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2024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小升初语文检测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选出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A.炽(zhì)热分(fēn)外侵袭(xí)B.惊惶(huáng)汤匙(chí)间(jiàn)断C.剥削(xuē)丑恶(è)徘徊(huí)D.可恶(wù)见微知著(zhuó)搅和(hé)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解放压迫亲戚死的其所 B.吻合真理领域不可思异C.安定书籍兴旺司空见贯 D.敏感控制理智心平气和3、下面宣传语中四字词语之间衔接不当的一项是()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奉献爱心,支援灾区。(街头横幅)B.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崇尚科学。(社区标语牌)C.保护草坪,请勿踩踏;爱护花木,请勿采摘。(公园告示牌)D.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药品广告)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因为) B.孰为汝多知乎?(同“智”,智慧)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不如) D.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人)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B.他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C.天寒时不加衣服感冒了,岂不是自作自受。D.吴林打碎了花瓶,他斩钉截铁地对妈妈说:“我太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6、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A.妈妈对我说:“这道题我给你讲了好几遍了,是人都懂,你怎么听不懂?”B.医院宣传口号:聘请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欢迎光顾。C.公园门口宣传标语:爱护脚下草,莫折枝头花。D.昨天是妹妹的三岁诞辰。7、下列词语都与水波有关,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汹涌澎湃②微波粼粼③水平如镜④波澜起伏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8、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皱皱吧吧恭恭敬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B.糊糊涂涂截然不同腊七腊八,冻死寒鸦C.优哉游哉豪不稀奇乱石野草乌合之众D.春风拂面幻稚可笑锲而不舍鄙夷不屑9、下列词句中,每对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精兵简政/言简意赅独出心裁/量体裁衣B.走马观花/奔走呼号见微知著/著书立说C.声泪俱下/两败俱伤自愧弗如/弗若之矣D.汤汤乎若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孰为汝多知乎/为是其智弗若与10、下面文言文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弈秋,通国之善(喜欢)弈(下棋)者也。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大雁一类的鸟)将至,思援(引、拉)弓缴而射之。C.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及时)日中则如盘盂(盛物的器皿),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1、王华不会写“fǔ助”,查《现代汉语词典》后,他应选择哪一项?()A.俯:头低下 B.抚:轻轻地按着 C.拊:拍 D.辅:辅助(跟“主”相对)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熬夜(áo)唱和(hè)狡辨哄堂大笑B.山脉(mài)分外(fèn)教悔精兵简政C.可恶(wù)倾覆(qīnɡ)浆糊技高一筹D.蒙古(mǒnɡ)恐吓(hè)幼稚全神贯注13、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天街:天上的街道。B.当春乃发生。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C.晓看红湿处。晓:知晓,知道。D.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指当初去从军。14、分类整理巩固生字,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音字清脆青翠 B.多音字西藏躲藏C.形近字猜想染缸 D.易书写错误字防御残暴15、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B.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C.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D.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学弈》一文给我们讲述了弈秋指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____________,另一个人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有主旨。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_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我们还领悟到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学弈》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18、《匆匆》一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_____和______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能______的主题思想。19、在《两小儿辩日》中,面对同一个太阳,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以__________,而___________。”他这样说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词之所以能使人感动,在于它的“情”。“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是关切、惦念的离别情;“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是对暮春时节的咏叹情;“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对亲人的思念情;“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是对朋友前景的祝愿情;“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是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惜时情;“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舍生取义、为国尽忠的爱国情。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2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2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卜算子”是__________,“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4、品节日文化。每逢七夕佳节,人们边吟诵“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边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到了中秋,人们望着月亮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以表相思之情。25、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理解。(20分)26、阅读。端午日(节选)沈从文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通读全文,完成题目。(1)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围绕“________”这个主题,有详有略地叙述了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等场景。(2)“龙舟竞赛”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三个场景,请按叙述顺序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赛完领奖赏。2.请把文中直接描写桨手划船的语句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描写了湘西端午民俗,主要有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B.描写赶鸭子竞赛是为了讽刺军官的身份优越。C.军官放鸭子和百姓赶鸭子充分体现了军民同庆端午。D.文中描写了端午日桨手、鼓手划船竞赛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大家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4.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风俗或活动?这样的风俗或活动是为了纪念什么?请简单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请你选择一句描写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书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阅读课内短文《学弈》,按要求答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2.请写出带点字词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2)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3)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4)非然也_____3.联系上下文,写出“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的意思?___________4.从这篇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__________五、作文(30分)梅州电视台正征集“我的家乡风俗”短视频。请你回忆亲人们过传统佳节时的风俗习惯,写清楚这些风俗的名称、来历、主要特点、自己的实际体验与亲身感受等,就成了一篇介绍梅州独特民风民俗的解说词——《梅州风俗》。赶紧写下这筒解说词,配上视频就可参赛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D3、B4、A5、D6、C7、C8、B9、C10、B11、D12、C13、D14、C15、C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专心致志三心二意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7、①.忠于革命②.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18、①.朱自清②.无奈③.惋惜④.白白走一遭19、①.日始出时去人近②.日中时远也③.日初出大如车盖④.及日中则如盘盂⑤.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0、①.西出阳关无故人②.盈盈一水间③.绝胜烟柳满皇都④.今夜月明人尽望⑤.若到江南赶上春⑥.老大徒伤悲⑦.留取丹心照汗青⑧.粉骨碎身浑不怕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要留清白在人间22、不知秋思落谁家23、①.词牌名②.去,到,往③.拟人24、①.脉脉不得语②.今夜月明人尽望25、冷露无声湿桂花四、阅读理解。(20分)26、1.①.时间②.端午日③.河边看划船④.河上赛龙舟2.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3.B4.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投入粽子。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7、1.C2.①.下棋②.全国③.引,拉④.这样3.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4.文章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以三心二意。在上课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能走私,不然就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导致自己的学习变差。五、作文(30分)例文:梅州风俗当崇尚传统文化的世界客都梅州遇上新春佳节,藏于年味年俗中的客家非遗文化纷纷将春节的氛围感“拉满”,回忆里的“老味道”变得温暖又鲜活,形成独属于梅州人的春节记忆。旧年过了又新年,爆竹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