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金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台金七校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海洋休渔期禁止捕捞 B.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C.将秸秆粉碎后制成板材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答案】D【解析】【分析】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详解】A、海洋休渔期禁止捕捞以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A错误B、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B错误;C、将秸秆粉粹后制作板材既节约资源又可防止污染环境,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C错误;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D正确。故选D。2.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既是某些反应的产物,也可以作为某些反应的底物B.水是良好的溶剂,可以作为物质运输的介质和反应介质C.细胞溶胶是细胞代谢主要场所,所含的水主要是自由水D.动物体内大多数无机盐须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主要是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详解】A、水既是某些反应(有氧呼吸)的产物,也可以作为某些反应的底物(水解反应),A正确;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在以水为基质的液态环境中才能进行,是各种代谢的介质,B正确;C、细胞溶胶是细胞代谢主要场所,细胞溶胶中大多数水分子以结合水的形式附着在蛋白质等大分子表面,只有部分水是游离的,C错误;D、动物体内大多数无机盐须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D正确。故选C。3.基因工程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转基因生物及其相关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态B.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C.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作“生物武器”【答案】A【解析】【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对待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详解】A、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A错误;B、转基因作为一种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正确;C、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对此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规,保证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C正确;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作“生物武器”,如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病菌等,D正确。故选A。4.酵母菌可用于酿造葡萄酒、制作馒头等,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的过程是①②B.过程②③均能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C.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主要通过过程②产生大量CO2使馒头蓬松D.酿造葡萄酒时应利用低温条件抑制酵母菌的需(有)氧呼吸【答案】B【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分析图可知:①代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③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详解】A、①代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③表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在酵母菌线粒体内进行的过程是②,A错误;B、过程②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③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正确;C、制作馒头时酵母菌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过程③产生大量CO2使馒头蓬松,C错误;D、低温条件抑制酶的活性,既可以抑制有氧呼吸,也可以抑制无氧呼吸,D错误。故选B。5.黄河流域伏牛山区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弃耕农田中的群落类型及优势种会发生如下表所示的变化。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群落类型弃耕地群落草本群落灌木群落阔叶林群落优势种一年蓬艾蒿等荆条麻栎A.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B.群落的垂直结构越来越复杂C.群落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升高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逐渐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据表可知,该演替过程具有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A正确;BC、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内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随演替进行,群落的丰富度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越来越复杂,群落的光能利用率逐渐升高,BC正确;D、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通常不会随演替而提高,D错误。故选D。6.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存在于质体(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细胞器)中的含有铜离子的酶,它能催化质体外的多酚类物质形成黑色素或其他色素,从而出现褐变,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例可以说明无机盐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B.多酚氧化酶能够使多酚类物质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C.茶叶细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多酚类物质含量多,有利于制作绿茶D.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中物质区域化分布可有效阻止褐变【答案】C【解析】【分析】1、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2、一般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等,在高温、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会改变,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将细胞分隔成小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A、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存在于质体中的含有铜离子的酶,说明无机盐是构成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成分,A正确;B、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以多酚氧化酶能够使多酚类物质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B正确;C、茶叶细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多酚类物质含量多,有利于制作红茶,制作绿茶应该降低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褐变,C错误;D、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之一是:将细胞分隔成小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了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所以生物膜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细胞中物质区域化分布可有效阻止褐变,D正确。故选C。7.研究人员在观察了一种软体动物的生长情况后发现,该动物的种群密度(个·m-2)对个体的最大体长(mm)和单位面积质量(g·m-2)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描述与图示数据相符的是()A.最大体长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 B.单位面积质量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C.单位面积质量与最大体长呈正相关 D.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1000个·m-2【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叫种群密度;种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详解】A、据图分析,最大体长随着种群密度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即最大体长与种群密度呈负相关,A正确;B、据图分析,在种群密度小于400,随着种群密度的逐渐增大单位面积质量也增大,种群密度400之后,随着种群密度的逐渐增大,单位面积质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B错误;C、图示数据并未显示单位面积与最大体量的关系,故不能得出单位面积质量与最大体长呈正相关的结论,C错误;D、该图只是显示的种群密度与最大体长和单位面积质量的关系,不能推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故选A。8.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细铁丝、白纸等材料,制作含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作的橡皮泥条至少要有三种颜色、三种形态B.模拟后期I时,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大小均不同C.模拟后期Ⅱ时,细胞两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大小均相同D.模拟减数分裂末期Ⅱ时,4个细胞大小要各不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细铁丝、白纸等材料,制作含三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减数分裂模型,橡皮泥条需要两种不同的颜色、三种形态,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同一极的橡皮泥条大小均不同,但颜色可相同,B错误;C、减数分裂II后期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细胞两极,故模拟减数分裂II后期时,细胞两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大小均相同,C正确;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时,第一极体均分产生大小相同的两个第二极体,D错误。故选C。9.微核也称卫星核,是游离于主核以外的微型细胞核。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未能正常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则会形成微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核可通过碱性染料染色进行观察B.分裂期比分裂间期更容易观察到微核C.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断裂片段易形成微核D.可通过观察微核率判断染色体畸变率高低【答案】B【解析】【分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会发生的多种变化,若染色体断裂后发生错误的连接,可能引起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若染色体移向两极时发生不均等的分配,可能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若染色体没有归入细胞核,留在细胞核之外就可能造成微核的发生。【详解】A、据题意可知微核是由染色体形成,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和DNA,微核可通过碱性染料染色进行观察,A正确;B、微核是在有丝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形成的,因此不能观察分裂期的细胞,且有丝分裂间期时间长,微核已经形成,因此观察和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B错误;C、在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可牵引染色体移动,而不含着丝粒的染色体断裂片段易形成微核,C正确;D、微核的产生导致了染色体的畸变,有的细胞核染色体增加,有的细胞核染色体减少,因此可通过观察微核率判断染色体畸变率高低,D正确。故选B。10.某植物的花有紫、红、白三种颜色。两株红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6:1。取F2中红花植株随机传粉,杂交所得子代的表型比例为()A.2:6:1 B.9:6:1C.25:40:16 D.0:5: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株红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6:1,说明紫色为双显性个体,白色为双隐性个体,而红色植株为单显性个体,植物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两株红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表现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9:6:1,说明该性状是由2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为A、a和B、b,则紫花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_B_,白花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bb,红花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_bb和aaB_。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4种:AAbb:Aabb:aaBB:aaBb=1:2:1:2,则产生的配子类型之比为Ab:ab:aB=1:1:1,取F2中红花植株随机传粉,后代紫花(AaBb)为、白花(aabb)、红花(A_bb、aaB_),所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aBb)、红花(A_bb、aaB_)、白花(aabb)=2:6:1,A正确。故选A。11.在某水域生活着两种鸬鹚,这两种鸬鹚在同一区域捕食,并在同一区域营巢育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鸬鹚物种的形成方式属于同地的物种形成B.推测两种鸬鹚的捕食时间或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别C.自然选择可能使两种鸬鹚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步降低D.相同环境条件下两种鸬鹚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详解】A、两个鸬鹚物种生活在同一区域,但存在生殖隔离,其形成方式属于异地的物种形成,A错误;B、在某水域生活着两种鸬鹚,这两种鸬鹚在同一区域捕食,并在同一区域营巢育雏,它们的生态位不同,推测两种鸬鹚的捕食时间或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别,B正确;C、自然选择可能使生活在同一区域两种鸬鹚生态位不断分化,进而导致重叠程度逐步降低,C正确;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相同环境条件下两种鸬鹚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A。

12.血型为Rh-(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的孕妇两次怀有Rh+(红细胞表面有D抗原)的胎儿,在第二胎时易发生新生儿Rh溶血病。原因是第一胎分娩胎盘剥离时,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会刺激母体产生抗D抗体(IgG),再次怀孕时抗D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与胎儿的红细胞结合而引起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的血细胞无法通过胎盘相互接触B.Rh-妇女怀孕前体内含有可特异性识别D抗原的淋巴细胞C.Rh+妇女两次怀有Rh-胎儿,在第二胎时也会引发新生儿Rh溶血病D.Rh-孕妇在初次分娩Rh+胎儿后注射抗D抗体可有效预防二胎Rh溶血病的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第一胎一般无临床症状,是因为第一胎胎儿红细胞或D抗体进入母体是少量的,并且大多数是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期进入母体的,此时母体产生的抗体较少,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系统的就更少了,所以不易发生新生儿溶血。但当这位母亲第二次怀孕时,胎儿的红细胞或D抗体再次进入母体,引起二次免疫,母体会产生更多的D抗体,此时的抗体也更容易进入胎儿循环系统,也就更容易导致新生儿溶血。【详解】A、胎盘可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等,怀孕期间母亲和胎儿的血细胞无法通过胎盘相互接触,A正确;B、Rh-妇女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Rh-妇女怀孕前体内含有可特异性识别D抗原的淋巴细胞,B正确;C、Rh+妇女两次怀有Rh-胎儿,说明红细胞表面无D抗原,在第二胎时不会引发新生儿Rh溶血病,C错误;D、Rh-孕妇在初次分娩Rh+胎儿后注射抗D抗体,以消耗掉在妊娠末期或分娩时进入她体内的D蛋白,这样使母体内不发生针对D蛋白的初次免疫,可以预防下一胎发生Rh溶血,D正确。故选C。13.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冬天,走到户外的人们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依然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B.寒冷刺激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增加均可导致机体产热增加D.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传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产生冷觉【答案】B【解析】【分析】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觉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2、无论寒冷还是炎热,正常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详解】A、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依次经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效应器血管,使血管产生反射性收缩反应,以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B、寒冷刺激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这里肾上腺是效应器,B错误;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增加均可导致机体产热增加,C正确;D、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当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形成冷觉,D正确。故选B。14.为分离高产醋酸菌菌株,某研究小组配置的培养基配方如下:酵母膏1%,葡萄糖1%,碳酸钙2%,无水乙醇3%,琼脂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膏可以为醋杆菌提供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B.由于无水乙醇易挥发因此该培养基应采用过滤方法灭菌C.无水乙醇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并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D.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选取培养基上具有较大透明圈的菌落【答案】B【解析】【分析】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详解】A、酵母细胞的水溶液提取浓缩而成的膏状物质为酵母膏,富含B类维生素,也含有机氮化物和糖类,这些成分能为培养细菌提供生长因子、氮源和碳源,A正确;B、培养基可在高压蒸汽灭菌后加入无水乙醇,B错误;C、无水乙醇为含碳有机物,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并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C正确;D、醋酸和碳酸钙反应会出现透明圈,故首先需要进行醋酸菌的初步筛选,通常选择透明圈较大且生长良好的单菌落,D正确。故选B。15.某细菌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代表某种酶。下列叙述正确是()A.图中①②均为RNA聚合酶,能催化氢键的断裂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图中RNA需经加工后,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C.图中有3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沿RNA的3’向5’方向移动D.图中3条多肽合成结束后,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RNA的合成,转录需要有RNA聚合酶的催化,并且转录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时,包括一个或者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游离的核苷酸碱基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题图分析,当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就会启动图中的三个基因的转录过程。【详解】A、当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就会启动图中的三个基因的转录过程,①②均为R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能将DNA解旋,也能催化形成RNA单链,因此RNA聚合酶能催化氢键的断裂,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合成,A正确;B、由图可知,细菌的RNA不需要加工,能直接参与翻译过程,B错误;C、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向3’端移动,C错误;D、图中3条多肽代表了图中三个基因的表达过程,故合成结束后,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不同,D错误。故选A。16.植物组织培养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才能使外植体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不同植物材料所需的植物激素配比不同,营养物质配比相同B.外植体经消毒后需用清水冲洗,以避免消毒剂长时间作用产生毒害C.将丛状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时,升高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有利于丛状苗长根D.生根后的试管苗移栽到特定培养基质中进行炼苗,需逐步降低培养环境的湿度【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发育形成植株。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详解】A、培养不同植物材料所需的植物激素配比不同,营养物质配比也不相同,A错误;B、外植体经消毒后需用无菌水冲洗,防止消毒剂长时间作用于外植体而产生毒害作用,B错误;C、将丛状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时,与发芽培养基相比,诱导根分化需要较低的细胞分裂素浓度,并进一步分化形成根的分生组织,最终形成根,C错误;D、生根后的试管苗移栽到特定培养基质中进行炼苗,需逐步降低培养环境的湿度,D正确。故选D。17.动物细胞培养是从动物体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在适宜环境下让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过程,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只能贴壁生长,不能进行悬浮培养B.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贴壁性下降C.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约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D.将培养箱中CO2浓度维持在5%,目的是促进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有: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应用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等。【详解】A、动物细胞可以进行悬浮培养,A错误;B、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B正确;C、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分离后再次培养,进行一次分离再培养称之为传一代,因此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应该大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C错误;D、将培养箱中CO2浓度维持在5%,目的是维持培养液的pH,D错误;故选B。18.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坐骨神经的电生理特性(实验中标本用任氏液浸润,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电刺激强度与动作电位幅值呈正相关B.相同电刺激强度下,a处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比b处大C.相同电刺激强度下,a处记录到动作电位持续时间比b处长D.电刺激强度增大而动作电位幅值不变时,所有神经纤维均发生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分析题意,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值(即大小变化幅度)可以叠加,故在一定范围内,电刺激强度与动作电位幅值呈正相关,A正确;BC、a、b为坐骨神经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且“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和传导速率均有差异”,故相同电刺激强度下,a处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比b处大,但a处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不一定比b处长,B正确,C错误;D、结合题意可知,坐骨神经由多种神经纤维组成,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刺激强度会改变被兴奋的神经根数,它们叠加到一起的动作电位幅值就会改变,因此在刺激的基础上依次施加由弱到强的电刺激,当动作电位幅值不再随刺激增强而增大时,刺激强度即为最大刺激,所有神经纤维均发生兴奋,D正确。故选C。19.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图1,已知甲病是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乙病相关基因经PCR扩增、限制酶剪切后,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正常基因相比,乙病基因多一个限制酶剪切位点B.若乙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碱基数目相等,则两者控制合成的多肽链长度相同C.Ⅱ-2与Ⅱ-3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是1/8D.Ⅲ-1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后代患病概率为1/34【答案】D【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分析图1,I-3和I-4正常,但生有患病的孩子,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图2中I-3和I-4都有三个片段,说明均含有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推测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示I-2正常,I-3和I-4是正常个体,推测最上端片段是致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相比,乙病致病基因没有多限制酶位点,A错误;B、若乙病基因与正常基因碱基数目相等,则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由于替换后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等提前出现或延迟出现,故两者控制合成的多肽链长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C、已知甲病是伴性遗传,若是隐性遗传,则I-1患病,II-1也应患病,故属于伴X显性遗传病,设甲病相关基因是A/a,乙病致病基因是B/b,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1/256,即bb=1/256,则b=1/16,B=15/16,Ⅱ-2正常,其相关基因型是Bb=2/17,BB=15/17,则Ⅱ-2基因型是2/17BbXAXa、15/17BBXAXa,II-3基因型是bbXaY,Ⅱ-2与Ⅱ-3再生一个男孩,正常(B-XaY)的概率16/17×1/4=4/17,C错误;D、Ⅱ-2基因型是2/17BbXAXa、15/17BBXAXa,II-3基因型是bbXaY,Ⅲ-1正常,其基因型是BbXaXa,与一正常男性(2/17BbXaY、15/17BBXaY)结婚,后代患病(bb)概率是2/17×1/4=1/34,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0.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其中生长着各种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以及草鱼(以水草为食)、鲫鱼(以植物及浮游动物为食)、黑鱼(以其它小鱼为食)等鱼类。由于受到生活污水和重金属废水污染,氮、磷、镉等元素超标。回答下列问题:(1)鲫鱼属于第____营养级。推断上述三种鱼中,____的数量最少,原因是____。(2)污染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如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浮游动物以及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鱼类因缺乏____而大量死亡,此时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调节,水质进一步恶化。(3)种植有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的生态浮床可用于改善水体环境,原因是浮床植物能通过____(写2点)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有人提议,浮床中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以提高经济效益,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提议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4)除建造生态浮床以外,治理该段河流污染的措施还有____。【答案】(1)①.二、三②.黑鱼③.黑鱼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较少(2)①.自我调节②.氧气③.正反馈(3)①.遮光、竞争吸收矿质元素②.不可行③.污水中含重金属离子(镉),会沿食物链富集,对家畜和人产生危害(4)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水排放)【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2、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污染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上述过程中存在水生植物→鲫鱼→黑鱼、水生植物→浮游动物→鲫鱼→黑鱼的食物链,则鲫鱼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由于黑鱼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较少,故上述三种鱼中,黑鱼的数量最少。【小问2详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污染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就会受到损害;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如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会导致藻类、浮游动物以及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使鱼类因缺乏氧气大量死亡,此时将引发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水质进一步恶化。【小问3详解】植物生长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矿质元素参与生命活动,种植有芦苇、美人蕉等植物的生态浮床可用于改善水体环境,原因是浮床植物能通过遮光、竞争吸收矿质元素等方式抑制藻类生长;由于污水中含重金属离子(镉),会沿食物链富集,对家畜和人产生危害,故浮床中的水生植物可以用于制作家畜饲料不可行。【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除建造生态浮床以外,治理该段河流污染的措施还有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水排放)。21.适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人的身心健康,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会发生相应变化,需要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统一维持内环境稳态。回答下列问题:(1)剧烈运动时,由于机体产热增加,汗腺大量分泌汗液,该过程受到位于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同时水分散失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原因是____(激素)分泌增加。(2)运动员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原因是内环境中____浓度降低,从而对Na+内流的____作用减弱,使神经细胞及肌肉细胞膜电位更容易发生____,因而兴奋性升高。(3)剧烈运动可导致血糖升高,此时血糖主要来源是____。血糖升高与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____等激素的分泌增加有关。剧烈运动过程中,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含量先增加的是____,原因是____。(4)运动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该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以家兔为实验对象,研究某神经(A神经)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从家兔颈部分离出A神经,该神经一端通向延髓,另一端通向内脏器官。电刺激A神经,家兔会出现会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欲进一步探究A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将A神经剪断(如下图所示),分别用适宜强度电刺激中枢端及外周端,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①若刺激中枢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刺激外周端心率及血压无变化,说明A神经是____神经;②若刺激中枢端心率及血压无变化,刺激外周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说明A神经是____神经;③若_____,说明A神经是混合神经。【答案】(1)①.下丘脑②.抗利尿激素(2)①.Ca2+(钙离子)②.抑制(屏障)③.去极化(3)①.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②.胰高血糖素③.肾上腺素④.肾上腺素受神经调节,糖皮质激素受神经-体液调节,前者速度快(4)①.传入②.传出③.刺激中枢端和外周端均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解析】【分析】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小问1详解】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能够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水分散失增加会导致尿量减少,原因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小问2详解】Ca2+浓度降低会导致抽搐,故肌肉抽搐现象是内环境中Ca2+浓度降低,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去极化过程Na+内流,复极化过程K+外流和Ca2+内流,可推测Ca2+对Na+内流具有抑制作用,故内环境中Ca2+浓度降低会对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使神经肌肉的去极化,兴奋性升高。【小问3详解】血糖的来源有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剧烈运动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升高与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等有关;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如剧烈运动、缺氧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即刻调动,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糖皮质激素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调控轴调节分泌,可知肾上腺素受神经直接调节而糖皮质激素受神经-体液调节,前者速度快,故剧烈运动过程中肾上腺素激素含量先增加。【小问4详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进一步探究A神经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实验操作是将A神经剪断,分别用适宜强度电刺激中枢端及外周端,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①若A神经是传入神经,由于传入神经能够将感受器感受到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故其剪断后,刺激中枢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刺激外周端心率及血压无变化。②若A神经是传出神经,其作用是将神经中枢的信息传导至效应器,将其剪断后,预测变化是刺激中枢端心率及血压无变化,刺激外周端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③若A神经是混合神经,则刺激中枢端和外周端均出现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现象。22.甘蓝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培育得到抗黑腐病的甘蓝。(1)原生质体制备。取两种植物的部分组织经____后,放入含有较高浓度____的水解酶混合液中处理,酶解结束后,经过滤、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及吸除____,分离得到原生质体。水解细胞壁时维持较高渗透压的目的是使细胞处于____,从而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2)原生质体融合。为便于筛选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取野生黑芥幼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制备原生质体,并经紫外线照射失去增殖能力,则可取甘蓝幼苗的____为外植体制备原生质体。经PEG诱导后,去除PEG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经观察,若某细胞具备____的特点,则可初步判断该细胞为杂种细胞。诱导融合时,PEG处理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会使____;时间过短则使融合率下降。此外影响两种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因素还有PEG的浓度、融合培养条件及____。(3)培育抗黑腐病甘蓝。将杂种细胞置于适宜培养基中培养,经器官发生途径或____途径形成再生植株,通过接种高浓度____,筛选出高抗性的杂种植株。【答案】(1)①.消毒②.甘露醇③.水解酶④.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2)①.根(根尖)②.既有叶绿体又有增殖能力③.原生质体活性下降④.原生质体密度和比例(3)①.体细胞胚发生②.黑腐病菌【解析】【分析】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细胞壁,获得的原生质体处于适宜浓度的等渗溶液中,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避免失水或吸水;由于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因此可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对杂种植物进行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小问1详解】原生质体制备。取两种植物的部分组织经消毒后,放入含有较高浓度甘露醇的水解酶混合液中处理,使细胞处于微弱的质壁分离状态,从而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酶解结束后,经过滤、低速离心,去除细胞碎片及吸除剩余的水解酶,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小问2详解】原生质体融合。甘蓝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为便于筛选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取野生黑芥幼苗的叶片为外植体制备原生质体,并经紫外线照射失去增殖能力,同时取甘蓝幼苗的根为外植体制备原生质体。经PEG诱导后,去除PEG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经观察,若某细胞具备既有叶绿体又有增殖能力的特点,则可初步判断该细胞为杂种细胞。诱导融合时,PEG处理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会使原生质体活性下降,时间过短则使融合率下降。影响两种原生质体融合率的因素还有PEG的浓度、融合培养条件及原生质体密度和比例。【小问3详解】培育抗黑腐病甘蓝。将杂种细胞置于适宜培养基中培养,经器官发生途径或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形成再生植株,通过接种高浓度黑腐病菌,筛选出高抗性的杂种植株。23.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做了一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一)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如下表:回答小问(1)、(2)、(3)细胞分裂素浓度(g·L-1)叶绿素含量(mgchl·gFW-1)光合速率(μmolCO2·m-2·s-1)叶片含氮量(%)生物量(g·plant-1)01.586.521.8317.650.51.827.821.9422.951.02.348.641.9827.442.02.158151.9623.56(二)为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叶片生长的影响,研究者所做实验及其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小问(4)、(5)、(6)。(1)测定叶绿素含量可用____作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研磨时需加入碳酸钙保护叶绿素,原理是研磨会导致____,而碳酸钙可以中和酸性物质。(2)细胞分裂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原因是:____增加,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使____。(3)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不仅可以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与____的差值增大,从而使增加植物的生物量;还能____,延长植物生长周期。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对该植物生长____(填“有”或“无”)双重性。(4)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有无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的部位及____。I~IV组实验均需设置对照处理,第Ⅱ组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5)研究者认为细胞分裂素可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对比I、Ⅱ两组实验结果,推测其影响是使营养物质向____部位运输。实验Ⅱ、Ⅲ、IV的结果表明,A叶数量减少导致B叶生长减慢,原因是____。(6)为进一步验证细胞分裂素对营养物质运输的影响,研究者以图所示植株为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组所做的处理包括哪几项?____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 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C.用14C标记的淀粉溶液涂抹A2叶 D.用14C标记的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答案】(1)①.95%乙醇②.液泡破裂释放酸性物质(2)①.叶片氮含量②.光能吸收、转化速率加快(3)①.呼吸量②.延迟衰老③.无(4)①.A叶的数量②.蒸馏水处理(5)①.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细胞分裂素处理部位)②.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减少,向B叶运输的营养物质减少(6)AD【解析】【分析】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小问1详解】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测定叶绿素含量可用95%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由于液泡破裂释放酸性物质破坏色素,而碳酸钙可以中和酸性物质,故研磨时需加入碳酸钙保护叶绿素。【小问2详解】分析表格,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加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氮量均增加,酶的化学本质通常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叶片氮含量增加,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叶绿素参与光反应过程,叶绿素含量增加,使光能吸收、转化速率加快,故细胞分裂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小问3详解】净光合作用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利于植物生长,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不仅可以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的差值增大,从而使增加植物的生物量;细胞分裂素还可延迟衰老,延长植物生长周期;双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随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加,与对照相比,各组的数值均有所增加,故细胞分裂素对该植物生长无双重性。【小问4详解】本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有无用细胞分裂素处理、细胞分裂素处理的部位及A叶的数量;I~IV组实验均需设置对照处理,该实验的研究问题可以判断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的有无,对照组的处理是用蒸馏水做与对应实验组同样的处理。【小问5详解】I组的实验组比对照组B叶面积小,而II组的实验组B叶面积比对照组大,对比I、Ⅱ两组实验结果,推测其影响是使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细胞分裂素处理部位)部位运输;由图乙分析可知,实验I中B叶片的面积相对值低于对照组,这说明用细胞分裂素溶液处理A叶,导致B叶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实验ⅡI、II、IV中B叶片面积相对值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