1992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资本主义兴旺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方案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开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理论〔五次会议和一次谈话〕时间过程主要理论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酝酿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82年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初步提出初级论(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南方谈话成熟并称体系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体系完整目标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最终确立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所有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会议1921中共一大〔纲领〕1922中共二大〔纲领〕1924国民党一大〔三、新〕1927八七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