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及答案(1)(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2022年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5周年,王淦昌便是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隐姓埋名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国内顶级科学家的一位。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做出重要决策——发展中国核工业。但此时由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失去了几乎所有外界力量的帮助。从此,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始走上了完全①的道路。一座碉堡,几排简易的营房,十几顶军用帐篷,这就是我国第一个爆轰物理的实验场,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燕山山脉长城脚下的一个工程兵靶场。王淦昌等人就在这里②,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年轻的攻关队伍,③地进行着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这里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冬天,经常是风雪交加、飞沙走石,有时候大风能把军用帐篷掀起来,试验队员们的被子上总蒙着一层厚厚的沙土,一个个成了“土行孙”;夏天,太阳像火盆,烤得人挥汗如雨。王淦昌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17.①自力更生②安营扎寨③如火如荼(每空1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18.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国内顶级科学家隐姓埋名,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王淦昌便是其中一位。解析:首先明确状语,即“在这场伟大事业的奋斗中”(1分);其次是什么人,在做什么事,即“国内顶级科学家隐姓埋名,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1分);再点出主人公,即“王淦昌便是其中一位”(1分);最后将三个短句按照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表述出来。(1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在蝴蝶、蜜蜂和飞蛾界,流行着一种“网红饮品”,①。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一群蝴蝶享受着黄斑河龟提供给它们的眼泪自助餐。在哥斯达黎加的一处生物站,一只眼镜鳄正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而蜜蜂和蝴蝶凑在它的眼前大口喝泪……眼泪是咸的,②,也有钠、钾、氯化物等离子。这种盐水溶液能够让我们的眼球表面保持湿润和清洁,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事实上,蝴蝶和蜜蜂正是通过喝眼泪来补充盐分。对飞舞在亚马孙热带雨林西部的蝴蝶来说,③,它们很难通过日常饮食获得,所以需要额外补充。为了追求钠,不仅昆虫们会被眼泪吸引,还会做出让人迷惑的行为。研究者们将这些行为叫作“玩泥巴”,以蝴蝶为代表的一些昆虫会从泥浆中获取盐分和氨基酸。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案:19.①这饮品就是动物的眼泪②因为泪水中不仅有水③钠是一种稀缺矿物质20.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答案:20.①文中把蝴蝶吸食黄斑河龟的眼泪写成蝴蝶正在享受河龟给它们提供的自助餐。②表现出蝴蝶的快乐与自足,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增加了说明的趣味性。答出如何使用拟人手法2分,表达效果3分。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句子表达流畅。(3分)21.为了追求钠,昆虫们不仅会被眼泪吸引,还会做出让人迷惑的行为。(主语“昆虫”与关联词“不仅……而且”的关系错误)(2)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艺术是人类一次穿越欲望的思想之旅。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世界文学史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努力成为欲望主体的心路历程。那些名垂史册的文学杰作,大都是揭示人被欲望所奴役的悲剧∶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表现了权力欲,《奥赛罗》表现的是爱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表现了财富欲,司汤达的《红与黑》表现的是名利欲……虽然这些不同种类的欲望存在什么高下之分,它们让生命主体为欲望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成为一个失去自我的道具这点上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人类总是怀着一种“失乐园”的惆怅,而将遥远的童年时代看作一去不返的天堂。如果说回忆是让万物美化的一种方式,那么这种方式的最佳体现非童年记忆莫属。童年因此总是被"合理"地予以粉饰,呈现出一幅美好的景象。如同旅途疲惫的游子,总是需要用故乡来①________,为了抗拒在现实中被欲望拉扯的痛感,我们需要不断编织关于纯真年代的童话,找回生命的动力。作为人类智慧的最佳表现,艺术文化理所当然地为这种人文畅想②________。于是,在古往今来的诗人文豪的言谈中,除了有思想家李赞提出的“童心说”和“天下之致,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相关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亦是③________。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18.①聊以白慰\聊以慰藉\慰藉心灵②鸣锣开道\摇旗呐喊\添砖加瓦③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俯拾即是(每空1分)19.下列有关省略号的用法,与原文中省略号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D)A.对于士大夫的不良习气,曾国藩曾痛心疾首地写到∶“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B.“唔,……这个……”阿Q候他略停,终于用十二分的勇气开口了,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又并不叫他洋先生。C.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可恶!然而……。”四叔说。D.敦煌石窟保护困难重重——光照褪色、壁画酥碱问题、参观游客呼出的热气和湿气……想要壁画“青春永驻”,数字化保存是一种颇为重要的手段。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20.无论>不管这些不同种类的欲望存在什么高下之分,它们在让生命主体为欲望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成为一个失去自我的道具这点上没有任何差别。(或改为∶虽然这些不同种类的欲望存在高下之分,但它们在让生命主体为欲望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控制,成为一个失去自我的道具这点上没有任何差别。)(每改出一处错误2分,共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忙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红楼梦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21.贾政说∶“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如果在此种环境中为你建一间书房,请依照画横线内容,拟写一副应景的楹联。(5分)答案:21.示例∶①花香盈素舍,流泉响书窗。②蕉带梨香窗前绿,泉和书声竹外流。③修竹映园,琴音妙;流泉悦耳,翰墨香。④两三房舍修竹间,何事有味?千百诗文几案上,惟吾德馨。(对联形式2分,紧扣书房1分,紧扣文中景象2分)22.文段括号处是宝玉题拟的匾额,你认为“蓼汀花溆”“有凤来仪”“梨花春雨”哪个才是宝玉拟定的,请说明理由。(5分)匾额∶理由∶答案:22.匾额∶有凤来仪(2分)理由∶“有凤来仪”符合元妃省亲的背景,(1分)“凤”也符合元妃尊贵的身份,有“颂圣”的意味。(1分)潇湘馆周围有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用“有凤米仪”,也契合《庄子·秋水》“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典故,突显居者之高雅。(1分)(3)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最近,这首《孤勇者》持续破圈,甚至打入“小学生内部”,在小学生群体中口口相传。我们会习惯性地以为。小孩子可能听不懂《孤勇者》,但很神奇,《孤勇者》却的的确确有着魔力。即使有孩子不能完全读懂歌词,但只要一听到那激昂、明快的旋律,耳朵就会被紧紧抓住,和着节奏跺脚打拍子,情不自禁带入情绪,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细细分析会发现,这首歌的旋律不仅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而且这铿锵有力的节奏,听者有一种相当振奋人心的感觉。“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的歌词,使人们但凡听过,总能哼出几句,更有一种令人备受触动、备受鼓舞之感。短视频平台和主流媒体的传播,以及学校提供的人际传播环境等,也让孩子们

。此外,这首歌还有消防版、航天版、奥特曼版、六一儿童节版、手势版、作业版……

的形式,让未曾接触到的孩子也都迅速接受融入。词作者唐恬跟癌症抗争9年,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将命运的咽喉紧紧扼住的女性,把平凡英雄的气概糅进了歌词中。“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正是这样的“倔强”,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孤勇者》的歌词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19.(3分)朗朗上口

耳濡目染

层出不穷(五花八门)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原意。(3分)答案:20.(3分)细细分析会发现,不仅这首歌的旋律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而且这铿锵有力的节奏,也使(带给)听者有一种相当振奋人心的感觉。(语病一:关联词位置失当:语病二:中途易辙)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倔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深切道出了离家游子的期许和渴盼。B.中国有无数个小镇,通过“做题”来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也没什么不好。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D.“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农校的稻田,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答案:21.(3分)B(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突出,与文中一致。C表示否定或讽刺。D表示特定称谓。)(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发生后,舆论场一般会出现短暂的信息“真空”,此时正是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的“黄金期”,但也是

的“窗口期”。在这个关键点,如果相关地方和部门不发声、不回应,就可能出现“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跑遍世界”的局面,从而丧失主动权,再想说时就晚了。该发布时不发布,分析其背后原因,主要有三种心态:“鸵鸟”心态。奉行“沉默是金”,打死也不说;觉得“挺一挺就过去了”,反正热点自会降温。殊不知,舆论场上,正确的声音不去占领,错误的声音就会蔓延。“甩锅”心态。认为事件由上级或下级部门负责处置,本级可以不回应;或者认为事件涉及多个部门、地方,谁先回应,谁就“引火烧身”。“求稳”心态。觉得应该发声,但又顾虑重重,担心对外发布后,老百姓不满意,或者有质疑。还不如不发布。不管是“鸵鸟”心态、“甩锅”心态还是“求稳”心态,

。当前,很多单位和领导不主动担当作为,怕发布出错而逃避发布责任,索性选择不发布,这绝对不应该。对应当发布而不履行发布责任的,应该像追究发布错误一样追究不发布的责任。

媒体要态度鲜明地肯定支持,社会各方面也要更加宽容,建立必要的容错机制,鼓励这种负责任敢担当的作为!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答案:22.(3分)①谣言、传言迅速滋生;②(归根结底)都是缺少主动担当的意识;③对及时主动发布的。23.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言使用特色。(4分)答案:23.(4分)①形象生动,如“鸵鸟”形象,“引火烧身”等;②通俗易懂,多用口语,如“打死也不说”“挺一挺就过去了”;③多用短句,表达干脆有力。(4)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敦煌的伟大有双重涵义。历史上仅仅以曾经管辖有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为表象的敦煌郡的伟大之处更多表现在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精神气质,它是古代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和宗教文化的百川汇流之地。敦煌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①的虚幻梦想,而是源于现实的美好理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高铁为标志的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它与共同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类更加②。面对全球化的汹涌浪潮,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③,彼此适应新的大势。“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表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灵呼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给予我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心。它告诉我们: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分享理解与信任的种子,培育交流与合作的花朵,“一带一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今天,古老的敦煌正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它瑰丽非凡的自然风貌配以超凡绝伦的人文气息,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民来此寻根朝圣、旅游观光。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案:17.(3分)①华而不实、好高骛远等;②息息相关、息息相通、休戚与共、休戚相关等;③与时俱进、与时推移、与时偕行等。(每空1分)(第1处填“好高骛远”等,与“源于现实”相对;第2处填“息息相关”等,能体现紧密联系的成语即可;第3处填“与时俱进”等,与后文“适应新的大势”相对应)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18.(4分)①历史上的敦煌郡曾经管辖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②但这仅仅是其伟大的表象,③它的伟大更多表现在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精神气质。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答案:19.(4分)①比喻,将“理解与信任”比喻成“种子”,将“交流与合作”比喻成“花朵”,生动形象点出二者的关系;(构成1分,效果1分)②对偶,“分享”“培育”对称,“理解与信任”“交流与合作”对称,“种子”“花朵”对称,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简洁有力地表达出对“一带一路”美好明天的期盼。(构成1分,效果1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1~22题。初夏时节的广州,凤凰木的花朵曾以其绚烂之火红渲染一座城,随着盛夏气温的升高,人们仿佛又见凤凰木花朵的摇曳身姿,悄然绽放在城市的每一个转角之处。①,但与其品相极度相似的洋金凤已粉墨登场,将这份火热之情延续到夏末。因为凤凰木和洋金凤叶子排列的序列和花型花色都极为相似,尤其凤凰木和洋金凤在广东地区都属于非常常见的树木,②。那么凤凰木和洋金凤究竟如何分辨呢?对于不少广州老街坊而言,高大挺拔的凤凰木是学生时代的回忆,因此“身高”就是将其与洋金凤区分的最好特征。洋金凤为灌木或小乔木,呈绿色或粉绿色,茎干上有一些稀疏的尖刺;而凤凰木则可以长成大乔木。细心观察,()洋金凤的叶子是二回羽状复叶,在纤细的枝条上,7~12对长圆形或倒卵形的小叶对生,每每随风起姿态都优美动人。③,除了“身高”还有“颜值”。两者的花朵就像孪生姐妹,洋金凤简直就是灌木版的凤凰花,然而仔细观察会发现,洋金凤的花形虽然没有凤凰花大,但花蕊非常细长,以傲然之姿远远伸出花冠外。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洋金凤虽然树干不似凤凰木那般“孔武有力”,个子不高,但胜在树形轻盈婀娜,而且和凤凰木一样拥有羽状复叶。B.洋金凤虽然个子不高,树干不似凤凰木那般“孔武有力”,但和凤凰木一样拥有羽状复叶,而且胜在树形轻盈婀娜。C.洋金凤虽然树干不似凤凰木那般“孔武有力”,个子不高,但和凤凰木一样拥有羽状复叶,而且胜在树形轻盈婀娜。D.洋金凤虽然个子不高,树干不似凤凰木那般“孔武有力”,但胜在树形轻盈婀娜,而且和凤凰木一样拥有羽状复叶。答案:20.D(3分)(根据前文“洋金凤为灌木或小乔木,呈绿色或粉绿色,茎干上有一些稀疏的尖刺;而凤凰木则可以长成大乔木”可知,应该先说洋金凤个子不高,再与凤凰木比较,据此排除AC。根据后文“洋金凤的叶子是二回羽状复叶”,“和凤凰木一样拥有羽状复叶”放在后面与之照应紧密。据此排除B,故选D)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答案:21.(6分)①纵使凤凰木花期已过;②所以很容易将二者混淆;③区分凤凰木和洋金凤的技巧。(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5)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无论是诗史之诗,都是①新世界诗,都有一条红线贯注其中:反帝爱国、变法图强。你被诗界誉为诗歌革命的旗手,不仅在于一新诗风,抛弃了烦琐的形式;更在于为诗歌赋予了崭新的思想内容。与其说你是以诗推动诗歌革命,毋宁说你是以诗为炬火,引领时代前行的脚步。你的诗是近代新派诗的天花板,你亦是文坛顶流。因为你的存在,诗界革命的旗帜才能迎风招展,中国近代文学史才会花团锦簇,你也当仁不让②地被梁启超誉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你不以诗为荣,诗却成全了你。你的喜怒哀乐在字里行间不时显现,你变得鲜活、生动、立体而饱满。我们不但可以看清你脸上的每一道皱纹,抚摸你的每一根白发,还可以顺着诗句走进你宽阔的心海。你像一位渔人,驾着用心血筑成的诗之舟,引领我们去穿越人生的风浪与绮丽。你的悲愤瘦如秋风,把一路感悟堆积在我们心里;你的思考又如夏日流萤,不时点亮海上迷人的风景。1905年3月28日,一代人杰黄遵宪郁郁而终。他的名字书写③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上。18.文中①②③处划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请修改。(3分)答案:18.【示例】①还是②当之无愧③镌刻【解析】第一处是无条件关系选择复句,关联词语应为“无论……还是……都”;第二处,“当仁不让”原义是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当之无愧”指完全当得起,没有惭愧和不足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此处从客观评价的角度肯定其成就与名誉相称,“当之无愧”更合适。第三处,“镌刻”,雕刻的意思,比“书写”更能突出黄遵宪的历史贡献,与文字片段展现的感情氛围更加吻合。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文中主要运用第二人称“你”来表达,为什么还要用第一人称“我们”?请结合画波浪线的语句,分析其原因。(4分)答案:19.【示例】①以“我们”后辈的感受,侧面烘托了“你”作为先驱者引领者为时代进步、国家图强的辛劳付出;②第一人称“我们”,更能直接表达对“你”的敬意,有利于带入读者共情;③如单用第二人称“你”,行文难免单调呆板,不如多种人称结合富有变化感0[解析】从“你”和“我们”表达的情感,并紧扣两种人称之间的情感联系作答;也可从人称使用的艺术形式效果方面作答。每答对一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比如呼告,增强与读者感情共鸣),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善于化无形为有形,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4分)答案:20.[参考答案】①“悲愤”“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它们比作“秋风”,“夏日流萤”,或真实可感威视觉可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你”的心路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引领作用。②“感悟”“思考”本是无形,作者运用“瘦、堆积、点亮”等形容词与动词,将描写对象有形化,更富形象感与感染力。【解析】扣紧题目“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