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共22张)_第1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共22张)_第2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共22张)_第3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共22张)_第4页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共22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目标1、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重点)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难点)3、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文章体裁:议论文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文体知识:驳论的三种方式:①驳观点:就对方论点中的根本性错误进行反驳②驳论据:通过批判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③驳论证:通过批判对方的论证过程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值“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帝国主义的威胁与中国封建传统对人民的压迫,使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受到了极大摧残。为了反驳当时有些人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错误论调,作者特写此文,鼓舞当时的民族自信心。背景简介驳论文写作的一般思路树靶子(摆出敌论)打靶子(批驳敌论)立观点(证明观点)得结论(得出结论)

玄虚(xuán)

祈祷(dǎo

)

搽粉(chá

)

慨叹(kǎi

)

诓骗(kuāng

)

诬蔑(miè

)

省悟

(xǐng

)

脊梁

(

jǐ)

摧残(cuī

)字词积累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今天的事情。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寻求佛法。后来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地大物博:词语解释内容理解

快速读通课文,试着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2、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1、对方提出什么错误的观点2、这论点以什么作论据(在第一段)?对方的错误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对方论据是:两年前:夸“地大物博”不久:信“国际联盟”现在:一味“求神拜佛”(1)内容理解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6)内容理解3.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5—7)内容理解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有事实作为依据作者是如何逐条批驳对方观点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失掉的是“他信力”辛辣讽刺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发展着“自欺力”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这些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明确批驳思路作者是如何逐条批驳对方观点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失掉的是“他信力”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发展着“自欺力”明确批驳思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树立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列举四种人作论据,证明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明确批驳思路得出结论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第二部分(3—5)第三部分(6—8)提出对方的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第一部分(1—2)划分层次通读课文第四部分(9)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作者在批驳对方观点时,主要采用哪些方法?直接批驳间接批驳①自信力早就失掉了②失掉的是“他信力”③发展着“自欺力”①正面立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②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脊梁”结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明确写作目的面对国家、民族灰暗处境下的人们,为了激励他们抗争的民族自信力、自信心!主旨归纳作者针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失去自信力的论点进行了批驳,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热情歌颂革命人民的斗争,明确提出中国人绝大部分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表达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心。作业布置文中提到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查找资料,与我们一同分享。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xuán

xū(

)之至了。(2)国联就miǎo

mánɡ(

),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