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练习题 地 图_第1页
课时跟踪检测练习题 地 图_第2页
课时跟踪检测练习题 地 图_第3页
课时跟踪检测练习题 地 图_第4页
课时跟踪检测练习题 地 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m、宽240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1~2题。1、小明所在学校()A、从广场向正西方走可直达校门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碑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cm×36.4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A、1∶100 B、1∶1000C、1∶10000 D、1∶100000解析:1.C2.B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第2题,该学校长500m、宽240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cm代表实地距离500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000=1∶1000。(2019·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完成3~5题。3、图中河流流向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 B、自正东流向正西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465m B、455mC、445m D、435m5、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20m B、29mC、39m D、40m解析:3.D4.B5.C第3题,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河流上游(找到河流与等高线相交的部位),结合图中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故选D。第4题,读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m。由河谷向两岸方向的海拔是同步升高的,因此山峰外侧等高线数值应为450,可判断山峰的海拔范围为450~460m,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该图等高距为10m。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20m≤ΔH<40m,结合选项可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39m,故选C。(2019·福州一模)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m),完成6~7题。6、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500m B、550mC、600m D、650m7、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解析:6.B7.D第6题,图中等高距为50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m,注意不能等于500m或600m,则B正确。第7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000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8、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A、200m B、235mC、270m D、300m9、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A、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解析:8.C9.D第8题,由图中相邻等高线的差值可知等高距为50m;结合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甲地的相对高度在550m到600m之间,乙地300m到350m之间,所以甲乙两地的高差H:200m<H<300m;由于急流段的高差为35m,而且乙地在急流的下游,可以推断甲乙两地的高差大于235m,故选项C正确。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与湖畔丁处之间的山坡,上部等高线稀疏,即坡度平缓,而下部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形成凸坡,因而甲处不可能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故排除选项A;甲处于山顶部位,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故排除选项B;丁地位于河流入湖口处,地势最低,故排除选项C;根据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急流段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因而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故选项D正确。(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图a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30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据此完成10~11题。10、图b是画家在海上①②③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11、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并判断从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A、310m甲处 B、320m乙处C、340m丙处 D、350m丁处解析:10.A11.C第10题,首先,从画家的视角判断该岛屿的地势起伏情况。然后,结合图a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符合要求的地点。从①处看,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左侧山脉延伸较短且山势较陡,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且山势较缓,与素描图所示情况相同,A对;从②处看,前方是一条绵延的山脉,且地势较陡,与素描图不符,B错;从③处看,前方地势较低的地方位于正前方偏右的位置,与素描图不符,C错;从④处看,左前方山势较为平缓,与素描图不符,D错。第11题,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30m,岛屿最低处为海平面,即最低的等高线海拔为0m。海平面与图中西南部的山顶相差11条等高线,与东北部的山顶相差9条等高线,因此西南部山顶为主峰。据此可知主峰的海拔为330m~360m,排除A、B。登山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由丙处到主峰等高线稀疏,地势较为平缓,适合登山,C对。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攀登,D错。二、非选择题12、(2019·三明测试)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河流在等高线400~600m的流向是________。(2)若从图中甲村修建一条普通公路到乙村,①②③④中哪条更好?为什么?(3)若在图中修建水渠引水至金矿,M、N两条哪条更好?为什么?(4)图中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哪个更省力?为什么?解析:第(1)题,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图中等高距为100m,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河流在400~600m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第(2)题,从甲村到乙村的普通公路要考虑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四条线路中,②跨越等高线少,坡度缓,比较安全,且穿越河流少,需建设桥梁少,建设成本低。第(3)题,修建水渠往金矿引水,如果能够自流则引水效果更好一些,M、N中,N线路能使河水自流到金矿。第(4)题,从甲、乙两村沿④路线徒步爬到山顶,甲村线路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陡路难行;乙村线路穿越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爬行较为省力。答案:(1)自西南流向东北(2)②。原因:坡度缓;过河少,修桥少。(3)N。原因:河水可以自流到金矿。(4)乙村。原因:等高线少,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疏,坡度平缓。13、为了发展旅游经济,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读某市旅游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区的地形分布特点是,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2)M、N两个观景台,其中N观景台主要是为了观赏____景观;在该山区有一处适合开发攀岩的地区,请在图中用“

”标出。(3)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4)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解析:第(1)题,据图中的等高线可知,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以低山和平原为主,且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根据地势的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2)题,观赏瀑布景观的最佳位置应该是仰视瀑布。开发攀岩的地区应该选择在陡崖处。第(3)题,在山区修建道路,选择在起伏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