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_第1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_第2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_第3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_第4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期末复习试卷(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如图所示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笤帚 B.筷子C.核桃夹 D.钓鱼竿2、如图所示利用简单机械的情况中,一定费力的是()A.钓鱼竿 B.斜面C.滑轮组 D.羊角锤3、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A.2个 B.3个 C.4个 D.5个4、某同学探究动滑轮的特点,进行了正确操作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实验次数物重G拉力F11.0N0.65N21.5N0.90N32.0N1.15NA.实验失败,停止实验B.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与同学分析可能的原因5、有三个相同的杠杆,杆上每小格为0.1m,在杆上相同的位置挂有重力都为G的物体。三个杠杆分别在F1、F2、F3的作用下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大的是()A. B.C.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15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3N。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此时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是()A.11N B.6N C.12N D.5N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当物体A在动滑轮作用下由静止水平向右移动1m时,动滑轮克服物体A的摩擦力做的功为30J,则拉力F的大小()A.一定是10N B.一定是15NC.一定大于10N D.一定大于15N8、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在A端用轻质细绳悬挂一质量为200g的物体M,同时在B点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杠杆的拉力FB,杠杆绕O点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OA=3m,AB=1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拉至与墙面夹角为30°时,FB=3NB.拉力F逐渐变大C.杠杆绕O点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时拉力FB做的功为3JD.此过程中,FB最大值为3N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如图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的是______滑轮,此滑轮的好处是______。2、升国旗时,使用的是定滑轮,使用它的好处是能改变力的___________(大小方向),它本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杠杆。3、将一个重为4.5N的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1.2m,高为0.4m,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N(物体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则在上述过程中有用功为_____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4、旗杆顶上的滑轮是__(选填“定”或“动”滑轮;其实质是一个__杠杆,其特点是不能省力,但可以__。5、一个质量为70kg的工人,用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石板,已知托板重200N,容量足够大,每块石板重100N,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00N,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当工人在4s内将10块石板匀速提升2m时,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该工人站在地面上用此装置提升石板的过程中,此装置动滑轮重______N;该工人提升10块石板升高2m做的额外功是______J;该工人此装置提升石板的机械效率最高可达到______%。(保留一位小数)6、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6m,用大小为90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将重120N的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7、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为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点,已知AB长3m,斜面高1.5m,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______N8、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木棒OA∶OB=3∶2,物体乙的质量为6kg。物体乙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甲的重力为70N,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________N。9、如图,小明将一个重为30N的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5N,小车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1.6m,上升的高度h=0.6m。则小明对小车做的有用功是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10、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李用一根轻质木棒扛着包裹前进,第一、二次扛了同一个包裹,但包裹悬挂的位置离肩膀的距离不同,如图(a)、(b)所示,小明感觉第二次手用的力较大。第三次他换了一个较轻的包裹,用第二次的方式扛着,如图(c)所示,他感觉这次手用的力比第二次小。请分析这个活动中用力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每次木棒静止在肩膀上的位置、小明手握木棒的位置相同)(1)分析比较图(a)与(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图(b)与(c)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如图甲所示装置,重为16N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匀速运动了0.5m.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0.5N,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25倍;(1)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2)5秒内整个装置对物体A做的功是多少?(3)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4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求:(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2)人的拉力为多大?(3)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3、使用一个定滑轮将一重物提升2m,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是多少?如果改用一个动滑轮来提升重物,且提升同样高度,则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为多少?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在电动机拉力的作用下,重为10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80N,忽略绳重与摩擦。求:(1)滑轮组对物体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如图所示,斜面长L=12.5m,斜面高h=4m物体A重力为200N,物体B的重力为500N,B在A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上升到斜面顶端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此过程中,拉力对B所做的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B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6、如图所示,甲工人用水平推力F甲推动重为750N的货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2m至仓库门口A处,用时10s,此过程中甲工人做功的功率P甲=60W;乙工人接着使用滑轮组拉动该货物在同样的路面上匀速移动4m到达指定位置B,拉力F乙为125N;求:(1)甲工人做的功;(2)乙工人所做的有用功;(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如图所示,斜面长0.5m,高0.1m,把重为50N的物体匀速地拉向斜面顶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5N,则:(1)有用功是多少?(2)总功为多少?(3)该斜面的效率为多少?8、液压千斤顶是汽车等运输机械常备维修工具,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它的原理剖面图。如果活塞的质量和液体本身所受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功的原理和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可推导出:只要对小活塞施加一个不大的作用力使小活塞下降距离h小,就可以利用大活塞上升距离h大把一辆汽车顶起来而便于更换和修理轮胎,作用在大小活塞上的力和大、小活塞的面积有以下关系:F大:F小=S大:S小,大小活塞升降的距离和大、小活塞的面积有以下关系:h大:h小=S小:S大。如果图示的千斤顶的机械效率为80%,大活塞面积是40cm2,小活塞面积是5cm2,杠杆上的OA:AB=1:4。换轮胎时,大活塞刚好顶在汽车的重心竖直线的位置处,若要在1min内把1t的小汽车顶起3cm,则:(1)要把汽车顶起,大活塞所做的功为多少?(取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