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_第1页
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_第2页
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_第3页
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_第4页
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计.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北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郑良超学号:0904044247学院、系:化工与环境学院专业:制药工程设计题目: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工艺设指导教师:李志春2013年3月23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1概述1.1.1性质千百年来,藿香正气方剂在治疗时疫吐泻、四季风寒和暑湿感冒等大众常见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由广藿香、苏紫叶等十味药组成。我们知道中医常说“芳香解表”、“芳香化湿”等药物用语,其中的芳香就是指中药里具有芳香气味的挥发性成分,此类成分在高温下极易挥发损失,因此中药汤剂煎法中有一些医嘱“后下”的药物,就是为了防止煎煮时间过长降低药效。而藿香正气中挥发性的药物占60%,现代药理证明,这些挥发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因此选择剂型就必须考虑如何保存其中的挥发性成分才能确保药效。藿香正气处方已制成的剂型有散剂、丸剂、片剂、硬胶囊制剂、软胶囊制剂、口服液和酊剂等。为了确保挥发油的加入,又不含酒精,最佳剂型的选择即为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不含酒精,是在藿香正气水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第一个中成药复方软胶囊。软胶囊剂型解决了必须依赖高浓度酒精保存挥发性的难题,将水溶性、脂溶性成分及挥发油用特殊乳化工艺均匀混合,有效保证产品的均一性,消除了苦味辣味,方便了酒精过敏者、司机、妇女、儿童及老年人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含高浓缩成分。软胶囊内药物经过多重提取和浓缩过程,其有效成分大大提高,每次2粒所含有效成分是一次量藿香正气水的1.5倍,藿香正气口服液的3倍。而2粒藿香正气软胶囊体积比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口服液小很多,更方便携带和服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易于吸收胶囊内容物成膏状,是以油包水形式存在,不需固态溶解和置换过程,药物很容易被小肠绒毛吸收。藿香正气软胶囊口感好、疗效高,属全封闭式,使所含高浓度挥发油得以保存,不易挥发损失,保证药效。并且该设计完全封闭了药物不良气味,口感明显变好,使人容易接受。1.1.2用途。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1).风寒外感暑天多湿,湿邪重浊黏滞,湿邪夹风夹寒侵袭于人而缠绵难愈。证见发热头痛如裹,困倦无力,四肢疼痛,风寒束表故而发热。头为诸阳之合,湿邪侵扰故而疼痛闷胀如缠如裹,困倦无力,四肢疼痛,皆因湿邪导致。可用藿香正气治之。(2).呕吐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如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态失调,脾胃虚弱等。藿香正气所治之呕吐是外邪犯胃之呕吐。其症状为突然呕吐,又伴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胸脘胀痛,苔白腻等。(3).泄泻引起泄泻的病因也是多方面的,藿香正气方药所治之泄泻是外感时邪、内有湿阻之泄泻。主要症状是:泄泻清稀,便状如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肠胃或过食生冷,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清浊不分,饮食不化,大便清稀,寒湿内盛,肠胃气滞受阻,腹痛肠鸣。寒湿困脾则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痛,苔白腻为寒湿内盛之象。藿香正气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朴理气滞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除表寒,半夏曲醒脾燥湿。所以,藿香正气既能疏风散寒,又能消除闷满,健脾宽中,调理肠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而泄泻自止。(4).霍乱霍乱与呕吐、泄泻有别,以呕物、吐物为主是呕吐。以大便溏泻为主为泄泻。呕吐与泄泻交叉引起急骤挥霍缭乱者为霍乱。因为疾病不同又分为寒热两种。(5).胃病腹痛藿香正气方药主要是治因感风寒引起的胃痛腹痛。症见胃腹疼痛,喜按得温则减,手足不温,寒湿之邪阻遏中焦,气机不畅,气血不通,而致疼痛。藿香正气方药有外驱寒邪内除湿滞之功。湿寒之邪被祛,气机畅通,血脉调和,疼痛可止。1.2藿香正气胶囊的生产状况及国内外市场1.2.1生产状况软胶囊在国外发展很快,除药品外,在营养保健品、化妆品、家庭用品等领域中也广为应用。世界上已拥有转模式软胶囊制造机560多台,年产量超过600亿粒,品种多达3600余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胶囊生产国,销售量居世界之首,其次为德国、英国。

国内外软胶囊生产应用模式怎样运行软胶囊对生产技术设备要求高,专业性强,因此与其他剂型相比,从事软胶囊生产的药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很少。目前国外软胶囊产品均由专业性生产厂来承担,其他工厂则以委托加工的形式开展业务。

软胶囊生产线投入大,配套设施要求高,人员培训等要求严格,投资大,周期较长。软胶囊产品属于规模生产产品,一条软胶囊机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1亿粒软胶囊以上,同时与多条生产线生产成本相比,单一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为一个或几个产品配套一条软胶囊生产线,从经济效益来说是不合算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软胶囊多由专业性生产商完成的原因。80年代以来,软胶囊剂生产厂纷纷引进旋转式软胶囊机,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品种有了发展和提高,逐步摆脱了落后的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我国软胶囊剂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和转折。30年来我国软胶囊制剂发展迅速,70、80年代开发的脉通、月见草油和多烯康胶丸,90年代开发的藿香正气软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麻仁软胶囊和环孢菌素软胶囊等均受好评。1.2.2市场需求藿香正气类产品是广泛适应于湿消滞类病症治疗和预防的传统品种。据分析机构预测显示,藿香正气类产品的市场空间可达30亿元之巨,随着该类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的提升,藿香正气类产品市场的理论容量仍有大幅度提升空间。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藿香正气类药品销售额约为11.6亿元。据卫生部流行病学综合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部分暑湿地区,湿症发病率有的高达12%,每年藿香正气治疗的适症人次在4.9亿左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每年在3.1亿左右.但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011年,选用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对症治疗的湿症患者还约9100万人次,适应症用药率在15%以下,适应症人群巨大的藿香类产品,为何使用率低下,其主要原因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角度出发,虽然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已逾千年的疗效验证,但其缺乏现代临床医学的适应症临床研究,所以导致医生处方行为过程中的现代临床表述不清,从而使患者对利湿消滞、解表化湿等概念接受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近现代以来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药几乎受到有失客观的公正待遇,尤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今天,西方文化和西药的涌入,剧烈冲击中药传统,具有现代教育背景的消费者,大多误以为中药只能治疗慢性病,或者只是养生的“营养补充剂”。这种心理动摇了中药的市场基础。1.3现有总生产能力一项调查显示,截止2012年7月,全国共有藿香正气类产品生产厂275家,产品设计酊剂、丸剂、片剂、软胶囊剂、滴丸剂等剂型。其中藿香正气胶囊年成产能力为1200亿粒。相信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发,生产能力会进一步提升。1.4藿香正气胶囊主要生产方法方法一:按照药典规定的藿香正气软胶囊的处方、工艺制备药材浸膏;将基质与表面活性剂、稳定剂与药材浸膏混合;将所得混合液搅拌,胶体研磨磨,既得药液;将药液与胶皮送入制丸机制丸,即得。所述基质选自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山茶油、橄榄油、菜籽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选自吐温80、吐温60、吐温40、司盘80司盘60、司盘40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稳定剂选自蜂蜡、石蜡、硬脂酸镁、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黄原胶、槐豆胶等中的一种,优选蜂蜡。:方法二:用滴制法制备挥发油小型软胶囊,用95%的乙醇清洗软胶囊表面,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干燥。采用包衣制粒法制备丸芯和微丸。以半夏粉为丸芯辅料,糖浆作为丸芯成型的粘合剂。微丸成型时选择微晶纤维素为稀释剂,最后将软胶囊和微丸填充于同一胶囊中。比比较两种方法,虽然方法一操作简单,但方法二成本相对低,并且方法二能提高藿香正气方中挥发性成分的稳定性,所以选择方法二。 1.5原材料来源 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法半夏、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辅料为淀粉。设计目的和意义由于化学药物所产生的越来越明显的毒副作用或药源性疾病,同时容易产生抗药性,已很难满足人们的建康要求。而在人类“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天然药物由于毒副作用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不仅为人们的健康要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国家和社会负担,传统医药在许多国家长期以来受到排挤,从50年代起,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被人们遗忘的传统医学重新得到世人的重视。本设计利用现代化的提取工艺、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模式进行生产制备,对中药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1]许东航,徐翔,陈翠萍.藿香正气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14):31[2]姚静.藿香正气合剂提取工艺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0):4[3]安泽余,刘向红,杨作成,巩文艺.乳增宁软胶囊制备的工艺研究.当代医学,2008(17)[4]翁雪萍,李惠敏.藿香正气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2):16[5]李铜镥,贾士蓉,魏波.不同辅料对中药冲服吸湿性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1993,8(3):801[6]A.Figoli

,G.DeLuca,F.Lamerata.PreparationandcharacterisationofnovelPEEKWCcapsulesbyphaseinversiontechnique.Desalination

,2006,(199):1~3[7]KatsuhikoSato,SunaoHoshina,Jun-ichiAnzai.Preparationofpolyelectrolytegiantcapsulesusingcross-linkedalginategelsascorematerial.Polymerbulletin,2012,(3):68[8]吴春敏,刘洪旭,康国森.藿香正气胶囊质量标准研究.海峡药学,2004,16(4)[9]李凤霞,张罡,刘艳秋.浅论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口岸卫生控制,2010,15(2)[[10]王巧兰.藿香正气方剂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海峡药学,2007,19(9)[11]章津铭,傅超美,游宇,卢君蓉,毛茜.藿香正气系列制剂研究与开发的思考.中药与临床,2011,02(1)[12]李志民.活用藿香正气散.中国社区医师,2005,21(23)[13]郭海英.藿香正气:不仅仅是"消暑圣品".中国药店,2005(5)[14]秦化珍.藿香正气散临证应用浅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15]赵民生.

藿香正气大盘点.

药物与人,2006(08)[16]李昌勤,姬志强,康文艺.

藿香挥发油的HS-SPME-GC-MS分析.中草药,2010(09)[17]陈静.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18][19]AmyD.Hargis,LindaB.Whittall.ImprovementsinsoftgelatincapsulesamplepreparationforUSP-basedsimethiconeFTIRanalysis.JournalofPharmaceuticalandBiomedicalAnalysis,

Volume74,

23February2013,

Pages223-226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2.1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本设计的任务是年产5亿粒藿香正气胶囊车间的工艺设计。要求在充分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确定生产方法,设计工艺流程,正确进行工艺计算,完成要求的设计图纸,并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2.2生产方法的确定2.2.1提取工艺广藿香、紫苏叶、陈皮、生姜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液滤过,备用;药渣与茯苓等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白芷、白术、厚朴用70%乙醇作溶媒,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合并以上药液,浓缩成稠膏,真空干燥,粉碎成细粉;另外,法半夏粉碎成细粉。2.2.2小型软胶囊制备冷却液的温度是决定软胶囊圆整度的关键,通过考察不同温度冷却液中软胶囊的成型外观,确定冷却液的温度。用乙醇清洗软胶囊的目的是洗去软胶囊表面的冷却剂,可使软胶囊保持一定的硬度,有利于软胶囊的干燥和保持软胶囊的形态。取刚滴制出的样品,置干燥笼中干燥。2.2.3微丸丸芯制备取法半夏细粉,喷入粘合剂,在一定主机转速、喷浆速度、雾化压力下,以丸芯的粒度分布和丸芯的堆密度和休止角为指标,进行粘合。2.2.4充填将所得产物充填入胶囊。制备工艺要求提取处方中挥发油和浸膏,利用软胶囊密闭性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