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_第1页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_第2页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_第3页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_第4页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实验专项强化训练(高中生物教材部分实验)一、单项选择题(40道)1.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糖的有A.①③⑥B.①②③C.①③D.③④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w.w.w.k.s.5.u.c.o.mA.将在蔗糖溶液中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转到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则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C.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蛋清稀释液中,溶液变成紫色3.在新榨取的梨汁中加入斐林试剂,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将成熟花生种子的子叶做成临时切片,用苏丹Ⅳ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红色颗粒;向新鲜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豆浆呈紫色。上述实验现象证明,梨汁、花生种子的子叶和豆浆中主要含有的有机物依次是A.还原糖、蛋白质、脂肪 B.淀粉、脂肪、蛋白质C.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D.糖类、蛋白质、淀粉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无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5.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的叶绿体时,发现无论怎样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视野都很灰暗,只看见大概的细胞轮廓而无法看清细胞中的叶绿体,那么可能的原因是AA.反光镜没有调节好 B.没有用物镜C.装片中的标本没有对准通光孔 D.装片上没有标本6.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7.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对植物细胞进行多种鉴定。下列各项中,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 D.蛋白质的吸水力比纤维素强8.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9.将一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质壁分离,下列说法中出现问题的是A.此细胞是活细胞B.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KN0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10.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11.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如下表。下列评价中不合理的是A.缺少正常pH的对照组B.新鲜唾液没有再作稀释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12.下表为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请据表分析,如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选择表中的哪些试管试管步骤1步骤2步骤311mL清水35℃~381mL10%鸡蛋清溶液21mL胰蛋白酶35℃~381mL10%鸡蛋清溶液31mL胰蛋白酶35℃~381mL10%鸡蛋清溶液41mL胰蛋白酶4℃1mL10%鸡蛋清溶液51mL胰蛋白酶35℃~385mm×5mm毛边纸61mL纤维素酶35℃~385mm×5mm毛边纸71mL胰蛋白酶35℃~381mL10%鸡蛋清溶液A.1、4和5 B.2、3和7 C.5、6和7 D.1、2和513.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A.①④②③⑤B.①⑥④②⑤C.①②⑥③⑤D.②⑥①③⑤1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A.进行纸层析→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将实验材料研磨B.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再画线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在滤纸条上画线→制取滤液→进行纸层析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制取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进行纸层析15.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证明了A.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度不同,B.叶绿体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C.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色素的颜色D.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片层结构的薄膜上16.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看到滤纸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中两色素带间距离最大的是A.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B.叶黄素与叶绿素aC.叶绿素a与叶绿素b D.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17.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距离滤液细线由近到远的颜色依次为A.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B.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C.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D.黄色、橙黄色、黄绿色、蓝绿色18.对圆形滤纸中央点的叶绿体色素滤纸进行色素分离,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的色素是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19.匈牙利学者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A.顶端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D.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20.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21.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活动中,甲同学持有2张“糖卡”,乙同学保管“胰高血糖素卡”和“胰岛素卡”,丙同学持有4张“糖卡”。据此判断三位同学中能够代表人体内胰岛的是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和丙同学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最好选择调查的遗传与方法是A.白化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3.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Cl的浓度变化而变化B.DNA的鉴定实验需要沸水浴C.几次加水的目的都是调节NaCl溶液的浓度D.鉴定DNA的试剂是二苯胺试剂24.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l浓度使DNA析出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25.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对三次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过滤后,核物质存在于滤出的固体物中B.第二次过滤时,使用多层纱布,DNA存在于纱布上的粘稠物中C.第三次过滤后,DNA存在于滤液中,可进一步除去非DNA物质D.上述的A、B和C中有二项是正确的26.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提取获得的含DNA黏稠物(还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其中含DNA少的是第一,放入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①和黏稠物②;第二,放入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③和黏稠物④;第三,放入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中,搅拌后过滤,得滤液⑤和黏稠物⑥。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27.下列操作中,对DNA的提取量影响较小的是A.搅拌时,要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缓搅动B.使鸡血细胞在蒸馏水中充分破裂,放出DNA等核物质C.在析出DNA黏稠物时,要缓缓加蒸馏水,直至溶液中黏稠物不再增多D.在用酒精沉淀DNA时,要使用冷酒精,甚至再将混合液放入冰箱中冷却28.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b四个现象,并推测出相应的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椎测理由:①核能抵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④B.b~③C.c~②D.d~①29.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事件①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②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③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④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光合作用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30.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3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操作及结果正确的是A.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含35S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B.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C.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含35S的噬菌体D.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3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沉淀物中,则获得侵染噬菌体的方法是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培养噬菌体33.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重大突破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孟德尔开创性地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萨顿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C.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4.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B.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35.下列各项依次是实验用剂、该用剂目的和实验目的,其中错误的是A.无水乙醇:作有机溶剂,提取叶绿体色素B.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培育单倍体无籽果实C.醋酸洋红:使核物质染色,观察有丝分裂D3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C.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37.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38.在生物学实验中,关于引流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试剂,然后将装片倾斜B.引流的目的是让试剂渗到盖玻片下C.还原糖鉴定实验中需要用引流法D.引流法可防止装片中产生气泡39.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0.下列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实验中没有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A.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途径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二、多项选择题(10道)1.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正确的是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

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C.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使用氯化钠溶液析出DNA

D.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为了观察液泡的变化,使用龙胆紫对其进行染色。2.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3.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后,分别将试管放在冰水、沸水中5min后,待试管冷却后分别加入3滴碘液,结果两支试管都变蓝,证明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A.酶与淀粉不能在设置各自温度之前接触B.缺少温度为37℃C.这两支试管都不应变蓝D.不能用碘液检验是否存在淀粉4.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应选择带有较多嫩叶和幼芽的一年生枝条B.采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基部,应使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C.必须严格控制不同插条的浸泡时间D.应采用“土培法”培植插条5.做“调查人类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要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B.调查对象通常既可以发病率高的多基因遗传病也可以是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各小组可单独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内容通常指“有无家族倾向、显隐性的推断、预防、原因等”。6.能够引起实验鼠患败血症死亡的处理方法是A.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B.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C.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D.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7.下列有关生物或化学物质鉴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向蛋白质液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紫色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可出现砖红色沉淀C.DNA与甲基绿试剂作用,出现黄绿色

D.脂肪可以被苏丹III试剂染成橘黄色8.表中实验正确的是实验鉴定物质试剂颜色A葡萄糖斐林橘黄色B脂肪苏丹Ⅲ砖红色C蛋白质双缩脲紫色DDNA二苯胺蓝色9.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动物新鲜肝脏研磨液煮沸并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会出现大量气泡B.将在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静置10min以上,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在地心引力的影响下,蚕豆种子萌发的幼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D.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处于分裂状态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步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影响的实验中,应先将Na2S03加入稀H2S04再移至玻璃罩内B.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应依次将NaOH和CuS04溶液加入到苹果或梨的组织样液中C.鉴定蛋白质的实验中,应先将NaOH和CuS04溶液混合,然后加入稀释的蛋清溶液D.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片前应该进行解离、漂洗和染色三、非选择题(12道)1.(8分)下面是“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蛋白质及DNA的鉴定”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对其中的错误加以订正:(1)选取材料:选取苹果、新鲜牛奶、兔血分别做还原糖、蛋白质、DNA的鉴定实验。(2)鉴定实验:鉴定还原糖时加入刚配制的斐林试剂,立即观察颜色变化。鉴定蛋白质时取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立即加入双缩脲试剂B,观察是否出现紫色。鉴定DNA时,取一支试管,将DNA溶于0.015mol/L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并观察其颜色变化。订正:2.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①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至关重要的特性是。②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填字母)的不同所致。(3)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同于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肾小管壁细胞膜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一28。他以这两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依据是。3.(8分)把载有新鲜水绵和细菌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光线从反光镜反射上来后,可看到细菌从分散状态逐渐向水绵方向运动,水绵附近细菌的密度增加。如果在反光镜上方放置一个三棱镜,使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束照射水绵的不同部位,这时看到细菌逐渐聚集成明显的两堆(如图所示)。请回答:(1)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这类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__。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放置三棱镜后,细菌聚集成两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4.(8分)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鉴定组织还原糖的实验中,选择苹果、梨子等为实验材料,而不选择幼嫩的菠菜叶,是因为。(2)为了验证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通常选择紫色洋葱鳞叶片为材料,为什么不选用黑藻叶片?。(3)观察植物细胞有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特点,通常选用洋葱根尖(2n=16)而不选择小麦根尖(2n=42)的理由是。(4)植物向光性实验往往选择盆栽的玉米、小麦、向日葵等幼苗作材料,而不用盆栽的榕树,其原因是。5.(7分)请回答下列关于关于实验的问题:(1)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如想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则应从盖玻片的一侧滚入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在分离出的空间中充满了。这一现象说明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加入丙酮的作用是。给装有层析液的烧杯加盖的目的是。6.(7分)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生物实验中碰到有关颜色变化的问题,请分析回答:(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稀释液中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后,又加入2mL双缩脲试剂B,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3)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浓度为0.015mol/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一段时间后溶液并没有呈蓝色,最可能的原因是。(4)用棕色的广口瓶按课本要求规范地制作小生态瓶,摸拟池塘生态系统,各成分比例适合,取村良好,制好后放在卧室的装饰柜里,一星期后发现水质和藻类颜色异常,为了维持小生态瓶的稳定性,至少应作下列改进:①;②;(5)在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组装置(包括亚硫酸钠与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组放在遮荫处,一组放在向阳处,结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现褪绿现象,这说明。(6)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7.(10分)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并,试管中出现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2)在盛有10ml的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3)小麦幼根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区,用显微镜观察此区的徒手纵切片,可见到该区已分化出木质部,其中输送水分的是。(4)为了研究小麦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应以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小麦根尖的分生区处于期的细胞染色体。若以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培育中的小麦幼苗根部,则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处理前相比较,其数目。(5)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效果不好,这是由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6)现有在培养皿中萌发至3cm的小麦幼苗,罩以侧面开一个小孔的纸盒,胚芽鞘弯向小孔生长。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上证明,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方法是:取弯曲处纵切片制成玻片标本,用观察并测量向光侧和背光侧细胞长度。8.(7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50%酒精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X染液线粒体C菠菜叶清水叶绿体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E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清水、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2)A组实验的目的是,50%酒精的作用是。(3)B组实验的X染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色。(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5)在E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层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9.(5分)下表是一些细胞在水中和不同溶液中的形态变化,已知NaCl溶液、葡萄溶液和KNO3溶液的浓度均较三种细胞液浓度高一些,一段时间后细胞的状况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细胞种类清水NaCl溶液葡萄糖溶液KNO3溶液人红细胞皱缩无明显变化大肠杆菌不胀破无明显变化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洋葱表皮细胞不胀破质壁分离无明显变化(1)请将表中空白处填出。(2)已知葡萄糖溶液较人红细胞溶液浓度高,人红细胞的形态为何无明显变化?。10.(8分)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甲-戊五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学生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甲-++++乙+-+++丙++-++丁+++++戊+++++“+”表示有,“-”表示无(1)甲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乙观察到的结果是,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请从下列序号中选择)A.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无法看清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2)丁在进行上述步骤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有丝分裂的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经老师纠正后,丁在视野中找到了有丝分裂的图像,但所看到的细胞图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让图像向视野中央移动应将装片向移动。(3)戊观察到了许多长方形的细胞,没有找到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图像,可能原因是。11.(10分)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41020355590500.20.40.7001001.01.31.20.10150.11.92.22.80.20200.23.13.34.40.30250.34.04.55.00.40(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的量。(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 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 __(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5)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2分)12、(7分)在进行DNA粗提取实验时,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新鲜鸡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②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塑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ml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快速搅拌5分钟后经滤纸过滤,取得其滤液。③滤液中加入40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1分钟。④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再进行过滤而得到含DNA的黏稠物。实验结果是:所得到的含DNA的黏稠物极少,导致下一步试验无法进行。(1)指出并改正上述实验操作中的错误,,。(2)要进一步提取DNA时,需加入冷却的酒精,其作用是和。(3)能否用牛血或牛肝代替鸡血做实验?为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道)1—5、CDCAA6—10、DDBDC11—15、BBDDC16—20、DCAAC21—25、BBCBA26—30、BABCC31—35、DDBAB36—40、CDBCD二、多项选择题(10道)1—5、ABCBCDABBCAD6—10、BCDABCCDCDABC三、非选择题(12道)1.(8分)(1)选取材料时应该用鸡血而不是用兔血。(2)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后还需要水浴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3)牛奶样液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必须先摇匀,然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4)鉴定DNA时应取两支试管,其中一支只加入氯化钠溶液和二苯胺试剂,作为对照实验。2.(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①选择透过性②磷脂双分子层;一定的流动性③A(3)蛋白质;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而肾小管细胞对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强3、(8分)(1)异养需氧型因为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细菌向氧气的地方集中生活.(2)因为藻类植物色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反应释放氧气,所以细菌在红光和蓝紫光区集中生活.4.(8分)(1)幼嫩的菠菜叶是绿色,干扰颜色观察,实验效果不明显。(2)黑藻叶片无有色液泡,液泡变化不明显。(3)小麦细胞内染色体数太多,难以观察和计数。(4)榕树属于木本植物,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出现向光性现象时间太长5.(1)细胞液用吸水纸吸引蔗糖溶液原生质层(2)使叶片研磨得充分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防止层析液大量挥发6.(7分)(1)加入的双缩脲试剂B过量[生成过多的Cu(OH)2](2)②画色素滤液细线次太少(只画一次滤液细线)(3)没有加热煮沸一段时间(4)①棕色的广口瓶换成无色的广口瓶②应放在较强的散射光处(5)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多,受到的危害重(6)解离后染色前没有漂洗7.(1)水浴加热至沸腾(水浴加热煮沸)还原糖(2)过氧化氢酶(3)根毛导管(4)有丝分裂中增加一倍(或原来的两倍)(5)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其细胞液中无色素对比度低)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6)显微镜8.(7分,每空1分)(1)盖玻片、载玻片(缺一不给分)(2)鉴别花生种子含有脂肪洗去浮色(3)健那绿蓝绿色(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5)原生质9.(1)细胞种类清水NaCl溶液葡萄糖溶液KNO3溶液人红细胞胀破先皱缩后恢复大肠杆菌质壁分离洋葱表皮细胞先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2)葡萄糖分子被红细胞吸收,故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10.(1)B、D、A(2)先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相后,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使用高倍镜(2分);向右上方移动。(3)观察部位不正确(该生观察到的是成熟区细胞或伸长区细胞)(2分)11.(10分)(1)(B)2分(2)CO2(3)35℃(4) O2 (5)C6H12O62C2H5OH+CO22分12.(1)②中“20ml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错误,应改为“20ml蒸馏水”②中“经滤纸过滤”错误,应改为“经纱布过滤”④中“直到溶液中出现丝状物为止”错误,应改为“直到溶液中丝状物不再增加时为止”(2)凝集DNA溶解其他细胞物质(3)不能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DNA

(其他部分实验)一、单项选择题(20道)1.下面是一位同学观察植物某器官装片时画的细胞图,有关说法正确的A.d细胞属于畸形分化B.b、c细胞都不可以用于观察叶绿体运动C.四个细胞都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D.a细胞的染色体比其他细胞清晰2.在蒸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培养洋葱根尖一段时间,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实验目的可能是研究苯对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影响,但还需设计对照组B.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时,调节光圈、反光镜就可使视野清晰C.预计根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都是4N,但形态都不同D.依据的原理之一是“致癌物质苯会使细胞发生基因突变”3.用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1·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生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细胞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4.下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实验装置。以4株大小相同、同株植物上叶片等量的嫩枝条进行如下处理。开始实验时,各装置的重量都调至100g,其后每隔一段时间对各装置称重,记录并画出相应曲线:曲线I代表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A.A、BB.C、DC.B、CD.A、D5.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6.下图表示从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步骤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C.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层析法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7.把鼠肝细胞磨碎后放入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其中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可是加入丙酮酸,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c层必定含有的成分是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细胞质基质④ADPA.①和③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8.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下图所示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中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应该是A.3mg·mL-lB.4.5mg·mL-lC.6mg·mL-lD.9mg·mL-l9.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5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编号实验处理30min内上浮叶圆片数(片)叶圆片来源叶圆片数(片)自来水(mL)NaHCO3(克)1A1040022B1040163C1040344D104055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10.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发育成无子番茄;(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番茄无子这一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B.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不能正常结实C.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D.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没有种子11.实验表明,正常情况下维生素D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部,这是因为A.细胞膜上含有蛋白质成分B.细胞内含有相应的酶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的载体12.在下列研究激素的实验中,实验处理不会取得预期结果的是A.通过研磨鼠的胰腺来获取胰岛素B.切除哺乳期雌鼠的垂体使其乳汁分泌减少C.注射甲状腺激素使正常幼鼠发育加快D.给幼年雄鼠喂食含雄激素的食物可使其性早熟13.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构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组 ②对照组 ③黑暗中培养 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良好 ⑥生长不良 ⑦相同的适宜温度和充足水分等条件A.②③⑦⑤ B.②④⑦⑥ C.①④⑦⑥ D.①③⑦⑥14.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导致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A.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1︰1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15.某同学进行有关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实验发现:(1)当外界溶液中某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内某物质浓度时,细胞也吸收该物质;(2)只在有氧时才能吸收;(3)物质的吸收随温度而变化。哪些实验结果能说明物质的吸收不是依靠扩散作用A.只有(1)和(2)能说明B.只有(1)能说明C.只有(2)能说明D.只有(3)能说明16.一个细小的物体被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该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如果在一个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B.4个C.8个D.16个17.近年来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在英国诞生了,它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C.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HLA有关18.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班氏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隔水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判断最严谨的是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B.乙不可能是糖尿病患者C.甲出现尿糖,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19.线粒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细胞器,其独立性体现在:线粒体内的某些蛋内质是由线粒体内基因和细胞核内基因共同表达形成的。已知啤酒酵母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上,由三个大亚基和四个小亚基构成。现在有人认为:该酶的三个大亚基由线粒体自身表达形成,另四个小亚基是由核基因表达形成后运入线粒体与三个大亚基一起装配形成细胞色素C氧化酶。已知:亚胺环己酮能抑制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则能抑制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以下实验不能证明该论点的是A.往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亚胺环己酮,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B.获得离体线粒体,培养一段时间发现内膜上只有该酶的三个大亚基C.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加入红霉素,结果发现线粒体内只有该酶的四个小亚基D.往酵母菌培养基中同时加入亚胺环己酮和红霉素,发现线粒体中没有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任何亚基20.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动物类群种群样地跳虫类蜱螨类线蚓类线虫类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物种数密度有机肥田1016738304012019339化肥田479164l183275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二、多项选择题(10道)21.久置的纯蔗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经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对此问题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暴露在外,会被氧气氧化而具备还原性B.蔗糖溶液中的微生物将蔗糖水解后,有还原糖产生C.蔗糖是一种还原糖D.蔗糖与空气中CO2生成了还原糖22.如右图装置,若使植物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CO2*,瓶中的水为H2O,则瓶中植株是否有可能产生O2*,对该实验的结果及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不可能,因为CO2*中O*的只能转移到葡萄糖中,不能转移到O2中B.不可能,因为O2是光反应中H2O的光解释放的,而CO2*只参与暗反应C.可能,因为CO2*可参与形成H2O*,生成的H2O*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时,就可产后O2*D.可能,因为CO2*也可光解,生成O2*23.下图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B.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D.光照条件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光合作用旺盛24.下列关于动物实验与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摘除公鸡的睾丸,并将母鸡的卵巢移植给它,它就能生蛋B.破坏幼小蝌蚪的垂体,只要还有甲状腺,它就能变成青蛙净氧量0甲溶液净氧量0甲溶液乙溶液B光强度ACD.破坏猫的大脑与小脑,它的体温还能基本恒定25.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问都可能是实验的变量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C.数据测量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26.在适宜温度下,图中的曲线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产生O2的影响情况。两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分别培养了同样数量的绿藻。溶液甲是完全培养液,溶液乙是缺Mg培养液。下面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有关B.本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与必需矿质元素有关C.在A与B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D.在B与C点曲线间,绿色植物的代谢情况是只进行光合作用27.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ABD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用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28.将纯种黄粒玉米与纯种白粒玉米间行种植,任其自然传粉。收获时看到,在白色粒玉米植株所结果穗上有白色、黄色两种籽粒,而黄色粒植株所结果穗上却只有黄色籽粒。已知籽粒颜色是由种子胚乳表现出来的。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黄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B.两种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胚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两种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胚乳的基因型一定相同D.选择杂种玉米只能从白色粒玉米植株上选出黄色粒29.某班同学在做“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的研究性课题时,下列做法正确是A.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做部分调查即可说明问题B.调查的病例既可以是AIDS,也可以是地中海贫血症C.各小组结果汇总后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显、隐性的推断、预防、原因等30.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35SB.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既会传给儿子,也会传给女儿C.如果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D.与酶—样,tRNA也具有专一性,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三、非选择题(10道)3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把菠菜叶放进适当的溶液中进行研磨,将研磨液用沙布过滤后,得到一种绿色的液体。然后进行适当强度的离心分离,得到沉淀(沉淀A)。将此沉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可发现细胞核和一些由纤维素、果胶等构成的碎片组织(甲)。将其上清液的绿色部分进行较强的离心分离时,绿色部分几乎全部沉淀(沉淀B)。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此沉淀,则发现许多直径为几微米的细胞器(乙)。又把几乎透明的上清液,用更强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时,可得沉淀(沉淀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此沉淀,则发现许多球形或短棒状,内外有两层膜且膜向内折叠的细胞器(丙)。如继续进行强离心,可使上部的澄清液部分中的小微粒都得到沉淀,此沉淀(沉淀D)含有许多直径为0.2µm的致密小颗粒(丁)和由该颗粒所附着的膜(戊)构成的细胞器。(1)上述细胞中,甲~戊所表示的细胞结构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_,戊______________。(2)下面①~⑥是对上述沉淀A~D所含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请从①~⑥中找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的括号内。①与有氧呼吸有关,是“动力车间”②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③生产蛋白质的机器④位于细胞的最外面⑤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⑥蛋白质加工、合成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沉淀A( ),沉淀B(),沉淀C(),沉淀D()32.(8分)右图是从某生物组织分离出来的细胞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细胞最可能取自()A.人的口腔上皮B.玉米根尖成熟区C.小麦根尖分生区D.黑藻叶片(2)若将该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由于结构(填序号)中液体的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发生现象。(3)如果要进行细胞融合实验,首先需要用对该细胞进行处理。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4)若将某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可以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的_______和_______结构中。(5)大肠杆菌与该细胞结构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33.(11分)某同学完成了以下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操作:取两支试管并编号1、2,各注入2mL3%H2O2溶液;向1号管内滴入2滴氯化铁溶液,2号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两试管,观察并用带余星的木条检验,记录结果。(1)该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索的高低。滴加FeCl3的1号试管起到作用。(2)该实验的两项观察指标是、。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3)该同学继续研究温度对肝脏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所示。①代表肝脏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理由是。②反应速度除了受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还受、的影响。34.(8分)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因为叶片内含有叶绿素。研究发现叶绿素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但不确定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体内叶绿素形成的影响是否有差别。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完成下列过程,探究红光、绿色光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一)问题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材料和用具:红、绿二种光源、盛有沙土的花盆、大豆种子、清水及其他所需条件。实验步骤: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及结论: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7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材料,回答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问题上:(1)在根尖的培养时,若用的是往年收获的洋葱(处于体眠状态),则可用,(激素)溶液打破其休眠状态,促进生根。(2)在制备临时装片中,用清水漂洗目的是,龙胆紫溶液使染上深的颜色。(3)生物班某学习小组为研究洋葱根的生长规律,以求得到“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学习小组同学在幼根上每隔1毫米等距离绘制若干墨汁线,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天测定这部分幼根的总长度及增长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①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蚕豆幼根生长的原因是和的结果。②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得出:洋葱根的生长规律是。③你认为选取第天的根作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为最佳。性状(或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使前后代保持续性(或自我复制)36.(6分)卫生部已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报告评估》,提到苏丹红是一种人工色素(工业染料),它在人体内代谢生成相应的胺类。但最近还发现含苏丹红Ⅳ号的红心蛋,科研人员以鼠为实验材料,探究苏丹红Ⅳ号是否能诱导鼠肝癌的发生。请完成下列实验:Ⅰ、实验材料和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苏丹红Ⅳ溶液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Ⅱ、实验目的:探究苏丹红Ⅳ号能否诱导大鼠肝癌的发生。Ⅲ、方法步骤。(请简要写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两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肝癌的发生率。Ⅳ、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8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2㎜方格)、滴管、显微镜等。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试解释原因。(换成: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8分)在20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后来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和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先后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以及1952年赫尔希与蔡斯利用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1)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说明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使无毒的R型活细菌转化成了有毒的S型活细菌,你认为该转化因子是()A.荚膜B.合成荚膜的酶C.与合成荚膜的酶有关的基因D.整个S型细菌的DNA(2)在T2噬菌体实验中,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在T2噬菌体实验中,怎样培养含有放射性35S的T2噬菌体?(4)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实验,DNA作为遗传物质应该具备____和的特点。39.(6分)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是用进行培养,其原因是。(2)若未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则利用特定颜色反应鉴定其核衣壳化学组分的原理是: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②;③。(3)在分析出禽流感病毒的物质组成后,证明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