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_第1页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_第2页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_第3页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_第4页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李卓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专业排序和定级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建设图1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设流程表1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外部因素政策导向职业教育政策交通行业相关政策人才需求需求数量需求质量需求结构招生情况新生录取数新生报到数就业情况毕业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内部因素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发展专业集群发展专业与交通运输业对接的紧密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课程结构模块化设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范的活页式教材师资队伍教师职称结构教师学历结构教师年龄结构生师比专兼职教师比交通行业协会交通行业协会专业预警加入专业动态调整交通职业院校校企协同交通运输企业交通行指委产教融合加入指导指导图2专业设置联动预警主体体系摘要:以交通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应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原则、构建流程、实施路径,为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实践提供指导。提出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需建立政校行企多方协作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联动主体体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职业院校要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定期开展专业设置评估与调整,实行动态管理、过程监测,促进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的《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指导报告》指出职业院校要强化行业指导,对接行业发展态势,摸清行业用人需求,健全专业随行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教育链、专业链与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1]。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从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新形势中获得思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文件精神,全方位融入交通运输行业调整升级与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交通特色,对接行业发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本研究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从专业设置的诸要素和各个内在环节入手,以交通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遵循适应性、前瞻性、集群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原则,确立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建设流程,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体系、专业设置联动预警主体体系以及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体系,为推动交通职业院校形成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匹配度高、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专业结构发挥指导作用。一、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一)适应性原则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要主动对接交通运输行业,学校专业结构必须与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受教育者成长发展规律相适应。围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求,增强学校专业服务交通行业发展的能力,形成与行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行业人才需求侧的匹配度。(二)前瞻性原则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要注重面向交通运输现代化,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科技前沿,聚焦智能交通、平安交通、绿色交通、共享交通等领域,推进传统交通运输专业的改革和建设。开设具有适度超前、能够体现交通行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要求的专业,减少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三)集群性原则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要求,采用“专业链”“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等思路,打造专业集群发展模式。发挥品牌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在专业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巩固和加强专业特色与优势,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岗位链的有效衔接,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高水平专业群,精准对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四)动态性原则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要充分发挥招生计划调控引导作用和就业的导向作用,准确把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做好交通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适时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点对专业人才的不同要求,实行能上能下的专业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学校的专业结构和二、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流程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为指导,研究分析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新形势,在此基础上,结合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问题,归纳分析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进行专业排序和定级,以管理机制建设为保障,贯穿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全过程,在实践应用中实施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见(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以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政策为指导,依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布的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信息以及行业人才需求信息,研究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厘清行业人才需求的宏观结构变化趋势,分析行业的岗位分布以及岗位群变化等情况,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匹配调整指明方向。(二)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交通职业院校,分析学校专业设置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匹配度问题,结合学校专业定位、专业特色和专业布局等现状,以及學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出影响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为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三)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要求,确定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层级和权重,形成指标体系,作为交通职业院校开展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的标准[4]。(四)专业排序和定级以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各专业进行评分,为专业排序和定级提供量化数据,根据各专业得分所处的数据区间,圈定出重点发展型、常态发展型、限制发展型的专业,用于指导交通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置、裁撤和调整合并[5]。(五)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建设在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全过程中,强化管理机制建设,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体系作为制度保障,构建专业设置联动预警主体体系作为组织保障,构建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体系作为质量保障,全面保障交通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落地。三、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实施路径(一)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是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重要抓手。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重点是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层级和权重的确定。指标主要来源于影响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重要程度决定了指标的层级和权重(见表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主要受到政策导向、人才需求、招生情况和就业情况等方面的影响。其一,政策导向依据的是国家职业教育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其二,人才需求主要从数量、质量和结构的维度考虑学校人才培养与交通运输行业需求的匹配度;其三,招生情况主要从新生的录取数和报到数方面衡量生源数量;其四,就业情况主要在就业率和满意度方面反映就业状态数据。专业设置的内部因素主要受到学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和经费投入等方面的影响。其一,专业定位的关键在于专业特色发展、专业集群发展、专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对接的紧密度等;其二,课程设置体现的是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课程开发主体的多样性以及课程所用教材的行业特色等;其三,师资队伍考量的是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以及生师比和专兼职教师比的合理性;其四,实训基地反映的是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情况;其五,教学资源主要从生均实训工位数、网络资源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等方面满足基本教学条件;其六,经费投入主要依靠各级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以及学校自筹资金等渠道。指标层级是对内、外部影响因素在整个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不同层次的划分。指标权重是各级指标在整个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体现,权重的确定是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其中主观上是决策者对各指标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而客观上则是计算各指标之间的数量关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跟踪监测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动态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对指标层级和权重的变化进行适时更新,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二)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体系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体系是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制度保障。建立专业设置与调整制度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专业准入、专业预警与退出等制度,加强对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规范管理,逐步完善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其一,建立专业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制度,围绕专业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情况、职业资格证书与培训情况、顶岗实习与就业、产学合作情况等主要观测点,定期组织开展专业办学状态数据的采集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相关数据,为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提供重要依据;其二,建立专业准入制度,从专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匹配度,专业与学校发展规划、办学定位和专业群组建要求的匹配度,交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开设专业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教学条件等方面确立新增专业的标准,定期组织开展新增专业办学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指导新增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保障新增专业办学质量;其三,建立专业预警与退出制度,针对招生、就业等情况,明确专业预警与退出的标准,据此对发展运行不良的专业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逐步实行专业改造或停办[6]。(三)建立专业设置多方联动的主体体系专业设置联动预警主体体系是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组织保障。建立专业设置联动预警主体体系,关键是明确行指委、行业协会、学校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地位,厘清各方主体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的权限范围、职责利益及相互关系,发挥行指委和行业协会的合力,指导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的规范性。具体做法是在交通行指委和交通行业协会的共同指导下,通过职权分配和相互协调,促进交通行业、企业全程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构建“交通行指委+交通行业协会+交通职业院校+交通运输企业”四方联动的专业设置预警主体体系(见图2)。其一,交通行指委通过制定政策、组织评估等方式宏观调控专业设置,组织开展高职高专交通类专业目录设置调研和专业评估,定期调控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发布专业预警与需求信息,发挥宏观政策指导作用,规范和指导交通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设置工作;其二,交通行业协会主要掌握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动态、行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以及岗位群变化等情况,发挥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功能,為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提供数据来源和目标导向;其三,交通职业院校以交通行指委政策导向、交通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为依托,合理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主动对接交通运输行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停招、撤销与学校特色发展、集群发展结合不紧密的专业,实施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其四,交通运输企业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协同办学模式,参与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预警分析,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交通职业院校提供交通运输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增强与学校专业设置的利益紧密程度。(四)建立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体系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体系是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的质量保障。建立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体系(见图3),主要是通过组建校内外的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机构,加强过程监管,内外结合,保障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的内部监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由交通职业院校领导工作组及办公室和二级学院工作组构成。其一,学校领导工作组由校长、分管教学、学工和人事的副校长以及教务、人事、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主要根据学校专业布局、发展规划和专业条件,以及交通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负责对全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其二,学校领导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协调管理工作;其三,二级学院工作组由本学院内及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主要在学校领导工作组的组织领导下,负责对所在二级学院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工作进行监管与指导。专业设置的外部监管机构由领导工作组及办公室、专家工作组和第三方机构三部分构成。这些组织机构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其一,领导工作组是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由交通行指委和交通行业协会的领导代表组成,全面负责专业设置的监督、指导与反馈,制定工作总体方案,组建专家工作组,有效推進专业设置管理与监督相关工作的实施;其二,领导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其三,专家工作组由领导工作组聘请的交通运输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监督检查及复核,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核查整改落实情况;其四,第三方机构作为社会中介组织,参与交通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评估指导工作,通过结果评价、结论排名、建议反馈等形式,形成评估诊断意见,为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匹配的动态调整机制,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项重点和热点问题。构建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促进交通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学校专业设置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紧密契合、为行业发展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交通职业院校的专业办学条件,形成特色办学优势,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1]翟帆,荀丽.摸准行业需求,培养“接地气”人才[N].中国教育报,2020-03-03(09).[2]马成荣,孙杨.“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路径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9(24):12-17.[3]陈琦.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原则、内容及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8(23):18-22.[4]李海宗,杨燕.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5):101-104.[5]查吉德,赵锋,林韶春,等.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9):5-9.[6]刘燕.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