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2)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3)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写到诗人听到玉笛奏折柳,不觉勾起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5)《木兰诗》中写出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句子是:▲,▲。2.根据语境作答。(10分)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胸táng上,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A(澎湃、泛滥)着一种热情。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yín;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jiàn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lán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B(怪诞、荒诞)的狂风……(节选自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1)根据文中的四处拼音写出汉字。(4分)胸táng(▲)呻yín(▲)山jiàn(▲)斑lán(▲)(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A.▲(澎湃、泛滥)B.▲(怪诞、荒诞)(3)修改文中画横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我常常……”的“因为”是连词。B.“当我仰望⋯⋯”的“当”是介词。C.“我常常感到”的“常常”是动词。D.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排比句。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纂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C.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D.《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绛、李森祥,体裁都是散文,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阅读(5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②。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③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④,易置⑤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⑥,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当:抵挡。③难:驳倒。④约束:规矩。⑤易置:撤换。⑥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4.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卖油翁释担而立▲(2)尔安敢轻吾射▲(3)尝与其父▲(4)秦悉坑之▲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4分)(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7.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甲】文通过对比生动展现陈康肃公和卖油翁两个不同的形象,在骄矜暴躁的陈康肃公面前,卖油翁用倒油绝技展现出气定神闲、不卑不亢、从容淡定的形象。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C.【甲】【乙】两文都是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D.【甲】文卖油翁倒油技术高超是因为熟能生巧,在多次实践中练就本领;【乙】文赵括败给秦军是因为纸上谈兵,实地作战经验不足。(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5分)(三)阅读下面三个选段,完成10~12题。(10分)【甲】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地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入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节选自《老王》)【丙】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节选自《台阶》)七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10.结合选文内容,梳理人物信息,补全表格。(2分)小人物身份选段内容性格特点人物共性阿长保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良朴实真诚身处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却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芒。老王三轮车夫老王临终前给“我”送鸡蛋和香油,感谢“我”平日里对他的照顾。知恩图报善良父亲农民父亲在新屋落成时放鞭炮,既高兴又尴尬。②______▲_____11.选文抓住细节刻画人物。请分别揣摩下列句中“笑”折射出的人物心理。(4分)(1)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2)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12.回顾文章主旨,你发现作者鲁迅、杨绛和李森祥,在对待“小人物”的情感态度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四)阅读李小米的《故纸》一文,完成13~16题。(17分)①老王,认识他的人都这么喊他,他是我们这个城里一个70来岁的老爷子,人很普通,衣着深色发旧,眉骨凸起,头发花白,远远望去如撒了霜。②老王在城里有一旧书屋,两万多册藏书是他大半辈子藏购的各类书籍。在媒体记者的报道中,老王的书屋是一个旧时光陈列馆。让我们去看看老王的书屋里有些啥:民国的教本,抗战时期的报纸,中国古代小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世界名著,某个老先生自费出版的古体诗词集,一个退休老奶奶戴着老花镜用毛笔誊写的家谱,一本被摩挲得起皱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③老王而今在书屋里低价出售这些旧书,有各路淘书者挑挑拣拣地购买,也有城市里的民工,东张西望中来到老王屋子里,靠在堆满旧书的墙边打个盹。每当淘书者离去,老王就要目送着他们消失在视野尽头。老王感叹说,他在这里等着有缘人的光顾,为的是让书的寿命,在他们那里能够更长寿一些。④老王的书屋,是一个在故纸堆里顽强生长寂寞蔓延的角落。⑤前不久,我去一家档案馆,看到了一些民国时期的老报纸。掀开报纸,粉尘呛鼻,故纸味扑面而来。纸张已泛黄,变得薄脆,但印刷的字体尚清晰。在那些民国时代上海出版的报刊上,我看到了宏大叙事,比如救国的硝烟,热血青年上街抗议的声浪。也有市井老墙下,鸡飞狗跳油烟滚滚热气腾腾的生活,在文字里被描述得活灵活现:某条马路上昨天出现劫匪,鸡瘟来袭,乡下王老五用土枪打死一头伤人的野猪,一对鸽子为亡人守灵……也有名目繁多的广告:布匹、咖啡厅、麻风药丸、航空机票、齿科,还有电影预告和置业声明。在一本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杂志上,还有一对新人醒目的婚庆广告,新郎姓马,新娘姓朱,竖排的繁体字写着“千里姻缘,天作之合,施先生、许先生、黄先生、姚先生同贺”,想来是这四位七年级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好友出的广告费。⑥这些老报纸,让我耳旁隐约传来当年那些工的惩太街上的报意们稚嫩的声音:“先生。本埠特大新闻,买一份吧,买一份吧!”那些长衣长衫或西装革履绅士派头十足的先生,回过头来,施舍一般抛下钞票,买下一份报纸,坐着黄包车扬长而去。小时候,我在县城电影院看一部老电影,一个叫做三毛的流浪孩子,在街头叫卖报纸。一个穿旗袍的女子,爱怜地摸着三毛光溜溜的头,那个慈眉善目的女子,买下了三毛手头全部的报纸,还多给了他几张钞票。三毛仰着头望天,呆呆地不说话,不知道是感动来得太突然,还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在流浪求一口饭吃的途中,有那么多的人世炎凉,让这个幼童独自扛着。⑦我的忘年交郑先生,是一个收藏旧书旧报的人。郑先生在城里先后搬了几次家,每一次屋里收藏的书报,都成为他首先要搬运的宝贝。我去他宅上拜访,满满一屋旧书老报,感觉一股股浓烈的旧时光味道扑鼻而来。在一张安卧在郑先生老宅里的老报纸上,我看到了一张老照片,一个穿西装的男子,目光深沉,正在海船上看一张报纸。那是郑先生的爷爷,在滚滚潮声中从新加坡回国了,因为他看到发行到新加坡的华文报纸上,有救国的呼声响入云霄。⑧我陪同一位老者去城郊外一处废弃的院子,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一家著名报纸的报馆,一些当年如雷贯耳的人,就曾在那里进进出出。那时,报社还被称为报馆。可惜,现在除了几面斑驳的土墙,啥也没有了。留下的,只有我对当年老报馆的一点想象:灯火摇曳,报人们彻夜不眠,如同接生婆守候初生婴儿的到来。晨曦擦亮了天幕,当他们凝视着一沓沓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疲惫的面容被瞬间照亮。当年的报纸,已经成为一份份留存历史的草稿,而在那些故纸里,一些人沉重的呼吸声穿越迢迢时光而来,不时响起在怀旧者的耳畔。(选自《新华日报》)13.结合全文,完成下列关于内容和情感的填空。(4分)14.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题目。(6分)(1)赏析第⑦段“在一张安卧在郑先生老宅里的老报纸上”一句中“安卧”一词的妙处。(2)第④段“老王的书屋,是一个在故纸堆里顽强生长寂寞蔓延的角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15.作者为什么选用“故纸”作为文章的题目?(3分)16.阅读第⑥段划曲线部分以及下列链接材料,比较其在写作手法以及主旨上的相似之处。(4分)【链接材料】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七年级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老舍《骆驼祥子》)写作手法相似处:主旨相似处:(五)班级围绕《骆驼祥子》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9分)17.【辨人物】根据阅读积累,在表格的横线处填写小说中的相应人物。(3分)文段人物①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竞争。他不肯吃一点亏。①___▲____②的二弟弟进来了:“姐姐!爸爸来了!”她皱了皱眉。她刚推开门,二强子已走到院中。②___▲____“祥子,”③的手已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