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三明市沙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在实数3.14,V121,1.010010001......,2-岳,p竽中,无理数的个数是()个.

A.1B.2C.3D.4

2.实数一1,4,3.1415926,-n,764,3.3-。,0.2020020002……(相邻两个2之间0的个

数逐次加1),夕,无理数的个数是()

A.1B.2C.3D.4

3.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M,且M到x轴的距离为1,至Uy轴的距离为2,则点M的坐标不可能

是()

A.(1,-2)B.(-2,1)C.(2,-1)D.(2,1)

4.甲、乙两队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两队各10人,比赛成绩总分10分)统计如表:

甲89710710910109

乙871089101091010

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9.5分B.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

C.甲队的成绩比较稳定D.乙队的平均成绩是9分

5.若(2x+3y-12T+|x-2y+1|=0,则W=()

A.9B.12C.27D.64

6.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V2,V2B.6,8,10C.4,5,9D.5,12,18

7.如果一次函数y=3x+6与y=2x-4的图象交点坐标为(a,b),则{;二是方程组()的解.

(y-3x=6(3x6y=0

A,(2xy=-4(2x-4-y=0

(3x-y=-6(3x-y=6

(2x-y-4=0u-[2x-y=4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丫=一:%+10与%轴,y轴分别交于力、B两点,C是OB的中点,

。是线段4B上一点,若CD=OC,则点。的坐标为()

A.(3,9)

9.几千年来,在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中,等面积法是典型的一种

证法,清代数学家李锐运用这一方法借助三个正方形也证明了勾股

定理.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DEFG,四边形CGH/均为正方形,

EF交BG于点L,DG交IH于点、K,点B,L,C,G在同一条直线上,

若SAADE=9,S^GHK=4,记四边形DELC的面积为四边形CGK/

的面积为52,则兴的值为()

32

A.-B.C.-D.;

4862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TB1C1D1,。声殳殳,A2B2C2D2,D2E3E4B3,4383c3。3,…,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当在y轴上,点G,Ei,E2,C2,E3,E4,C3>•••>在》轴上已

知正方形4$iGDi的边长为1,NOBiG=30。,B1G〃82c2〃B3c3,…,则正方形的

边长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11.(2通下=----,------>(V3)-1=-------

12.一组数据3,3,4,2,8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13.如图,AD//BC,NB=60。,zl=zC,那么/C的度数为

B

X

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4,0),当函数值y大于。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15.一块等腰三角形钢板,腰长10m,底边长12m,则此钢板的面积是m2.

16.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2,0)和(0,-2),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0分)

17.计算:

(1)V8+V18-V32.

(2)2710x5V15-^V6.

18.解下列方程(组):

(1)*=1;

、'1-X

3%—4(%—y)=2

(2)2x—3y=1

19.补充完全下面的统计分析表

某校要从九年级(一)班和(二)班中各选取10名女同学组成仪仗队,选取的两班女生的身高如下:(单

位:厘米)

(一)班:168,167,170,165,168,166,171,168,167,170

(二)班:165,167,169,170,165,168,170,171,168,167

班级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极差

一班1681686

二班1683.8

请选一个合适的统计量作为选择标准,说明哪一个班能被选取.

20.(8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iCi,并写出△必当口各顶点的坐标;

(2)将△力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4B2c2,并写出A4B2c2各顶点的坐标;

(3)观察△&B1G和AAz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直线对称?若是,请用粗线条画出对称轴.

21.下列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是否正确?

(1)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则该直线也垂直于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

(3)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2.如图,已知在AABC中,AB=AC,ABAC=120°,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4c于点E,交BC于点

F.试探索BF与CF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E

BC

23.数轴上线段的长度可以用线段端点表示的数进行减法运算得到,例如:如图①,若点4,B在数

轴上分别对应的数为a,b(a<b),则4B的长度可以表示为4B=b-a.

AB

-'a厂-6-5-4-3-2-1012345678,

图①图②

请你用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如图②,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4点,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

到达B点,然后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C点.

(1)请你在图②的数轴上表示出4,B,C三点的位置.

(2)若点4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①当t=2时,求4B和AC的长度;

②试探究:在移动过程中,3AC-4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

不变,请求其值.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M-4ax与%轴交于4,B两点(4在B的左侧).

(1)求点A,8的坐标;

(2)已知点C(2,l),P(l,-|a),点Q在直线PC上,且Q点的横坐标为4.

①求Q点的纵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

②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

25.[定义]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垂美四边形.

[理解]如图①,将一对相同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拼成四边形4BCD,每个三角尺三个内角

的度数都是30。、60。和90。.四边形4BCD是四边形,乙4BC+乙4DC=度;

[探究]如图②,四边形ABC。是垂美四边形.NA=90。.48=80。,E是边4。延长线上一点,求NC和

NCDE的度数.

[应用]如图③,四边形4BCD是垂美四边形,NA=90。,BE和DF分别是N4BC和N4DC的平分线,交

40、BC于点、E、凡试说明BE//OF.

参考答案及解析

I.答案:c

解析:解:无理数有1.010010001.......2-V5.p共3个,

故选:C.

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逐个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算术平方根,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熟记无理数常见的三种形式:如兀,在,

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此外要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

2.答案:C

解析:解:-1是整数,属于有理数;〃=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3.1415926是有限小数,属于

有理数;V64=4,是整数,属于有理数;3.3是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0是整数,属于有理数;

1是分数,属于有理数.

无理数有:-兀,0.2020020002......(相邻两个2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近共3个.

故选:C.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

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

择项.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n,2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

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3.答案:A

解析:解:•••”到x轴的距离为1,至如轴的距离为2,

的纵坐标可能为±1,横坐标可能为±2,

•••M的坐标为(2,1)或(2,-1)或(-2,1)或(-2,-1).

故选:A.

先根据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至。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得到具体坐标即

可求解.

本题考查点的坐标的确定,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x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至3轴的距离

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4.答案:B

解析:解:4甲队数据重新排列为7、7、8、9、9、9、10、10、10、10,所以甲队数据的中位数是

—=9(分),此选项错误;

8.乙队成绩的众数是10分,此选项正确;

C:X甲=-----痴-----=&9,X乙=-----------------------=9.1,

•••SX[2x(7—8.9)2+(8-8.9)2+3x(9-8.9)2+4x(10-8.9)2]=1.29,

S:=5x[(7—9.1)2+2X(8-9.1)2+2X(9-9.1)2+5X(10-9.1)2]=1.09,

・••s”s3

・•・乙队的成绩比较稳定,此选项错误;

D由C选项知乙队的平均成绩是9,1分,此选项错误;

故选:B.

分别根据中位数的定义、众数的定义、方差及平均数的定义逐一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以及方差,掌握众数、中位数以及方差的定义及数据的整理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2x+3y-12)2+|x-2y+1|=0,

(2x+3y-12=00

,,(x-2y+1=0(2)'

①一②x2得:7y-14=0,

解得:y=2,

把y=2代入②得:x—3,

则原式=9,

故选:A.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与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力、仔+(鱼产h(遮)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

B、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c、42+52^9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

D、52+122*18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

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根据勾股定

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

7.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因此是联立两

直线函数解析式所组方程组的解.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一次函数y=3%+6与y=2%-4的图象交点坐标为(a,b),

贝噂或是方程组忧要3,即修I仁的解•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由解析式求得B的坐标,加入求得C的坐标,0。=5,设。(居一)+10),根据勾股定理得出/+(|x-

5)2=25,解得x=4,即可求得。的坐标.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得C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由直线丫=-3乂+10可知:8(0,10),

.・・OB=10,

・・・C是。8的中点,

・・・C(0,5),OC=5,

vCD=OC,

•-CD=5,

•・,。是线段48上一点,

・,•设D(%,——x+10),

2

CD=卜+(5+|x-10)=5,

x2+(1x-5)2=25,

解得x1=4,尢2=。(舍去)

•••£>(4,8),

故选:c.

9答案:B

解析:解:•••^LADE+/.EDC=90°=Z.EDC+Z.IDK,

•••Z.ADE=乙1DK,

又•:DC//HG,

•••乙IDK=AHGK=/LADE,

又Z.EAD=Z.KHG=90°,

.MADEfHGK,

..S"DE_&

S^HGK4

AD3

:.—HG=2

设AD=3x,则CG=2x,

由己知:AD=CD,DG=DE,^DAE=^DCG=90°,

**•Rt△ADE=Rt△CDG(HL),

:.AE=CG=2x,

又...4E=丝包匹=

ADx

r6

2%=1,

X

解得X=V5,检验是方程的解,

AD=3V3.HG=2V3,

作EMIOC,KN1CG,四边形4EM。、KNGH.ICNK、EBCM是矩形,

SAADE=^ADME=%ShHGK—ShKNG—4,

..HK_2SAHGK_44

HG3

IK=Hl-HK=

3

S四边形ICNK=与X2陋=4,

・•・S2=S四边形[CNK+S&KNG=4+4=8,

•・•乙LEB+2LADE=90°,

・•・乙LEB+/-ADE=乙IDK,

又;DI=DC-Cl=EB=AB-AE=x=遮,乙EBL="IK=90°,

•••△D/K三△EBL(ASA),

IK=BL=—,

3

LC=BC-BL=

3

$_(LC+£M)xMC_p

A'四边形E1CM~2=b,

Si=S四边形EICM+S^DEM=8+9=17,

S28

故选:B.

由△4DE~Zk”GK,设4D=3x,则CG=2%,证明△4DE三ZkCOG,由图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得不,

作EMIDC,KN1CG,证明△DK/三ZkELB,得出ZJ?=/K,此时只需算出四边形ELCM、KNC7的

面积即可计算金的值.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全等的判定与性质;能利用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

相似,能利用参数构建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正方形刃的边长为1,4081cl=30。,B1C1//B2C2//B3C3,

••D1E1=B2E2fD2E3=B3E4,£.D1C1E1=/-C2B2E2=乙C3B3E4=30°,

•*,=5cl

则B2c2=生生=立=(女)1,

zNCOS30。3v37

同理可得:B3c3=;(争2,

故正方形418nCn%的边长是:(守-1,

故选:D.

利用正方形的性质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得出变化规律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

11.答案:20立更

33

解析:解:(2遍)2=20,[=琮,(8)Y=%=9.

故答案为:20,它,叵.

33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2.答案:3,4

解析: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3,3,4,8,最中间的数是3,

则中位数是3,

故答案为:3,4.

根据中位数及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及中位数的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

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3.答案:6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

解:•••AD//BC,乙B=60°,

:.Z.1=乙B=60°,

vZ1=乙C,

・•・ZC=60°.

故答案为60。.

14.答案:x<4

解析:解: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4时,y>0.

故答案为:x<4.

由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结合函数图象,即可得出:当x<4时,y>0,此题得解.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图象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观察函数图象,

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48

解析:解: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10m,

一直角边长=12x:=6m,则高长=<1()2-62=8,

故钢板面积=jx12x8=487nz.

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高,可将其转化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将高求出,代入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通过作辅助线可将一般等腰三角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三角形的高求出.

16.答案:y=x-2

解析: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图象经过两点,(2,0)和(0,-2)

.(2k+b=0

"lb=-2,

解得:产=1/

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

故答案为:y=x—2

首先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y=kx+b,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0)和(0,—2)两点,用

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方程组,再解出匕b的值,即可求出函数的解析式.

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注意细心运算即可.

17.答案:解:(1)原式=2鱼+3或-4企

=V2;

(2)原式=10V10X15-^6

=50.

解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

往能事半功倍.

18.答案:解:(1)去分母得:3=1-%,

解得:x=-2

经检验x=-2是分式方程的解;

—X+4y=2①

(2)方程组整理得:

2x-3y=l@,

①x2+②得:5y=5,

解得:y=1,

把y=1代入①得:x=2,

则方程组的解为号;2

I-

解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

程的解;

(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答案:解:⑴一班的方差=*[(168-168)2+(167-168)2+(170-168)2+(165-168)2+

(168-168)2+(166-168)2+(171-168)2+(168-168)2+(167-168)2+(170-168)2]

3.2;

二班的身高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65,165,167,167,168,168,169,170,170,171.

所以二班的中位数:竺等竺=168,二班的极差:171-165=6.

所以补全统计分析表如下所示:

班级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极差

一班1683.21686

二班1683.81686

(2)选择方差作为选择标准,因为一班的方差小于二班的方差,所以一班能被选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分析.

(1)根据方差、中位数、极差的定义进行计算,补全统计分析表;

(2)根据方差反映稳定程度,所以选择方差小的班级.

20.答案:①如图,4式1,4)、Bi(3,2)、Q(2,1)

②如图,4(7,4)、B2(5,2),0(6,1)

③对称,如图

-4--申-①--

解析:⑴由图知,4(0,4),8(-2,2),C(-l,l),

.••点4、B、C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为41(0,4)、B式2,2)、6(1,1),

连接,AiG,BiG,得△AiB]G;

(2)•••△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

•••4、B、C三点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

作出442^2cz,A2(6,4),作(4,2),C2(5,l);

(3)AIB1C1与4A2B2C2关于直线久=3轴对称.

点评:(1)要关于y轴对称,即从各顶点向y轴引垂线,并延长,且线段相等,然后找出各顶点的坐标.

(2)各顶点向右平移6个单位找对应点即可.

(3)从图中可以看出关于直线x=3轴对称.

21.答案:解:(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相等,且4个角的和为360。,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都是90。,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1)正确;

(2)在同一平面内,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则该直线也垂直于平行直线中的另一

条,故(2)错误;

(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且有一组对顶角互补,

・••这组对顶角都等于90。,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3)正确.

解析:由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依次判断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定义以及邻补角定义,正确把握其定义是解题关键.

22.答案:解:BF=2CF.

证明:连接4凡

•­•AB=AC,Z.BAC-120°,B----------------------------工----—

r

:.Z-B=乙C=30°,

・・・EF垂直平分AC,

AF=CF,

・・・Z.CAF=ZC=30°,

・・.Z.BAF=Z.BAC-^CAF=90°,

・・・BF=2AF,

・•.BF=2CF.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连接AF,根据48=AC,4BAC=120。可求出NB的度数,进一步求出CF=AF,Z.BAF=90°,由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BF=24F=2CF,以此得

到结论。

23.答案:解:(1)4,B,C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3C

A-

3456

-6-5-4-3-2

(2)①当t=2时,A点表示的数为—4,B点表示的数为5,C点表示的数为12,

AB=5-(-4)=9,AC=12-(-4)=16.

②34C-44B的值不变.

当移动时间为t秒时,4点表示的数为T-2,B点表示的数为2t+l,C点表示的数为3t+6,

则AC=(3t+6)-(—t—2)—4t+8,AB—(2t+1)—(—t—2)—3t+31

3AC-4AB=3(4t+8)-4(3t+3)

=12t+24-12t-12

=12,

即34c-44B的值为定值12.

二在移动过程中,34C-4AB的值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轴,有理数的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数轴上点的表示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和整式的化简等知识点.

(1)根据题意作图可得;

(2)①先表示出t=2时三点所表示的数,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

②由移动时间为t秒知4点表示的数为-1-2,B点表示的数为2t+l,C点表示的数为3t+6,据此

得出4c和的长,再代入3AC-44B化简可得.

24.答案:解:(1)令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