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常见病影像_第1页
头颅常见病影像_第2页
头颅常见病影像_第3页
头颅常见病影像_第4页
头颅常见病影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日期:头颅常见病影像延时符Contents目录头颅影像学概述颅脑外伤影像诊断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颅内肿瘤影像诊断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影像诊断延时符01头颅影像学概述头颅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头部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准确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帮助医生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指导治疗头颅影像学检查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监测预后头颅影像学的重要性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扫描)利用X射线束对头部进行连续扫描,获取脑部横断面图像,主要用于检查颅内出血、骨折等急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产生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脑部解剖结构和病变。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利用正电子与负电子湮灭产生的伽马射线进行成像,反映脑部的代谢和功能状态。头颅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头颅影像学检查中,正常的脑部结构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应呈现清晰的解剖边界和正常的信号强度。异常表现常见的异常表现包括脑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等,这些病变在影像学检查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信号特征,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解读注意事项在解读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以及不同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避免误诊和漏诊。同时,对于疑似病变的区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头颅影像学表现与解读延时符02颅脑外伤影像诊断

颅骨骨折影像表现线性骨折颅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X线平片即可明确诊断,表现为骨折局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断端无明显移位。凹陷性骨折骨折片凹陷陷入颅腔,使局部脑组织受压,多需进行CT扫描以明确凹陷的深度和范围。粉碎性骨折颅骨呈多块、多段粉碎性断裂,常伴有硬脑膜及脑组织损伤,病情多较严重。CT表现为脑实质内高密度影,周围常伴有低密度水肿带。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液进入脑室系统,CT表现为脑室内高密度影,常引起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血液积聚于脑表面蛛网膜下腔,CT表现为脑沟、脑池内高密度影。030201脑挫裂伤影像表现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硬膜外血肿CT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或等密度影。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脑实质内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周围常伴有低密度水肿带。脑内血肿颅内血肿影像表现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并发脑血管痉挛,CTA或MRA可表现为受累血管节段性狭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为脑沟、脑池内高密度影,出血量较大时也可表现为脑室系统的高密度影。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由于血液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引起蛛网膜粘连,可导致脑积水,头颅CT或MRI可表现为脑室系统扩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表现延时符03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123CT平扫可能无异常表现,或仅显示模糊的低密度区;MR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更为敏感,可显示长T1长T2信号。早期脑梗死CT可显示明显的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MRI可显示梗死灶呈长T1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信号。进展期脑梗死CT和MRI均可显示梗死灶呈软化、囊变,周围可见胶质增生带。慢性期脑梗死脑梗死影像表现急性期脑出血CT平扫可显示圆形或卵圆形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晰;MRI可显示短T1短T2信号。亚急性期脑出血CT仍可显示高密度影,但密度逐渐降低;MRI可显示高、低混杂信号。慢性期脑出血CT可显示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晰;MRI可显示长T1长T2信号。脑出血影像表现可显示脑沟、脑池内高密度影,部分可呈“铸型”改变。CT平扫可显示脑沟、脑池内短T1短T2信号,FLAIR序列呈高信号。MRI可明确出血原因,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DSA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表现可能无异常表现,或仅显示局部血管影增粗、迂曲。CT平扫可显示畸形血管团呈流空效应,周围脑组织可能因缺血而呈长T1长T2信号。MRI是诊断脑血管畸形的金标准,可明确显示畸形血管团的大小、位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DSA脑血管畸形影像表现延时符04颅内肿瘤影像诊断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强化占位效应MRI表现胶质瘤影像表现胶质瘤在CT上通常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病灶,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胶质瘤可引起周围脑组织水肿,产生占位效应,导致中线结构移位。注射造影剂后,胶质瘤可出现不规则强化,部分肿瘤内部可见坏死、囊变。在MRI上,胶质瘤通常呈长T1、长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见不规则强化。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的肿瘤,位于颅内脑外,与脑组织分界清楚。颅内脑外肿瘤脑膜瘤通常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部分肿瘤可累及颅骨。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注射造影剂后,脑膜瘤可出现均匀强化,部分肿瘤可见钙化。均匀强化在MRI上,脑膜瘤通常呈等T1、等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均匀强化。MRI表现脑膜瘤影像表现鞍区占位肿瘤向上生长钙化MRI表现垂体瘤影像表现01020304垂体瘤位于鞍区,可引起鞍区占位效应,导致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垂体瘤通常向上生长,可突破鞍隔进入鞍上池,部分肿瘤可向两侧生长侵犯海绵窦。部分垂体瘤可见钙化,呈斑片状或点状。在MRI上,垂体瘤通常呈等T1、长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强化。颅咽管瘤位于鞍区或鞍旁区,可引起相应的占位效应。鞍区或鞍旁区占位钙化囊性变MRI表现颅咽管瘤常见钙化,呈蛋壳样或斑片状。部分颅咽管瘤可见囊性变,囊液呈黄色或褐色。在MRI上,颅咽管瘤通常呈长T1、长T2信号,注射造影剂后可见囊壁强化。颅咽管瘤影像表现延时符05颅内感染性疾病影像诊断03后期CT和MRI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和软化灶形成。01早期CT可能无异常表现,MRI可见脑回肿胀、脑沟变浅等轻度异常。02进展期CT可见低密度影或局部脑肿胀,MRI则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脑实质病变,可伴有点状或斑片状出血灶。脑炎影像表现进展期CT可见脑积水、脑室扩大等间接征象,MRI则显示脑膜广泛增厚并强化,脑实质内可出现点状出血灶。后期CT和MRI均可显示脑室扩大、脑积水等后遗症表现。早期CT可能无异常或仅显示脑膜轻度增厚,MRI则可见脑膜强化。脑膜炎影像表现早期01CT可见低密度影,周围水肿带不明显;MRI则显示长T1、长T2信号的脓肿灶,周围水肿带较轻。进展期02CT可见脓肿壁形成,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带明显;MRI则显示脓肿壁呈短T1、长T2信号,周围水肿带加重。后期03CT和MRI均可显示脓肿壁变薄、脓腔缩小等吸收好转征象,或脓肿破溃、脑室积脓等恶化征象。脑脓肿影像表现CT可见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影,MRI则显示多发小圆形长T1、长T2信号灶,增强扫描可见囊壁强化。囊虫病CT可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MRI则显示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可伴有脑积水表现。脑血吸虫病CT可见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囊壁光滑,可伴有钙化;MRI则显示长T1、长T2信号的囊性病变,囊壁光滑无强化。脑包虫病颅内寄生虫病影像表现延时符06先天性颅脑发育异常影像诊断以侧脑室扩大为主,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均扩大。脑室系统扩大脑回平坦,脑沟变浅,严重者脑实质菲薄如纸。脑实质受压变薄颅骨变薄,颅缝增宽,前囟扩大,颅骨透明度增加,叩诊呈“破壶音”。颅骨改变眼球下旋,称为“落日眼”;若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可致颅内静脉回流受阻,出现头皮静脉怒张。颅内压增高征象先天性脑积水影像表现颅裂影像表现颅骨缺损,缺损区脑组织膨出,可呈囊性包块,囊内可有脑脊液。脊柱裂影像表现椎管未闭,缺损多位于腰骶部,缺损区可有脊膜、脊髓及神经根膨出,形成囊性包块。脊柱裂常伴发脊髓栓系综合征,表现为脊髓低位、终丝增粗等。颅裂与脊柱裂影像表现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影像表现表现为一团迂曲、扩张的血管团,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呈桑葚状或蜂窝状血管团,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周围脑组织常有胶质增生。表现为脑实质内边界不清的斑片状或点状血管影。表现为脑实质内迂曲扩张的静脉血管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