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建设图集2022_第1页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建设图集2022_第2页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建设图集2022_第3页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建设图集2022_第4页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建设图集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工地总述一般规定本图集旨在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环境和人员等监管水平,规范智慧工地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提高标准化实施指南。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智慧工地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轨道交通集团智慧工地综合管理以信息化中心为物理空间载体,融合人员管理、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绿色施工管理等业务管理子系统,在统一功能模块数据接口基础上,搭建智慧工地集成平台,运用指挥调度系统辅助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智慧调度,逐步实现“了解”工地的过去,“清楚”工地的现状,“预知”工地的未来的管理目标,稳步推进“智慧地铁”建设理念落地实践。总体架构智慧工地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基础设施传输层、数据处理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组成(如图1.2.1所示)。图1.2.1智慧工地架构图数据采集层应实现工程施工现场业务应用与监督管理各类信息的收集。宜包括无线射频识别、卫星定位、视频感知、自动监测、智能移动终端采集、综合媒体等传感设备,宜具有身份识别、位置感知、图像感知、状态感知等能力。基础设施传输层应搭建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软件、硬件、网络环境,宜包括基础软件、机房、硬件设备、安全设施、网络等基础设施,宜采用云技术、云存储形式。数据处理层宜包含工程施工现场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监管数据及其他数据,并提供数据交换、共享与服务。业务应用层应由工程施工现场各业务应用系统组成,为参建各方及相关人员提供应用服务。业务应用层可分为软件集成平台和支撑硬件两部分。用户层即使用系统的各类用户,宜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业务人员。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一般规定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应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状况实施监督管理,宜包括安全、质量、进度、人员、物料、机械设备、环境等子系统。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应在数据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为外部系统提供可访问的接口。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规定。功能指标体系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功能指标体系见下表2.2-1。表2.3-1智慧工地应用集成平台功能指标体系表业务应用层功能体系是否配套硬件一级功能二级功能安全管理电子围栏√微波防护墙√AI图像识别√自动化监测√钢支撑轴力伺服监测√防火预警√智能配电箱√远程视频监控√质量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应用√人员管理门禁道闸√无感考勤√智能安全帽√线路施工地下空间人员定位√进度管理进度对比进度模型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物联网√塔吊、龙门吊管理√升降机管理物料管理智慧地磅√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喷淋、雾炮联动泥浆处理设备BIM应用管理交通疏解管线碰撞作业指导书软件功能业务应用层功能体系功能要求一级功能二级功能安全管理隐患排查系统重大风险源质量管理质量随手拍√进度管理电子沙盘人员管理劳务实名制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环境管理BIM应用管理适用阶段推荐表智慧工地体系及建设内容见表2.4-1.表2.4-1智慧工地体系及建设内容智慧工地体系各阶段建设需求子项功能模块/配套硬件场建土建机电铺轨集成平台/√√√√人员管理√-□-√√√√√√√√-√--√√√√--智慧工地感知设施安全监管基本要求安全监管设备的部署应结合现场情况设计布设范围和密度,部署位置宜避开障碍物,不应妨碍施工设施的正常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在重点监护位置宜增加部署密度。施工现场应设置周界电子防护设备,沿施工现场周界封闭部署,应具备防拆和断路报警功能。施工现场针对主要出入口部署的安全监管设备应按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准入级别,对人员或车辆进出实时控制与管理,并具有报警功能。安全监管设备前端应具备防水、防尘、防爆等密封设计,主控与显示设备应安装在防水、防潮、防尘、防腐蚀的区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监管设备的安装部署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设备安全监管设备的部署不应影响机械设备本身的结构且不能降低机械设备本身的性能。机械设备安全监管设备的部署不应影响机械设备原有的人员工作空间,并应满足工程消防验收要求。机械设备安全监管设备在需要接入机械设备的控制系统时宜采用并联的方式,且操作指令的选择上优先选择机械设备本身的操作指令。4机械设备安全监管设备的部署宜采用独立电源。安全监管设备应能快速或周期性地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出现异常时,应及时报警。电子围栏电子围栏的布置区域范围为:施工危险区域(施工基坑、地下连续墙槽边等)、大型特种设备施工区域(成槽机、旋挖桩施工区域等)、高压燃气管线附近等。电子围栏的布设应与现场的物联设备进行关联,如(现场机械设备的物联网模块与人员定位模块),施工方可根据自身施工需要进行设备关联(如图3.1.1所示)。电子围栏可与预警喇叭进行连接,当有物体或人员侵入电子围栏区域时,预警喇叭对其进行预警提示。电子围栏设置权限为项目安全人员,其他项目人员不可以随意设置电子围栏,安全人员应时刻排查设置的电子围栏,当施工危险区域有改变时,应及时更新电子围栏。图3.1.1电子围栏构成图微波防护墙微波防护墙安装位置距离预警危险区域的直线距离不得超过10m,(如图3.1.2所示),安装高度范围为2~3m。微波防护墙的安装位置宜为基坑上下出入口、龙门吊行走区附近,且安装位置不得阻碍现场施工,安装微波防护墙时可选择选用箍或螺栓连接对其进行固定。图3.1.2微波防护墙微波防护墙电源可采用太阳能或220v电压接入,太阳能板可根据安装部位任意调整朝向,以最大限度接受太阳光照射,接入方式施工方可根据施工单位的现场环境进行选择。AI图像识别AI图像识别监测点应布设在施工出入口、重点施工区域以及危大工程区域。AI图像识别应具备安全帽佩戴监测(如图3.1.3所示)、反光背心穿戴监测、明火监测及施工人员抽烟监测等多种算法,施工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算法选取。图3.1.3AI图像识别(安全帽佩戴监测)图像识别设备安装位置网络不小于50Mb/s,具备条件的,视频监控直接物理性引入到信息化中心。AI图像识别设备需具备存储功能,存储周期不少于3个月。AI图像识别设备应具备HDMI、VGA等格式的视频输出。深基坑安全监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在施工阶段对支护结构、周围岩土体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监测重点段或局部重点位置应增加自动化监测应用。自动化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反应工程结构和周边环境安全状态的要求;且自动化监测设备布点位置应符合相关施工报审的土建监测方案,且监测范围应在施工区域内,不可取代人工监测点。自动化监测点的埋设应埋设稳固,标识清晰,并采用有效的保护措施。自动化监测设备安装前应编制相关自动化监测实施方案,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通过后方可进行实施。自动化监测项包括地下水位、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地表沉降、支撑轴力(含钢支撑、混凝土撑)、测斜等主要测项进行监测(如图3.1.4所示)。自动化监测手段仅可作为监测数据参考,不可取代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自动化监测各监测对象和项目应相互配套,满足设计、施工方案的要求,并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体系。图3.1.4自动化安全监测变形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基准点应布设正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每个测项的自动化监测应设置不少于一个基准点,自动化监测设备运维中,定期为基准点进行校正,校正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监测过程中,应做好监测点和传感器的保护工作;自动化监测监测点、水位监测点、地表沉降监测点应砌筑监测井,并加盖保护。自动安全监测设备参数:差式沉降仪:量程2000mm,精度:±1mm,工作温度:-20℃~50℃,通讯接口:RS485数字,输入电压/电流24~48V/0.05A,防护等级IP67;水准仪:量程100mm,分别率0.01mm,重复精度:±0.15%FS,综合误差:±0.5%FS,工作温度:-20℃~50℃通讯接口:RS485数字,输入电压/电流24~48V/0.05A,防护等级IP65;NSS基站:(1)天线:信号跟踪GPS:L1、L2,BDS:B1、B2,工作温度:-45℃~﹢85℃(2)接收机:平面精度±(3.5+0.5×10-6×D)mm,高程精度±(5+0.5×10-6×D)mm,冷启动时间<50s、热启动时间<15s、信号重捕获<1s,工作温度:-40°C~+70°C,数据输出:RTCM3.2MSM4,接口方式:RJ45,RS232,防护等级IP65;维位移测量仪:测量距离0~200m,供电:DC9~36V,垂直方向精度:0.05%FS,水平方向精度:0.1%FS,输出方式Ethernet/wifi,防护等级IP55;入式水位计:量程20m,精度:0.1%FS,过载能力:150%FS,零点温度系数:±0.01%FS/℃,防护等级:IP68;角仪:量程:±30°,精度:±0.057°,综合误差:±0.1%FS,工作温度:-20℃~50℃,通讯接口:RS485数字,输入电压/电流24-48VDC/0.02A,防护等级IP68。钢支撑私服监测在基坑周边存在重要建(构)筑物、对基坑变形控制要求较为严格或地质较为复杂基坑风险较大的工点部位宜采用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以确保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轴力伺服设备的安装位置为钢支撑伺服头位置,安装前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伺服设备(最大补偿力满足设计要求),(直径800钢支撑最大补偿力宜为500t,直径609宜为300t)(如图3.1.5所示)。伺服设备数据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液压泵站宜内置于伺服节内,避免外置油压管爆裂安全风险。为减少伺服设备集中供电、供油发生系统性故障的相互干扰,推荐使用可独立工作伺服节,液压油泵及供电系统集成于伺服节内部,一体化设置。图3.1.5钢支撑私服监测钢支撑轴力伺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支撑的轴力大小,千斤顶行程位移及环境温度数值。钢支撑伺服具备设定轴力上下限值功能,能自动根据实时监测的轴力值与设定的限值进行对比分析,低压自动补偿,高压自动预警。防火预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线路、设备应当由持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安全、维修,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要求。建设工程临建场地,防火预警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为民工住宿区域、项目人员住宿区域、项目驻地办公区域等,安装具体位置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防火预警装置可实时检测周围烟雾,并配套本地无线消音按钮,可实现报警器无接触消音。内部集成光电烟雾探头、通信模块、微处理器及电池等,低功耗设计,无需外接电源。防火预警装置应具备3c认证标志(如图3.1.6所示)。图3.1.6烟雾探测器防火预警装置的响应实际应小于10s。智能配电箱施工现场的智能配电箱布置范围为施工现场的一级电箱和二级电箱,三级配电箱可根据实际需求施工单位自行进行选用。智能配电箱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其电器元件需有3c认证标志(如图3.1.7所示),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底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且高度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相关要求。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智能配电箱设备或路线,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控;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智能配电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智能配电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且所有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图3.1.7智能配电箱智能配电箱内的连接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漏带电部分。远程视频监控远程视频监控由摄像机、立杆、配电箱、无线网桥、录像机、路由器组成(详见图3.1.8所示),砌筑立杆高度不宜小于3m。远程视频监控摄像机的空间布局应合理,保证现场围墙内、建筑外尤其是重点监控部分无盲区。重点监控部位应包括下列区域: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场内主要通道。工地的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加工区、材料堆放区。机械设备及其它制高点。在重大危险源项目或监管部门要求的重点区域。施工现场安装的远程视频监控摄像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出入口、主要场内通道应安装固定焦距摄像机,监控范围内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50Lux,并应设置与摄像机指向一致的辅助照明光源。图3.1.8远程视频监控生活区、办公区、加工区、材料堆放区等宜采用多台枪机或者一台球机,应无监控盲区。塔吊或其它制高点宜安装带有云台、变焦镜头控制的摄像机进行重点监控,以便及时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安全状态,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或违规行为。在停止云台、变焦操作后,摄像机应能自动恢复至预置设定状态。对工程施工中的较大危险源项目应安装带云台变焦的球机全程监控。如深基坑支护、人工挖孔桩施工、现场高空作业、外墙脚手架的搭设、大型施工用起重机械等具有危险性较大的大型工程机械的拆装、加节、提升等情况。远程视频监控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摄像机应能清楚地显示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机动车牌号。摄像机安装应无遮挡盲区,并应避免或减少图像出现逆光现象。固定摄像机的安装指向与监控目标形成的垂直夹角不宜大于30°,与监控目标形成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5°。摄像机应采用稳定、牢固的安装支架,安装位置及高度不应易受外界干扰、破坏,且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室外摄像机应采取有效防雷击保护措施,应单独设立避雷针,避雷针应置于高处,且离摄像机立杆足够远,室外摄像机应与立杆绝缘,不应接地。摄像机应具备防抖、防虚焦等功能。在摄像机出现人为遮挡、断电或者虚焦的情况下应能自动识别并报警。施工现场出入口摄像机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摄像机应内置嵌入式操作系统,宜支持车辆抓拍、号牌识别、视频检测、连续视频流的压缩与传输,支持双码流。应具有大容量存储功能,存储容量不应小于16GB且数据和照片存储时间不应小于30天。机动车辆捕获率不应小于90%,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捕获率不应小于85%。安装摄像机应与市城乡建设委在线监测平台联网,并需覆盖施工现场主要区域,包括工地主进出口、施工作业面、大型机械设备、工地制高点、材料加工区、工人生活区以及其他需要重点监控的部位、区域。工地智能广播工地智能广播,安装在施工工人生活区,是工项目经理部和工人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能够将需要公告的讯号无阻碍地传送给工人,不受工人主动性的影响。功能工地由遥控寻呼话筒,调谐器,前置放大器,贮备切换器,双通道功放,IP网络功放、外置音响等组成(详看图3.1.9)。工地智能喇叭能够批量管理控制多个终端。

工地智能喇叭可以按照时间,星期,年月日编程播放以及建立多个定时广播任务。工地智能喇叭通过移动网络可远程通过分控软件,对多台设备进行音量调节,远程设备电源开关管理的操作。大大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图3.1.9工地智能广播高支模安全监测高支模安全监测由倾角传感器、轴压传感器、位移传感器、4G数据采集器、声光报警器组成(详见图3.1.10)。高支模安全监测的监测项包括:模板支架位移监测、支撑结构倾斜监测、立杆轴力监测、面板变形监测等监测项(具体参数详见表3.1.1)。表3.1.1监测对象、内容及控制指标表监测内容监测对象测点位置监测仪器监测精度面板变形浇筑面、支模顶部、竖向位移支撑结构顶部、模板底部横杆位移传感1mm位移监测模板支架支撑结构顶部、底部位移传感1mm倾斜监测支撑体系立杆平面变形支撑结构顶部立杆倾角仪±0.01º轴力监测施工荷载支撑顶部、撑托与梁之间荷重传感器≤0.5%FS图3.1.10高支模组成图高支模安全监测的安装位置:高架桥桥墩、桥台脚手架、施工洞口脚手架、地铁基坑脚手架。监测精度要求:精确至微米级,安全更有保障。高支模安全监测安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同步声光报警,便于紧急排查和安全疏散。钢结构安全监测钢结构安全监测设备由振振弦式应变计、静力水准仪、盒式固定测斜仪图3.1.11钢结构安全监测组成图振弦式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安装于管线、桩基和桥梁等各种结构表面,同样可应用于钢结构,测量结构物表面的应变量,内置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可同步测量布设点的温度,用于表面式应变计的温度修正。图3.1.12振弦式应变计表3.1.2振弦式应变计控制指标表应变测量范围1500300015003000分辨率:F∙S≤0.2%温度测量范围:℃-20~+70温度测量精度:℃(-20℃~-10℃测温精度在2℃内,-10℃~70℃测温精度在0.5℃内)耐水压:MPa≥0.2绝缘电阻:MΩ≥50静力水准仪:静力水准仪采用铝合金材质,轻量一体化结构,坚固耐用。配有可续接的标准水准接口和背压接口,带有锁紧功能的接头既便于管路连接操作,又能确保水路和气路的密封性。多台静力水准仪可以总线连接且有手动排气装置,是一款专为沉降检测而设计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智能化的产品。图3.1.13静力水准仪表3.1.3静力水准仪控制指标表基本量程1000mm(量程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定制条件≥1000mm)综合精度±0.15%FS(典型值)±0.25%FS(最大值)长期稳定性±0.2%FS/年电气连接4芯防水插座(V+,GND,485A,485B)绝缘电阻100MΩ,50VDC振动20g,20Hz~5000Hz冲击20g,11ms防护等级IP67补偿温度-10℃~50℃工作温度-40℃~80℃贮存温度-40℃~80℃供电电源10V~28VDC盒式固定测斜仪:盒式固定测斜仪主要用于长期自动测量大坝、深基坑、边坡、地基、建筑桥梁、船泊平台等水平位移及倾角监测,同样可应用于钢结构的倾斜监测。本仪器通过国家计量权威机构认证,并通过大量工程检验。测试数据稳定可靠,操作简便,适合各种环境,是目前测斜专用测试仪器。图3.1.14盒式固定测斜仪表3.1.3盒式固定测斜仪控制指标表标准量程±30°传感器双轴MEMS传感器分辨率10″系统精度±0.01°温度范围-20~+60℃长×宽×高(L×W×H)108×75×55(mm)电源DC12V/2A耐冲击2000g静态电流50mA@25℃重量0.6Kg质量监管基本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一定时间内采集数据的存储。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和上报采集数据。为保证传输的质量,数据采集后宜对数据做前期的预处理,如压缩、编码等,应支持多数据类型的同时传输;宜能设置分类数据传输的优先权和速率限制,保证重要数据的实时传输。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传感器、控制器报警限的自定义。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远程终端对其发起的操作控制命令。质量监管设备对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应支持不可抵赖性。质量监管设备在读写数据时应记录操作日志。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可靠性。质量监管设备应有较强容错能力,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同时应采用防水、防尘、防爆等密封设计,具备防水、防潮、防尘、防腐蚀、防爆功能。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安全性。设备应能够根据自身的访问权限和控制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质量监管设备应支持抗干扰性,具备免受其它网络或设备干扰的能力。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装置安装位置为地铁施工高架段的桥墩、桥台,每个桥墩或桥台的测定应不少于三个,且测点位置应分布均匀。所监测的桥墩、桥台的温度数据应是实时数据,且具备数据预警功能及平台传输功能(如图3.2.1所示)。3.2.1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实测实量由激光测距仪和智能靠尺组成,可以根据要求进行混凝土结构、砌筑、抹灰、精装修、防水专项等阶段性进行实测实量,对现场测量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实现实时统计展现。该系统有web端和移动端APP组成。Web端主要用于项目立项、数据管理等,移动端APP主要用于项目现场的测量。3.2.2激光测距仪与智能靠尺人员监管门禁道闸门禁道闸用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道闸的上方或通道的口安装LED显示屏,LED显示屏的宽度宜为标准尺寸30cm,显示屏长度可根据通道口的宽度确定。门禁道闸的安装位置为封闭的施工场地进出口、基坑上下口等,施工人员通过刷卡、人脸识别等方式进出工地(如图3.3.2图3.3.3所示)。每个门禁配置道闸的数量应不少于2进2出,道闸可选择三辊、翼闸、摆闸等形式。门禁道闸系统可实时显示进出场人员相关信息。所有进场人员进行身份证验证,录入实名制登记。硬件指标:(1)具有断电落杆,通电手动上杆、自动恢复加锁状态功能;(2)具有断电落杆,通电手动上杆、自动恢复加锁状态功能;(3)支持RFID门禁卡、安全帽门禁、人脸识别以及虹膜识别等。图3.3.3门禁道闸人脸识别机安装图图3.3.4门禁道闸效果图工地现场需满足:(1)闸机管理区域需封闭建设;(2)体面硬化;(3)门卫室220V供电;④有线或无线互联网接入。无感考勤无感考勤由海康超脑及无感摄像头组成(详见图3.3.4),无感摄像头的像素不应低于400万像素。无感考勤设备的安装位置为施工工地的大门考勤处、基坑上下进出口处。图3.3.5无感考勤设备3.无感考勤设备安装需具备通网条件,应为其配备不低于带宽50MB的网路专线。智能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安全帽》(GB2811)的要求(如图3.3.5所示),安全帽的颜色、型式及logo按照建设单位下发的安全文明规定要求执行。智能安全帽由安全帽和智能安全帽模块组成,模块可安装在安全帽的内部或外部,智能安全帽不能影响佩戴人员的正常作业和佩戴舒适感,且安全帽模块应有相关的防爆检测证书。图3.3.6智能安全帽组成存在高大模板工程、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项目需要给施工人员配置一定数量智能安全帽,其配置率不低于施工工人总人员的30%。由于智能安全帽的佩戴环境多为室外作业,智能安全帽需具备防尘防水的功能,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智能安全帽可设置自动开关机时间,续航时间不宜少于96小时、管理端可实时查看当前电量。智能安全帽可实现半封闭及开放式工地的劳务实名制管理,需具备人员实时定位、人员历史轨迹查看等基本功能。线路施工地下空间人员定位线路施工地下空间人员定位系统基于UWB定位技术,具有人员位置定位、携卡人员出入洞时刻考勤、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及报警、洞内工作时间、洞内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洞内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为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提供保障,架构图详看图3.3.6UWB人员定位架构。硬件技术要求:定位基站防水等级IP65及以上,使用环境区间-25℃~60℃,综合定位精度小于2米,视距测量范围不低于50米,非视距测量距离不低于30米,区域容量不低于2000个,支持无线网络通讯;定位标签可集成在安全帽或人体手环中,防护等级IP65及以上,待机时间不小于3天。硬件安装要求:每隔50米安装一台基站,用于接收人员定位终端发出的数据,对人员进行登记。图3.3.7UWB人员定位架构疫情防控测温安检:采用高精度红外测温传感器,即插即用;工作时,显示人体实际温度,异常体温实时报警,记录可查;无人通过时,显示环境温度。主要参数:热成像分辨率:384*288;测温精度:±0.2℃;测温范围:30-45℃;适用环境:室内、人员通道出入口等无风温度稳定环境。热成像测温距离:0.5~1米。图3.3.8测温安检门人脸红外测温在线监测终端:采用高性能AI算法,结合红外热成像和双目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实名制通道、体温监测双重管理;筛查结果可接入工地大脑进行查看和在线统计。主要参数:热成像分辨率:384*288;可见光分辨率:800*1280摄像头像素:500万彩色+500万红外;测温精度:±0.3℃;测温范围:30-45℃;识别率>99%;适用环境:办公室(壁挂式)、新旧人员闸机通道处等无风温度稳定环境;人脸距离:0.15~3米。图3.3.9人脸测温防疫终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物联网机械设备物联网由物联网模块、GPS信号天线(NB或GPRS通讯方式无线传输;)、定位模块(位置信息定位精度≤10m)、4g传输模块组成以及油料监测传感器。图3.4.1机械设备物联网设备安装图机械设备物联网通过前端感知技术实时采集工程设备运转的各类信息(耗油、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间等),借助物联网专用通讯网络将信息推送至数据中心,最终运用大数据技术完成信息统计和分析,实现现场管理、数据查询、报表结算、指挥调度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机械设备物联网的安装位置为施工机械的电瓶位置或油箱一侧,设备物联网可通过施工机械电瓶进行取电,且物联网模块的功率应小于5W,保证不影响机械电瓶正常使用。,油料监控传感器需前期测量加油口大小,根据加油口大小安装在油箱内。机械设备物联网具备蓄电待机功能,当网络或外电源临时中断时,设备可自动存储数据,待恢复后自动上传数据。应用于拌合站的机械设备物联网,应具备罐车正反转功能。盾构机运行管理盾构机管理主要是将盾构机自身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入智慧建造管理平台中,实现盾构数据的直观展示和相关数据分析,保证盾构机在地下隧道区间运行过程中,实时监控盾构机姿态、当前土压力、推进位移、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推进速度、掘进里程及环数等,具备故障分析与报警功能;信息化中心仅集中展示盾构机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接入信息化中心数据仅单向传输,不允许反向远程控制盾构机设备;平台以BS方式提供界面展示和数据展示,并通过API数据接口实现传感器数据自动接收相关监测数据,根据实时数据提供BIM进度信息与设备状态信息;系统按分级设置报警阈值,当监测指标超限时能通过微信或短信方式及时报警提醒。图3.4.2盾构机塔吊碰撞安全监测塔吊防碰撞安全监测主要由回旋检查装置、高度传感器、风俗传感器、吊钟传感器、变幅传感器、GPRS传输模块、人脸识别、倾角监测模块、433MHZ无线传输模块组成(详看图3.4.3和图3.4.4)。图3.4.3塔吊防碰撞监测设备塔吊安全监测设备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禁止对其进行断电操作,塔吊安全监测设备项目应派专人对其进行管理。操作人员在使用现场塔机及塔吊防碰撞监测设备,应遵守如下管理规定:当塔吊防碰撞设备预警时,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图3.4.4塔吊防碰撞监测设备塔吊应由专职人员(司机和指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两塔作业时间尽量错开,避免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塔同时使用时发生碰撞。塔吊在起吊过程中尽量使小车回位,当塔吊运转到施工需要地点时,再将材料运到施工地点时。塔吊吊钩可视化安全监测塔吊可视化安全监测设备由可视化主机、无线AP网桥、液晶显示器、高清摄像头、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等组成。(详看图3.4.5)在塔吊安装的摄像机应符合下列规定:安装在塔吊上的球机应具备良好的防抖成像功能。应具备防松托装置。应有防电涌功能。塔吊上摄像机宜安装智能跟踪系统,对整个工地中活动的人员及车辆进行整体的管控。塔吊上安装的摄像机宜采用无线传输。图3.4.5塔吊可视化监测设备塔吊小车可视化监测塔吊小车可视化监测设备由可视化主机、无线AP网桥、液晶显示器、高清摄像头、信号发送器、信号接收器等组成。塔吊小车可视化系统通过精密传感器实时采集吊钩高度,经过计算获得吊钩和摄像机的距离参数,然后以此为依据,对摄像机镜头的放大倍数进行实时控制,使吊钩下方所钓重物的视频图像清晰地呈现在塔吊驾驶舱内的显示器上,从而指导司机的吊物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司机操作的安全性。图3.4.6塔吊小车可视化监测系统配备有蓄电池,可持续工作1-2天。此外,系统采用了滑触式充电的方法,为蓄电池充电,减少了人工充电的繁琐工作。通过无线网桥的信号传输,可以将塔机小车视频信号传输至施工项目部,协助安全员和其他项目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塔机作业面和塔机关键部位的安全状况,并在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实时观察施工现场的整体作业状况。通过web网络接入,可以将项目部各台塔机的视频信号接入工地大脑,协助施工单位对项目部的多级安全管理。龙门吊安全监测龙门吊安全监测硬件设备组成: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位器/下降深度限位器、运行行程限位器、幅度限位器(幅度指示器)、偏斜限位器、联锁保护安全装置、水平传感器、抗风防滑装置、风速仪装置、回转限制器、同一或不同一轨道运行机构防碰撞装置、垂直传感器、超速保护装置、供电电缆卷简安全限位、起升机构制动器、过孔、防后倾装置(其安装布置图详见图3.4.7)。图3.4.7龙门吊安全监测设备硬件技术要求:监控主机(220VAC供电)具备显示和参数输入功能,实时显示塔机运行状态,并对危险状态进行预警,可存储一年数据信息,支持4G/3G/2G等通信;幅度及高度传感器(精度0.1%)实时采集塔机当前的小车幅度及吊钩高度值;风速仪(量程30m/s,精度2%)实时采集当前的风速值;电子罗盘实时采集塔机当前的回转角度值;吊重传感器(量程≥3T、精度<30kg)实时采集塔机当前吊重值;角度传感器(精度≤0.5°)实时采集塔机的倾斜角度;卫星定位模组(GPS或北斗)自动获取塔吊的位置信息;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模组验证操作人员权限。升降机安全监测升降机安全监测设备由主机、GPS天线、AI摄像头、防超载模块、楼层呼叫模块、防冲顶预警模块、上下县委内外门监测、防坠器监测模块、维保提醒程序组成(详看图3.4.7)升降机安全监测具备功能:升降机运行数据采集:通过精密传感器实时采集载荷、高度、上下限位状态、开关门状态、天窗状态等多项安全作业工况实时数据;工作状态实时显示:通过显示屏以图形数据值方式实时显示当前实际工作参数和升降机额定工作能力参数;远程可视化监控平台:升降机运行数据和报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送回监控平台,基于GIS技术实现升降机安全运行可视化远程监控;升降机司机身份识别:人脸识别认证成功后方可操作升降机。图3.4.8升降机安全监测设备架桥机安全监测架桥机安全监测一般分为起重荷载监测、吊钩起升高度、速度监测、吊梁小车水平位置监测、纵移桁移动车位移距离、位移速度、大车走行距离检测、前支腿垂直度检测、风速检测等几项。起重荷载监测:在架桥机吊梁小车的2个平衡滑轮处或起升钢丝绳固定端安装重量传感器,监测2个吊点载荷的实时重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司机室的多功能显示仪表(监控系统显示器)。危险状况如超载、偏载马上减速停机处理。并提供显示、报警、动作和记录。若2个吊点起重量,单个超过预警值时,发出预警;超过危险值时,则不能吊起梁片,并发出报警。若总重量超过预警时,发出预警;超过危险值时,则不能起升,发出报警。图3.4.9架桥机安全监测安装布置图吊钩起升高度、速度监测:吊梁起升高度或下降深度检测限位保护。能检测吊点起升的高度或下降深度,能显示吊点目前所处的位置状态。通常我们在卷扬机端安装编码器的方式检测被测物体的实际距离。通过安装在卷扬机的转速信号,传入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起升的速度信号,通过司机室触摸屏进行数据显示。卷扬机正常工作状态下转速为设计值。当吊梁小车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过快卷扬机转速超过危险值时,该装置能迅速抱闸,防止吊梁钢丝绳继续下落造成施工事故,是除电机制动之外的另一道有效的保护网。图3.4.10吊钩起升高度、速度监测模块吊梁小车水平位置监测:架桥机提梁台车在桁梁轨道上水平移动时,须左、右水平移动起吊的梁板,来实现梁板的定位架设,因为桁梁轨道长度有限,为防止过度移动冲出轨道,需设极限限位开关,信号进监控系统,显示界面提示开关状态。纵移桁移动车位移距离、位移速度、大车走行距离检测纵移桁车在导梁上部轨道上纵向移动,需检测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和单车相对各支腿的距离,防止两车相撞的同时还能准确的定位吊梁小车架梁的位置,能对大车过孔时小车的停留位置做监测和联锁控制。检测纵移桁车的移动速度可以检测2台吊梁下车是否工作同步,对架梁过程和运梁、托梁工况都是重要的监测数据。纵移桁车的位移距离和速度进监控系统并显示,提供报警控制,数据备份存储。前支腿垂直度检测在前支腿安装垂直度传感器,用于测量0号腿倾斜度,达到预警值即声光报警。极限值减速停机处理。确保设备在过孔工况及支腿操作时、支腿的垂直度状态,过孔支腿在塔柱上的支撑状态,确保支腿工作在安全的范围内。风速检测利用风速仪装置检测现场的风速风力。根据要求参入控制,记录到系统中。驾驶室内设有风速以仪表,驾驶员随时可以查看到风速的等级大小。当风力超过5级时开始预警,超过6级时进行报警,并切断整机电源,但特殊情况下能采取特殊方式进行应急处理,确保铺架设备施工作业安全。桩基施工安全监测桩基安全监测设备由主机、卫星天线、卫星接收器、显控终端、倾角传感器(详见图3.4.11)。采用北斗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获取桩头精准的位置信息,融合安装于桩机上的角度传感器、深度传感器等实时数据,以数字、图像的方式实时记录显示打桩坐标、倾斜角度、钻进和提钻速度、桩深等信息,引导操作手精准施工,同时记录施工过程数据,对基础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监管。实时显示在工业级车载终端上,辅助机手精准施工,提高成桩合格率,保障机手全天24小时高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接入后台web系统,可及时跟踪施工过程及任务完成情况。图3.4.11桩基监测设备安装图采用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结合传感器技术,对桩点的地面高程数据、桩点位置和塔楼倾斜度实时监测,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精确显示位置坐标点所属施工区域具体的编码、范围;精确显示三维位置数据,计算出实际作业过程中钻进装置上升下降高度,准确计算并记录桩点的开始时间、成孔时间、成桩时间和深度数据;图3.4.12桩基监测设备监测图桩基监控平台可完整记录施工过程信息,并具备历史回放功能;桩基监控平台可完整记录施工过程信息,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通过接入后台web系统,可及时跟踪施工过程及任务完成情况;桩基信息保存至平台中,根据需要可分类整理导出所需数据;履带吊安全监测履带吊安全监控采集与监控内容如下:表3.4.1履带吊安全监测监测内容序号信息采集源安装位置功能1无线主模块主机柜接收无线传感器信号,与触摸屏进行通信,并通过屏幕实时显示状态2开关量模块主机柜采集各个开关量状态信息3幅度传感器卷扬采集幅度4吊钩高度传感器主勾卷扬采集吊钩上升高度5风速传感器吊车顶部采集风速信息6倾角传感器吊车大臂采集大臂倾角履带吊安全监测包括包括:无线主模块一块+主臂幅度传感器+高度传感器+回转角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视频监控+机柜。幅度、吊钩高度、旋转角度测量采用的是无线传感器,传感器自身供电为两节7号干电池。传感器采用低功耗以及设备停止工作之后自动休眠的设计方式,理论上电池续航时间为1年左右。履带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主机柜里面有负责接收无线传感器信号的主模块以及开关量模块,主模块通过通讯线与触摸屏进行双向通讯。视频系统组成:1台录像机(配有1T硬盘)+6个摄像头(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1台交换机+1台显示器,视频系统采用的是网络型摄像头,采用复合网线进行视频信号传输。图3.4.12履带吊安全监测系统功能状态监控可自动采集机械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状态参数,包括起重量、力矩、高度、变幅、回转角度、风速、吊钩下降深度及视频跟钩、卷扬机及驾驶舱监控情况,当检测到超载、超力矩或超幅时进行自动报警。实时显示对于传感器采集的各种履带吊参数,可通过司机驾驶舱主机的触摸屏实时显示当前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存储可自动采集实际各种操作指令,并将该指令自动存储到主机内。记录的信息包括:操作指令、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每次工作循环等,供管理人员查看。视频监控根据部署在履带吊不同部位摄像头,系统可记录现场的作业情况。录像机内置的1T硬盘,可供实时录像长时间循环覆盖存储,满足了现场监控的需求,也方便管理人员本地录像查询。供驾驶员或监管人员查看。物料管理智慧地磅应用智慧地磅安装位置宜为施工区域大门进出口位置,地磅安装完成后需周边区域进行硬化,并在地磅附近设置磅房,磅房与地磅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0m;地磅旁应设置相关的LED显示屏、指示灯、喇叭等装置(如图17所示),具体设置位置由施工单位确定;图3.5.1智慧地磅设备智慧地磅的数据应具备可追溯性,其数据保存周期不得少于3个月;智慧地磅设备应满足车前、车后、车顶、磅房内部四个角度监控全方位覆盖,满足一个过磅员在磅房内就能完成验收操作。卸料监控绿色施工管理一般规定绿色施工管理应用内容应包括:扬尘、噪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监测管理、喷淋、雾炮联动、自动洗车槽、泥浆处理设备以及原位回灌等。绿色施工管理中环境监管数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的规定。环境监测仪现场环境检测仪设备应设置于建设工程施工区域围栏边界内的作业区,应实现对颗粒物浓度、噪声分贝值、气象参数等连续自动的在线监测,环境监测设备详见图3.4。现场环境监管设备的部署不应妨碍监管对象的正常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监测点应优先选择能直接观察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场或施工车辆进出口的位置,距建筑工地围挡5m-15m安全范围内,便于管理的地点。监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布局上应反映施工现场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图3.6.1环境检测仪现场环境监管设备限位安装不应改变所安装设施自身的限位装置,且应安装在与所安装设施没有干涉的地方。监测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污染监控点应设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污染物高浓度区域。当与其它建筑工地相邻时,应避开在相邻边界处设置监测点。监测点位围栏距离任何反射面应大于3.5m。应按建设工程占地面积布置合适数量的监控点。对小于1万m2的建设工程,应设置1个监控点。每增加1万m2应至少增加设置1个监控点。施工现场应做好现场环境监管设备基础的稳固措施,且在监测范围内无其它障碍物。颗粒物采样管应垂直设置,采样口到在线监测仪管道长度不应大于2.5m。噪声在线监测仪户外传声器(拾音头)应设置在最上端,距离其他任何组件不应小于1.0m。喷淋雾炮联动施工场地四周围挡上方应布设喷淋装置(详见图3.6.2),喷淋用管直径不宜小于25mm,每4m安装1个雾状喷头,水箱与自来水连接,配备5.5KW加压水泵(扬程≥50m)不宜少于2个,且应能满足全部喷头最大流量要求。施工现场合理配备雾炮,确保可湿化作业,雾炮四角安装滑轮,便于移动(详见图3.6.3)。每作业点不少于1台(数量须满足作业点降尘实际需要)。喷淋和雾炮系统均应与环境监测设备实现自动联动,可设置PM10、PM2.5、温度阈值,一旦超过阈值,系统自动触发联动喷淋和雾炮设备,始终保持施工现场良好的环境状态;喷淋和雾炮联动触发开关与手动开关并联设置,确保手动和自动联动均可独立工作图3.6.2喷淋设备图3.6.3雾炮机泥浆处理设备泥浆处理设备是用于工地施工产生的各种泥水混合物中固体和液体分离,在轨道交通工程中适用于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泥浆处理设备监控系统是指对泥浆处理设备运行状态、运行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并对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的系统;泥浆处理设备要求:处理能力不宜低于10m3/h,分离水的悬浮物浓度(ss)≤50mg/L;分离泥饼的含水率≤65%;安装有物联网流量计,能采集处理量等相关数据,并与设备监控显示系统进行数据数据交换;支持2G/3G/4G网络;设备监控显示系统要求:能读取泥浆设备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显示。图3.6.4泥浆处理设备AI车辆冲洗管理系统AI车辆冲洗管理系统基于AI车辆识别技术,通过在车辆冲洗区域部署摄像机,对出入工地的车辆冲洗情况进行检测,对车辆有无冲洗,车辆冲洗情况,并结合车牌识别,全方位对车辆进行监测管控。图3.6.5AI车辆冲洗监测系统功能车牌识别:通过系统部署的摄像头,自动精准识别进出车辆的车牌,分辨来往车辆车牌信息。车辆冲洗检测:算法描述:通过系统布置的传感器,识别冲洗台电流通过时长情况,分析车辆有无冲洗并输出结果。无需排队,快速通行:实时动态识别,无需等待,车辆直接通过即可识别冲洗情况。语音播报,异常及时发现处:发现有车辆未冲洗,实时联动音柱报警,及时处理违规情况。数据入库云上传,追溯有迹可循:车辆冲洗信息和车牌信息实时上传云端,可随时查看工地车辆冲洗情况,并拍照留证。污水监测子系统污水监测子系统由分析仪、流量检测仪、PH测量仪、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后端控制软件组成。通过该系统对使用现场的废水和生活区的污水自动采样、流量的在线检测。为施工企业绿色施工实施情况提供另一个角度的监控。图3.6.6污水监测子系统架构图BIM运用一般规定进度管理BIM建模交通疏解管线碰撞模拟视频监控模型挂接BIM+GIS电子沙盘施工模拟施工方案模拟3D作业指导书智慧工地基础设施一般规定智慧工地基础设施是智慧工地建设得基础内容,对应于系统架构中的基础层与平台层,为智慧工地各类系统应用提供基础信息通信环境及技术平台能力,各设备应采用当时主流配置并适应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平台能力应具备通用性及兼容性适应信息应用技术发展要求。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JGJ/T434的规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应满足以下规定:具备无线局域网络设施。无线局域网络信号应覆盖所有信息采集设备装置点。移动通信网络应覆盖工地办公区域和施工现场区域。控制机房应设置信息设备集中放置区域,强弱电分离,防止干扰。设备集中放置区域应设置不间断电源,为区域内所有设备持续供电不低于2小时。服务器、交换机、监控主机、广播主机等信息设备放置于设备集中区域。信息应用终端固定终端设备具有现场综合信息处理功能。移动终端设备具有现场识别、监测、管理、控制等信息处理功能。构建语音广播系统,提供现场语音报警功能。设置固定电子屏并构建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推送功能。信息化管理中心平面布置根据智慧工地实施需求在地铁施工项目设置信息化中心,信息化中心建设位置应交通便利,出入方便,不宜远离施工现场;信息化中心宜与项目经理部一并规划、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宜布设在临时建筑第一层、会议室附近以具备召开临时会议条件,信息化中心装修后吊顶净高不低于3.0m;各标段信息化中心建筑面积应满足日常信息化监管、办公需要,同时还应兼顾各类观摩、交流的需求;装饰装修遵循经济实用的原则,避免铺张浪费;信息化中心作为智慧工地基础设施的载体,规划和建设应体现集团的管理和文化理念;重点项目应设置信息化中心,一般项目可与项目会议室合并设置,硬件环境根据需要参照信息化中心要求配置。一般项目、重点项目由集团根据项目建设规模、重要程度、所处位置等综合确定。信息化中心规划布局以简约、节能、环保、实用为原则,整体布局应合理规划空间,室内颜色以白色为主,蓝色为辅;信息化中心建设前应编制方案和绘制效果图,经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信息化中心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应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相关要求;信息化中心应设置疏散门,其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装饰装修大门:出入口大门净高不宜小于2.0m,当出、入口均独立设置时,入口大门和出门大门净宽分别不宜小于3.6m和1.3m;当设置1个出入口时,观摩人数50-100人大门净宽宜大于3m,观摩人数大于100人以上大门净宽宜大于4m;大门宜采用钢化玻璃门和不锈钢边框(边框宽12cm)组合;大门宜采用遥控器或自动感应控制电动伸缩门。弱电集成支持最大分辨率宜满足1920×1080@60Hz及以上,支持HDCP1.3、HDMI1.3并兼容DVI2.0协议;大屏接入矩阵端口输入路数不小于拼接屏数量,输出不少于6路,支持任意分割大屏和顶部欢迎词设置,配置大屏遥控器,以减少大屏冷启动;显示大屏不宜小于3×4=12块,单屏不宜小于49寸液晶拼接屏,拼缝不宜大于3.5mm;配置不宜少于3路HDMI高清线,其中主机服务器1路、台式电脑1路,备用1路;配置吊顶音响及音响功放,功放不宜小于200W,吊顶音响数量不宜小于2处,均匀布置,保证音视频播放效果;参考设备参数:矩阵工作温度-10~+55℃、传输延迟5nS、切换速度200nS。信息化中心接入网络带宽不得低于50Mb/s。视频监控宜直接引入到信息化中心;主机柜设备间宜隐蔽设置以节约空间,注意通风散热,布局合理;大屏、空调、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等主要设备供电需分别单独布线和设置开关;信息化中心应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数量不少于2处;主机服务器(自建服务)配置不低于以下参数:4核3.0GHz、内存16G、硬盘256G(固态)+2T、处理器I8700,20606G显存独立显卡供数据采集、数据上传和应用服务器;独立主机服务器安装win10(或Win2012Server)64位操作系统和SQLServer2008R2及以上数据库;集团集中统一管理模式的客户端配置不低于1台,2核3.0GHz、内存8G、硬盘500G、独立显卡台式电脑供应用AI展示和分屏控制等;具备条件的,信息化中心宜采用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