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课件景点美食民宿文化推广课件_第1页
甘肃敦煌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课件景点美食民宿文化推广课件_第2页
甘肃敦煌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课件景点美食民宿文化推广课件_第3页
甘肃敦煌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课件景点美食民宿文化推广课件_第4页
甘肃敦煌家乡城市文化介绍宣传课件景点美食民宿文化推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它的历史,是个延续千年的梦。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敦煌世界艺术明珠—敦煌目录COMPANY01城市介绍020304景点介绍美食介绍特色文化城市介绍01CityIntroduction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为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自2100多年前汉武帝“据两关、列四郡”(两关:玉门关、阳关;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起,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中西交通中转站和西域门户,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更有《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天宝年间元宵灯会,长安第一,敦煌第二,扬州第三”的辉煌。PS:图片来源于百度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PS:图片来源于百度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介于北纬39°40′—41°40′,东经92°13′—95°3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4.5%。地理位置敦煌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41.7℃,最低气温-30.5℃。年平均无霜期152天。气候特征敦煌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银矿、钒矿、铁矿、磷矿、硫矿、石棉、芒硝等4大类(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26个品种,品位高、贮量大、易开采。已探明钒资源储量153.86万吨,占中国总量的5%,位居中国第四,主要分布在方山口地区,平均品位0.86%,最高达3%;钨矿初步探明的金属储量15.2万吨,白云岩资源储量约2亿吨,花岗岩(大理岩)资源储量约为360亿立方米,石灰石资源储量约5亿吨以上。矿产资源敦煌是中国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年日照时数3257.9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年太阳辐射量6882.57兆焦耳/平方米,发展光电产业潜力巨大。2010年,敦煌市被确定为中国首个百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基地,2011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新能源示范城市。光能资源景点介绍02Introductiontoscenicspots又称“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S:图片来源于百度莫高窟被鸣沙山环抱,长约150米,宽约50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在鸣沙山下,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PS:图片来源于百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千米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最高海拔1715米。“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鸣沙山PS:图片来源于百度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距市中心25千米。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仿造沙洲古城设计建造而成,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PS:图片来源于百度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三危山东西数十里,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三危山古代又称碑羽山、神羽山,从敦煌绿洲看,隐三峰崇之,如危欲坠,而得名三危。敦煌人称三危山为坐镇敦煌第一山,清代敦煌八景将三危山列为敦煌第一景,称做“危峰东峙”。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三危山PS:图片来源于百度美食介绍03Foodintroduction甘肃美食杏皮水胡羊焖饼羊肉粉丝汤泡儿油糕PS:图片来源于百度驴肉黄面驴肉黄面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

,号称中华一绝。“驴肉黄面”顾名思义,其实是两道菜,一盘驴肉作菜,配手工拉制的黄面作主食。敦煌民间流传久远的吃法便是如此。到过敦煌的人和生活在敦煌的人都会在路边看到很多驴肉黄面馆,正宗的酱驴肉黄面馆敦煌人都知道,有家顺张黄面馆,就是享誉敦煌城的驴肉黄面代表。PS:图片来源于百度杏皮水杏皮水使用敦煌当地特有的李广杏的杏皮熬制而成,是一款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饮品。

据史料记载,此杏为汉代飞将军李广从匈奴地区(今新疆)带到敦煌栽植嫁接而成。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超市、景点以及沙州市场都可以买到,随处可见的饮品。酸甜可口!夏天敦煌酷热难耐,来上一杯冰镇杏皮水,清热解渴,酸甜开胃。PS:图片来源于百度胡羊焖饼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西端,是汉人文化和胡人文化的融合之地,而这道胡羊焖饼就是胡人的饮食习俗演变而来。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少数民族)相融合,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煮羊肉和面饼的焖炖相煎,实属一道敦煌美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PS:图片来源于百度羊肉粉丝汤羊肉的选用精心讲究,必须是本地饲养的且膘肥体壮的羯羊。很多人喜欢在早上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粉汤,驱寒暖胃,滋补爽口。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入调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入碗中,舀入沸汤,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葱、辣椒末等。观之红黄绿白,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腻。PS:图片来源于百度泡儿油糕泡儿油糕是从唐代“见风俏”演变而来,最初流行在宫廷、宫邸的宴席上。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外观看起来跟耳朵眼儿炸糕很像,但是比耳朵眼儿还要好吃,松软不粘牙,有红糖芝麻花生。内馅是白糖+芝麻或者核桃仁等,和面时还要加入猪油让它可以蓬松起泡。泡儿油糕以红豆沙为馅,搭配香脆爽口的脆皮,其口感微甜不腻、酥脆不软,咀嚼的层次丰富。PS:图片来源于百度特产文化04Specialtyculture名称由来“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朝正式设敦煌郡。古代人一般用汉语字面意义来解释“敦煌”地名,如东汉应邵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唐朝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但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敦煌”的词源不是汉语。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记载的“敦薨”是敦煌最早的称呼,而“敦薨”或敦煌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音译,至于是哪个民族则众说纷纭。日本学者藤田丰八考证说,敦煌可能是都货罗(Tokhara)译音,而都货罗也就是当时居住在敦煌、祁连间的月氏人

;中国学者岑仲勉认为敦煌的词源是“桃花石”(Taugas);王宗维认为“敦薨”或敦煌为“吐火罗”的音译,并推断敦煌为吐火罗人居住的故地;李得贤则认为敦煌为古羌人语言“朵航”(义为诵经地或诵经处)的对音。丝绸之路节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丝绸之路节创办于1992年,此后每年举办一次。节日期间,专门组织有敦煌之旅,从兰州出发,沿祁连山麓向西,经武威、张掖、酒泉,过嘉峪关,最后到达敦煌。其行程虽仅是丝绸之路中的一小段,但所到之处,景色壮观。届时骑骆驼、爬沙山,中外游客同乐,情趣盎然。节日期间不有很有游玩项目,各种比赛,还会有很多商品展销会、经贸洽谈会,名优土特产展销会等。也促进着相关经济的发展。四月八庙会敦煌“四月八庙会”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当地居民,特别是佛教信徒为纪念释伽牟尼涅日,携老扶幼,成群结队,聚集在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烧香拜佛,朝圣祭祖。对于中国来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佛教释迦牟尼佛的诞辰,也是牛的生日。当地旧时有敬佛祈福,待牛如“宾”的习俗。有些地方还举行祭虫活动,在庙里供上全猪全羊等供品,列插五色旗子,宣读祭虫告文,烧香烧表,磕头礼拜,祈求神灵保佑,一年不生虫害。四月初八,在当地农事上也是个很重要的日子。俗语说:“过了四月八,庄稼汉心放下。”就是说四月初八之前,如果遇上强霜冻,就会麦秋绝收,因而庄稼汉总是提心吊胆。人们长期验证,当地过了四月八,再就不会有霜冻,所以庄稼汉就放心了。又谚曰:“过了四月八,庄稼汉晌午倒见(躺)下。”就是说过了四月八,昼更长,夜更短,庄稼汉吃过午饭,开始进行午休了。俗称“下晌”,就是午休的意思。李广杏可称敦煌水果之王,每年六月底七月初是李广杏的收获季节。李广杏因其光泽黄亮、汁甜如蜜而享有盛名。当年曾为李广解危救困的甜杏,随着李广大军传入敦煌,所以敦煌人把它叫作李广杏。敦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因而李广杏含糖量高,甘美爽口。用李广杏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