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9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运动训练,试验组给予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比较两组鼻饲管拔除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鼻饲管留置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10min经口吮奶量、吸吮熟练度。结果:试验组拔除鼻饲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10min经口吮奶量、吸吮熟练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可缩短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鼻饲时间、達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吸吮熟练度,增加患儿经口吮奶量。关键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口腔运动训练;小儿推拿;护理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7.031喂养不耐受(feedingintolerance,FI)作为早产儿早期营养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常导致早产儿营养不良、全肠外营养供应时间延长、婴儿肝炎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1]。口腔运动已被证实可有效改善早产儿喂养[2]。近年来,中医小儿推拿被证实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改善消化功能,促进生长发育[3?4]。本研究拟通过实施小儿推拿联合口腔运动训练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9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诊断标准:根据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诊疗指南(2020年版)[1]符合以下2项中的任一项,1)胃残余量超过前1次喂养量的50%,伴有呕吐和/或腹胀;2)喂养计划失败,包括减少、延迟或中断肠内喂养。纳入标准:1)出生体重<2.5kg,胎龄<32周;2)肠内营养后发生喂养不耐受,需要接受鼻饲管喂养;3)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如神经并发症(Ⅲ、Ⅳ级颅内出血、脑室周白质软化等)、染色体或基因异常、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获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1?KZ?217?02号。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每次鼻饲喂养前进行口腔运动训练:1)护士通过棉签使用轻柔的力量刺激早产儿脸颊、嘴唇、舌部等解剖结构。2)进行口周按摩:从耳垂到嘴角按摩脸颊,持续2min;从鼻底中央按摩至嘴唇中央,从鼻底一侧按摩至同侧嘴唇上角,持续1min;从颏部中央按摩至嘴唇中央,从颏部一侧按摩至同侧嘴唇下角,持续1min;有力地触摸上唇中部→左唇缝→下唇中部→右唇缝,持续2min;在口腔中前后往返按摩舌面、腭,从前部的硬腭按摩至软腭、牙龈,从上牙龈外侧中间按摩至嘴的左右,该动作重复3次。每天3次(时间为09:00、12:00、15:00),干预至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1.2.2试验组给予口腔运动训练联合小儿推拿,口腔运动训练干预方法同对照组。小儿推拿:1)穴位为补脾经(左侧)、揉板门(左侧)、揉足三里(双侧)、摩腹。每穴操作各2min,每天3次(时间为09:00、12:00、15:00),每次10min,干预至早产儿达完全经口喂养。2)穴位定位及手法。补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从拇指指端到指根的线性穴位,向心推为补脾经;揉板门:板门穴在掌面大鱼际最高面,操作者一手固定患儿左手,用另一手拇指端揉,为揉板门;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操作者一手固定患儿下肢,一手揉按足三里穴;摩腹:顺时针用掌面或四指指腹在腹部环形摩动,操作时不带动皮下组织,避开脐部。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奶量120mL/kg)、鼻饲管留置时间、总住院时间;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第7天两组患儿初进食10min内经口吮奶量、吸吮熟练度(吮奶量占医嘱奶量的比例)。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鼻饲管拔除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鼻饲管拔除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2干预前后两组10min经口吮奶量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第7天10min内经口吮奶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3。2.3干预前后两组吸吮熟练度比较试验组干预后第7天10min吸吮熟练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4。3讨论喂养不耐受病因不清,可能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肠道激素水平、围生期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有关[5]。喂养不耐受延长静脉营养时间,使早产儿不能尽快实现肠内营养[6]。研究表明,早期的肠内营养可通过增强微量营养素的递送、促进肠道发育和成熟、刺激微生物发育、减少炎症以及增强大脑生长和神经发育,以促进早产儿康复[7]。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临床上十分关注的问题。口腔运动训练目前已被证实可通过被动刺激促进早产儿口腔肌肉及相关神经的发育,提高吸吮能力,使早产儿尽快实现独立喂养,缩短住院时间[2]。但是由于口腔运动训练效果受早产儿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协调、个体差异及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导致起效较慢[8?9]。《诸病源候论——脾病候》提到:“脾气不足,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早产儿五脏俱虚,阳虚,脾胃虚弱,脾胃运化功能不全,胆汁疏泄不利,易致寒湿内聚。因此,早产儿喂养困难多属脾胃气虚证,应补脾、行气。本研究中小儿推拿的中医理论基础为:1)脾经位于拇指内侧面,主治伤乳伤食,少食多睡;2)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3)运板门,功效健脾和胃,消食积、除腹胀;4)摩腹,顺时针摩为补,可温中补虚,逆时针摩为泻,清热消滞化食,促进胃的排空与肠道的蠕动;5)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通调腑气、行气导滞、健脾和胃、养血活血、益气升阳、温经通脉,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的效果。近年来,小儿推拿已被证实能减少早产儿胃残余量和呕吐[4]。其中,腹部穴位推拿疗法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早产儿营养及发育状况[10]。研究表明,足三里穴位按摩结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消化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时间[11]。目前,中医疗法在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通过口腔运动及小儿推拿,探索其在早产儿喂養不耐受治疗中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鼻饲管拔除时间、达全肠内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