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辽宁省辽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近些年来,国人常以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国人以汤氏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在沈德符《顾曲杂言》中,有此一说:“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断语为《牡丹亭》评论之经典。一是确立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即上续《西厢记》,下接《红楼梦》之文学经典谱系。二则证实了《牡丹亭》彼时之影响,并确立了后世评价《牡丹亭》的基调。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这一点,由《牡丹亭》的“题词”可窥见端倪:“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在陈均教授的解读里,这段文字是汤显祖《牡丹亭》的题旨,即“情”与“理”的关系。事实上,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生死之间的“三生之情”,恰是汤显祖思想的塑造历程。有研究者称,此剧的蓝本,并非“题词”里所言之事,而可能来自话本,如《杜丽娘记》。但话本《杜丽娘记》不过是一出普通的才子佳人的类型剧,其生死转换,也并无惊奇之处。其最终能由庸常的《杜丽娘记》升级为极富艺术含量的《牡丹亭》,全在于汤显祖充满想象力的改写,增添了诸多奇诡细节,从而造就了一部惊心动魄的传奇。二《牡丹亭》大约于万历二十六年写就,之后迅速流传开来。其创作者汤显祖正身处宋明理学的笼罩中,对“至情”的讴歌,似乎是最可行的路径,故而《牡丹亭》特意凸显了因梦生情的爱情线索。但很显然,它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一种来自观众的自然选择。其时的汤显祖已经49岁,艺术思想与理念都已成熟,在此情境下创作的《牡丹亭》,自然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譬如杜丽娘破棺而出,死而复生,刚烈且充满抗争的意味。昆曲学家陆萼庭就曾根据《申报》和《字林沪报》上的广告得知,清末上海上演的昆曲《牡丹亭》,尚有《劝农》《学堂》《游园》《堆花》《惊梦》《离魂》《冥判》《拾画》《叫画》《问路》《吊打》《圆驾》十二折。其中《劝农》以老生当行,如今已经鲜少看到;《问路》以净、丑当行;《吊打》以小生、老生当行。这一论述或许可以给《牡丹亭》的后继研究者予以新的启发。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三关于《牡丹亭》的流传,汤显祖本人曾有言:“玉茗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牡丹亭》的传播,也是一部传奇。因其原非昆曲,昆改本甚多,吕玉绳、冯梦龙、沈璟、臧晋叔等都曾做过改编。汤显祖之异于他人处,在于文辞,音律为其短,甚至常有不合律之处。因而,阅读《牡丹亭》之逸闻甚多,《红楼梦》里甚至有林黛玉听《惊梦》之“原来姹紫嫣红”之曲的描写。《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使有眼光的出版商获得一个发财的畅销书目。所谓“《牡丹亭》甫就本,而识者已口贵其纸,人人腾沸”。从明代万历年间直到清朝末年,《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在三十种以上。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正德、嘉靖两朝的交接时期,王阳明心学兴起。王阳明将“良知”赋予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论证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王阳明心学高扬主体精神,反对盲目崇拜经典和偶像,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和灵明去审视一切。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小说、戏曲、民歌、说唱等都有辉煌的成果。在嘉靖、隆庆以后,昆曲成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热门。文人雅士们认真地读《牡丹亭》,一本正经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和意见,还让出版商把这些感想和意见刻在书里。(摘编自杨道《<牡丹亭>:原来“姹紫嫣红”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牡丹亭》影响深远,因此国人视汤显祖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而把他与莎士比亚并称。B.《牡丹亭》凸显爱情线索,但爱情并非该剧的核心主旨,而是观众的自然选择的结果。C.从明万历年间直到清末,《牡丹亭》行世的版本很多,但这些版本已非汤氏剧作的原貌。D.汤显祖师承王阳明,讴歌爱情,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给予《牡丹亭》的评价,《牡丹亭》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其成就已超过《西厢记》。B.《牡丹亭》的蓝本可能是庸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但《牡丹亭》极富艺术含量,可见作者的个人素养在创作中起着极大作用。C.汤显祖长于文辞而短于音律,原来不是昆曲,冯梦龙等不少剧作家都曾改编过汤显祖的《牡丹亭》。D.《牡丹亭》甫一问世,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出版商大量刊印这部作品获取利益,《牡丹亭》也借此加快传播。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中,作者旁征博引,既引用古代文献,又引述他人研究成果,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B.材料第二部分以昆曲学家陆萼庭的事例为论据,论证了其做法可以给《牡丹亭》后继研究者以新的启发的观点。C.材料论证语言严谨,如第二部分第二段运用“大多”“很少”等限定词,使表述不绝对化而显得更合实际。D.材料三个部分围绕作家的创作理念、《牡丹亭》的主旨、《牡丹亭》的影响依次展开,论证思路非常清晰。4.下列对材料第一部分大篇幅引用《牡丹亭》的“题词”原文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材料提出的汤显祖以情对抗主流之理学等观点。B.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让读者了解汤显祖的创作理念,更好地理解《牡丹亭》。C.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可以彰显材料的人文底蕴,增加材料的文化气息。D.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5.《牡丹亭》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牡丹亭》的创作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B2.A3.B4.D5.①伟大作品的创作者要有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精神。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牡丹亭》就是他先进思想的实践。②文学创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王阳明掀起的个性思潮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牡丹亭》顺应了这一风潮,得到了人们的喜爱。③伟大的作品要有广阔宏大的背景。《牡丹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同时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牡丹亭》影响深远,因此……”以偏概全,根据原文“近些年来,国人常以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除二人都逝世于同一年(1616年)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汤显祖《牡丹亭》的影响,国人以汤氏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代表”可知,国人把汤显祖与英国莎士比亚并称的原因还有二人逝世于同一年。C.“这些版本已非汤氏剧作的原貌”错,根据原文“这五花八门的版本,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本’,即按汤氏原作五十五出,出目齐全;一类是改窜本,或删或并或改,已经改变了汤氏剧作的原貌”可知,非汤氏剧作的原貌的仅是一类而不是全部。D.“汤显祖师承王阳明”错,无中生有。原文只提到“汤显祖生前和身后,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对《牡丹亭》感兴趣,与王阳明不无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其成就已超过《西厢记》”错,根据原文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给予《牡丹亭》的评价“汤义仍(汤显祖)《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几令《西厢》减价”并不能推出《牡丹亭》的成就超过《西厢记》,此处属于曲解文意。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了其做法可以给《牡丹亭》后继研究者以新的启发的观点”错,是为了证明《牡丹亭》的主旨不是“爱情”两个字所能涵盖的。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用作用的能力。D.“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错,材料引用汤显祖《牡丹亭》的“题词”不是为了论证《牡丹亭》的蓝本非“题词”里所言之事的观点,“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可见是论证材料提出的汤显祖以情对抗主流之理学等观点。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①伟大作品的创作者要有站在时代前沿的伟大精神。“当代研究昆曲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认为,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师从于明代哲学家、文学家罗汝芳,受高僧达观影响,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在明代中后期充满争辩的语境里,汤显祖的思想趋于“异端”,他提出“情”之说,以对抗主流之理学,《牡丹亭》就是他先进思想的实践。②文学创作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王阳明心学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由它掀起的个性思潮冲击了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它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在汤显祖生活的晚明时代,俗文艺空前繁荣”,王阳明掀起的个性思潮直接推动了晚明文艺领域尊情崇俗的风潮,《牡丹亭》顺应了这一风潮,得到了人们的喜爱。③伟大的作品要有广阔宏大的背景。《牡丹亭》有“对‘至情’的讴歌”,但不仅限于此,“在过去各种版本的《牡丹亭》中,大多剥离了汤显祖笔下另外两条贯穿线,也很少能够令人领悟到杜丽娘和柳梦梅所处具体时代的背景。事实上,汤显祖在《虏谍》《牝贼》《缮备》《淮警》《移镇》《御淮》《寇间》《折寇》《围释》等诸多篇幅中都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此外,《谒遇》《耽试》等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牡丹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同时铺排出金朝屡犯南宋边境、战乱频发的现实背景,还直白地披露了官场的政治生态。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地理学以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因此对文学的认识就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许多精彩的内容、形式和特点都被忽略或者遮蔽了。文学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揭示文学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刘勰和钟嵘最早提到“气候影响文学”。《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谓“物色”,就是指“自然景色”,准确地说是物候学所讲的“物候”。《诗品·序》则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郭绍虞解释“气,气候。这四句说:气候使景物发生变化,景物又感动着人,所以被激动的感情,便表现在舞咏之中。这是讲诗歌产生的原因。”“物色”是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气候的变化引起物候的变迁,物候的变迁引起感情的激动,感情的激动导致文辞(文学)的产生,这是文学作品产生的一种机制。在20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中引用杜甫的《杜鹃》、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诗,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它包括人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也包括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质量、价值的不同看法。前者属于“生命本体论”,后者属于“生命价值论”。生命意识如此丰富的内容,自然气候可以触发它,但不能全部培育它,尤其是“生命价值论”方面的内容,能够担当培育之责的,主要是人文气候。自然气候能够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如人的生老病死或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物候现象。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农民)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此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但这种激发的原动力是气候。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变化,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生命意识并不是先天的存在,它是后天培育的。通常来讲,生命意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长期积淀,它是已然存在的,潜伏在人的脑海深处,只有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尤其是近距离的生老病死,以及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才能唤醒它,让它浮现出来。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气候(风俗、风气、民风、民俗)的形成,与自然气候也有关系,虽然不那么直接。一个地方的自然气候,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一个地方的土壤、水文、生物或物产,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一个地方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活动,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与风俗(风气、民风、风俗),即人文气候。因此,我们讲人文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培育作用,并不意味着自然气候没有加入到这种培育,只是不那么直接而已。同理,我们讲自然气候对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具有触发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人文气候就不能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总之,气候通过物候影响文学家生命意识,而文学家生命意识又影响到文学家对生活与写作环境的选择,影响到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影响到文学家的灵感触发机制,从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内部景观等。(摘编自曾大兴《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地理学研究文学家地理分布、迁徙与组合,描述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及差异,既是作品学,也是作家学。B.刘勰和钟嵘在其论著中最早提及气候对文学的影响,他们笔下的“物色”和“气”,指的就是物候和气候。C.竺可桢写过《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D.文学家不仅对物候变化有细腻敏锐的感知体验,而且能够用诗化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影响更多人的生命体认。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的文学研究,重视时代背景的分析而忽视地理环境的考察,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B.生命意识内涵丰富。其中,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C.生命意识来自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常处于潜伏状态,需要人世生老病死或自然物候现象的触发,才会将其唤醒。D.气候及物候不仅影响文学家对环境的选择,还直接影响文学家的气质与风格形成,进而影响文学作品的内部景观。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作者关于“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观点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B.“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退暮。”(屈原《离騒》)C.“遵四时以逝,瞻万物而思紛。悲落叶于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4.材料第四段(见画线句)指出,气候是激发文学家创作灵感的“原动力”。请依据原文,简要概括作者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5.杜甫的《登高》流传古今。试运用本文观点,简要说明诗人生命意识被激发的过程。【答案】1.C2.C3.D4.①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源于其生命意识;②生命意识最初由物候触发;③气候周期性和地域性带来了不同的物候现象;④文学家由物候的循环变化引发种种生命体验。5.①诗人登高远望,观察到深秋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的物候现象,引发他对时间易逝的感叹。②诗人由此联想到自己孤独漂泊、贫病交加的生命状态,并唤起了他对人生之秋与家国之秋的深沉思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最早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论及气候、物候与诗人写作的互动关系”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段末说,竺可桢“谈文学对气候、物候的反映,借以证明物候学的相关问题”,可见他研究的是物候学,而非文学地理学,并且“最早”也无从体现。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换言之,就是只重视人文气候,而忽视自然气候”强加因果。“时代背景分析”与“人文气候”,“地理环境的考察”与“自然气候”,彼此之间都不能画等号,原文中就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中,不乏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言论,却鲜有论及文学与气候关系的”的论述。B.“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探究,都属于‘生命价值论’的内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可知,“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属于“生命本体论”而非“生命价值论”。D.“直接影响”是对原文最后一段的文意曲解,原文中反复强调了“文学家生命意识”的作用,不可忽略。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白居易的诗中描述的四月间大林寺桃花仍在绽放的景象,可用以证明气候、物候具有地域性,但它不适合用来支撑“气候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的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文学是一种生命体验,气候影响文学家生命和生命意识,从而影响文学”以及原文画线句前语境内容“地貌、水文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是文学创作的常见题材,能激发文学家的创作灵感”可知:文学家的创作灵感源于其生命意识,也就是说,生命意识是文学创作的“次生动力”,而这一“次生动力”最早就是由“物候”这一“原动力”触发。对于具体触发的过程,原文首先指出“人们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产生时间紧迫感或危机感,多是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而这里的具体过程就是“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也就是说气候周期性和地域性带来了不同的物候现象。而“一般人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不够敏感……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文学家不仅能够……会想到时间的流逝……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物候之所以会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因为它有‘一年一度的循环’,而这循环是随气候为转移的”中,作者则借此进一步说明了物候变化的循环性以及对于这一循环变化文学家与普通人反应的不同之处,由此可知:文学家由物候的循环变化引发种种生命体验。【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展现了作者登高远望时眼前所见之景。其中,“风急”“天高”“猿啸”“鸟飞回”“落木萧萧下”都是对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集中体现。正是眼前深秋猿啸鸟飞和落木萧萧的物候现象,使诗人更为真切地感受到秋天所蕴含的时光逝去之意味,从而引发他对时间易逝的感叹。也就是原文所说的“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他们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会想到时间的流逝”。而在颈联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常”“百年”等字更是道出眼前衰瑟秋景令诗人所产生的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文学家不仅能够……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自身的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唤起或强化更多的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因此诗人能够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孤独漂泊、贫病交加的生命状态,并跳脱出个人“小我”之思,上升到对于人类普遍性的人生之秋与家国之秋的深沉思考。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4届高三联考模拟(第二次)预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23年8月15日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再次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他发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的同时也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安吉的变迁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文明观、生态观等的一个窗口。以文化文明视角透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始终聚焦于“人”的因素。时代发展呼唤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引领时代发展。在这一宏伟壮阔的实践中,逐渐探索形成一种发展的新范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它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材料二:经济发展如何统筹好速度与质量?现代化的追求能否还原到“人的现代化”这一终极命题,并推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这样的全球发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正在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但中国仍面临不少问题。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答了人口规模巨大国家如何实现均衡发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问题突出,发展赤字有增无减。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破解全球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材料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习近平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中,文化繁荣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终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的繁荣融为一体。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城门排列、街巷纵横、水道交错,历经岁月沧桑,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却得以保存延续。2023年7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说:“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苏州,昆曲、古琴、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碧螺春……垒筑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鼎盛人文景象,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上造就驰名中外的苏工、苏作,如今则催生一大批高精尖产业,造就苏州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的“硬实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读懂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另一个绝佳样本,在杭州。西湖、钱塘潮,越剧、丝绸、茶文化,科创、文旅……2003年以来,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顺利召开。当“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与中华文明激情相遇,体育竞技之美与千年古都之韵相映生辉。锚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杭州让体育流量化为发展质量,让赛事红利化为经济效益,让体育竞技的魅力成为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触媒。“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回应经济学“人文回归”的呼声,打破经济增长的“人文悖论”,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图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认同”,推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摘编自《新时代人文经济学》)1.下面这幅图表是对“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解读,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选填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D.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文明逻辑、安吉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让竹林变“碳库”,空气换“真金”,在走向绿色同时创造了文化经济的繁荣。B.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根本原因,可以破解因发展总量不足、发展动能不足、分配失衡等导致发展成果无法实现普惠和共享的全球发展赤字问题。C.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学,超脱以“物”为载体的社会客体性现代化,聚焦以“人”为载体的主体性现代化,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自己的终极追求。D.作为一种发展新范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基因”的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为世界经济注入“人文韧性”,虽然“版权”属于中国,但创新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机遇属于全人类。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以安吉的变迁为例,提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这一发展的新范式,进而阐释其内涵条理清晰。B.材料二主要从理论方面阐释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原因,较之材料三苏杭的实践更为客观理性。C.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主要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写出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重要作用。D.三则材料围绕同一话题,先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文经济学成功实践的一项是(3分)A.山东青州花卉积极“触阿”,利用花卉电商和直播平台进行产品销售,为帮助花农和企业更好地发展,青州以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十里电商产业带”,拉动电商交易额40亿元。B.中国资都江西景德镇,千年瓷文化遇到现代文创产业,5.8万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条文创街区入驻创客2万多名.孵化创业实体2902个、带动上下游10万余人就业,文化与产及相映生辉。C.求非亚大教堂上空升起了人造月亮,中央大街的鄂伦春族驯鹿表演、商场里的交响乐团轮备货场,“亦成”哈尔滨,凭借地域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发展冰雪经济振兴文旅产业。D.“丝路重氧”甘肃敦煌,借助绵延千年的文脉气的,通过建设甘肃自贸试验区敦煌片区,打造进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业供应链中心等,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开放经济的特色之路。5.“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以苏杭为例,从人文与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1.(3分)C【解析】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内涵的阐释,“以人民为中心”,“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是两个特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目标。2.(3分)D【解析】A.原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文明逻辑”,是结果不是目的。B.“根本原因”错,于文无据,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提出的原因之一;可以破解全球发展赤字问题的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不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C.“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终极追求,而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终极追求。3.(3分)B【解析】“更为客观理性”错,于原文无据。4.(3分)A【解析】“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是人文与经济的交融互动,山东青州花农是利用花卉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花卉产品销售,不是借助文化因素促进经济发展。5.①苏杭是中国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实践的绝佳样本,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品质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②苏州,昆曲、古琴、端午习俗、碧螺春等垒筑起的鼎盛人文景象,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融为一体(历史文化与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造就苏州的“硬实力”,创造了新的发展可能。③杭州,西湖、越剧、丝绸、茶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谐友善包容的人文环境,构成了城市的核心吸引力。第19届亚运会等文化的力量,激发经济活力,助推经济发展。(每点2分,共6分,大意对即可)辽宁省沈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几年间,本书作者(熊培云)陆续接受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湖南经济文化》等媒体的采访,就本书的写作及其他若干问题做了简要的回答。以下是节选的部分内容。问:土地流转改革被称为自实行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以来乡村财产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土地可被农民换成“看得见”的资产,这算是不小的进步吧?熊培云:有了土地流转,农民可以互换土地、出租、入股,对土地的使用灵活了,这些无疑是有进步的,但进步得还不够。没有土地,农民就没有灵魂。说得多好!凡事都有个根本。就像我们常讲的,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宪法,这个国家就少了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责任与关爱,这个社会也少了灵魂。将土地还给农民本是件很有希望的事情,私有产权不仅可以抵挡权力的入侵,而且可以提高农民的议价权。这些年大家之所以赞美物权法,正是因为受保护的物权不仅保障了民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构成了针对权力的防御与分权。如果产权能够得到真正地保护,一个人失去权利也不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他其他方面的权利是有保障的。______。有些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认为土地一旦开放,许多城里人就会到农村去买地,然后呢,农民会不顾一切,为了换酒喝或者给孩子交学费把自己的土地卖掉,最后的结果是农民无家可归了。我觉得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且不说没几个人会因为买酒喝而卖土地,如果一个国家逼到孩子连学费都交不起,应该反思的不是为什么农民要卖土地,而是为什么农民会穷到要卖土地。上述担心与推理同时有悖于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常识,即个体才是自己利益的最终判断者。问: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他们当中很多人在城里过得并不好,有的甚至睡在广场上、桥洞下,可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呢?农民是心甘情愿被城市绑架吗?熊培云:不是农民被城市绑架了,而是被贫困绑架了。绝大多数农民是因为农村收入低才到城里去,城市只是给他们提供机会的地方,而不是痛苦的源泉。从心理上说,他们背井离乡可不是想在城市里“受虐”。城里的花花绿绿的确足够吸引他们,但我也注意到许多中老年农民更愿意在乡村生活。对于他们(甚至包括一些年轻人)来说,城市只是个开眼界、见世面、多赚点钱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生活、更不是养老的地方。所以你会看到很多农民赚了钱就回家盖房子。当然,他们多半也没有能力在城里买房子。问:很多人感慨“回不去故乡”,您也多次著文提到对于故乡沦陷的担忧与伤感。农村对您意味着什么?熊培云:有故乡是件美妙的事情。孟子讲:“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意思是说,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故乡何尝不是一种恒产。我讲“有故乡者有恒心”“有故乡者有敬畏”也是相同的道理。利希滕伯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于人类来说,天堂也许是最容易的发明了”。托·富勒也讲过,“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生的普通人,总想进入天堂。”两句话合起来就是想去天堂的人跟着发明天堂的人跑。结果是我们把有瑕疵的尘世抛弃了,而完美的天堂也没有得到。中国乃至历史上的很多悲剧,就是为了建设一个个天堂,而毁坏了各自的家乡。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回到故乡,是承认人的条件与局限,承认自然的法则,承认理想的恒久。所以我今天特别想说,有故乡的人不稀罕天堂,也不会跟着别人跑,他只要一点一滴的建设他的故乡。我还想补充的是,故乡对于我而言,更是一个精神家园。我的乡愁不只是关于过去的,更是关于将来的,有时候也是一种转型期的乡愁。而且故乡对于我来说不只是一个村庄,它是一组变幻的意象。有时候它是天上的一片云,有时候它是大地山川中的万物,有时候它又是一个城邦。你熟识那里的每一个人,你们曾经在一起居住与生活,你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摘编自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材料二: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采访者提到,土地流转改革是关于乡村财产制度的变革,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B.在产权得到真正保护的情况下,一个人失去某种权利也无关紧要,因为他必然会获得其他方面的权利。C.在受访者看来,虽然很多农民在城市里过得不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城市绑架。D.材料二认为,一块地上所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过剩的人口需要离开,去寻找新的适合生存的土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访者发问时提到受访者“对于故乡沦陷的担忧与伤感”,可见采访者了解受访者的作品及基本观点,为采访做了充分准备。B.基于“个体才是自己利益的最终判断者”这一常识,可知农民不顾一切卖地,最后发生无家可归的情况可能性不会太大。C.在受访者看来,如果完美的世界存在,那么有故乡的人就会抛弃“有瑕疵的尘世”,跟着别人跑,而不会建设自己的故乡。D.有在广西靠近瑶山区域拼命垦地,也有在云南地区找不着地的“孤魂”,可见宣泄出外寻找土地的过剩人口命运并不相同。3.下列对受访者如何阐述自己观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尊重宪法,国家才有灵魂;有责任与关爱,社会才有灵魂。受访者通过比较,说明土地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B.“有些人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一段,受访者先引入“虚拟论敌”,再通过反驳、补充支撑,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C.受访者指出,城市只是一个“开眼界、见世面、多赚点钱”的地方,是为了说明农民被城市绑架的原因。D.受访者引用利希滕伯格和托·富勒的关于“天堂”的名言,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了家乡毁坏这一悲剧的根源。4.下列选项,最适合填入材料一空缺处的一项是()A.时代到了,一棵小草也能掀翻一块石头。B.坐在自己的房屋里,他可以像王子一样不受侵犯。C.一个人只有拥有土地才有价值,才有灵魂。D.呵护家乡,就是呵护精神的后院、灵魂的庙宇。5.从土地和农民的关系这一角度,如何理解“故乡何尝不是一种恒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D2.C3.B4.B5.①故乡有土地作为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农民依靠其生活;②土地让农民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能够一点一滴地建设故乡。【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错误。由原文“对农村经济、乡村治理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可知,选项将未知变为已知。B.“他必然会获得其他方面的权利”错误。由原文“因为他其他方面的权利是有保障的”可知,他其他方面的权利是得到保障,而不是必然会获得,选项说法过于绝对。C.“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城市绑架”错误。由原文“不是农民被城市绑架了,而是被贫困绑架了”可知,农民不是被城市绑架。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就会抛弃‘有瑕疵的尘世’,跟着别人跑,而不会建设自己的故乡”错误。由原文“有故乡的人不稀罕天堂,也不会跟着别人跑,他只要一点一滴的建设他的故乡”可知,有故乡的人是不稀罕天堂的,也就是不会抛弃“有瑕疵的尘世”,也不会跟着别人跑,他只要一点一滴的建设他的故乡。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受访者通过比较”错误。由原文“没有土地,农民就没有灵魂。说得多好!凡事都有个根本。就像我们常讲的,如果一个国家不尊重宪法,这个国家就少了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责任与关爱,这个社会也少了灵魂”可知,本处并没有进行比较,而是一种类比。C.“是为了说明农民被城市绑架的原因”错误。由原文“不是农民被城市绑架了,而是被贫困绑架了。绝大多数农民是因为农村收入低才到城里去,城市只是给他们提供机会的地方,而不是痛苦的源泉。从心理上说,他们背井离乡可不是想在城市里‘受虐’。城里的花花绿绿的确足够吸引他们,但我也注意到许多中老年农民更愿意在乡村生活。对于他们(甚至包括一些年轻人)来说,城市只是个开眼界、见世面、多赚点钱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生活、更不是养老的地方”可知,是为了说明农民是被贫困绑架了。D.“正反两个角度”错误。由原文“利希滕伯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对于人类来说,天堂也许是最容易的发明了’。托·富勒也讲过,‘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生的普通人,总想进入天堂。’两句话合起来就是想去天堂的人跟着发明天堂的人跑”可知,这两句名言并不是相反的,而是合起来表达想去天堂的人跟着发明天堂的人跑的观点。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原文“如果产权能够得到真正地保护,一个人失去权利也不是一件令人绝望的事情”可知,本处强调的是产权得到真正的保护的意义,“自己的房屋里”表示自己对房子的所有权,“可以像王子一样不受侵犯”是说产权得到真正的保护,可以抵挡权力的入侵。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安土重迁”,意思是暗喻本乡本土,不轻易迁移。由原文“有了土地流转,农民可以互换土地、出租、入股,对土地的使用灵活了”可知,故乡有土地作为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农民依靠其生活。由原文“其实故乡何尝不是一种恒产。我讲‘有故乡者有恒心’‘有故乡者有敬畏’也是相同的道理”“有故乡的人不稀罕天堂,也不会跟着别人跑,他只要一点一滴的建设他的故乡”可知,土地让农民具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能够一点一滴地建设故乡。辽宁省锦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模)(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并在其组织法中提到国际理解教育的使命:“既然战争是起始于人的思想的,就必须在人们的思想中树立起保卫和平的信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此一直致力于“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共同价值”的传播,以谋求全球和平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承认、理解和包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原则。②但21世纪伴随着国际局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国际理解教育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原因在于:其一,全球化时代多样化的世界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凸显出的不同宗教、文化间的冲突,使以传播共同价值为核心内容的国际理解教育模式显示出局限性,需要重新寻找以承认“多样性”为前提的共生模式;其二,全球化范围内人员急剧流动,拥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异质的他者”间相互影响、渗透和冲突,怎样定位这些“他者”并与之共生,成为国际理解教育的新课题;其三,全球竞争环境下,各国将提高全球竞争力、应对全球化对策等课题纳入国际理解教育,不稳定的全球政治局势也促使各国更加注重“合格国民”的培养。③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悄然兴起,强调在承认他文化的不可理解性和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前提下,探索与“冲突的他者”沟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我们启用中国古代的相关概念“异己”,而用“‘异己’间共生”的理念强调在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形下,培养学生与价值观相悖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异己”共生的能力和态度。④“异己”在《后汉书》中已有记载,现代汉语中“异己”概念也并不陌生,主要指政治上对立或意见相左的政治派别、势力、利益集团。“异己”虽然与“己”对立,却不可简单归入“敌人”,它所具有的辩证性特点恰恰可以说明目前不同文化和价值群体并存的状况。首先“异己”具有集团性。异己特指对立团体间对彼此的称谓。如果只是个人恩怨,很少归类为“异己”,如个人之间互为“异己”,则说明他们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和主张。其次,互为“异己”的状态指同一集团内部小团体之间的对立,价值观、利益、政治立场虽然对立,却区别于“外敌”,“敌人”,是指彼此身处同一环境、不可回避的状态。最后,“异己”互为存在条件。在相互冲突的争斗过程中,“异己”完全被铲除意味着对立、冲突势力的消失,而这种结果对优势团体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没有敌对势力的绝对统治不可长久。⑤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中的“异质性他者”正呈现出“异己”之特点:首先,人们将与越来越多的“异质性他者”共享生活空间与生存资源。人们处处看到获得国籍成为新国民的外国人、具有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非法滞留劳工、难民、留学生、观光客等“异质性他者”,同时自己也可能通过上述身份成为他人眼中的“他者”。其次,“异质性他者”间的共存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源自文化差异和价值对立的时候,产生的隔阂是很难消除和解决的。最后,在“他者的异质性”与由此导致的“冲突”无法回避的情况下,合作与共生却势在必行。全球的连带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凸显,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更要求各国共同担负全球的未来。在这样特殊的时代,寻找与“异质性他者”和谐共生的模式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课题。总之,今天的“异己”不再是铲除对象,而是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必须与之合作共生的对象,这也是国际理解教育语境下的“异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异己”概念最大的区别。⑥“‘异己’间共生”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解教育模式的新探索,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相悖的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方法,培养全球公民的素养。例如,由中日韩越四个国家的学者与大学生合作,分别于2003-2005年、2006-2008年间实施的对话项目,该项目选定四个国家的代表性电影,由参与者提出电影中不可理解的场面,以此讨论其中的文化因素;更有中央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在2007-2009年所进行的、以“共有”“赠与”为主题长达三年的对话项目等。王荣曾用“错位沟通理论”分析中日两国研究生对“不可理解的文化现象”进行对话的过程,认为“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经历‘发现和质疑差异——了解原因——反思双方的异同点——再次反省本文化——选择对待冲突文化的态度’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参与者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将自身文化放在文化融合背景下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⑦“‘异己’间共生”不是通过理解异质文化和价值观达到接纳和内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