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桃园中学2024届中考化学猜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年来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4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7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2.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B.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3.“分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 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 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须微量元素4.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加热铁锅会发烫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了C.家庭用活性炭净化水 D.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6.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7.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 B.硫酸铜 C.氨气 D.氢气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9.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玻璃刀裁玻璃B.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C.镁条的燃烧D.大理石雕像受到酸雨腐蚀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读取液体的体积C.过滤D.倾倒液体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 B.检查气密性C.滴管用毕即插回 D.测定溶液的pH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D.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话中常用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王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正极的气体可用___来检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14.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烧碱B食盐C硝酸铵D生石灰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①对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t1℃时,14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④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物质。很多新型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避免了尾气的排放。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__g。15.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1)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1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__。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lg/cm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B.将t2℃时甲、乙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1℃,其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乙物质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选项xyA水氧化钙B水硝酸铵C浓硫酸水D稀盐酸镁

(5)按上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乙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燃料,将乙炔在纯氧气中燃烧后进行以下实验,已知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形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1)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纯氧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下面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2)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若交换A、B装置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该实验中乙炔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除去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8.(1)小丽在学习了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提出如下疑问:为什么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而氯酸钾却不需要?①你认为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在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小刚分别观察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发现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变黑,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而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需不需要塞棉花团与反应物的物理性质有关。②你认为小刚所说的物理性质是指________,棉花团上的黑色颗粒物最可能是________。A高锰酸钾B锰酸钾C二氧化锰小华认为除了反应物的物理性质还可能与其化学性质有关,于是查阅资料,发现高锰酸钾相比氯酸钾更具有可燃性,且容易发生爆炸。(2)在学习完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取氧气后,赵老师提问:双氧水制取氧气相比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有那些优点,于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③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相比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的优点_______。在比较了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条件后,小刚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既不需要加热,又不需要催化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老师告诉同学们潜水员在海底呼吸用的氧气就是用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叫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制取的。于是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④进行上述实验,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⑤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液体未流下,原因是_______⑥待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液加几滴酚酞,发现溶液变红,写出锥形瓶里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3)小明查阅资料还发现,海底潜水员呼出的气体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关于反应最终生成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猜测。⑦猜测一:氢氧化钠猜测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测三:_______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实验⑧X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a仪器的名称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⑨二氧化碳通入到烧杯中,发现蜡烛先熄灭,随后裹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燃烧起来,以此得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⑩a中裹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未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燃烧具备的条件________,以此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取15g样品,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217g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得到10g沉淀。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所加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由钙和铕的“金”字旁可知,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不符合题意;C、质子数=原子序数=117,故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7,不是中子数,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A【解析】A、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分子,故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的三个分子中,其中有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分子,而另一个分子的构成与这两个分子不同,属于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生成物为两种物质;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前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反应生成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则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变,可确定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原子没有改变,只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过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3、A【解析】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正确;C、干冰和冰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正确;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故选A。点睛: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常见的营养物质、化合物定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

A、加热铁锅会发烫只是铁锅的温度升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质减少,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5、B【解析】

pH=7时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详解】A、图中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选项说法正确;B、图中c点所示溶液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选项说法错误;C、刚开始的时候溶液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选项说法正确;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C【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正确;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正确。故选C。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

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9、A【解析】

A、玻璃刀裁玻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镁条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大理石雕像受酸雨腐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0、B【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C、过滤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操作错误。故选B。11、D【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物质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是正确的操作;B选项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一端伸入水中另一端用手捂,是正确的操作;C选项滴瓶的滴管用完后即插回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溶液中;故答案选择D考点:基本操作12、B【解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pH=2,更不能减小到pH小于2,错误;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溶液一直是饱和溶液,由于反应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因此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随之减小,当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随着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继续溶解,当降低到室温时氢氧化钙仍然是饱和溶液,氢氧化钙质量分数和加入氧化钙前相等,正确;C、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错误;D、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时,当反应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氢气质量相等,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过滤肥皂水煮沸1:2;2H2O2H2↑+O2↑;带火星的木条洗菜水浇花【解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要检验地下水是否是硬水,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若浮渣较多,则是硬水,若泡沫方法,则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电解水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二者体积比为1:2;方程式为:2H2O2H2↑+O2↑;正极气体是氧气,可通过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4)生活中我们可以一水多用,洗菜水浇花、拖地,使用节水龙头等;故答案为(1)过滤;(2)肥皂水;煮沸;(3)1:2;2H2O2H2↑+O2↑;带火星的木条(4)洗菜水浇花(合理均可);14、C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A>B>CC500【解析】

(1)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中,溶于水能够使溶液温度升高的物质有生石灰、氢氧化钠、浓硫酸,能够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有硝酸铵,故填C。(2)①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所以a点的意义是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填在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②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t1℃时,140gA的饱和溶液正好是曲线上的a点,将其升高温度到t2℃,就是从a点水平向右运动到t2℃,所以是图上的b点,故填b;③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由图可知,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所以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填A>B>C;④由图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若将d点温度下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A、B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由图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若将d点温度下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故填C。(3)设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200g×98%=(200g+X)×28%,X=500g,故填500。15、CH4+2O2CO2+2H2O清除可燃物乳化【解析】

(1)天然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2)森林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火势继续蔓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其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故填:清除可燃物(3)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因此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故填:乳化16、D16g84mL40g乙CAD【解析】

(1)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形成溶液,故填D;(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所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6%=16g,需要水的质量=100g-16g=84g,再根据体积=可知需要水的体积==84cm3=84mL,故填84mL;(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填40g;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填乙;(4)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添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添加溶剂导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升高温度的方法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B、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以及溶液是否饱和,将t2℃时甲、乙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1℃,不能确定其溶液的质量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偏高,故符合题意;故填C;(5)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需要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可使x、y反应生成气体,或反应放热或溶解放热使温度升高,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故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装置内压强减小,故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装置内压强增大,但不符合y是固体,故不符合题意;D、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氢气,同时放出热量,装置内压强增大,故符合题意;故填AD。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③无法检验H2OH2O、CO2、COCO2+2NaOH=H2O+Na2CO3【解析】

(1)装置③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纯氧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选下面发生装置中的③;(2)从B中出来的气体带有水蒸气,将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A-F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若交换A、B装置的后果是无法检验H2O;(3)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的水生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溶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由此推断该实验中乙炔燃烧的产物是H2O、CO2、CO。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过程中除去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H2O+Na2CO3。18、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试管变黑,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C不需要加热,节约资源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液漏斗瓶塞未拔掉碳酸钠NaHCO3吸收少量的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解析】

(1)①在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故填: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