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巨桉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巨桉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巨桉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巨桉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巨桉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CCSB6051代替DB51/T764-2008和DB51/T765-2008TechnicalregulationforcuoftimberplantationofEucalyptusgrandis(本草案完成时间:2024.3.10)IDB51/T764—XXXX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优良种子、品种、品系的选择利用 5苗木培育 26巨桉林技术指标 57造林 68抚育管理 89复合经营 910病虫害防治 9 9 13造林作业设计 14检查验收 15技术档案 附录A(资料性)巨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12DB51/T764—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51/T764—2008《巨桉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规程》和DB51/T765—2008《巨桉育苗技术规程》。本文件与DB51/T764—2008和DB51/T765—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修改如下:--修改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版次,删除已废止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新增了术语和定义:工业原料林(见3);--修订了优良种子、品种、品系的选择利用的规定(见4,DB51/T765—2008的3--修订了种子来源(见5.1.1,DB51/T765—2008的4.1.1);--新增了轻基质育苗(见5.1.3.6,DB51/T765—2008的4.1.3.5);--规定了容器苗管理时定根水中消毒剂浓度和育苗过程中幼苗光照强度接受范围(见5.1.3.8,DB51/T765—2008的4.1.3.7);--新增了组培育苗过程中组织培养的技术措施(见5.2.2);--修订了采穗母株选择(见5.3.4.1,DB51/T765—2008的4.3.4(1--删除“去掉育苗容器”(见5.3.4.4,DB51/T765—2008的4.3.4(3--修订“巨桉速丰林技术指标”为“巨桉林技术指标”(见6,DB51/T764—2008的3--修订“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工业原料林”(见6.1,DB51/T764—2008的3.1);--修订轮伐期(见6.2,DB51/T764—2008的3.2--增加了造林方式(见7.3);--修订了整地方式(见7.5.2,DB51/T764—2008的5.3.2);--修订了栽植时间(见7.6.1,DB51/T764—2008的5.4.1);--修订了栽植密度(见7.6.2,DB51/T764—2008的5.4.2);--修订了栽苗技术(见7.6.3.4,DB51/T764—2008的5.4.3.4);--新增了复合经营(见9);--新增了改造采伐(见11.3);--修订了植苗更新(见12.2,DB51/T764—2008的8.2.2);--修订了巨桉速生丰产林的设计(见13,DB51/T764—2008的9);本文件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参与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林草种苗站、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乐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振、陈炙、郭洪英、李佳蔓、郭敏佳、曹昆彬、胡天宇、刘欣、刘良梦。参与本文件起草人:李俊、李婷、吴哲、罗姝辰、辜云杰、肖兴翠。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DB51/T764—2008,DB51/T765—200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DB51/T764—XXXX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巨桉本文件规定了巨桉(EucalyptusgrandisHillexMaiden)育苗(种子育苗、组培育苗、扦插育苗)和高效培育(种苗、造林、抚育管理、采伐更新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巨桉培育实践指导,其它巨桉杂交品种栽培经营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14073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及要求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2456桉树丰产林经营技术规程DB51/T3027大花序桉育苗技术规程DB51/T705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6四川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质量分级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业原料林industrialrawmaterialforest以生产纸浆材及其他工业用木质原料为主要目的,采取集约经营、定向培育的森林。4优良种子、品种、品系的选择利用实生苗培育采用经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良种种子园、良种母树林的种子,无性化育苗材料选用经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良种。或经品比、中试测定后证实为速生、丰产和抗性强的品系。2DB51/T764—XXXX5苗木培育5.1种子育苗5.1.1种子来源选择符合4的植株进行采种。种子应遵循DB51/T706的规定,使用I级种子。种子检验遵循GB/2772的规定。5.1.2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应选择在交通方便、便于管理、土地平坦或缓坡,土壤肥力较高,无特殊病虫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清洁卫生的区域。5.1.3育苗方法播种育苗采用两段育苗法,即用播种苗床培育小苗、小苗移入容器培育造林苗。5.1.3.1播种时间雨季(5月~6月)造林,2月~3月播种;秋季(9月~11月)造林,夏季(6月~8月)播种;春季(3月~4月)造林,前一年秋、冬季(9月下旬~11月)播种。5.1.3.2苗圃地要求苗圃地土壤要求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疏松透气,团粒结构好。前茬未种过蔬菜、棉花和其它农作物的土地5.1.3.3苗床准备和处理圃地经耕耙后起畦作床,床面宽1.0m~1.2m,高15cm,床面要求平整,用水淋透苗床土壤,再筛铺3cm~4cm厚的细土(壤质黄心土,加1%钙镁磷肥)。播种前1天床面淋洒0.3%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敌克松等农药消毒。5.1.3.4播种将苗床分成若干等分,按每平方米播种量将种子分成相应等分,种子经消毒浸泡后,播种时再拌入种子量的3倍~5倍干细土混匀,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然后用筛覆盖一层细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了为宜,再盖一层已消毒的松针或稻草(剪成长3cm左右),然后淋少量清水。用种量视种子质量而定,一般用种量8g/m2~10g/m2,原床苗3000株/m2左右。5.1.3.5原床苗的培育春季、冬季播种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夏季育苗搭防雨棚和荫棚。苗床保持土壤湿润、卫生,出苗后一周开始交替喷淋波尔多溶液、多菌灵液、百菌清等防治立枯病,用溴氰菊酯防治金龟子、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量参照附表1。5.1.3.6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1)黄心土育苗容器规格口径(D)×高(H)8㎝×12㎝或7㎝×10㎝。用95%壤质黄心土+5%的过磷酸钙。(2)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口径(D)×高(H)为4.5cm~5.5cmx8.0cm~10.0cm。基质配比为30%~40%泥炭土、25%~30%稻壳、10%~20%椰糠、20%~30%(秸秆、树皮、枝丫等)农林废弃物。pH5.8~7.0。3DB51/T764—XXXX5.1.3.7基质消毒与幼苗移栽参照DB51/T3027执行。5.1.3.8容器苗的管理(1)移苗后1h内,浇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1000倍溶液定根,搭拱棚。(2)光照强烈的季节和地方要及时用遮阳网等搭设荫棚。(3)移栽7d左右,可逐步拆除拱棚;移栽15d后,逐渐拆除荫棚,但夏季晴朗天气,11:00至16:00,应对苗床遮阳,期间光照强度应维持在15000Lux以下。(4)注意水份管理,不宜过湿过干;注意苗圃卫生,及时拔除杂草,做到通风透气。(5)移裁后7d~10d开始施肥,第一次用0.1%的尿素溶液喷施,以后每7d~15d用0.1%的复合肥溶液追肥,随着苗木生长肥料浓度可逐渐加大,浓度调整在0.1%~0.5%之间,高浓度施肥后应及时淋清水洗5.1.4种子苗出圃幼苗移栽30d~50d后,按苗木长势差异分级分床摆放,对生长较弱的苗木加强管理、追施肥料。再经过70d~90d的培育,即可定级并出圃造林。5.2组培育苗5.2.1组培材料4中育苗材料的基部萌生条。5.2.2技术措施组培育苗主要技术措施参照DB51/T3027执行,部分细节变化:(1)腋芽启动配方激素类型与浓度为:0.5mg/L6-BA+0.15mg/LNAA,增殖配方激素类型与浓度为:0.2mg/L6-BA+0.1mg/LNAA+0.05mg/LIBA,生根配方激素类型与浓度为:0.1mg/LNAA+1.0mg/LIBA;(2)基质参照5.1.3.6执行;(3)移栽初期,拱棚内温度15℃~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4)第一次用0.1%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叶面。5.3无性系扦插育苗5.3.1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不易积涝,交通便利的地方。5.3.2扦插苗床准备平整场地,铲除地表杂草,开挖排水沟,撒施石灰粉消毒,施放农药毒杀地下害虫,安装好水管。5.3.3扦插育苗基质与填装参照5.1.3.6执行。5.3.4采穗母株栽培与管理5.3.4.1采穗母株选择采穗母株应为优树(符合GB/T14073规程)的无性系苗。4DB51/T764—XXXX5.3.4.2采穗圃选择采穗圃地宜选择生荒坡地,或清洁卫生不被水淹的平地,土壤质地为酸性壤土、轻粘壤。5.3.4.3整地采用人工翻挖或机械整地,充分曝晒后撒生石灰(1200kg/hm2)灭菌,根据圃地地下害虫种类施放农药。同时施放基肥,钙镁磷肥(750kg/hm2)、复合肥(300kg/hm2)和硼砂(100kg/hm2),粉碎土块,清除杂草、石块,挖沟作床,苗床宽1.2m,高15cm~20cm。5.3.4.4母株栽植种植株距15cm~20cm、行距12cm~25cm,先用锄打穴,植入苗穴,做到苗正根伸,细土壅根,栽植完毕浇定根水。5.3.4.5母株截顶栽植后1周~2周,苗木生长稳定,剪去顶稍,苗桩高7cm~10cm,桩上保留2对以上的叶。5.3.4.6母株修剪与穗条采收母树截顶后开始萌芽,待萌芽生长至8cm~15cm,芽条达半木质化,生长健壮、无病虫危害的萌条可做扦插穗条。对徒长枝、病芽、极弱细小芽应经常进行修剪。让萌条均匀的分布在根桩上,去掉过大和过小的萌条,尽可能保留长势相近,高矮相差不大的萌条,使萌条整齐健壮,以保证扦插苗木的整齐。采条时,靠近叶腋(主干)剪取,剪下的萌条及时竖立(稍朝上)放入盛水的桶、盆内,置于阴凉处待处理。5.3.4.7母株水肥管理截顶后,当萌条生长到1cm~2cm时应及时追肥,追肥次数视苗木发育情况面定。氮、磷、钾比例视苗木生长调整,目的是获取茎干粗壮、节间较短、叶色深绿、呈半木质化的插穗。水份管理视土壤干湿决定,干旱季需人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5.3.4.8病虫防治5.3.4.9除草松土保持采穗圃清洁卫生、无杂草,定期松土和锄草,松土深度以不伤及母株根部为宜。5.3.4.10母株采穗利用年限采穗年限为2.5年,从种植时计算年龄不超过3.0年。采穗母株应及时更新。5.3.5扦插方法5.3.5.1扦插时间全年均可进行扦插,以春秋两季扦插成活率最高,以早晨、傍晚最好。5.3.5.2扦插穗条处理将从采穗母株上采集的穗条修前成8cm~15cm的插穗,上部保留2对小叶或2对剪留一半的叶片,用清水漂洗后在有效成分含量0.1%的甲基托布津液或百菌清液浸泡5min~10min,高温或晴天用清水冲洗后再用。5.3.5.3插穗促根剂处理消毒后用400mg/L~1000mg/L吲哚丁酸浸泡或速蘸600mg/L~900mg/L吲哚丁酸溶液,或用α-奈乙酸,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基部。5DB51/T764—XXXX5.3.5.4育苗基质消毒及扦插基质消毒参照5.1.3.3。插入穗条壅紧土壤,扦插深度1.5cm~2.0cm。5.3.5.5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完毕及时搭棚架,覆盖上塑料薄膜和遮光度60%的遮阳黑网。育苗棚的管理原则上保持袋土湿润,棚内空气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15℃~25℃内。扦穗开始生根后逐步增大透光度。扦插后需喷洒农药防病,以后每14d喷一次农药。生根后补充氮、磷、钾混合肥料,逐步揭除薄膜和遮阳黑网,至少全光育苗15d以上才能出圃。5.4苗木病虫害防治立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灰腐病等是巨桉较常见的病害,桉小卷叶蛾、金龟子、地老虎、天牛、蚜虫等为巨桉常见虫害,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其余病虫害防治按照GB/T8321.10执行。5.5检测方法遵循GB/T6001的规定。5.6苗木质量符合DB51/T705的规定。5.7苗木出圃出圃I、II级苗木。5.8起苗、标志、运输和包装遵循GB/T6001的规定。6巨桉林技术指标6.1培育目标工业原料林,中、大径级用材林。6.2轮伐期根据培育目标,工业原料林为6年~8年,中、大径级用材林10年以上。6.3保存率造林3年的保存率85%以上。6.4生长量指标生长量以6林龄为计算标准。Ⅰ类栽培区6林龄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27m3/hm2以上(Ⅰ1)或21m3/hm22Ⅱ类栽培区6林龄蓄积年平均生长量达18m3/hm2以上(Ⅱ1)或15m3/hm2以上(Ⅱ2)。各栽培区不同林龄最低限生长量指标详见表1。表1巨桉速丰林生长量指标12126DB51/T764—XXXX量量量量123456%)7造林7.1种苗标准符合DB51/T705的规定。7.2造林地选择7.2.1适宜区地理生态环境根据巨桉特性,将四川省巨桉适宜区地理生态环境指标列入表2。表2四川省巨桉适生区地理生态环境指标表海拔高度≥>><≥≥雨>范围pH≤>区丘陵低山中等5四川盆地、盆周山地低山,川西南山地局部地区,川北7.2.2栽培区划分根据四川省自然条件,将巨桉适生的行政区域划分成2个栽培区,见表3。表3巨桉速丰林栽培区划表7DB51/T764—XXXX7.2.3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在Ⅰ、Ⅱ类栽培区内,依据影响巨桉生长的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土壤等综合因子划分立地类型,见表4。表4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区Ⅰ12Ⅱ127.3造林方式宜与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营建块状、带状混交林。连片大于1000亩的纯林,应配置2个以上品种或无性系,并在四周“戴帽围带穿裙”,在山顶、山脚、山沟保留原生植被或种植长周期珍贵树种。7.4造林地的清理对杂灌、杂草较多的荒山、荒地、迹地整地前要全面清除杂灌、杂草,留茬高度低于20㎝。坡地和丘陵低山的山顶,山脊要保留一部分天然林植被,或乡土树种。7.5整地7.5.1整地时间春季造林的林地,在前一年的秋冬季整地最好,其它造林时间的整地应在造林前结束。7.5.2整地方式平地或坡度≤5°平坡,可采用机械全垦,翻土深度≥50cm,表层土下翻被覆盖,挖大穴80cm×60cm×45cm(上表×底部×深)。低山、丘陵,采用人工或机械成品字形挖穴,平整穴周,规格50cm×50cm×35cm。坡度大的林地采用沿等高线人工或机械垦带方式,规格带宽60cm~80cm;深30cm~35cm,带垦后挖穴的规格40cm×40cm×35cm(上表×底部×深)。7.6栽植7.6.1栽植时间3月~10月均可。宜雨季造林。8DB51/T764—XXXX7.6.2栽植密度行距3m~4m,株距2m~4m。7.6.3栽植方法7.6.3.1回土将整地挖穴时放置在植苗穴上方的表土铲入植苗穴,回土深度至植苗穴深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打碎土块。7.6.3.2施放基肥基肥以P肥为主,每穴可以施P肥500g~1000g(含P12+K肥(含K6020g~40g+N肥50g~100g(含N46+硼砂5g~10g,有条件的地方可增施人畜粪等有机肥10kg~15kg,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7.6.3.3第二次回土再次将植苗穴周围的表土回填到植苗穴内,回土堆积高度与地面持平或略高于地面。7.6.3.4栽苗挖小穴定植。根系垂直不窝根,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2㎝~3㎝,穴内满土后轻踏固定苗木。旱区采用凹形回土并稍深栽,浸渍地则应凸形回土且深栽。7.6.3.5浇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在植苗前先在植苗穴内挖一小植苗穴,每穴施1㎏~2㎏水将植苗穴浸湿后再植苗。栽植完毕盖土用手压实后再每穴浇水约3㎏~6㎏。7.7补植栽植后30d内进行查苗补植,补植时应选用与栽植同期预留苗木,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超过30d,不宜补植。8抚育管理8.1未成林地抚育管理8.1.1松土除草造林当年视杂草生长状况确定松土除草的时间和次数。人工松土除杂以幼树为中心,半径50㎝内铲除杂草和锄松土壤,深10cm~15cm。带垦可以种植行为中线两边各60cm~75cm带内松土,深10cm~15cm;机械松土可在行间开犁进行,以行间带垦方式松土。8.1.2追肥造林半年后和第二、三年各追肥一次。施肥时间在雨季到来的春末夏初,8月份后不宜施N肥。施肥量可以采用每穴每次施N肥50g~100g+K肥15g~30g+钙镁磷肥100g~200g,或复合肥150g~300g。方法为离树基部两侧30㎝~50㎝处开深20㎝的施肥沟,或坡的上方开沟,将肥料均匀的撒施在沟内,随后用土覆盖至开沟前的高度。有条件的采用测土配方施肥。8.2成林地抚育管理(抚育间伐)8.2.1抚育间伐的开始期郁闭1年后,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9DB51/T764—XXXX8.2.2抚育间伐季节以秋冬树木生长停滞时(农闲)为宜。8.2.3纤维原料林的抚育间伐纤维原料林一般不进行间伐,但发现病株要及时伐除、烧毁。8.2.4中、大径级用材林的抚育间伐8.2.4.1抚育方法多数采用下层疏伐。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害留益,并适当照顾疏密度,即保留生长发育正常,树干通直,适于培育成材的优势木、次优势木和中等木;砍去生长发育差,树干扭曲,树皮被伤残,已罹患病虫害的、风折严重的,不适于培育成材的被压木。在过疏林地,为避免间伐后出现天窗和裸露林地,对应疏伐木要适当保留。8.2.4.2抚育间伐强度、次数抚育间伐强度、次数视培育目标、采伐年龄确定。一般以株数计算间伐强度为30%~40%,以蓄积量计算间伐强度为15%~20%。8.2.5林分管理根据林地面积大小需配备护林员,暸望台,封山育林,防止林火和牲畜,在易发生林火地段及与主风方向垂直的宽谷,建立森林火灾预报预测系统,设防火线或防火带。9复合经营9.1混交参照7.3执行。9.2套种林下可与菌类、耐阴中药材套种。10病虫害防治巨桉林常见病害焦枯病、桉树溃疡病、桉树黄萎病等,常见的虫害白蚁、天牛等,防治方法见附录A。其他按照GB/T8321.10执行。11采伐11.1主伐11.1.1采伐方式小班面积在5hm2以下,以小班为单位皆伐,小班面积超过10hm2时,每块面积控制在1hm2~5hm2,采伐块与保留块间隔成品字状排列。以小班为单位皆伐时,采伐小班四周的小班应全部或部分保留。11.1.2轮伐期工业原料林轮伐期为6年~8年。伐后依靠萌芽更新恢复的第二代林,其轮伐期可比第一个轮伐期缩短1年~2年,保留块与保留带的林木在主伐1年~2年后再采伐更新。DB51/T764—XXXX11.2抚育采伐参照7.2执行。11.3改造采伐11.3.1对象因干旱、冻害、病虫害等使林分受到严重破坏的,需对受损的林木全面清理并重新改造。11.3.2技术要求参照7.6执行。12.1更新方式更新可分萌芽更新和植苗更新。对林相整齐、生长优良的林分或无性系植苗造林的优良林分,有效树桩1200个/hm2以上的小班,采伐后可用萌芽更新,否则用植苗更新。萌芽更新仅限于第1代林的伐后更新。12.2植苗更新挖掉树桩、整地、植苗造林,新行位置宜选择在两行伐根之间。无性系林植苗更新时,宜采取轮作方式,同一小班更换种类不同的无性系苗木。12.3萌芽更新12.3.1更新季节萌芽更新四季都可进行,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砍伐最好,其次为初夏。12.3.2作业方法萌芽更新的小班,采伐时伐桩高度以离地面5㎝左右为宜,保持树桩的树皮不撕裂。12.3.3萌芽林管理12.3.3.1松土采伐后及时松土并铲除杂草。松土宽度为行距的60%,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