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_第1页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_第2页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_第3页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_第4页
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2024.04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读图1:由图1可推知,商代A.商王直接管辖周边族邑B.各族邑之间具有统属关系C.以族邑为基本统治单元D.各族邑享有很大的独立性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2.有学者统计了先秦时期的53种文献,发现共有178处出现“中国”一词,从使用语境方面分析后,发现当时“中国”一词约有五类含义(表1)。表1:先秦文献中“中国”一词含义“中国”的含义出现次数示例指京师9“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指国境之内17“咨女殷商,女穀于中国”指诸夏之领域14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指中等之国6“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小国之形也。”指中央之国1“南国之人……,北国之人……,中国之人,冠冕而裳。”据表1可知,先秦时期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王朝疆域不断扩大C.政治局势动荡不安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3.据《汉书》记载,西汉晚期陈汤曾说:“夫胡兵五而当汉(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解决边疆问题的条件成熟B.中原地区先进技术西传C.朝廷重视军事技术的革新D.西汉军事科技领先世界4.明代致位宰辅必须经由科举,而应科举必须读儒家经典,但当时的儒学代表人物大多不是位极人臣的大学士或名魁金榜的三鼎甲‘,而是以道义名节自励,讲求修、齐、治、平之道的各地的理学家。这反映了,明代A.民间儒学的影响扩大B..官方对民间思想控制减轻C.科举制选材功能失效D.儒家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5.清代前期,地方官经常劝谕百姓:“山头地角道旁溪畔,但可种植杂粮,尺寸毋使废弃;其山巅地力瘠薄之处,须更番轮种”“如多畜牛以积粪,多种桑以饲蚕,畔上种瓜以尽地力……田头种豆以备蔬菜”。由此可知,当时A.地方官员科技素养有所提升B.国家赋税依赖于农业生产C.引进了适应性强的高产作物D.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6.1865年前后,六十余岁的斌椿作诗写道:“卫公(指美国使节卫廉士)来京师,赠我《联邦制》。才士丁韪良(美国传教士),著书讲文艺。初如井底蛙,开编犹愤愤。书云地形方,主静明其义。岂知圆如球,昼夜如斯逝。”该诗可用于说明,当时A.列强对华文化输出成效显著B.欧美对华利益争夺日趋激烈C.传统知识分子出现转型迹象D.美国企图对华移植美式政体7.1895年至1900年是“民族”这个新词在中国传播的关键年代。这一时期史籍和报刊上逐渐出现了“民族”一词,唐才常、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始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这说明A.维新变法取得一定成效B.国家危亡促进国人觉醒C.三民主义成为思想主流D.近代报刊引领思想变革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8.读表2:表2:1948年2月国民党石家庄市某分部党员入党动机调查统计表入国民党动机人数占总数之比例怕打了饭碗而加入者15679.2%想利用国民党的关系靠近行政负责人者2010.2%糊里糊涂被拖进去者189.1%对国民党抱有幻想者31.5%总计197100%表2的调查结果反映了,当时国民党A.内部派系林立B.贪污及腐化严重C.坚持专制独裁D.组织和思想涣散9.1952年内地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是39.3%,至1957年上升至49.7%;1952年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是29.2%,至1957年上升至32.1%。这说明,当时我国A.集中力量发展内地经济B.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C.工业布局逐渐得到改善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10.1982年中共十二大指出:“近几年在农村建立的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只能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完善,决不能违背群众的意愿轻率变动,更不能走回头路。”这A.为国企改革奠定基础B.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D.巩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1.亚历山大在希腊本土主要以科林斯联盟的身份进行统治。在马其顿,他保持国王的身份,但同时也让臣民拥有一些传统的权利。在埃及,他就成了有绝对权威的法老,是神的化身。对于比较顽强的腓尼基诸城邦,他只要求诸城邦做附庸。亚历山大实行这一统治策略旨在A.为希腊文化扩张扫清障碍B.缓和帝国内部矛盾C.维护各地本土文化独立性D.促进区域文化融合12.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严复曾论及欧洲历史时说:“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严复所谓“拂特之制”是指A.城邦民主制B.政教合一体制C.封建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13.16世纪20年代,一位西班牙人在西非的加奥写道:“不可胜数的黑人来到这里,带来了大量的黄金,用来购买来自欧洲和柏柏尔地区(北非)的商品……但往往找不到足够的商品将身上的钱花光……”西非的这种状况A.迎合了欧洲资本积累需要B.推动欧洲向东方寻找新航路C.导致了黑人奴隶贸易兴起D.刺激了地中海地区商业发展14.19世纪中叶,许多西方史学家强调历史研究者必须从文献或文献所揭示的事实入手,然后依据科学范型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形成实证主义史学,这样就能揭示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法则。这一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是A.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世界B.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诞生C.欧洲启蒙运动达到高潮D.基督教神学历史观瓦解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15.1923年,有人调查了美国城市的123个工人家庭,发现其中60个家庭有汽车,而这60个家庭中,26个家庭的住房非常简陋,甚至有21户连洗澡盆都没有。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当时美国A.阶级矛盾日益激化B.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风险C.贫富分化日益明显D.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衡16.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同欧洲在一起,但不是其组成部分。我们对它感兴趣,同其联系交往,但不能被并入或同化。”这表明,当时A.英国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C.欧洲联合威胁英国安全D.英国极力维持大国地位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4题,都为必做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计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国民政府已于四月十八日正式建都南京,南京为总理(指孙中山)指定的都城,在历史上亦为中国民族求独立自由而屡次建立的都城,邦国之基,自此永奠……。——蒋介石发布的告全体将士书(1927年4月)材料二《建都南京二周年纪念宣传大纲》:自近世海道打通以来,世变中心,不在内陆,而在海上。东西文化的交换,不由早遵,而特水程。……上海居全国海岸线的中点,既便于指挥全海,以应付风云日紧之太平洋,亦为中外文化交换之枢纽。而控制利用上海的局面,唯南京恰为适宜。《建都南京二周年纪念宣传要点》:南京是对外因应世变、交换文化,对内统驭全国、建设南北统一文化的最适当的全国政治中心。—据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周报》(1929年4月15日)材料三1949年1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与王稼祥交谈时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何处?王稼祥建议:“北平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又邻近苏联和蒙古,无战争之忧。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的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于接受。”毛泽东连声赞同说:“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摘编自孙文晔《把千年帝都变为人民的国都》(原载《文摘报》)(1)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蒋介石选择建都南京,其表面宣称的理由有哪些,并分析蒋介石的真实意图。(6分)(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定都问题的历史背景,并说明选择定都于北京的战略意义。(8分)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18.某学者为研究1500——1700年英国商业情况,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表3:伦敦商人格里戈里·艾沙姆的财产清单项目财产价值(英镑)镑先令便士在伦敦的财产:家具、盘子、租借物等29697在北安特郡的财产:家具、农具、谷物、牛、羊毛等30074呢绒和其他财产:在伦敦货舱里的货物、在佛兰德尔(在荷兰)待售的货物等4375169别人欠艾沙姆的钱7368114现金14501总计12486411(注:据罗杰斯研究当时英国普通工人日工资约为6—8便士。)——据1558年英国伦敦商人格里戈里·艾沙姆的遗嘱清册材料二有英国学者对17世纪前期伦敦140名大商人进行了抽样调查,查明了89人的出身(表4),其中32人是伦敦市民的后代。这32人中只有5人不是出身商人世家,其中郡城商人的儿子19人,出身骑士或绅士家庭的24人,出身自耕农和佃农的14人。这140名商人中55人的动产超过2万镑,最多的40万镑。表4:17世纪前期伦敦大商人出身一览表(节选前5人)伦敦商人姓名父辈及所从事的职业威廉·邦德爵士父:男子服饰商,1587—1588年任伦敦市长外祖父:呢绒商,1558—1559年任伦敦市长詹姆士·坎贝尔爵士父:金属商,1609—1610年任伦敦市长理查德·张伯伦父:冒险商人,莫斯科公司成员约翰·加德勒爵士父:男子服饰商,1555—1556年任伦敦市长约翰·戈尔爵士父:与葡萄牙、北非做生意的主要商人—据[英]郎:《詹姆士一世时期伦敦商人的出身和抱负》(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英国商人的经营状况。(4分)(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世纪英国商人出身呈现的特点,并说明与16世纪相比英国商业发生的变化。(8分)(3)该学者将遗嘱清册、抽样调查等材料用于研究当时英国商业情况,对此谈谈你的看法。(2分)2024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19.中华文明不断创新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挑战、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唐宋书学核心理论的嬗变第一节从“不朽盛事”到“乐心余事”——唐宋书法价值观的改变第二节从自然之“象”到我心之“意”——书法艺术表现主体的转移第三节从“书必有法”到“放笔一戏”——唐宋书学创作理论的巨变第四节从风神气骨到意、韵、趣——唐宋书学审美倾向的丰富第五节从“性情”到“道德”——唐宋书学批评理论的演进——摘编自郑晓华《古典书学浅探》请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一内容,参照材料中节标题的格式拟定一个标题,并运用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标题适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和计划(节录)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就是为了帮助在自由世界中建立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