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_第1页
对待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_第2页
对待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_第3页
对待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_第4页
对待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看待台湾问题?国际法: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国际层面讲,就是要确立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个国际法主体,而不是两个。台湾与大陆不能“统合”成国家联盟亦或邦联。台湾不能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参加的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章节自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间是()A.1982年9月B.1983年7月C.1984年9月D.1984年12月2.日本侵占我国台湾的时间是()…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期江南曾经实施了稻麦轮种制,并引用自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此学者看法,哪项更为合理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实施稻麦轮种的证据B.诗…如何看待台湾问题?国际法:台湾问题的解决,有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含义。从国际层面讲,就是要确立中国在国际上的一个国际法主体,而不是两个。台湾与大陆不能“统合”成国家联盟亦或邦联。台湾不能参加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参加的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目前状况:1.台湾当局及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与大陆存在差别在“一国两制”的具体表述上,台湾问题的表述是不同于港澳问题的。在香港和澳门模式中,“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指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和澳门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而定义的。而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表述中,“一国”的涵义就发生了变化,已经不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一个中国”,不再坚持“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表述,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非“中华民国”,“一个中国”是两岸同胞们的具有血脉关系的统一的中国。但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台湾方面却对“一国两制”构想不感冒。他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在矮化台湾,降低台湾的国际人格,因为这使得台湾降到了“省”的地位,无法让台湾和中国大陆形成对等的地位。“一国两制”构想在台湾方面受到了强大的阻力。2.“经热政冷”局面的出现近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愈加热络,截止到2010年12月3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突破109.5万人次,取代日本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客源地。台湾居民入出大陆人次也大幅增长,仅上半年就达4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尤其重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实现突破,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升温,据大陆商务部统计,2010年1至10月两岸的贸易额是1186.8亿美元,同比增长41.9%,其中大陆对台湾的出口是237.3亿美元,同比增长48.3%,自台湾进口949.5亿美元,同比上升40.4%。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的规模在迅速增长。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两岸关系在逐步地发展,岛内的民意也在逐步改善,朝着有利于两岸和平的方向发展着,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两岸关系的发展多半都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而在政治的瓦解,从而诞生了中国的现代性。中国文化失去了圣化的品格,沦落为凡俗文化。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传统变成了天人二分和体用分离,有了感性和理性的对立,同时也产生了超越的冲动。中国现代性也就分化为感性、理性和超越性的层面。但它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首先是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中国感性现代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非常薄弱。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感性层面的现代性并没有突出地体现为感性欲望的解放。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性化倾向,理性传统对感性的压抑也延续到对感性现代性的排斥。同时,中国文化对感性欲望的禁锢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不同。它虽然强调以理性节制感性,重义利之辨,但又讲求中庸之道,承认“食色,性也”,给感性留下一定的空间。因此,这是一种软性的禁锢。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性,感性现代性的反弹就不如西方那么强烈。中国现代性的发生,主要是出于新民救国的需要,因此一开始就注重引进理性现代性(科学、民主),而不是感性现代性。虽然五四也有个性解放的呼声,但主要体现在理性领域,没有出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感性欲望泛滥的局面。在传统理性(如重义轻利)和现代理性的双重压制下,中国经济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得到合法化,也说明了感性现代性的萎缩。通俗文学是感性现代性的产物,但五四前后,中国通俗文学(如黑幕小说、鸳鸯蝴蝶派等)没有获得合法性,受到启蒙主义的排斥和批判。这表明感性现代性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中国理性现代性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根基不深。中国现代性的理性层面就是五四引进的科学(工具理性)和民主(价值理性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但它与西方也有所不同。由于感性欲望没有充分解放,因此工具理性的动力不足,科学精神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虽然五四时期科学主义一度建立了权威,但这个科学主要不是指向自然科学,而是指向社会科学;不是一种科学精神,而是某种科学的结论。在接触西方现代科学的一开始,中国就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当作现代科学的代表,而且由于对进化论的偏颇理解,科学主义变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救亡图存的理论。在五四退潮后,由于意识形态被当作科学接受,科学主义很快就转换为意识形态主义。在五四以后的革命进程中,不是科学精神而是意识形态主义成为主导。此外,就价值理性而言,基于集体怨恨心态,不是自由而是平等成为基本的现代性诉求,从而导致价值理性的偏失。中国革命接受了卢梭的平等理念,而舍弃了自由理念,采用了法、俄革命的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制度。建国后,本应重建和发展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尤其应重视人的自由,但意识形态主义的惯性和平等理念的影响阻碍了这种现代性建设,而且形成了“左”的思潮,成为现代性建设的反动力量。“文革”是这种倾向的极端化表现,是现代性的全面反动。中国现代性也有反思—超越层面,但这个层面的现代性建设,却非常薄弱。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形上领域与形下领域没有分离,儒教本身既是一种道德体系,又具有形上意义(宗教和哲学)。中国的启蒙运动引进了现代性,瓦解了这种圣俗一体的文化结构,产生了“脱圣入俗”的结果。五四打倒孔子的权威,消除了传统文化的圣化光圈,在批判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态内涵的同时,也取消了中国文化的超越功能。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但对西方文化的引进仅限于科学和民主这样形下层面的文化,西方的宗教和哲学以及审美文化等形上层面的文化则被忽略甚至被拒斥。因此中国现代性一开始就具有片面性,存在形上领域缺失的问题。五四对宗教持批判态度,把它与迷信等同,抹杀了它的形上意义和信仰的合法性。1922年,五四主将们发动了一场反宗教运动,使用的武器仍然是科学。这是以经验反对超验、以知识反对信仰的运动,它导致信仰的缺乏,从而为意识形态的信仰化创造了条件。五四不重视形上哲学,因为它不能直接发挥启蒙作用;更由于科学主义的霸权,形上哲学受到排斥。被引进提倡的是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杜威的实验主义和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1923年发生了“科玄论战”。这场论战表面上是进步与保守之争,实际上也是科学能否取代哲学的论争。这场论战以“科学神”战胜“玄学鬼”而告终,表明形上哲学在中国的缺席。这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绝对霸权,并在以后发生偏执化。五四对现代文学的引进和建设也着眼于理性启蒙作用,忽视文学的审美超越品格。五四后的“革命文学”运动更接受了苏俄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忽视文学的超越性。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就止于争取现代性(启蒙主义文学)和表达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反思现代性性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弱小、边缘化。这意味着文学放弃了现代性批判的超越功能。在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关系方面,中国与西方有所不同。现代性的核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理念是民族主义,因此二者既相关联,又可能不同位。在欧洲,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基本上一致,它们都反对共同的敌人———教会和封建贵族,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主义不相冲突,甚至相辅相成。而在中国,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错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可能与民族主义相冲突,这种错位和冲突造成了中国现代性历程的艰难曲折。中国现代性是“外发型”的,也就是说,它不是出自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自然要求,而是在西方列强压迫下提出来的(外迫性);它不是来自中国本土文化传统,而是来自西方(外源性)。外迫性,造成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它要调动一切传统文化资源反对西方列强,争取民族独立。外源性,使中国现代性事实上等同于西化。这就形成了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冲突、现代性与民族主义的冲突:要民族独立,就要反西方,甚至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要现代性,就要学习西方,甚至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争取现代性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双重历史任务面前,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在矛盾的抉择面前,中国人民选择了现代民族国家意识,而牺牲了现代性。中国的现代性是为现代民族国家服务的,启蒙是为救亡服务的。这与西方正好相反。欧洲现代性是由社会自身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没有救亡的压力,它的思想资源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因此与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没有冲突;而且,现代性是根本目的,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是实现现代性的手段,二者的关系没有被颠倒过来,不需要牺牲现代性来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试说明现代化、现代性与发展的关系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历经全面变迁而获取现代性的过程,而以社会的理性化、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产业化、文化的世俗化及现代人格的形成为标志的现代性,则是现代化的结晶。“现代性”相对于“传统性”而言,任何改变或否定传统的东西,包括思想,也包括行为,都具有现代性的意味。现代性的精髓,是理性主义。西方学者富科曾从哲学角度“把现代性概括为`一种态度’——一种社会精神,一种哲学生活,一种自我批判的本体论。还有人从经济角度界定现代性,认为“现代性是指工业和服务业在社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并起着主导的作用,可以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其实,从宏观角度去解读恰如“现代”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概念一样,“现代性”同样也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内容和体现形式均繁杂多样,是具有多维性质的“一个有机的联贯整体”.与哲学味道很浓的“现代性”不同,“现代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学概念。作为社会学概念,现代化与现代性一样,极具复杂性和多样性,其范围广泛而宏大,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心理于一体。换言之,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历经全面变迁,使旧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冲击而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新的社会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过程。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产物”,但现代化则不仅是“产物”,同时更是“目的”和“过程”。作为“目的”的现代化,其宗旨在于追求和获取人们所需要的现代性,使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由落后国家向先进国家嬗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变迁。作为“过程”的现代化,就是获取现代性的过程,是用现代性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破坏和削弱旧的权威、摒弃和排除阻碍现代化实现的传统社会的历史积累,而后经过阵痛和发展向现代社会迈进的过程。可见,现代化就像一把发展的利刃,总是在不断地向着现代性挺进。作为“产物”的现代化,主要包括能够看得见和摸得着的工艺、技术、工厂、铁路、交通、建筑、航空等器物层面的现代化,经济结构、政治体制、行政管理、法律形态、企业经营、金融机构、教育制度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以及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精神情感、性格气质、素质能力、伦理道德、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心理层面的现代化。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你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现代性的新建构——科学发展观1.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反对片面追求GDP2.在发展动力上,坚持把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3.在发展路径上,把独立自主与参加全球化经济结合起来。4.在发展原则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对把现代性等同于现代化的单向发展观。5.在发展方法上,坚持统筹兼顾,否定了片面发展的发展主义。科学发展观对现代性的超越:工业化道路上强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逻辑上以人为本是核心。超越资本逻辑。整体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足当下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开这一历史处境,请说明当下遇到的发展问题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困境,谈一谈你对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的看法。如何看待收入差距过大?1.收入差距扩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经济发展引致收入水平提高,进而引起收入分配格局和国民储蓄格局的变化。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国民储蓄以居民储蓄为主体,不仅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经济条件。2.收入差距扩大与分配理论转变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理论和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平均主义分配管理体制,引入了市场经济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特别是按要素分配的观念的确立,使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逐渐成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基础性调节机制。经过这种理论、观念、方式的变革,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收入差距也逐渐扩大。3.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收入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是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现在经济学界有许多观点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例如有学者提出,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逐渐下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加。而消费需求不足又制约了投资需求的增加。因此,收入差距扩大是导致有效需求或总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4.收入差距扩大化的政策治理收入差距扩大虽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且具有激励效率、促进增长的积极意义,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收入增加的手段要正当,要通过诚实的劳动和经营致富。如果是凭借不公平的竞争条件和不正当的经营手段获取不合理的收入,甚至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国有资产而致富,则会危及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其次,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会引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我国现在的收入差距加速扩大,基尼系数已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因此有必要进行某种治理。5.解决方法:1.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收入差距扩大化要有科学的认识。2.建立健全财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合法收入。3.为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而引致严重的两极分化,政府应透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节全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用经济手段适当限制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福利。4.依靠法制来治理以不正当或非法手段(包括权钱交易、不公平竞争、不正当经营等)攫取财富的行为。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也将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或总生产能力)作为考查对象。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60年代后,这种观点受到了若干国家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因此,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前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同时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进化过程。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物价上涨的受益者是谁?1、虚假炒作者。通过虚假炒作,把某种商品的利润炒上百分之千、百分之万的大有人在,如美容、保健品等。2、垄断行业。垄断行业所经营的几乎都是人们的生活必需项目,再高的价格都得承受。3、官商共营体。(1)贪官与奸商。官员通过做决定、打电话、打介绍信等方法向本单位或下属单位推销商品,往往价格高,质量差。(2)政府采购中心官员与奸商。政府采购中心贪官往往打着“质量第一”的幌子,高价买进质量一般甚至是质量差商品。(3)政府权力机构与奸商。权力机构往往打着“资质认定”“招标投标”“质量监测”等幌子实现官商垄断,进而抬高物价。如地方政府与房开商,收费性路桥建设等。(4)政府与垄断行业。相当一部分垄断行业都是受政府保护或享有特权的,推高其销售价格,政府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4、国家最高财权机构。一是直接超量发行货币,用于公职人员加薪、军费开支、重点工程建设等或是通过银行转贷给其他行业,这种方式直接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不过好的是物和钱都在国内流转。二是大量购买外国国债,这种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国内的物减少了货币却增多了,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政府所持的外国国债必将因国外物价上涨而贬值,这样的行为确实有卖国之嫌。综上所述,物价上涨的受害者是绝大多数工人、农民、普通公职人员和无稳定职业人员。受益者是奸商、贪官和政府,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最高财权机构。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最高财权机构,把所获利益主要投入到了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国防科研建设、民众基本生活保障、普通公职人员加薪等方面,那么物价上涨的利益还是还给了人民,这样的物价飞涨是因为政府想为民办事却别无他法才出此下策而已。国富=民富?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一定需要以民富作为基础,在民富的基础上实现国富。何谓民富?民富的内涵,应该有两个要素:一是人均收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二是广大民众得以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即收入差距不太大。那么,当代中国离民富还差多远呢?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2009年人均GDP数字,美国超过4.6万美元,西欧、北美、大洋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也多在这一水平上下,其中最高的北欧国家已经达到8万~10万美元。而亚非拉最贫穷的国家则在300~500美元之间,最低不到200美元。世界上发达国家与最贫穷国家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100倍。30年前,中国的人均GDP不到400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达到了4000美元左右,大体为最贫穷国家的十几倍,为最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中国进入了中等偏低收入国家的行列,世界排名在百来位。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有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这些数字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巨大的。这些数字同时也说明,无论从收入水平还是分配关系的角度来看,对中国来说,走向民富,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习总的外交政策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战略思想一方面传递与外部世界围绕和平发展凝聚共识的信号。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国际形势下,对中国外交战略作出了必要的调整,将周边外交作为中国外交最优先的方向,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并建立了更加完善和反应更加快捷的国家安全与外交决策机制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向世界传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外交的基本战略和价值取向。根据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对习总书记的外交与国家安全战略思想作一简要的概括和总结。传递最大限度地与外部世界围绕和平发展凝聚共识的信号和平发展的战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新时期的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以及中国与世界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中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外交路线的,他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抉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我国根本利益。他这样阐释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外交战略:中国要以自身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福祉,夯实和平发展道路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这一阐述具有双重含义:对内,是将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坚持和平发展上,对外,则是传递了中国党和政府最大限度地与外部世界围绕和平发展凝聚共识的信号。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最基本的原则和出发点。为实现中国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然要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协调与合作,以协调代替对立和对抗,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在合作中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以包容的思想、开放的胸襟和积极姿态建设同周边国家关系与合作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明显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外交,尤其是对东南亚国家和中亚国家的外交活动。习总书记强调,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中国发展,使中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侧重两个领域:一是建设同周边国家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二是加强双方的经贸合作。中亚五国与除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以外的东盟国家均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中,更加强调双方的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为此,中国提出了建设两条丝绸之路和一条经济走廊的设想,即面向中亚国家的陆上丝绸之路和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缅甸、孟加拉和印度的经济走廊。两条丝绸之路和一条经济走廊,覆盖了亚洲的大部分国家,其辐射的范围更为广泛;而且,两路一廊所覆盖的国家,正是当前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也是发展空间最大的几个地区。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与其他几个地区的资源及劳动力优势结合在一起,这种合作必然会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让双方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既合作又斗争的新型大国关系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与现有大国相处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从世界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经验看,大凡后进国崛起,往往会受到原有强权的遏制,而后进国也往往会主动向原有强权发起挑战。中国在和平发展过程或民族复兴过程中,显然不能走历史上大国关系的老路,尤其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相处,不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甚至会关系到整个世界的走向。中美必须开创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大国关系。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加州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中美双方的不对抗与合作,并不意味着中方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对美国妥协和退让,不对抗也不意味着没有斗争。无论是面对哪个大国,中国政府一定会坚定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等国家核心利益。由此可以预见,中美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过程中,矛盾与分歧是不可避免的,而解决双方的矛盾与分歧,既要合作,也要斗争。在合作的大框架下进行必要的斗争,在斗争中追求双方都能认可的合作,会成为中美两国外交界之间的常态。建立更加完善和反应更加快捷的国家安全与外交决策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尽管国家安全委员会具有对内和对外双重职能,但很明显,相较于内部的安全问题和各种突发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