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_第1页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_第2页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_第3页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_第4页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简介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广泛浸润真皮浅、中层引起的皮肤疼痛性隆起性红斑,同时伴有发热及其他器官损害,又名Sweet综合征。该病多急性起病,好发于夏秋季,中年以上女性多见。在发病前1-2周常有流感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先驱症状。该病对皮质激素疗效较好,经及时、恰当的治疗,症状一般均可缓解。第2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病因本病与感染有密切关联,多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部分患者与肿瘤(特别是白血病)有关;近来还发现少数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患者发生本病。第3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发病机制患者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外周血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升高,因此本病发生可能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是机体对细菌等抗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第4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多累及中年女性,夏季好发。好发于四肢和颈面部,躯干皮肤及口腔黏膜亦可累及,可两侧分布,但不对称。皮损初起为红色浸润性斑块或结节,渐扩大增多,颜色变深,隆起成边缘清楚的环状,表面可因呈粗颗粒或乳头状而形似“水疱”,部分患者可确实出现散在的针尖大小或更大的水疱或脓疱,针刺反应也可阳性。第5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6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和触痛。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为浅糜烂和溃疡。皮损经1~2个月后可自行消退,但易复发。第8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临床表现皮肤外表现主要是发热(以中度热为多)、关节痛、眼结合膜炎及肾损害表现(如蛋白尿、血尿、氮质血症等),但一般可随皮损消退而改善。第10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或白细胞总数不增多而仅有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加快。部分患者中可检测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第11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组织病理真皮浅层显著水肿,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可见核破碎晚期皮损的浸润细胞中掺杂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第12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3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标准主要标准

①很快发生的典型皮损

②组织病理特征。第14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诊断标准次要标准:

①感染的前驱症状;

②伴有发热、关节痛、结膜炎或潜在的恶性肿瘤;

③白细胞增多;

④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抗生素治疗无效。具备以上2条主要标准和2条次要标准时可确诊。第15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鉴别诊断多形红斑荨麻疹结节性红斑白塞病第16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第17页,共1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治疗皮质激素有良效:泼尼松开始每日30~40mg,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约4~6周,停药不宜过早,以免复发。也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氨苯砜,10%碘化钾溶液、氯喹、雷公藤、秋水仙碱、环孢素、氯法齐明、氨苯砜等内服。.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