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的梳理:2023年全国经济基本面和化债方案可能性_第1页
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的梳理:2023年全国经济基本面和化债方案可能性_第2页
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的梳理:2023年全国经济基本面和化债方案可能性_第3页
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的梳理:2023年全国经济基本面和化债方案可能性_第4页
对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的梳理:2023年全国经济基本面和化债方案可能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文目录TOC\o"1-2"\h\z\u经济层面:波动企,域间差异加大 3全国角,济速枢下同波减轻 3省份角,域经走势化大 4财政层面:强省份量承压,重点省份质偏弱 7强经省财收较2021增承压 7重点份政入量自给中偏低 8债务层面:2023年化债所见效,2024年进入到高峰 82023年地台务及债率降化或所成效 82024年入期峰点省到压更大 102024化债:“一揽子的落实和扩充 122023年债评总畅,力存 122024年债标落揽子,“堵”与疏”并举 14风险提示 16图表目录图表1:疫情后经济增中枢下移但波动正减() 3图表2:2023年消费贡率升至近年最高值() 4图表3:2023年第三产贡献率基本恢复() 4图表4:2023年经济增不及预期省份普遍低2024年经济预期目标() 4图表5:强经济省份GDP两年复合增速中枢对低() 5图表6:各省经济增速枢处于下移趋势且情波动加大:第一梯() 5图表7:各省经济增速枢处于下移趋势且情波动加大:第二梯() 6图表8:各省经济增速枢处于下移趋势且情波动加大:第三梯() 6图表9:全国各省经济速走势在疫情后分加大 7图表10:部分省份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未及2021年同期水平() 8图表重点省份财收入质量中枢更低() 8图表12:重点省份财自给率中枢更低() 8图表13:26省市2023年平台有息债务规模债率双降”(亿元,) 9图表14:2024年进入城投债到期高峰(亿) 10图表15:2024年4月为年内到期高点(亿) 10图表16:重点省份2024年月度到期压力基来于渝津黔桂滇五省亿).11图表17:重点省份今年到期压力(2024到期量/全部剩余到期量)排名靠前(亿元,) 11图表18:重点区域得较多特殊再融资债度() 12图表19:多数重点省特殊再融资债/到期债超1倍 1220202320232024域风险的表述 13图表21:当前的一揽政策可分为堵和疏两类 14经济层面:波动企稳,区域间差异加大全国视角下,经济增速中枢下移同时波动减轻疫情后经济增速中枢下移,但波动正在减轻。疫情之前(2017-2019年)GDP3Y-CAGR6.5(2021-20234.42.1GDP3Y-CAGR2019GDP图表1:疫情后经济增速中枢下移但波动正在减轻()GDP同比 GDP同比滚动3Y-CAGR GDP同比标准差,右GDP增速中枢下行,标准差下行GDP增速中枢下行,标准差下行78%67%56% 45% 324%13%02% -1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2024E资料来源:wind,2023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升至近年最高值,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恢复。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速的拉动绝对值来看,投资次于消费,净出口拉动则为负值;从“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速的拉动贡献率来看,消费贡献率升至2012年后最高值,20152023看,第三产业贡献率在疫情之后逐渐回升,尤其在20232023图表2:2023年消费贡献率升至近年最高值() 图表3:2023年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恢复()

对GDP拉动的贡献率:消费 对GDP拉动的贡献率:出对GDP拉动的贡献率:投资 消费-投资,右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8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60%40%20%0%-20%-40%-60%-80%

GDP增长贡献率:第一产业GDP增长贡献率:第二产业GDP增长贡献率:第三产业100%90%80%70%60%50%40%30%20%10%-20%

-100%

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20232024。202317152024,21442024,9图表4:2023年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省份普遍调低2024年经济预期目标()2023年GDP增速与目标差 2024年GDP增速目标,右 2023年GDP增速目标,右↑调高或维持不变↓调低↑调高或维持不变↓调低3 82 614内蒙古山东浙江西藏江苏北京甘肃天津青海辽宁吉林宁夏重庆四川广东新疆海南河北湖北上海安徽山西贵州陕西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河南江西黑龙江0内蒙古山东浙江西藏江苏北京甘肃天津青海辽宁吉林宁夏重庆四川广东新疆海南河北湖北上海安徽山西贵州陕西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河南江西黑龙江2-1-2 0-3 -2-4 -4资料来源:ifind,省份视角下,区域间经济走势分化加大GDP2023GDP3GDP5GDP3GDP320232022-20232Y-CAGR基数效应后发现,经济较强省市(例如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上海、北京,本文强经济省市指第一梯队省市)的经济增速在所有梯队中都相对偏低。图表5:强经济省份GDP两年复合增速中枢相对更低()2022-2023GDP2022-2023GDP年复增速 2023年GDP第三梯队第二梯队第一梯队资料来源:ifind,注:第一梯队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湖南、上海、北京;第二梯队包括安徽、河北、陕西、江西、辽宁、重庆、云南;第三梯队包括广西、山西、内蒙古、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2021-2023GDP3Y-CAGR2015年后基本均处于下移趋势,且疫情后各省份经济增速波动均显著增强。分梯队来看,第一梯队中福建省、湖南省的各年度3年经济复合增速整体处于较高位置,第二梯队中重庆市经济增速中枢下行较多,第三梯队中贵州、天津、青海、西藏中枢下行相对更多。图表6:各省经济增速中枢处于下移趋势且疫情后波动加大:第一梯队()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四川 河南 湖北 福建 湖南 上海 北京14%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四川 河南 湖北 福建 湖南 上海 北京12%10%8%6%4%2%20152018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01520182021-2%-4%-6%资料来源:ifind,安徽河北陕西江西辽宁重庆安徽河北陕西江西辽宁重庆云南14%12%10%8%6%4%2%201620182016201820202022201520172019202120232016201820202022201520172019202120232016201820202022201520172019202120232016201820202022-2%-4%资料来源:ifind,图表8:各省经济增速中枢处于下移趋势且疫情后波动加大:第三梯队()广西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13%广西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11%9%7%5%3%1%20152019201520192023201820222017202120162020201520192023201820222017202120162020201520192023201820222017202120162020201520192023-3%资料来源:ifind,全国各省经济增速走势在疫情后分化加大,其中第一梯队分化缩小,二三梯队分化扩大。以各省份每年度经济增速的变异系数表征各省经济增速走势的差异,可312016全国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图表全国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1.201.000.800.600.400.202014201620142016201820202022201420162018202020222014201620182020202220142016201820202022资料来源:ifind,财政层面:强省份“量”承压,重点省份“质”偏弱2021多数强经济省份财政收入较2021年增幅靠后,经济大省面临“挑大梁”压力。202320222021在重点省份中,吉林、云南、天津、广西、辽宁五省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20212021GDP2023202120222023(20232021202220222022年非税收入增速大幅提升,其2022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提到非税收入大幅2022西及陕西三省则可能受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影响从而提振2022年财政收入增速。图表10:部分省份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及2021年同期水平()较2021年增速 较2022年同比增速年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水平年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水平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2023年同比」低于「较2021年增速」幅度较大35%30%25%20%15%10%5%云南天津海南广东广西江苏辽宁甘肃山东河北湖南河南浙江北京贵州福建重庆上海云南天津海南广东广西江苏辽宁甘肃山东河北湖南河南浙江北京贵州福建重庆上海江西宁夏西藏湖北安徽四川青海山西陕西新疆-5%-10%资料来源:wind,重点省份财政收入质量及自给率中枢偏低以税收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观测财政收入质量,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观测财政自给率,可以发现12个重点省份财政收入质量及财政自给率中枢均低于其余19省市。而在非重点省份中,部分省份财政收入质量及财政自给率同样较弱,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相对更高。图表11:重点省份财政收入质量中枢更低() 图表12:重点省份财政自给率中枢更低()12个重点省份非重点省份2023年一般共预收入 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收入12个重点省份非重点省份

12个重点省份非重点省份2023年一般共预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公共算支出12个重点省份非重点省份

江 古 江 古资料来源:ifind,注:缺少河南及西藏税收收入数据。

资料来源:ifind,债务层面:202320242023回望2023年,多数省份城投平台有息债务规模及债务率双降,或从侧面体现化债落地见效20222023,2023台债务规模同比增长0.84,宁夏、湖北、海南、西藏四省规模维持不变,其余全部省份202340.74西同比下降17.642022年、20232023图表:26省市2023(亿元,)省份城投平台有息债务规模(亿元)城投平台债务率(%)2022年2023年2023年同比(%)2022年2023年债务率变动(%)重庆市20258.3420245.93-0.06%963.11%829.51%-133.60%广西壮族自治区12485.9212418.98-0.54%739.81%696.21%-43.60%贵州12166.8612268.540.84%644.97%590.33%-54.64%天津市11982.5711923.06-0.50%648.87%588.11%-60.75%云南省8375.418233.29-1.70%429.63%383.04%-46.58%甘肃省7161.827044.25-1.64%789.05%701.97%-87.09%吉林省6299.276243.17-0.89%740.22%580.87%-159.35%内蒙古自治区3061.502806.60-8.33%108.40%91.02%-17.37%辽宁省2256.862084.87-7.62%89.38%75.70%-13.67%黑龙江省1465.791461.63-0.28%113.57%104.70%-8.86%宁夏回族自治区1009.031009.030.00%219.28%200.88%-18.40%青海省528.14313.00-40.74%160.48%82.09%-78.39%江苏省88081.8487898.11-0.21%951.32%885.16%-66.16%浙江省69262.5369243.51-0.03%861.54%805.16%-56.39%四川省43003.5342985.06-0.04%881.12%777.43%-103.69%山东省42012.8041943.79-0.16%591.39%561.89%-29.49%湖南省27259.3227157.40-0.37%878.83%808.14%-70.70%湖北省26717.0326717.030.00%814.36%723.59%-90.77%江西省22943.0622922.02-0.09%778.18%749.18%-29.00%河南省21067.0520844.51-1.06%495.65%461.98%-33.67%安徽省18096.9018045.28-0.29%504.21%458.12%-46.09%广东省16948.2116880.22-0.40%127.81%121.87%-5.94%陕西省19212.1615823.66-17.64%580.15%460.34%-119.81%福建省15798.7915689.25-0.69%473.13%265.56%-207.56%北京市10978.7710967.47-0.10%192.13%177.44%-14.69%河北省9615.619529.04-0.90%237.05%222.32%-14.73%上海市8582.828520.14-0.73%112.81%102.50%-10.31%山西省6488.266471.38-0.26%187.85%186.00%-1.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878.135764.45-1.93%311.05%264.46%-46.59%海南省730.16730.160.00%87.71%81.07%-6.65%西藏自治区663.49663.490.00%369.43%280.43%-89.00%,国联证券研究所注:上半部分为重点省份,下半部分为非重点省份,每部分按照城投平台有息债务规模排序。2024展望未来到期情况,2024年进入城投债到期高峰。口径显示,2024年城投债含回售规模达4.56万亿元,为2015年后到期量高峰。2024年内分月来看,4月份为全年到期高点,主要为非重点省份债务到期,重点省份则将在三季度达到到期高点。图表14:2024年进入城投债到期高峰(亿元) 图表15:2024年4月为年内到期高点(亿元)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

6,0005,0004,0003,0002,0001,000

重点省份 非重点省份城投债到期规模45,594城投债到期规模45,59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

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8、9及12月为重点省份每月到期规模占全部重点省份每月到期规模的比例基本均超过90。从各省今年到期规模与全部剩余到期规模的比例来看,重点省份2024202480.350。图表16:重点省份2024年月度到期压力基本来源于渝津黔桂滇五省(亿元)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重庆,230天津,203重庆,230天津,203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占比,92%重庆,225天津,196贵州 广西 云南 五省占,99%重庆,172天津,315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占比,96%重庆,201天津,187贵州 广西 云南五省占比,93%重庆,205天津,326贵州 广西云南五省占比,94%重庆,289天津,223贵州广西 云南五省占比,91%重庆,182天津,146贵州广西云南 五省占,98%重庆,160天津,87贵州广西 云南五省占比,95%重庆,287天津,201贵州广西云南五省占比,94%重庆 天津 贵州 广西 云南 辽宁 青海 宁夏 甘肃 吉林 黑龙江 内蒙古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资料来源:wind,注:红色标注字体代表重庆、天津、贵州、广西、云南五省每月到期规模占全部重点省份当月到期规模的比例。图表17:重点省份今年到期压力(2024到期量/全部剩余到期量)排名靠前(亿元,)

全部剩余到期量 2024年到期

2024年到期量占比:非重点省份,右2024年到期量占比:重点省份,右2024年到期量占比:非重点省份,右2024年到期量占比:重点省份,右20000 60%15000

10000 30%5000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吉林省资料来源:wind,结合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额度来看,重点区域基本对应较多特殊再融资债额度依靠自有财政及金融禀赋化债。从各省发行特殊再融资债额度对2024年到期债务11侧面说明弱资质省份化债可能更多依赖中央及省级资源腾挪。图表18:重点区域得到较多特殊再融资债额度() 图表19:多数重点省份特殊再融资债/到期债务超1倍91455145914551453,0002024年到期规模:非重点省份2024年到期规模:重点省份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总额2,0001,5001,00050001.2非重点省份重点省份0.70.2-0.35045403530天津河北湖南安徽福建重庆河南新疆四川陕西江西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25天津河北湖南安徽福建重庆河南新疆四川陕西江西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2015105浙江浙江山东湖南吉林青海宁夏海南吉林辽宁宁夏贵州甘肃云南青海广西海南天津河北湖南安徽福建重庆河南新疆四川陕西江西山东山西湖北江苏浙江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20242023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揭示2023年化债进度总体顺畅,多地一揽子化债政策落地见效2023部分重点省份出现较为积极的表述,如重庆市提到“区县政府债务和平台公司风险治或“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其余省份则多为较为中性的表述,如“稳妥有效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但部分中性表述省份所列化债成果同样较积极,如甘肃通过“1+10”债务化解方案疏解融资平台债务1048.4亿元、广西通过一揽子政策实现政此外,多数省份也提出2024年化债压力仍较大、地方债务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等对204图表20:各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化债工作自评及对2024年重点领域风险的表述省份对2023化债工作的自评 对化债压力及风险的表述天津积极争取国家一揽子政策资源支持,制定实施“1+10”全口径债务化解工作方案,全面完成年度化债任务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内蒙古坚持砸锅卖铁还债,制定落实“1+8”化债方案,……,超额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地方化债任务还很艰巨吉林坚持省负总责,逐级压实责任,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一市一案”化解地方债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国企改革、金融化险、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湖南超额完成化债任务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非法集资防范处置、“三保”支出、“保交楼”等压力较大重庆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区县政府债务和平台公司风险治理取得积极进展统筹化风险与促发展、保民生压力较大青海制定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债务举措,年度化债任务圆满完成,全省债务和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宁夏圆满完成年度政府化债任务,实现债务规模、债务率、债务风险等级“三个下降”,化债力度和额度为历年最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工作、责任落实、隐患整治等亟待加强河北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金融、房地产等风险黑龙江稳妥处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高质量产业项目接续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安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山东地方债务风险防范稳妥有效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确保各方面安全还需进一步努力湖北积极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地方债务总体可控一些市县财力比较紧张海南稳妥做好“保交楼”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四川制定综合化债方案,扎实推进各类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一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贵州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债务金融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积极争取国家财政、金融支持缓释债务风险,……,全省债务、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财政收支矛盾较大,解决安全生产、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还需持续用力云南地方债务风险有序化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地方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交织,统筹化风险与促发展、保民生的压力较大陕西全力防范、精准化解房地产、政府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严峻,守牢安全底线的任务艰巨繁重福建聚焦财经领域,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一地一策”化解个别重点区域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不容忽视甘肃制定实施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10”方案,疏解融资平台债务1048.4亿元债务化解和风险处置任务艰巨广东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部分市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河南地方债务、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交织江西出台防范化解经济和金融领域重大风险“1+7”工作方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9”方案,保持全国唯一债券零违约省份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新疆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广西制定实施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化解方案,稳妥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政府法定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政府隐性债务显著下降一些领域风险防范化解面临新挑战江苏一些领域风险隐患有待进一步化解辽宁制定实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地方债务、房地产领域、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交织,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注:红色部分代表省份对2023年化债工作自评表述积极,茶色代表省份对2023年化债工作自评表述中性。2023施继续支持基层化债。二是扁平化,逐渐压减融资平台层级及数量,或对平台融资实行提级管理。如山东落实城投公司举债融资提级管理制度,江苏连云港提到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层级压减、提升国有企业信用评级等。2024从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预算报告来看,多省2023年化债工作基本由新成立的化债专班统筹,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并申报至国务院,其中黑龙江2024年财政预算报告中提到该省化债方案率先通过国务院审核。多地化债方案可能遵循多次提到的“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工作机制,在2023年首先20242024202320232024图表21:当前的一揽子政策可分为“堵”和“疏”两类堵 疏严控债务总量: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降"加大对违规新增债务的监督问责力度提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力度,严禁超财力水平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财政节流: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控债务总量:债务规模和债务率"双降"加大对违规新增债务的监督问责力度提升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力度,严禁超财力水平铺新摊子上新项目…………财政节流: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全口径常态化监测体系推动平台公司转型发展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全口径常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