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_第1页
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_第2页
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_第3页
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_第4页
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二章对国家出路和早期探索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和结果,了解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探索和努力,认识到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理解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必然性。二、重点和难点: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三、计划学时:4学时四、教学方法:多媒体和学生写心得结合。五、教学进程:这一章主要是讲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三次早期探索,即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我们学习这一章是要了解和掌握这三次早期探索的历史背景、性质、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早期探索的时代背景:一、时代变化1、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封建帝国,而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上节已讲过。2、处于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个时期有一个特点,就是出现了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在商品输出上又加上了资本输出。3、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代。二、时代的变化向中国人提出了新的问题,新任务:找寻和探索国家的出路1、如何抵御外国侵略?如何救亡图存?2、如何向西方学习?如何求强求富?既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又要向西方学习,好像有点矛盾,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必须要使国家富强,向西方学习就是要富强,而要国家真正的富强,必须实现民族独立,要抵御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三、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1、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2、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3、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下面我们分别地具体地来分析这三次早期探索:早期探索之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旧式农民战争即指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单纯农民战争,而所谓新式农民战争如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就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达到高峰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空前规模的农民战争,而且具有新特点和新水平(如反对外国侵略,纲领,制度)。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简单说来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我们上章讲过的外国的入侵带来的不平等的条约、勒索赔款等,这些全部被清政府转嫁到了中国人民的头上,旧的赋税加上新的赋税,极其残酷的压迫剥削迫使农民群众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拿起武器探索国家的出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4年(1851—1864年),波及18省,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起义;1852年,永安建制:永安,是太平军夺取的第一个重要城镇(州城),促使太平军从此把兵锋从农村转到城镇。太平军在这里封王建制,整顿队伍半年,1852年4月,突围之后进入湖南,攻克道州、郴州。在道州时,太平军内部对战略问题进行过一次争论,洪秀全仍有入粤之意,但很多人要回广西,杨秀清则主张循江向东,以金陵为本,经过讨论,洪接受了扬的主张,挥师北上。1852年12月岳州——1852年12月底武汉——1853年2月九江——1853年2月安庆——3月芜湖——3月19日南京(改称天京)——3月底,镇江。1853年3月—1956年6月:战略上以保卫天京为中心分兵出击,开辟了三个战场:北伐战场:从1853年5月出发,采取流动作战的方法,经过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山东六省,直到天津附近,目标是北京。于1855年3月失利。西战场,西征,目的是确保天京,战场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争夺武汉、九江、安庆、控制长江中上游,以达确保天京的目的。历时三年,取得了重大胜利。东战场,1856年4月,大破江北大营;6月,大破江南大营,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856年10月—1861年9月:战略上的相持阶段。1856年9月,天京事变,迥然不同。所以,从总体上,从根本上说,洋务派的思想与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大旨相悖,不能说一脉相承。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也不能说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因为命题本身只讲了“西学”的作用,并没涉“中体”的问题,也没有讲体用关系。当然,林、魏也不可能自觉否定封建制度,但他们是在面临和抵御外国入侵的特定条件下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而洋务派的产生和洋务运动的发端是在六十年代初,正值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统治集团被外国进一步驯服。它与外国反动势力勾结,集中镇压国内人民革命的关头,皆系大不一样。总之,我们不认为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林、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三、洋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上已提及,洋务派以“求强”为标榜的“练兵制器”的军事军工方面的活动,为以“求富”的标榜的经济方面的活动,是洋务运动的中心内容。而这两方面的活动,在洋务运动的全过程中,又有着阶段性特点。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深入,洋务运动的重心前后有所不同。可以据此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六、七十年代,主要是搞“练兵制器”,即军事方面,企图建立一套新的防务体系。以后七十到九十年代,除了继续进行“求强”的军事内容的活动以外,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甚至更以此为重点。下面就先讲军事方面的主要活动内容(注意,因为洋务运动的两阶段并非可截然而分,再者,后期仍然继续搞军事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一些内容,从时限上要超出七十年代)。(一)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1、军事工业①曾国藩于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特点:最早,洋务派的军火工业开端,但未雇佣洋匠,手工生产,非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军火工业)。②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因在上海,故简称“沪局”,全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在当时洋务派的军工业中规模最大,很典型。它生产枪支、大炮、弹药,另外还制造钢铁和船只,在甲午战争以前,经费最高年份达90多万两白银。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以后,该局还继续存在下去,几经变革,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机器厂房设备才最终被日军拆毁,告结。③李鸿章于1865年创办的金陵制造局(地点在南宁简称“宁局”,全称是“金陵机器制造局”)。该局从规模上不及江南制造局大,主要生产枪、炮、子弹和其他一些军用物资,后来设火药局。该局开始由英国人马格里掌握,由于产品低劣,在1875年大沽炮台使用该局制造的两门大炮时,发生爆炸事故,李鸿章把马格里召到天津,让他亲自试放,同样发生事故。以后,该局就不再雇用洋匠(当然机器设备皆进口自外国的)。该局一直到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并入上海兵工厂。④左宗棠于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简称“闽局”因设在福州马尾,故称“马尾船政局”)。这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船舶修造厂,开始由法国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两人一手经办,到后来主要中国人自己经办,该局由铁厂、船厂和学堂三部分组成。在中法战争中,该局受到严重破坏。战后虽经恢复,但生产大不如前。甲午战后生产更趋下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时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顿,然后由国民党政府接管,解放后为人民政府接管。⑤崇厚于1867年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崇厚当时是三口通商大臣。这个局就军火生产来说,仅次于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在1870年就任直隶总督后接办该局,1895年该局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1900年,遭八国联军焚毁。⑥张之洞建造的湖北枪炮厂。厂址在汉阳,特点:比其他各局设备新,规模也比较可观。但建厂速度很慢,几经周折在1891年购地建厂,1893年厂房落成,机器运到,但1894年一场火灾,厂房被毁。又经重修投产,这是甲午战后之事了,到1908年改称“汉阳兵工厂”,抗日战争时内迁。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同时又有着浓厚的封建性。2、陆军的改制和新式海军的建立洋务派的军事活动包括“制器”和练兵两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方面,同是在六十年代,即洋务派着手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也开始探讨新式军队。(二)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1、“求富”口号的提出。到了七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以“自强”为目的的军事内容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口号,以此为目的开始经营民用企业,为什么又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主要原因可以从这三方面看,第一,洋务派在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为“穷”所迫;第二,新的军事防务体系不是单独“练兵制器”就能大功告成的,还需有煤铁供应以及运输电力事业的配合(用现在的观点看要有“系统性”的保证);第三,洋务派在其活动实践中,对向西方学习的认识也有所深入,他们感觉到,西方国家之长,除了船坚炮利之外,还在于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也是要借鉴和取法的。2、洋务派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和典型厂家。洋务派办工业有三种方式:一是官办,二是官督商办,三是官商合办。官办就是完全由官府创办和经营的,这是上面我们说到的洋务派办军事工业的主要方式。官督商办,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官府的“监督”下由“商”来细办,事实上,在这个官与商结合体中,是“由官总其大纲”(李鸿章),掌握领导权的,由官府委派人员经营管理。商人出资认股,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当然挂钩,但入股商人处于无权地位。官商合办,是由官、商双方签订合同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盈余分配办法,各按认股比例出资,各举代表参加经营,这种方式始于洋务运动后期,是洋务派官僚鉴于官督商办企业名誉扫地的情况而变换的一种新方式,虽说在这种方式下官方还是千方百计地进行控制,但商人的地位毕竟比官督商办提高,因而官商合办要比官督商办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因素。对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来说,第一、三种均不是主要方式,而是以第二种即“官督商办”为最主要和典型的。其中最典型的四大厂家,即①轮船招商局②开平矿务局③电报总局④上海机器织布局3、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和作用洋务民用企业的特质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它是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企业,也就是说,它同样具有资本主义和封建的两重性,但资本主义因素更占地位,比洋务派的军事工业的资本主性质更强。(三)兴办新式学堂一类是外语学堂,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主要是培养外语人才,1863年的上海广方言馆;另一类是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第三类是实业学堂,如天津的电报学堂。(四)派遣留学生派遣留学生这是洋务运动中的一个比较著名和有影响的事件。(六)翻译西方的法律、科技书籍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然科学为主;京师同文馆,《万国公法》四、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和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1、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有抵制,但又有妥协和勾结,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2、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但也有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很软弱。3、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观念,但又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外国侵略者的压制破坏,不愿意中国真正富强。2、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阻挠。3、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依附性和腐朽性。4、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局限。企图用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早期探索之三:戊戌维新一、空前民族危机下的救亡改革运动维新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之一,它既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侵略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现的要求改变现状的早期维新思想,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股新的社会思潮。作为新思潮的鼓吹者,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和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对封建的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并对洋务运动的缺陷与弊端,给予了揭露和反思。他们认为:只有维新变法,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才能够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维新思潮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发展,终于催生了一场带有一定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个运动的领导者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他们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所以也称为“维新派”。1、代表人物简介2、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斗争维新变法是一场改革运动,势必会遭到顽固守旧势力的反对,双方因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论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变革封建的政治制度。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的教育制度。这次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以进化论批判“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民权观念批判“君权至上”的封建专制思想,并阐明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道理。通过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一个人人谈维新、处处讲变法的新局面,从而推动了变法运动走向高潮。在论战中也暴露了维新派的一些弱点和缺点。他们所宣传的进化论是庸俗进化论,只承认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不承认有突变,反映在政治上,他们主张对旧制度进行改良,而反对革命;他们所宣传的民权只是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参政权,并不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应享有的政治权力;他们要求实行君主立宪,但有时又以“民智未开”为理由,主张暂缓实行,表现出很大的妥协性;他们对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但很不彻底,在很多方面和旧思想旧文化划不清界限。所有这些弱点和缺点都是由这个阶级的局限性和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决定的。二、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三、戊戌维新历史意义戊戌维新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祖国的独立富强。他们学习和借鉴了各国资本主义改革的历史经验,推动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文教等政策和诏令,旨在建立由资产阶级参政的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3、为民族资本近代企业和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对民主革命运动的展开提供了深刻教训。四、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从维新派方面看,他们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个阶级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也不敢摧毁封建势力;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但也有难以割断的联系,缺乏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而且这个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这种不成熟的阶级条件造成了维新派自身的诸多弱点,如他们都受过长期封建教育,在思想上无法切断与封建势力的联系;他们不但不依靠人民力量,而且害怕和仇视群众斗争。这样,他们只能把政治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