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是衡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小学语文阅读写作课程中蕴藏着大量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加强钻研和开发,不仅能切实提升阅读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助于优化学生心理成长环境。因此,教师必须明晰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全面考虑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需求,采用多种手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语文阅读写作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意志品格,从而实现新时代的素质教育目标。一、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来讲,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首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心理环境更加和谐,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阅读写作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优质的精神品质。如,教师在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探析文本人物性格和闪光点,增强学生心理层面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其次,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能消除学生自卑、怯懦、排他、逆反等不良心理因素。如,教师在阅读写作课程中着重开展同伴群组型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互动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乐于、善于和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和配合,懂得用恰当方式表述情感需求和心理感受,这样学生便能适应社会交往,自主调节负面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阅读写作学习中的身心潜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与个性化发展。二、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一)营造轻松的阅读写作氛围,隐性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是教师需要落实的第一要务。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受遗传和后天教养方式的双重影响,难免会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类型,例如,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态度严苛刻板,学生就可能滋生怯懦、厌学等心理。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写作氛围,根据阅读写作课程目标,创设相应的多媒体情境、开展生活话题讨论、实施课前预热小游戏……使学生对阅读写作课程产生亲切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的怯懦、厌学心理就能一扫而光,确保阅读写作教学的后续推进效率,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渗透目的[1]。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中,教师导学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秋雨的小视频,同时引出讨论话题:同学们,大家观察过秋季的下雨天吗?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秋雨时的情景和感受吗?学生立即参与讨论,有学生说秋天的雨是清凉的,下雨之后天气就不那么炎热了;有学生说秋季的雨淅淅沥沥,不像夏天的雨伴着电闪雷鸣……教师赞同学生描述后,继续播放钢琴音乐《秋日私语》,带领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认读文中“清凉、留意、扇子、邮票、凉爽、菠萝与香甜”等词语,体会秋雨的美和文章艺术化的语言。随后,教师在白板上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如落叶、瓜果、云霞等,发布随堂练笔任务:同学们,课文语言富有含蓄、诗意的美感,下面请大家将秋雨替换成白板上的其他景物,运用文中出现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尝试在作文中刻画别致的秋景。学生旋即投入阅读写作活动。教师需要不断启发学生,例如,某学生选择的描写景物是秋天的云霞,教师可以点拨:仔细观察白板上的云霞是什么颜色?像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是五彩缤纷的颜色,像一块华美的丝绸!教师赞道:太棒了,那就组织语言写下来吧!在愉悦的阅读写作气氛之下,学生心理素质与语文阅读写作技能都能获得提升。(二)开展合作型阅读写作活动,塑造学生健全心理人格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培养指标。在以往的小学阅读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和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偏弱,例如,封闭内心、畏惧与他人交流、无法接纳他人和自己观点的差别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开展合作型阅读写作活动,如通过设计阅读写作任务,发动学生以同伴群组模式合力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引导学生互动,构建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懂得在观点上求同存异,乐于向伙伴求助以及帮助伙伴,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心理人格[2]。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中,教师在阅读阶段可以展示翠鸟的图片和短视频资料,同时发布合作阅读任务:同学们,这篇课文中的生词非常多,请你们4~5人为一个同伴群组,合作读课文、用词典查找生词的读音和含义。学生合作阅读期间,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分工、互相帮助。如,整体朗读后,让组内2~3人负责圈出生词,其他人负责查字典、标注词音和词义,使学生体验到在学习中与伙伴协作互助的快乐。在阅读写作阶段,教师可以出示鹦鹉、老虎、熊猫等动物的高清图,然后发布写作思路构建任务:同学们,课文描写翠鸟外形特点是非常细致的,如果让你用同样的方法描述白板上的小动物,你准备怎样写呢?请继续分组讨论。学生合作共议写作框架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沿用作者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学生若因写作观点不同而产生争议,教师应该适时开导:人与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尊重伙伴的创意和灵感。这样,学生就能在兼容写作观点差异的基础上,保持友爱的同窗关系,从而提高交际能力,修复人格上的缺陷。(三)深挖阅读文本的思想情趣,促进学生树立积极心理积极心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稳定的情绪、开放的思维、仁义礼智的完整道德、高层次的人生目标等。教师用心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应对各种生活和学习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文本中,富含高尚的道德思想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都是驱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优质养料。教师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带领学生深挖阅读文本的思想情趣,如,引导学生合作阐述阅读后的感想,交流阐述对阅读文章中事件、人物的看法,从中提炼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悟值得颂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从而促进学生见贤思齐、范水模山,逐步树立积极心理[3]。例如,在教学《矛和盾的集合》一课中,教师展示矛和盾的图片,组织学生合作初读课文后,向学生提出文章内涵探究问题:同学们,读完课文大家认为发明家身上具备哪些优良品质?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展开热烈探讨,几分钟后反馈:发明家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经过不懈实践,成功发明坦克。课文告诉我们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的道理。这样,学生也能养成不怕失败、假人之长以补其短的积极心理。教师认同学生的回答后,在白板上出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及坦克行进的短视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扩写士兵第一次遭遇坦克的惊慌情景,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强化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写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四)立足于写作引导学生表达内在感受,助力学生自主调节心理小学生的心灵和情感都是比较脆弱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烦恼时,会发生情绪和情感的波动起伏,其中夹杂着负面的心理因素,由于尚不具备排遣与调节能力,长期积压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写作也是一种倾诉方式,可以为学生解压。教师在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立足写作引导学生表达内在的情绪感受,如,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为学生设计续写、仿写、写读后感等形式的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倾诉困惑和烦恼,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所思所想,这样,学生作文内容更加情真意切,负面心理因素也能获得宣泄出口,从而助力学生自主调控和补偿心理缺陷[4]。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学生合作自读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文章中巴迪的父母对他创作的诗歌给出不同的评语,那么能就此说明母亲对他的爱要强过父亲的爱吗?学生质疑讨论后作答:不能,“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母亲和父亲对巴迪关爱不同的表达方式,两种评语包含的爱是同等深厚的。随后,教师联系生活拓展写作:同学们和巴迪一样,都是沐浴在父母之爱下成长的,想必生活中你也曾受到家人的表扬和批评,遭遇批评时,也曾像巴迪一样“眼睛湿润、失声痛哭”,读完课文,大家一定会对这些批评中蕴藏的爱,产生更深的体悟。下面,请大家选一件被父母批评的事例,写一篇简短的微作文,把你当时和现在的感受表达出来。学生写作期间,教师流动巡视,根据学生选择的生活事例加以心理疏导,如有学生写的是自己不整理房间被母亲批评的经历,当时的心理感受是委屈与不满的。教师适时提问:母亲批评你是毫无理由的吗?学生:不是。教师追问:那么,母亲批评你的用意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想让我养成自觉整理房间的习惯,让我变得更加勤劳、整洁。这样,学生就能体悟到父母批评的良苦用心,懂得调适和疏解不良心理情绪。(五)实施赏识性阅读写作评价,强化学生自信进取品质评价是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重要流程,同时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靠渠道。对自我成就产生价值感、能够进行适度的自我批评、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学习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重要的考量标准;过度夸耀和过分苛责自己、逃避反思和承认自身不足,都是学生心理状态失衡的表现。教师在语文阅读写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着力实施赏识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成果中清楚自我成就的价值,让学生产生自信和自我认可感。同时,组织学生互评、自评,交流总结阅读写作学习经验,合作共议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我认知和知觉现实的能力,强化学生自尊感和自信进取品质。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学生读完童话都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惋惜不已,教师设计的习作任务是把课文最后两段删去,让学生改编故事的结尾。有的学生改编的内容是小女孩被好心人救了,还有学生续编的是小女孩的不幸经历只是一个噩梦,她本来的生活安逸、富足,梦醒后更珍惜眼前的生活了……教师实施阅读写作评价时,给出赏识性评语: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经过大家的改编,故事有了美满的结局,可见大家都是有爱心、向往真善美的孩子!紧接着,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换作文互动评读、自评,推选语言生动的故事改编作品在班级内通读,自查改编作品中的错别字、语言不通顺之处,进行二次修改和润色,让学生交流总结童话故事的改编和续写经验,从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正视不足和勇于改错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渗透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