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2024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燃烧 B.冶炼钢铁C.食物腐烂 D.冰块熔化2.下列所示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B.排水法集气——排尽集气瓶内空气且便于观察C.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称量氯化钠 C.倾倒液体 D.熄灭酒精灯4.下表中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pH3971013蚊子、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火碱液 D.食醋5.化学小组探究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时O2和CO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B.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C.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6.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B用黄铜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去除油污D用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A.A B.B C.C D.D7.下列说法:①氧气、铁、金刚石、水都是常见的单质;②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③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④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碳酸钙作补钙剂;⑤用燃烧法可以鉴别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⑥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的营养物质。其中正确的是A.③④⑤⑥B.①③⑤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8.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霍去病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B.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10.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应用“蛟龙号”深潜器“神州”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器用到的材料特种钢高强度涤纶纳米铁粉(1)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_____(填操作名称)可去除污染物。(2)深潜器在深海中加速下潜时,浮力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纳米铁粉经过撞击,会燃烧。写出铁粉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其中一组的图象如下:实验组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5010080产生沉淀的质量/g0.982.942.94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所得(1)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2)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某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实验为第_____组,下图中a的数值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①尿素、磷铵、硫酸钾;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铜、钢材、铝合金;④无机盐、糖类、维生素;⑤天然气、汽油、煤.常用作燃料的是_____;常见的金属材料是_____;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_____;常用的化学肥料是_____.锂(Li)电池因质量轻、能量密度高、充电快被广泛应用.锂原子核内有_____个质子,在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1个电子,锂离子符号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钾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其中钾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该同学先取50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钾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已知K2SO4的水溶液呈中性。[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2SO4猜想二:K2SO4、KOH猜想三:K2SO4、CuSO4猜想四:K2SO4、CuSO4、KOH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与验证]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溶液为无色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实验二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实验三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pH=7猜想__________成立写出实验中生成蓝色滤渣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拓展延伸]金属钾在运输、保存中应该注意的是:__________。1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完成下列探究:图1图2如图1: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高低不同的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现象是_____,本实验中放置两支蜡烛的目的是_____.分别向集满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淸石灰水,并充分振荡发现二者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某同学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2:先在烧杯内壁上贴上干的和湿的紫色石蕊纸条,再将充满二氧化碳的敞口集气瓶轻轻放入烧杯中.一段时间后.现象是_____;本实验可以说明的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是_____;烧杯内壁贴的干的石蕊纸条起_____作用,目的是证明_____;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煤的燃烧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冶炼钢铁发生还原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烂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冰块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2、D【解析】

A、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不符合题意;B、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将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且方便观察氧气的收集情况,不符合题意;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白磷不燃烧,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这时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底部的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3、A【解析】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另导管一头放入水中,手握住试管时,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导管一段有气泡.松手后,试管内温度降低,气体收缩,体积变小,所以将水吸入,在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因此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使用天平称量物体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称量,且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C、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C错;D、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4、A【解析】

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应该涂抹一些碱性物质,溶液的pH大于7时溶液显碱性,因为在皮肤上使用,不能用腐蚀性强的氢氧化钠,故选A。5、B【解析】

A.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可推知蜡烛中一定有碳元素,不能确定是否有氢元素,选项错误;B.含碳的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由图中信息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所以可知蜡烛发生了不充分燃烧,选项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质量逐渐增多,反应物的质量逐渐减少,曲线①表示O2含量的变化,选项错误;D.由图中信息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含量很低,但是没有耗尽,选项错误。故选B。6、B【解析】

A、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正确;B、黄铜的硬度小,不能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故错误;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去除油污,正确;D、用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正确;故选B。7、A【解析】

①氧气、铁、金刚石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②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不一定大,原子之间间隔较也不一定小,微粒间的间隔与微粒本身的大小、物质的状态、温度、压强等多种因素有关,选项错误;③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④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可与酸类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面蓬松,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碳酸钙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而被人吸收,碳酸钙可作补钙剂,选项正确;⑤用燃烧法可以鉴别纯棉制品和羊毛制品,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有烧纸气味的为纯棉,选项正确;⑥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供能的营养物质,选项正确。故选A。8、C【解析】

由题目中的步骤①是加水,使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步骤②是取2mL溶液倒入试管;步骤③是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滴入碳酸溶液中不会变色;步骤④加热溶液,溶液又变为无色;故不合理的步骤是③。故选:C。9、A【解析】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A不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C、可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就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就是硬水,故C正确;D、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故D正确。故选A。10、D【解析】试题分析:由X+2O2CO2+2H2O可知,左边4个氧原子;右边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1个C和4个H,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A、X的化学式就是CH4,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X的化学式就是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错误;C、X的化学式就是CH4,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错误;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的应用的知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过滤不变【解析】

(1)过滤可以除去难溶于水的物质,所以纳米铁粉能吸附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吸附后经沉降、过滤可去除污染物;(2)深潜器在深海中加速下潜时,浮力不变;(3)铁粉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H2SO4、CuSO49.6%三127.06【解析】

由于开始加入的50g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沉淀质量小于第二次加入的,所以应该是废液中的溶质有H2SO4、CuSO4。

第一阶段是和硫酸反应,第二阶段是和硫酸铜反应

设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9.6%

只有第三组是恰好完全反应,右图中a的数值为50g+80g-2.94g=127.06g

故答案为:

(1)H2SO4、CuSO4。

(2)9.6%。

(3)三;127.0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aCO1+2HCl═CaCl2+H2O+CO2↑CO2+H2O═H2CO1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析】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1+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汽水中碳酸的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1.(1)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14、⑤③②④①3失去Li+【解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锂元素原子结构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天然气、汽油、煤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铜、钢材、铝合金是常见的金属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无机盐、糖类、维生素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磷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常用的化学肥料;故填:⑤;③;②;④;①;(2)锂的原子序数是3,所以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在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锂离子符号为Li+。【点睛】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即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就是所得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即是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失的电子数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变成相应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所失的电子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四三二一密封、防潮【解析】

猜想与假设: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猜想四,因为硫酸铜溶液能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实验方案与验证: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溶液为无色,可得出猜想三不成立,因为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