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21分)1.(11分)班级正在筹备《壮美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板报,以下是部分文字,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卷首语】行走在八桂大地,“绿色生态”目不暇接:桂林漓江两岸青山万重景,一江碧水画中游;钦州三娘湾海天相连,人与海豚亲密互动美景频现;北海红树林郁郁葱葱,这是海洋底栖动物的天堂,空中群鹭齐飞,一派生机盎然,它们在此自由繁衍,种群持续扩大……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广西画卷。【主题一】蓝天画卷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据监测统计,2022年,全国排名第8;细颗粒物(PM2.5),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国排名第13,南宁市空气质量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6名,省会城市第6名。【主题二】碧水画卷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大江奔流,时光荏苒。打开广西地图,一条条蜿蜒的“绿丝带”,奔涌不息地滋养着八桂儿女。初夏时,河水清澈,江上鸬与渔翁为伴,“_______,一幅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以独具广西山水特色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广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实施漓江全流域生态保护,2022年漓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河湖。【主题三】青山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广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和修复,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开展“绿盾”及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等行动。目前,已成功创建1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阅读【卷首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①xī戏②目不暇接(2)解释【卷首语】语段划波浪线的词语。郁郁葱葱:繁衍:(3)专题板报内容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4)阅读【主题二】,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一副对联誊抄或将序号填到横线处,使解说词内容连贯①群峰倒影山浮水②黄山归来不看岳③孤舟荡漾月照江④五岳归来不看山上联:下联:(5)下列从以上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细颗粒物(PM2.5)浓度低于26.2微克/立方米左右,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B.打开广西地图,一条条蜿蜒的“绿丝带”,纵横交错C.一幅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以独具广西山水特色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D.广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和修复,实施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10分)从“山水”诗文中欣赏别样的美。根据提示,补写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内容与主题古诗文名句意趣与理趣作者与出处山水造意境①,②,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字千钧,境界壮阔。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山水寄幽情③,④。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常建的《⑤》山水蕴哲理⑥,⑦。山水和花柳间的峰回路转寄寓生活哲理。⑧的《游山西村》山水显品格⑨,⑩。直抒游玩山水的乐趣,点明文章中心,表现了作者洒脱的胸怀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二、阅读(39分)3.(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班级开展“建设美丽家园•守护湿地”主题班会,以下是活动收集的相关材料。【材料一】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前不久,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辽河口、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摘自《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2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材料二】2019年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和履行《湿地公约》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我国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57处,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这次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调查范围为内地的56处国际重要湿地【材料三】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栖息之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目前,红树林面积由本世纪初的2.2万公顷增至2.71万公顷,是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有力的保护让中国湿地显现出更多的活力,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长江沿线,“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在辽宁盘锦湿地可观测到的黑嘴鸥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的千余只增长到目前的上万只;高原湖泊滇池畔已连续30余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等地飞往昆明越冬。在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0年来,增加了近700种动植物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摘编自《珍爱湿地凝共识促进合作迎未来》,新华网2022年11月07日)(1)下列各句表述的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中国湿地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湿地保护法》。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B.中国已陆续设立了一批国家公园,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辽河口、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C.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目前我国红树林面积增至2.71万公顷。D.2019年,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调查范围面积662.38公顷。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湖泊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总面积占比超过80%。(2)下列对材料三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以“地球之肾”为喻,体现了湿地作为生态系统对地球的重要作用。B.加点词语“已连续”表明红嘴鸥未间断到昆明越冬的活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C.画线句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物种保护情况。D.材料提到了多个时间,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我国湿地保护取得的有效成果。(3)主题班会结束时,请你围绕“建设美好家园•守护湿地”这一主题写一段发言稿,结合湿地保护的意义,体现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担当。写作提示:①结合材料:②不少于100字。4.(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河流申平①这场大火,其实就是猎人引发的。②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已经慢慢燃成一场漫天大火。半夜,山林已成为一片火海。他连枪都没有来得及带,他才大喘一口气。③这条河,是山里的生命之河。起初河水是涓涓细流,但它一路兼收并蓄,哺育两岸的生灵。现在,大火携带着轰隆隆的咆哮和噼噼啪啪的声响,他突然发现河里出现了更恐怖的一幕。④野兽,野兽!河里到处都是野兽!⑤啊呀呀,原来野兽也都跳水逃命了。猎人的本能使他立即伸手去肩上取枪,这才想起枪没有带。好在,紧紧地握在手里,准备随时防御或进攻。⑥然而他很快就收起匕首。他发现周围所有动物都已经混为一体。无论大小强弱,它们好像全忘了“丛林法则”,大火使它们无暇四顾,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它们,也开始往前游去。但他很快感到,水中一股巨大的推力,原来对岸是峭壁,根本就爬不上去。所有野兽都在顺流而下⑦大火已经烧到河边,火舌喷吐,几番想跃过水面。但因水面宽阔,拼命地往下游冲。猎人被众多动物推着往前走,前面就到了一个壶口。他抬头望去,有几棵大树树枝互相伸向对岸,几乎就要相接。火如果烧到这里⑧不行,祸是我闯的,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拼命向壶口游去。他一口气游上河岸,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⑨开始,河里的动物都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这个人类要干什么。很快,它们吱吱叫着,成群结队爬上两岸,还有的在底下拔小树。第二个反应过来的是大象,它们上来就用象鼻猛推大树,野猪、狗熊、野狼等动物也上岸……猎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动物竟然也如此聪明!⑩事实立刻证明,猎人的决策多么正确。他们刚弄完树枝,大火就扑过来了,火舌扑了几次都失败了。这时,动物们其实可以上岸了。但猎人觉得,如果上山就不好说了。没想到他的决定竟影响到大批动物,无数动物都跟着他顺流而下⑪前面是一处地河,水流通过山洞。这地河,传说有恶龙把守,他犹豫着,转身看着身后的大批野兽,他硬起头皮,开始往山洞里游,等他闻到一股腥臭味时,一切都晚了。⑫陡然,前面的河水巨浪翻腾,只听扑通一声巨响,拦住去路。猎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但见眼前昂首挺立的竟是一条白色巨蟒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响。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恶龙啊。⑬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猎人也想跑,但是他胆战心惊,根本就跑不了。他只能拔出匕首,一起来跟它干呀!⑭动物们当然听不懂他的话,但都被他的气势鼓舞了。它们重新聚拢在猎人的身边,和他一起昂首挺胸⑮啊——!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所有的动物也都开始大叫起来。哇——!呜——!呕——!嗷——!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宛如霹雳在山洞里炸响,穿云裂石,身体晃了几晃,缩回水里,它瞬间变成了给大伙儿带路的向导。⑯猎人大吼:走啊!到山那边就安全了!他带领所有的动物跟着巨蟒向前游去。⑰前面,隐隐约约有光亮出现。猎人知道,那里(选自2021年9月《人民资讯网》,有删改)(1)根据小说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避火下河→①→重新潜河→②→找到出口(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它头似磨盘,眼如灯盏,血盆大口里吐出的信子嘶嘶作响。(3)猎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读完本文,也许你会联想到这些词语:尊重自然、担负责任、团结协作、和谐共生等。请结合小说内容,选择以上词语中的两个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5.(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关于《黄鹤楼》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又大大丰富了诗歌内容。B.前四句中连用三个“黄鹤”,使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重复用词是格律之大忌C.颈联境界阔大,色彩鲜明。阳光照耀下的汉阳平野中,树木葱翠;鹦鹉洲上,芳草茂盛D.这首诗本身具有美学意蕴,集中体现在: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弘、色彩缤纷的绘画美。(2)《黄鹤楼》的尾联和《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都出现“愁”字,这两联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附诗: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6.(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乙白帝城托孤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辅之;如其不才,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选自《三国志》,标题为后加)(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B.属以后事召令徒属C.咨臣以当世之事辍耕之垄上D.还于旧都受地于先王(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表”这一文体本是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其用语多谦卑低微,但本文不卑不亢B.甲文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决定北上伐魏,临行前上书后主,忠贞不二的思想。C.乙文中刘备病危托孤,诸葛亮表明“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D.乙文中刘备将诸葛亮与曹丕进行对比,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治国能力,“君可自取”是他对诸葛亮的试探。(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②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4)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5)杜甫在《蜀相》中这样写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诸葛亮的“老臣心”体现在哪里?三、综合(10分)7.(10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为了增加同学们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学校拟开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任务一:文化传承在书中】名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经历时间检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作品的深远影响和艺术价值使其成为了人类文化的瑰宝。以下是你所在的读书小组计划在班会上展示名著阅读笔记我们在名著阅读中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个各具特色、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超凡不羁、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水浒传》中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的①等。也可以欣赏到作品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如《朝花夕拾》中,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骆驼祥子》中的对人物的②描写紧紧结合人物的行动与故事情节,展现出祥子沉默、木讷、不善言辞的性格特点。更能体会到蕴含作品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保尔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体现了简•爱③的精神追求。(2)【任务二:文化传承在季节里】学校文学报《雨荷》“节气专栏”征稿,请你仿照示例,结合“惊蛰”的节气海报,且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示例:立春,寓意万物生长,新的开始(3)【任务三:文化传承在行动上】为推动非遗进校园,把非遗知识列为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准备组织寻访身边的文化遗产的活动,影响学习。请表达你对参加非遗传承活动的看法,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要求:观点明确四、写作(50分)8.(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这是三峡在郦道元眼中的春冬风景,这是承天寺庭院在苏轼眼中的月夜风景;“千里冰封,这是北国雪原在毛主席眼中激荡豪情的苍茫风景……懂得发现,眼里皆是风景,心底亦有风景。请以《有你即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要出现个人信息。

2024年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21分)1.【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字形。题目中的汉字、拼音分别是:嬉、xiá。(2)本题考查词语的意思。“郁郁葱葱”意思是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繁衍”意思是指繁殖、衍生,使其逐渐增多、增广。(3)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文段中的成语有:目不暇接、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和谐共生、时光荏苒、纵横交错、奔涌不息。(4)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首先,根据诗句表达的意思,②④两句主要表达的是对“五岳”“黄山”的评价,而非桂林山水的评价;其次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可知,①为上联,③为下联,所以①③两句更符合语境。(5)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有误,语意矛盾,应将“左右”删去;BCD.正确。故选:A。【解答】答案:(1)嬉xiá(2)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指繁殖、衍生、增广。(3)示例:目不暇接、郁郁葱葱(4)①②或:群峰倒影山浮水孤舟荡漾月照江(5)A【点评】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直接对词语理解字义,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可通过用记住典型句子的方式记忆词语的意思。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衔远山②吞长江③山光悦鸟性④潭影空人心(注意“潭”的书写)⑤题破山寺后禅院⑥山重水复疑无路⑦柳暗花明又一村⑧陆游⑨山水之乐⑩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二、阅读(39分)3.【分析】这是关于“湿地”的非连续性文本题。第一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第二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第三题考查情景表达能力。【解答】(1)ACD.正确;B.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前不久。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把约,重点建设三江源、若尔盖、辽河口,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可知,但还未设立完成。故选:B。(2)ABC.正确;D.有误,材料三提到的“二十世纪90年代”“30余年”“10年来”三个时间并非体现时间顺序。故选:D。(3)本题答案不唯一,围绕“建设美好家园•守护湿地”这一主题,体现青年人的保护湿地的担当即可,发出倡议。如:同学们,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爱护每一种生物,用心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不破坏动物们的家,用情呵护湿地的生态资源……让我们一起凝聚珍爱湿地共识,建设美好家园。答案:(1)B(2)D(3)示例:湿地是“地球之肾”,它有着绿色的外衣,湿地是水的源泉更是生命的源泉,为美丽的地球留住一片蓝天,湿地用他那宽广的心胸,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而得以延续,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一起凝聚珍爱湿地共识,建设美好家园。【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4.【分析】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猎人引发的大火,导致山林起火,动物们纷纷跳进河里逃命。猎人发现河中到处都是野兽,但它们都忘记了“丛林法则”,一起向对岸游去。大火一直追着动物和猎人,他们一起游到了一处地河,却发现有一条传说中的恶龙拦住了去路。猎人带领动物们一起对抗恶龙,发出巨大的声音震慑了它,最终一起通过地河出口逃离了火灾。文章强调了生命之间的互相关联,以及在危难时刻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第①②段写避火下河;第①段写找到出口,祸是我闯的,那样我的罪孽就更大了!就挥舞着双手。他一口气游上河岸。猛砍,第一空写:砍树断火,前面的河水巨浪翻腾,一个巨大的怪物跃出水面。猎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一条水缸粗的巨蟒”可知。(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头似磨盘,血盆大口”运用比喻修辞,眼睛比作灯盏,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蟒蛇的巨大,结合上下句“猎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一条水缸粗的巨蟒”“身后的动物立刻潮水般退却,但是他胆战心惊。(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第⑥段“他不由得想道,现在都这种情况了你还想杀它们?!”写猎人是善良的人;第⑧段“不行,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拼命向壶口游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祸是自己闯的,跳到对岸去砍树;第⑮段“啊————。……人类和动物的声音混在一起,穿云裂石,与巨蟒对峙,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你还算个人吗?!”,无数动物都跟着他顺流而下,猎人不小心引发了森林大火,逃生时认为自己不应该有杀害它们的念头,救的是动物们的生命。(4)本题考查主题概括。第②段“那个没被踩灭的烟头,揭示了我们要尊重自然的主题,这些动物都是你害的,你还算个人吗?!”,无数动物都跟着他顺流而下,第⑧段“不行,不能再让大火过河了。他听见自己吼叫了一声:让开,拼命向壶口游去,掏出匕首猛砍那些伸向对岸的树枝,猛砍!”!他突然用尽全身力气大叫起来,宛如霹雳在山洞里炸响,直击前面的巨蟒”写在灾难面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对抗蟒蛇,揭示了人类必须懂得学会尊重自然。答案:(1)①砍树断火②巨蟒拦路(或共战巨蟒)(2)运用比喻修辞,将蟒蛇的头比作磨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蟒蛇的巨大,写出了猎人和动物们内心的惧怕。(3)①猎人是善良的人,灾难面前不忍杀害动物,祸是自己闯的,跳到对岸去砍树;③猎人是勇敢的人;④猎人是有忏悔精神的人,置动物们陷入绝境,努力带领动物们逃到安全地方,救赎的是自己的灵魂。(4)示例:担负责任、团结协作,在灾难面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团结协作共同对抗蟒蛇,小说深刻揭示了人类必须懂得学会尊重自然。【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5.【分析】《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读来毫无滞碍感,顺势而下。故选:B。(2)本题考查比较性鉴赏。《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哪里是我的家乡。作者远看暮色里江上烟波浩渺,哪里是我的家乡呢,由江上之景引发了思乡羁旅之愁,蒹葭杨柳似汀洲”的意思是:登上高楼,眼前芦苇杨柳丛生。这句借景生情,思念家乡,危机四伏,世事沧桑。答案:(1)B(2)同:都借景抒情,都抒发了思乡之愁绪。异:意象不同,《黄鹤楼》中作者因夕阳西下;《咸阳城东楼》中烟迷蒹葭,勾起了作者的思乡愁绪。译文: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眺望远方?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咸阳城东楼登上高楼,眼前芦苇杨柳丛生。溪边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山雨欲来。秦汉宫苑。鸟儿落入乱草之中。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6.【分析】参考译文:【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乙】章武三年春天,刘备在白帝城的永安宫病重,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把身后事情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必定可以安定国家,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那就拜托你辅佐了;如果他不成才的话,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一定会竭尽所有辅佐的力量,献上忠贞的节操,坚持死为止!”刘备又下诏教训刘后主说:“你和丞相一起做事情,要待他好像待老父一样!”【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相同:鄙陋,见识短浅。B.不同:同“嘱”,嘱托/类。C.不同:助词,的/动词,去、往。D.不同:介词,到/介词,从。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君可自取”并非是试探诸葛亮,或者和诸葛亮离心离德而已。(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①重点词语:于,在;际,时,时刻,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②重点词语:汝,你;从事,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解答此题。从“遂许先帝以驱驰,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见感恩图报的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夙夜忧叹,以伤先帝之明”等句子可见、尽职尽责的人,诸葛亮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是忠臣的楷模,意对即可。(5)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这两句诗的意思为:年先主屡次向诸葛亮求教大计。这里的“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死而后已的精神,体现尽忠尽责的“老臣心”,诸葛亮以死相随。据此作答。答案:(1)A(2)D(3)①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②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4)①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临危受命,接受托孤重任。②受命以来,誓要鞠躬尽瘁,说明他是个遵守诺言。③他平定南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是忠臣的楷模。(5)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临危受命,接受托孤重任。②受命以来,誓要鞠躬尽瘁,说明他是个遵守诺言。③他平定南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是忠臣的楷模。【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三、综合(10分)7.【分析】(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①拳打镇关西的是鲁达/鲁智深/鲁提辖。②祥子沉默、木讷、不善言辞,作者主要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③简•爱积极反抗表兄的欺侮和学监的侮辱,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表现出独立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