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_第1页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_第2页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_第3页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_第4页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1、城市文化解读1.1历史的启示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曾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对在1871年~1951年共80年间发表的各类文章进行了统计,发现对文化所下的定义达164种之多。可见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对其的认识众说纷纭。查阅我国的《辞海》,对文化的解释也有两种。第一种解释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的生产能力及其产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第二种解释认为,文化“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我国学者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从各种对文化的不同定义和研究的情况看,笔者认为作为社会现象而存在的文化有3个基本特征:①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东西,即通常说的: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本质的对象化。②文化具有群体性,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的行为。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和认可的行为模式,是维系人与社会的存在关系的最本质的深层结构,是作为人的社会生存的类的本质的对象化。离开了人类所共同创造的文化,个人将陷入绝境。③文化具有历史承传性。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人类创造物的聚合体,每一代人既传承了历史积淀和遗存的物质、精神财富,又为后人的承传添加自己的创造物。在每一个时代生活的每一个个体和存在的每一种社会活动,都无可避免地会从文化模式的深层结构上受到历史所给定的生存方式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不管人们是否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必将面对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的生存挑战。鉴于以上对于文化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存在于社会的人,对待文化应当有3个最基本的态度:①应当有所作为,有所创造;②应当在社会的框架下,发挥主体性的能动作用;③应当既植根于历史,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1.2作为文化现象的城市可以说,迄今为止,城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所创造的最大的文化聚合体。城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它的文化特征。(1)城市首先是人类长期文化创造活动的结晶。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物质形态,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聚集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化特质的承载体。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存在之物,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人能够在自然界留下其行为所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印记,即人可以不断地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人类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而人类所创造的众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样式,几乎都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城市中的一切,就是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体现,是人类现实性生存的对象物。城市的建设活动,是人类为改善生存状况,为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一种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城市的发展史,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发展史中最重要的篇章。城市在其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现象,也现实地反映出了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本身所存在的悖论。(2)城市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是人们各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载体。城市的建筑、道路、桥梁、公园、广场等各类空间,不仅是人们衣、食、住、行的生存空间,还是人们进行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的主要场所。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作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物质及精神财富密集的人类聚居地,其社会功能的演变已走过从以政治为主,到以经济为主,再到以文化为主的发展历程,城市的文化功能日益强化和凸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中的各类文化活动,就像“信息爆炸”一样产生了聚合和裂变,并且这种现象与日俱增。尼葛洛庞帝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未来将是个终身创造、制造与表现的年代”,“人类的每一代人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那么,应当说,未来将是个全息文化的年代,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文化”。(3)城市是文化的基因库。在工业化时代,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市民阶级走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心位置,他们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对于自然的偏爱,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使得现代城市文化走出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象牙塔,逐步走上了平民化、大众化、商业化之路,使城市的文化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态。2.2当代城市的消费文化现象城市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城市文化的后现代现象也日趋明显。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使城市从工业中心、生产中心转变为文化中心和消费中心。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城市文化形态,将日趋呈现消费文化的特征。物质产品的丰富及商品生产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使得“选择”“时尚”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大众文化所遵循的就是追求时尚的原则。法国社会学教授让·波特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1970年)一书中指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消费已不再是对使用价值、实物用途的消费,而主要是对“符号”的消费,如“追风”“追星”和对“名牌”的消费等。这时,城市与城市文化也就成了消费的和消费文化的符号。符号的作用是具有某种意义、传达信息,对符号的消费实质上是追求一种意义。因此,当今的城市文化所提倡的需求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这就是消费文化的特征。如果说,城市曾经首要的是生产及商品实现的场所,那么如今城市首要的是符号实现的场所。从工业时代登上舞台的大众文化,在后工业时代已走到了舞台的中心,对城市文化形态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使得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时尚”起来。现今城市政府进行城市建设的各项决策,是在“争创”诸如“花园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的名义下作出的,因为这些称号是“先进城市”和“现代化城市”的符号。于是相互攀比、“广场热”“草坪热”“雕塑热”“步行街热”“夜景工程热”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大刮“欧陆风”“仿古风”也就不足为奇了。所谓的大众文化,其实质是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大众化现象。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必定出现文化的产业化,而组成这支产业大军的,是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一个居民。他们热衷于以“体验经济”的方式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赛事、演唱会、选美大赛,观看时装展示会、好莱坞大片,在节假日时奔赴各种主题公园、博览会、交易会、狂欢节,或在购物中心闲逛。在朋友聚会闲聊时,大谈名牌汽车、高尔夫球赛、家庭装修和艺术品收藏。在这样的消费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过程中,他们品味着各自追求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在我国城市中流行的大众化的消费文化,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原生态的文化模式。它是以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为依托,以即时消费为关切中心,以吃、喝、玩为基本内涵的消费文化和通俗文化。对“地位商品”的追逐成了时尚,在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和自我意识的确定中,把生活方式变成一种包装生活的策划和对自己个性的展示与地位的感知的途径。后现代的城市消费文化现象,既是在文化转型中各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碰撞现象,又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面对基本生活方式改变的无所适从的躁动感。3、规划师能做些什么工业社会的到来,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使人成为技术和物质的奴隶,城市成了居住的机器。城市的异化,反映了人的异化。人们在似乎有自我意识的城市的不断扩张面前束手无策。以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为代表的理想城市的文化模式,走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精英文化之路。崇尚理性的规划师、建筑师成了指引城市居民走向理性生活的启蒙者和牧师,成了代替上帝为居民预设理想城市生活、为人类绘制未来理想蓝图的“神秘的钟表师”。然而,城市被机械地分割为不同的功能分区,规划师们以类似于外科大夫的眼光来看待城市,以结构主义来分析城市的构成,对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良,并以此解决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的拓展问题。高举理性主义大旗的现代城市规划,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认识城市,在把城市分析、解剖为各个子系统的同时,用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各个功能系统和空间结构进行整治、完善和建构,使现代城市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城市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主体性意识再次觉醒。当今的人们已不满于少数精英分子为他们预设的通用型的生活模式,他们已开始追求和构筑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个性化的生活。正如里斯曼所说:“今天最需求的,既不是机器,也不是财富,更不是作品,而是一种个性。”于是,以批判现代主义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所崇拜的理性主义的反叛、对权威的蔑视、对中心的解构、对多元化的提倡、对个性的张扬,表现出对人类理性主义的历史性反思。当然,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也给城市留下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断片。这就是当代城市规划应该从以精英文化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向以大众文化为依托的方向转化的背景。城市并不是自然之物,城市也不是机器,城市是一个社会,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化存在与文化存在的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城市”。不同时代、阶层的人,在他们各自的文化模式的指导下,都会对城市生活具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城市建设与城市设施会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车一族”与“步行族”“公车族”对城市的交通政策和道路建设的认同感就会有差异;“原住民”与“移民一族”会对当地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有不同的认同感;“贵族”与“平民族”对“名牌”符号的消费就有不同的态度。当人们高举“以人为本”大旗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在经典的理性主义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教育下,人们是把城市作为一种抽象的“人”(自然人),而不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人”的对象物,并常以自然的、科学技术的手段来解决社会科学的问题。因此,这样规划出来的城市就只能是一种“类象”的诸如“带状城市”“指状城市”“圈城式城市”“组团式城市”“星光放射式城市”的模式化城市,或以“邻里单位”和各功能分区拼装而成的模块城市。精英主义的规划,是以规划师和个人的价值尺度作为公共的尺度来绘制城市的未来蓝图。当这样的规划面对动态发展的社会和已趋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往往不得不处于“墙上挂挂”的境遇了。经典的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是一种精英文化,体现的是功能主义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采取的是封闭式的模式化主导手段,追求的是理想规划的终极蓝图。而这恰恰是与城市的大众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动态发展性相违背的。因此,公众参与,多学科、多价值观的合作与探索,连续过程的对话式引导,以及讲求实效的灵活性操作则是对理性主义的经典规划范式的一种修正。城市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机构成的现实的人的对象物;城市规划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创造的问题,是生活方式的谋划问题。而文化的创造,涉及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3个方面,即物质财富的生产、社会秩序的生产和生存意义的生产。具体的、现实的、各个阶层的人的需要,各种价值观的协调共处,是人们进行城市规划的最基本的尺度。社会的转型,最根本的是文化模式的转型,是生存方式的转型。而文化模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型,需要城市规划的转型。使经典的法令型的规划向通俗的契约性的规划转型,使精英的理想模式的规划向公众的实践模式的规划转型,使艺术型和技术型规划向大众文化型和公共政策型规划的转型,使功能评判型规划向价值导向型规划的转型,是当代规划师面临的历史任务。[参考文献][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徐新.西方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让·波德里亚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