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_第1页
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_第2页
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_第3页
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_第4页
云南省新平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新平一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五)高三理综生物命题教师:一、单选题(共6小题,每小题6.0分,共36分)1.下面关于硝化细菌和蓝藻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原核生物②都是自养生物③都是单细胞生物④都是需氧型生物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3.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用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花粉的数量,蓝色与棕红色的比例为()A.1∶1B.1∶2C.2∶1D.1∶34.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牲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紫粒是显性性状B.黄粒是显性性状C.品系X是杂种D.品系Y是纯种5.孟德尔运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6.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C.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7.(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有一些能够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的两个品系豌豆,如果你是小组的一员,希望通过实验探究一些问题。可以探究的问题有:(1)问题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分别遵循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2)请设计一组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上述遗传学问题:(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观察和统计F1的性状和比例;保留部分F1种子。②_________________;观察和统计F2的性状和比例。实验结果:①F1全部为高茎、圆粒。②F2的统计数据实验分析:①F2中____________,所以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分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并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②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是9∶3∶3∶1,所以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3)实验证明,在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高茎圆粒的个体和矮茎皱粒的个体的比例都是16%,所以,你假设F1形成的配子,其种类及比例是YR∶Yr∶Yr∶yr=4∶1∶1∶4,(Y和y表示高茎和矮茎基因,R和r表示圆粒和皱粒基因)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并用遗传图解分析实验预期。8.(7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家便开始了有关DNA复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DNA分子呈_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需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2)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左边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请在空白处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______起点复制的。9(12分).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请你说出判断的理由(至少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以表示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10(11分).I.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②向甲试管内加入l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________,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胰腺外分泌部能分泌消化酶(如胰蛋白酶等);内分泌部能分泌与血糖调节有关的激素。如胰岛素可以溶解于酒精,在一定的酸性液体环境里仍具有生物活性。科技小组甲为提取胰岛素,在室温下,把正常牛的胰腺粉碎,加酒精充分混合后过滤,经检测没有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他们又对提取的过程进行改进:手术结扎胰管让外分泌部萎缩死亡,再取该胰腺粉碎,加酒精充分混合后过滤,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1)改进实验前未能提取到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能提取到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技小组乙在研究甲小组的方案后,发现了在酸性环境下把胰腺粉碎,用酒精也能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再提出一个能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新的实验思路(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生物选修1】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培养基。(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灭菌的方法。(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5)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一个是注射疫苗,另一个就是注射抗体。冻干剂型埃博拉病毒疫苗于2017年10月在我国研制成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作为EV的疫苗需要具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用小鼠生产EV的单克隆抗体,需先对小鼠注射抗原,目的是能从小鼠体内获得___________细胞,然后将该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_______细胞。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融合细胞进行___________次筛选,最终筛选得到的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3)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方法有___________,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硝化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是自养型生物;二者都是单细胞需氧型生物,所以二者的共同点为①②③④。2.【答案】B【解析】①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A错误;②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③中无同源染色体,DNA数目为2a,根据题干信息“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可知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为2n,B正确;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细胞②中,C错误;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该是aB、aB、Ab,D错误。3.【答案】A【解析】假设非糯性基因为A,F1为Aa,生成的配子为1A:1a,A配子为非糯性花粉呈蓝色,a配子为糯性花粉呈棕红色,故为1:1,A正确。4.【答案】A【解析】品系X为黄粒玉米,其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由此可知,若品系X的黄粒性状能稳定遗传,即品系X为纯种;品系X(纯种)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这属于测交,说明Y是杂种,其紫粒性状是显性性状。5.【答案】C【解析】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6.【答案】A【解析】由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所以用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A正确;全部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B错误;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C错误;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错误。7.【答案】(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①取纯合高茎圆粒和矮茎皱粒豌豆杂交;②将F1种下,让其自交;实验分析:①高茎与矮茎的比是3∶1,圆粒和皱粒的比是3∶1②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1)单独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则可以看出是否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研究两对相对性状可以看出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用纯合的高茎圆粒豌豆和矮茎皱粒豌豆杂交得F1,让F1自交观察F2的表现型,若高茎与矮茎的比是3∶1,圆粒和皱粒的比是3∶1,说明分别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F2的四种表现型之比不是9∶3∶3∶1,说明二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反应出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因此让F1的高茎圆粒豌豆与矮茎皱粒豌豆杂交,后代出现高茎圆粒∶高茎皱粒∶矮茎圆粒∶矮茎皱粒=4∶1∶1∶4即可。8.【答案】(7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1)(规则)双螺旋复制起点(2)下图(3分,每个正确答案得1分)(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解析】(1)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所以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叉,所以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复制起点的数量。(2)大肠杆菌DNA为环状,因为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一次所得的2个DNA分子中,1条链带放射性标记,1条不带。第二次复制所得的2个DNA分子中,1个DNA分子1条链带标记,1个DNA分子不带标记。(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为双向进行。(4)由图4可知: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即单个复制起点。如果是两个复制起点,则会出现两个环。9.【答案】(1)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或逆浓度梯度运输)(2)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死亡(3)b和c(4)A【解析】(1)图1中物质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理由是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2)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植物失水死亡。(3)图2细胞吸收O2和排出CO2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分别是b和c。(4)K+进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则呼吸强度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10.【答案】Ⅰ.(1)因变量气泡产生的速度(带火星木条的复燃程度)(2)应再做一组pH为7的实验。(答案合理给分)(3)高温会使酶失活,低温不会Ⅱ.(1)胰岛素能被胰蛋白酶分解破坏胰管结扎使胰腺外分泌部细胞萎缩死亡,不产生胰蛋白酶,胰岛素没有被分解破坏(2)在酸性条件下胰蛋白酶失活利用低温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答案合理给分)【解析】Ⅰ.(1)该实验的变量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因变量,可通过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作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指标。(2)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应增加丙试管,在第二步中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相同。(3)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而冷藏时蛋白质没有变性,所以高温条件下酶不能发挥作用,而低温条件后再升高温度可使酶活性恢复。Ⅱ.(1)由题意可知,改进实验前未能提取到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胰岛素能被胰蛋白酶分解破坏;改进后能提取到有生物活性胰岛素的原因是胰管结扎使胰腺外分泌部细胞萎缩死亡,不产生胰蛋白酶,胰岛素没有被分解破坏。在酸性环境下胰蛋白酶失活,故在酸性环境下把胰腺粉碎,用酒精也能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利用低温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37、【答案】筛选目的菌选择化合物A有氧呼吸接种环灼烧防止造成环境污染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培养基制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和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属选修部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利用微生物培养的知识分离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先分析题图了解分离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的过程,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解答。(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生长,而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因此筛选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的培养基属于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