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服装立体裁剪(服装设计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认识全套可编辑PPT课件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认识服装基本型的立体裁剪半身裙的立体裁剪连衣裙的立体裁剪女衬衣的立体裁剪大衣的立体裁剪礼服裙的立体裁剪立体造型艺术手法的运用目录CONTENT立体裁剪的基础理论01立体裁剪的基础准备02

本项目旨在论述服装立体裁剪之于服装设计与制作的作用价值,并展示了立体裁剪的准备工序。在使学生了解立体裁剪的内涵、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理解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与结构平衡的实质,从而明确服装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在对立体裁剪的主要材料与工具有一定认知之后,学生能够进行贴标记带、人台补正等基本实践准备工作,从而对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有初步的掌握。项

述项目目标1.主要培养学生贴标记带、人台补正等立体裁剪准备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学会准确的大头针针法。

2.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技术原理等基本知识;熟悉立体裁剪的材料与用具、基本操作步骤:掌握人台贴标记带的方法。立体裁剪的基础理论任

一任务导入在学习立体裁剪操作技法之前,需对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了解,特别是立体裁剪的概念、由来以及基本原理,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充分运用立体裁剪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任务内容“立体裁剪”这一名词源于日本的“立体裁断”,在法国被称为“抄近裁剪”,在美国和英国称之为“覆盖裁剪”,其学名为“服装立体结构设计”,是相对于服装平面结构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实现服装款式造型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实践操作上讲,服装立体裁剪是将面料或与面料材质相近的布料直接覆盖于人台或人体之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伸、堆积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设计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进行平面修正,最终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样衣的技术手段。一、立体裁剪的概念随着当代服装设计审美与服饰文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服装产品进入了个性化品牌时代,人们对服装款式、档次、品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服装设计与裁剪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裁剪技术已成为品牌竞争的核心技术和新因素。虽然平面裁剪快捷、方便,但在个性化服装的造型上却有其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发展。如今不论是企业样衣制作还是高校服装结构教学,都采用平立结合即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相结合的形式。立体裁剪具有平面裁剪所没有的优越性,弥补并优化了当代的裁剪技术,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91.直观性立体裁剪直接在人体或人台上进行造型,能够准确地把握服装与人体的空间结构关系,以最直接的方式控制材料的性能和服装结构的变化,使服装具有较高的适体性和科学性。同时,立体裁剪的实践操作过程又是一个美感体验的过程,更容易直观地体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和设计思路。设计者可以直接观察造型的可塑性,根据效果随时调整造型。不断引发设计灵感,进行二次设计,有助于设计的完善。再次,立体裁剪能直接感触面料的特性,相对于平面裁剪!更能在空间造型中对面料进行一种预想性利用和改造,从而将面料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应用于衣服的设计中。2.科学性立体裁剪是以立裁专用人台或指定标准的模特为操作对象的,是一种具象的实践操作过程。服装立体裁剪从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帮助设计者理解服装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帮助设计者理解服装裁剪和制作中的工作原理,如褶、省、裥以及推、归、拔等工艺。从本质上讲,服装立体裁剪是确定各种平面裁剪方法的依据。所以,其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更具科学性与合体性。3.创意性立体裁剪既要体现设计构思,又要追求优美的板型。它不仅是用面料创造一件壳体状的实用服饰,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设计师时而根据设计效果图进行人台立裁尝试,时而直接在人台上进行立裁创作。因此,立体裁剪不但充满了一挥而就的创意灵感,而且是不断修正和完善的创意实践成果的体现,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二、立体裁剪的由来立体裁剪起源于欧洲,随着服装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立体裁剪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出于御寒#护身等实用目的而将树皮、筋骨、贝壳等自然材料在身上加以固定或装饰,从而形成了最初的服装"此时是服装的非成型发展时期。当人类进化至产生审美目的,服装也随之表现出一定规律的美感,则进入第二个发展时期--半成型时期。随着苏格拉底等人”美善合一”哲学思想的产生,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便开始讲究比例、匀称、平衡及和谐等整体效果。这便是现代立体裁剪中造型手法的来源。而突显人体三维表面造型、强调女性人体曲线的立体裁剪则产生于服装发展的成型时期,也就是历史上的哥特时期。在这个艺术、建筑、思想等领域都表现出独特性的时代,服装发展也受到了立体感极强的建筑风格的影响。服装的裁剪方式突破了过去”宽衣”时代的构成,开始形成近代三维空间的窄衣基型,产生了飞跃性的结构-“省”自此以后,身型的设计在西方服装史上迅猛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伴有填充物的夸张服饰的流行,以及胸衣和裙撑的洛可可服装风格的确立,对于近代立体裁剪的发展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立体裁剪真正成为一种设计手段则源于一位设计大师跨时代的首创。20世纪20年代,设计大师玛德琳●维奥内特(MadeleineVionnet)在设计服装时并不循规蹈矩地从绘制效果图开始,而是将面料直接在小型人体模特上进行反复缠绕、打褶、固定和裁剪。她在此基础上独创斜裁法,成为服装裁剪史上飞跃性的一次革命,也提升了立体裁剪在服装中的地位。直至当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立体裁剪的工具不断改进,材料不断更新!斜裁法日趋成熟。而今,随着现代服饰文化与服装工业的发展,我国的服装款式一改昔日的单一、单调、乏味、陈旧的局面,出现了日新月异、万紫千红的景象。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审美观念的改变,对服装款式、档次、品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促进服装裁剪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然而,在我国服装史上平面裁剪法一直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平面裁剪法在造型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又具有互补性,引进、普及、推广立体裁剪技术则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目前,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已经起步并发展,要使更多人掌握其方法和内涵,才能不断创作出更新、更好、更美的崭新服饰。三、立体裁剪的原理立体裁剪是以实践为主的技术,其原理是依照人体模型进行的设计与操作。在立体裁剪过程中,不仅要熟知人的体型特征,还要把握由运动引起的比例尺度的变化。因此,在进行实践之前,必须在理解人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服装立体造型的技术原理。171.人体的基本特征人体由骨骼、关节、肌肉等组成,它们是决定人体体型的基本要素。骨骼是人体的支架!肌肉附着于骨骼与关节之上,人体靠肌肉的收缩牵动骨骼产生动作。肌肉是人体表面形态的决定因素,而人体内部的脂肪对体表形态也有很大影响。

除人体基本体型外,人体各维度的截面特征也是服装造型与功能设计的重要客观因素。人体纵向截面为胸腰部前倾、臀部后斜、大腿略前倾的S型。自腹部凸起处经BP点(胸高点)、后背肩胛骨点至臀部最宽处,如图1-1-1所示。从横向截面看,胸部周围起伏大,乳房从中心部开始略往外侧偏,臀部周围起伏也较大。曲线大处设置省道、结构线,能得到立体而优美的造型,如图1-1-2所示。手臂截面虽然比例相对较小,也是制作袖子的必要依据。特别是掌握上肢侧举的角度变化引起的手臂根围的形状变化,如图1-1-3所示。图1-1-1人体纵向截面图1-1-2人体横向截面图1-1-3手臂截面2.服装立体裁剪的技术原理服装设计师在实践立体裁剪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问题,才能在立体造型过程中充分体现科学性和创意性。1结构的平衡。结构平衡是检验立体裁剪水平的第一准则、服装的结构平衡主要表现为:布面受力平衡,布纹走向与造型相辅相成,结构线平直自然,面与面之间转折分明。影响结构出现不平衡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布料丝向不顺直,省、褶、结构线捏缝不当,大头针针法的偏差等。因此在立裁时,首先要做到、“丝缕归正”,其次在结构设计与处理上必须得当。2松量的合理。松量也称空间量,即服装内部空间、服装内部与人体之间的空隙。从功能上来讲,松量必须服从人体的活动机能。以上衣原型为例!胸围的放松量为8-10cm,是服装原型的基本空间量,属于、贴体性“松量"人体外包围上有胸高点、肩胛骨点等凸点,在设计服装最小外包围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凸点处的松量大小,在满足人体活动量与呼吸量基础上进行造型拓展。立体裁剪的基础准备任

二任务导入本任务旨在让学生熟悉立体裁剪的材料与用具!明确具体开展立体裁剪实践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掌握正确的大头针针法,从而为开展服装基本型的立体裁剪操作奠定了基础。任务内容

1.白坯布的整理

服装立体裁剪所用布料一般很少用实际布料进行操作,而是根据款式厚薄特点选择适宜的平纹白坯布进行裁剪。在坯布染整过程中,由于布边过紧、轻度纬斜、布料拉伸等现象,常常会出现丝缕歪斜和错位,导致立体裁剪完成的样衣丝缕不正。因此,在材料准备阶段就必须进行坯布的整理!,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步骤:一、材料与用具行业PPT模板/hangye/

(1)检查丝缕(图1-2-1)运用打版尺上的布纹线分别对应横向以及竖向的布纹,当前后两者相互吻合时,即说明布料的横竖丝缕相互垂直;若不吻合,则说明布料丝缕不正,需要进一步整理。图1-2-1检查丝缕行业PPT模板/hangye/

(2)做印记(图1-2-2)。右手将一根大头针或手缝针的针尖插入丝缕之间,左手拽住布另一侧边缘,右手向下用力滑动大头针,使布料上出现顺直的纵向印记,成为丝缕规整的依据。图1-2-2做印记行业PPT模板/hangye/图1-2-3矫正丝缕

(3)矫正丝缕(图1-2-3)

。把布料较短的一面向斜向拉伸使之加长,如果达不到要求可以使用熨斗进行推拉定型,直到丝缕顺直为止。可参照步骤(1)进行反复检验。2.操作用具(图1-2-4)图1-2-3矫正丝缕(1)剪刀。包括缝纫剪刀以及剪断线头的小剪刀。

(2)大头针。立体裁剪用大头针应用专业的立裁针,不宜选用珠针。

(3)针插。针插是为了插大头针并固定在手腕上进行使用的,形状近似圆形。一般采用丝绒、绸缎面料为佳,内部为填充棉。

(4)手缝针与缝线。完成立裁样衣需要假缝,因此,需要手缝针与缝线,以白色缝线为宜。

(5)尺子。制版尺用于测量与纸样修正:曲线尺亦用于纸样修正,多用于绘制领口与袖窿:软尺则用于测量人台尺寸。

(6)标记带。在立体裁剪之前需运用具有黏性、色彩醒目的标记带标记出人台的主要结构线以及款式造型线。

(7)记号笔。在初步取样完成后,需用记号笔点影做标记。

(8)铅笔。用于纸样修正中画线。

(9)锥子。用于纸样修正中标记省位或做记号。

(10)熨斗。用于烫平布料、扣烫缝份以及整理等。

(11)牛皮纸与拷贝纸。用于拷贝布样并进行纸样修正。(12)滚轮。用于将布样拷贝至牛皮纸。二、人台的准备1.贴标记带

(1)标记带材料的选用。标记线的颜色应选用与人体模型反差大的颜色,具有醒目性,且透过布料易于识别。标记线一般选用黑色、红色或色彩明显的粘合带或彩带,宽度为0.3-0.5cm。

①前中心线。从前颈点开始过前胸围、腰围、臀围中心的一条直线,如图1-2-5所示。

②后中心线。从后颈点开始过后胸围、腰围、臀围中心的一条直线,如图1-2-6所示。

③胸围线。从人台侧面找到12点,然后在同一高度下找到人台一周的该高度位置,用大头针做记号,接着按照大头针位置贴出标记线,如图1-2-7所示。(2)贴标记带的步骤.图1-2-5贴前中心线图1-2-6贴后中心线图1-2-7贴胸围线

④腰围线。从胸围线上前中心点外下量16cm,在这一位置上贴出一周标记线。从侧面看腰部位置的平衡与否,加以确认,如图1-2-8所示。

⑤臀围线。从腰围线上前中心点外下量18cm,在这一位置上贴出一周标记线。从侧面看臀部位置的平衡与否,加以确认,如图1-2-9所示。⑥肩线。侧颈点和肩端点相连,贴出肩线,如图1-2-10所示。图1-2-8贴腰围线图1-2-9贴臀围线图1-2-10贴肩线

⑦侧缝线。测量人台的腰围尺寸,确认人台左右的前后中心之间的尺寸相同(腰围和臀围的尺寸测量也同样)。从前中心到后中心的腰围尺寸(W/2)的二等分位置向后移、45做记号。胸围线向后移1.5cm至2cm处做记号,臀围向后移1cm处做记号。贴出侧缝线,如图1-2-11所示。

⑧领围线。从后颈点开始,以该点水平移动2cm至2.5cm为侧颈点作为参考,边观察颈部的倾斜,边顺势光滑地贴出领围标记线,一直到前颈点,贴出一周的领围线,如图1-2-12所示。图1-2-11贴侧缝线图1-2-12贴领围线图1-2-14正面展示图1-2-15侧面展示图1-2-16背面展示贴好标记线的人台,如图1-2-14,1-2-15,1-2-16所示。2.人台的补正

由于人体模型是理想化的人体造型,缺乏个性差异。所以在实际运用时,还要根据个人体型以及流行趋势作必要的补正。补正操作时可用运用棉花或填充棉覆盖在需要的部位。

(3)腰部补正(图1-2-19)。如在制作外套大衣时,腰部松量较多。为减少人台的起伏量,需将腰部垫起。可将质地均匀的棉絮在腰部均匀缠绕并固定。

(4)臀部补正(图1-2-20)。臀部补正要兼顾腰部的造型与补正量,注意棉絮的均匀覆盖。

(2)肩部补正(图1-2-18)。可用垫肩把人台的肩端垫高。垫肩要根据肩部造型和面料厚度来选择。

(1)胸部补正(图1-2-17)。用棉花把胸部对称垫起,边缘要逐渐变薄以符合胸部中间凸起的造型。图1-2-17胸部补正图1-2-18肩部补正图1-2-19腰部补正图1-2-20臀部补正三、大头针的固定别和

立体裁剪对使用大头针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是立体裁剪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了解大头针的扎别方法,对服装的定型、完成效果都起着良好的作用,其原则是:第一,大头针针尖不宜插出太长,这样易划破手指。第二,大头针挑布量不宜太多,防止别合后不平服。第三,别合时一进一出要用大头针尾部,固定后比较稳定。衣片上直线部分的大头针间距可稍微大一些,曲线部分的间距要小些,只有这样,立体裁剪出的服装才会牢固平整。

一般来说,立体裁剪有以下几种大头针的别和方法:1.重叠法

将两块布料重叠在一起,用大头针固定!完成线是大头针固定位置的连线。此针法适用于布料拼接以及需要平服的部位,如图1-2-21所示。图1-2-21重叠法2.折叠法

又称盖别法。先将一块布料折叠后覆盖在另一块布料上,使折叠线处在表面明显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确定缝合线的位置,便于做标记。常用于别合侧缝、袖缝、肩缝、分割线等位置,如图1-2-22所示。图1-2-22折叠法3.对别法

将两块布料的边沿对齐,合拢在一起,大头针沿着要缝合的地方扎别。大头针的方向要一致,别合的位置就是完成线的位置,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缝线后的效果。一般在立体取样以及造型时常使用此针法,如图1-2-23所示。图1-2-23对别法4.双针固定法

固定前中心等处的针法,在同一个空穴处用两根大头针斜向刺入固定。用于将布料固定在人台上,如图1-2-24所示。图1-2-24双针固定法项目检测一、单选题1.”省”产生于哪个服装历史时期()

A古希腊古罗马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哥特时期D巴洛克时期2.哪位设计大师首创了斜裁法()A卡尔∙拉格菲尔德B克里斯汀∙迪奥C玛德琳∙维奥内特D可可∙香奈儿项目检测二、填空题1.贴胸围线处标记带时!首先应在侧面找到()点。2.贴标记带时,腰围线距臀围线一般为()45cm。3.立体裁剪大头针针法包括()()()()藏针法。三、简答题1.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有何关联?2.简述立体裁剪的创意性特征。感谢观看项

二服装基本型的立体裁剪目录CONTENT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01衣身原型的省道转移0203衣身原型省道的变化设计在本项目的学习中,首先,需要把握服装基本型-衣身原型的造型特征与空间构成,学会合体服装最基本的结构-省的立体裁剪方法,从而进行原型的立体裁剪完整实践。其次,在学生已有的平面裁剪省道转移理论基础上,使其掌握立体裁剪的省道转移操作方法与技巧。在熟悉服装衣身立体裁剪基本流程之后,能够进行一些省道转移的设计应用款式的立体裁剪,对本项目的实践学习起到优化拓展的作用。项

述项目目标1.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省道的转移与款式拓展设计的运用。

2.掌握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步骤与技巧、衣身原型省道转移的方法,熟悉基本服装衣身的立体裁剪技术流程。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任

一任务导入衣身原型,是指由最基本的省道和结构线组成的、位于腰部以上的合体衣身样板。它是服装样板制作的基础板型,许多服装的结构设计都建立在衣身原型的基础之上,通过调整尺寸和局部结构来实现款式的变化。掌握原型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也为其他款式的立体裁剪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任务准备一、衣身原型的款式特征图2-1-1衣身原型款式特征

衣身原型为收腰的短上衣,前身由,个袖窿省和,个腰省构成!后身则由,个肩省和,个腰省构成,如图2--1-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1.长度的确定前衣长所用坯布长度为颈侧点(SNP)经过BP点量至腰围线(WL)的尺寸,另加上下各3cm的缝份;后衣长所用坯布长度为颈侧点(SNP)经过肩胛骨处至腰围线(WL)的尺寸,另加上下各3cm的缝份,如图2-1-2所示。图2-1-2量取长度2.宽度的确定

前衣长所用坯布宽度为自前中心线水平至侧缝的尺寸,另加10cm余量;后衣长所用坯布宽度为自后中心线水平至侧缝的尺寸,另加10cm余量,如图2-1-3所示。图2-1-3量取宽度4.原型所用坯布尺寸(图2-1-4)。图2-1-4坯布尺寸

(1)将衣身前片的中心线和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胸围线,用双针固定近领圈处、腰围线中部,单针固定两个BP点处。注意保持两个BP点之间的坯布平整而不塌陷,如图2-1-5所示。

(2)在前中线上方打剪口至领围线处,注意剪口不能超过领围线,如图2-1-6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2-1-5固定前中心图2-1-6打剪口

(3)沿领围线打剪口平服领圈周围的布,并减去多余缝份。用大头针固定颈侧点与肩点,如图2-1-7所示。

(4)将坯布自沿前中线捋至侧缝处,保证胸围线的水平,并留出一定松量,用大头针固定于侧缝处。将胸围线上部和下部的余量自然捏出两个省,即袖窿省和腰省,如图2-1-8所示。图2-1-7平服领圈图2-1-8捏出两省

(5)用大头针别出袖窿省和腰省,为使腰部平服自下至腰围线打剪口,修剪袖窿处多余缝份,如图2-1-9所示。

(6)将衣身后片的中心线和肩胛线对准人台的后中心线和肩胛线,用双针固定近领圈处,单针固定肩胛线处。自上至下自然捋平坯布,则布上后中线偏移至人台后中线左处,为后中心省量,如图2-1-10所示。

(7)平服后领圈,沿领围线打剪口,并减去多余缝份。将肩胛线上端的余量捏出肩省,如图2-1-11所示。图2-1-9固定省图2-1-10固定后中和肩胛图2-1-11捏出肩省

(8)将后背腰部余量捏出腰省,并在背宽处留出适当松量,修剪后片袖窿多余缝份,如图2-1-12所示。图2-1-12捏出腰省(9)用大头针别出肩省和腰省。修剪肩缝和侧缝处多余的坯布,用大头针固定,注意在肩缝留出一指的松量,侧缝处亦留出一定松量,如图2-1-13所示。图2-1-13别和两省并固定肩缝二、点影取样用铅笔或有色笔在领围线、肩缝、侧缝、袖窿线、腰围线以及前后4个省道处做点影标记。注意点距可控制在1cm左右,不宜过于密集或稀疏,如图2-1-14所示。图2-1-14点影三、纸样修正

将原型坯样从人台取下,平铺在桌面上!用拷贝纸覆盖在坯样上,描画出原型样板并进行对版修正,如图2-1-15所示。图2-1-14点影四、完成样衣用修正好的样板另制原型,假缝,完成样衣制作,样衣正面、侧面、背面效果如图2-1-162-1-172-1-18所示"图2-1-16样衣正面图2-1-17样衣侧面图2-1-18样衣背面任务评价衣身原型的省道转移任

二任务导入日常服装款式中的省道造型表现千变万化,要学会省道设计方法,首先必须学会对基本衣身原型的省道进行转移。衣身原型前衣身最基本的省道是袖窿省和腰省,通过凸点射线原理可转移到其他多处合理的部位!,从而形成新的衣身结构与外部造型特点。通过学习本任务既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也为后续省道转移运用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任务准备一、省道的原理图2-2-1前片省道原理省道是平面面料为了贴合三维人体而得到的服装结构,是体现女性曲线美的关键。根据省道的设计表现和轮廓形状等,它可移到需要的地方,也可作分散处理。前衣身的省道可以围绕BP点进行360度转移,即凸点射线原理,基本原型的腰省可分别转移为肩省、袖窿省、侧缝省、门襟省、领围线省,如图2-2-1所示。二、省道转移的款式特征

省道转移的款式特征如图2-2-2所示,分别表现为五种省道的转移:肩省、袖窿省、侧缝省、门襟省、领口省。图2-2-2省道转移的款式特征三、坯布准备(图2-2-3)图2-2-3坯布尺寸

(1)预裁衣片样布并固定于人台,对准前中心线,如图2-2-4所示。

(2)在领围和腰围线处做放射状剪口,将衣片余量自领口和腰部推向肩部,在肩部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如图2-2-5所示。任务实施一、肩省

(3)在侧缝处固定衣片,收肩省,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2-6所示。图2-2-4固定前中心图2-2-5捏出肩省图2-2-6固定肩省(4)用标记带标示出衣片的造型轮廓线,如图2-2-7所示。(5)对衣片进行修剪、放缝,如图2-2-8所示。(6)平面修正纸样,如图2-2-9所示。图2-2-7标示轮廓线图2-2-8修剪缝份图2-2-9纸样修正行业PPT模板/hangye/图2-2-10完成样衣(7)完成样衣,如图2-2-10所示。二、袖窿省

(1)预裁衣片样布并固定于人台,对准前中心线,如图2-2-11所示。

(2)先在领围和腰围线处做放射状剪口,再分别从肩部和腰部向袖窿处推抚布料,在袖窿处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如图2-2-12所示。(3)在领围和侧缝处固定衣片,收袖窿省,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2-13所示。图2-2-11固定前中心图2-2-12捏出袖隆省图2-2-13固定袖窿省

(4)用标记带标示出衣片的造型轮廓线,如图2-2-14所示。

(5)对衣片进行修剪、放缝,如图2-2-15所示。

(6)平面修正纸样,如图2-2-16所示。图2-2-14标示轮廓线图2-2-15修剪缝份图2-2-16纸样修正行业PPT模板/hangye/图2-2-17完成样衣(7)完成样衣,如图2-2-17所示。三、侧缝省

(1)预裁衣片样布并固定于人台,对准前中心线,如图2-2-18所示。

(2)先在领围处做放射状剪口确保胸围线以上的布料平服,再分别从肩部和腰部向侧缝处推抚布料,在侧缝处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如图2-2-19所示。

(3)收侧缝省,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2-20所示。图2-2-18固定前中心图2-2-19捏出侧缝省图2-2-20固定侧缝省(6)平面修正纸样,如图2-2-23所示。(5)对衣片进行修剪、放缝,如图2-2-22所示。(4)用标记带标示出衣片的造型轮廓线,如图2-2-21所示。图2-2-21标示轮廓线图2-2-22修剪缝份图2-2-23平面修正行业PPT模板/hangye/图2-2-24完成样衣(7)完成样衣,如图2-2-24所示。96三、侧缝省

(1)预裁衣片样布并固定于人台,对淮前中心线,如图2-2-25所示。

(2)在领围和腰围线处做放射状剪口确保布料平服,将衣片浮余量推向门襟,在门襟处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如图2-2-26所示。

(3)在肩部和侧缝处固定衣片,收门襟省,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2-27所示。图2-2-27固定门襟省图2-2-25固定前中心图2-2-26捏出门襟省(5)对衣片进行修剪、放缝,如图2-2-29所示。

(4)用标记带标示出衣片的造型轮廓线,如图2-2-28所示。(6)平面修正纸样,如图2-2-30所示。2-2-30纸样修正图2-2-28标示轮廓线图2-2-29修剪缝份行业PPT模板/hangye/图2-2-31完成样衣(7)完成样衣,如图2-2-31所示。

(1)预裁衣片样布并固定于人台,对准前中心线,如图2-2-32所示。

(2)在领围和腰围线处做放射状剪口确保布料平服,并分别从腰部和前胸处料,在领口处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如图2-2-33所示。

(3)在肩部和侧缝处固定衣片,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2-34所示。五、领口省图2-2-34固定领口省图2-2-32固定前中心图2-2-33捏出领口省

(4)收领口省,用标记带标示出衣片的造型轮廓线,如图2-2-35所示。

(5)对衣片进行修剪、放缝,如图2-2-36所示。

(6)平面修正纸样,如图2-2-37所示。图2-2-37纸样修正图2-2-35标示轮廓线图2-2-36修剪缝份行业PPT模板/hangye/图2-2-38完成样衣(7)完成样衣,如图2-2-38所示"任

价衣身原型省道的变化设计任

三任务导入在上一任务中,学生已学会对基本衣身原型的省道进行转移实践操作,这就为本任务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许多成衣或高级时装的款式设计中,省并不单一地出现在衣片的固定位置,而是常常巧妙地以多种造型存在于衣片的不同位置。因此,相对于理论性的省道转移,学习实践性的省道变化设计运用将更具重要性。本次任务要求完成领部抽褶以及衣片分割的省道转移变化设计款式样衣的立体裁剪。任务准备图2-3-1坯布尺寸同本项目任务二,准备好相应尺寸并画好基准线的坯布,如图2-3-1所示。一、领部抽褶(1)前衣身中心线与人台上的中心线对准,并垂直于地面,胸围线水平对准人台,用大头针固定。前领围处打剪口使其平服,并剪去多余布料。腰围线处加入1.5cm的松量,用大头针固定,缝份不平整处打剪口。将布料从侧缝处从下往上捋,确认前胸宽的松量,肩端点处用大头针固定。将肩端点处产生的余量赶向领围,如图2-3-2所示。图2-3-2转移省量任务实施111

(2)将移到领围处的余量呈放射状分配,用大头针固定,确定抽褶的止点位置。将抽褶的量、方向、长度进行适当地强弱分配,做出造型,如图2-3-3所示。

(4)点影,并进行纸样修正,如图2-3-5所示。

(3)用标记带贴出领围线造型,并剪去多余缝份,整理轮廓形状,如图2-3-4所示。图2-3-3省量抽褶图2-3-4标记领口线图2-3-5纸样修正

(5)手缝抽褶,如图2-3-6、2-3-7所示。图2-3-6手缝抽褶图2-3-7完成抽褶(6)完成样衣,如图2-3-8所示图2-3-8完成样衣

(1)在人台上按款式造型特点用标记带将分割线的位置标记出来,如图2-3-9所示。

(2)操作前片,在领圈打剪口平服领口,并修剪缝份,另在前中心线垂直向腰围线,如图2-3-10所示

(3)沿人台上的分割线标记带修剪前片缝份,在腰部打剪口,平服腰部,如图2-3-1所示。二、衣片分割图2-3-9贴标记线图2-3-10领圈打剪口图2-3-11平服领部和腰部

(6)在分割线处别和前片与侧片,注意衔接顺直、布料平服,修剪侧片多余缝份,如图2-3-14所示。(5)修剪肩部、袖窿和侧缝的缝份,如图2-3-13所示。

(4)放上前侧片,保持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水平,捋平分割线处的布料,如图2-3-12所示。图2-3-13侧片修剪缝份图2-3-14别和分割线图2-3-12对合侧片

(7)点影,如图2-3-15所示。

(8)纸样修正,如图2-3-16所示。

(9)完成样衣,如图2-3-17所示。图2-3-16纸样修正图2-3-17完成样衣图2-3-15点影任

价任务拓展Y字形省的款式运用一、坯布别样

(1)在人台上按款式造型特点用标记带将Y字形省的位置标记出来,注意省尖指向BP点,如图2-3-18所示。图2-3-18贴标记线行业PPT模板/hangye/

(2)固定前中心线及BP点,将布料从前中心向领口两边抚平,并在领口作放射状剪口,注意不要剪过领窝净线。再从领口将布料向两肩抚平,胸部多余量向下推移,领口、肩缝用大头针固定,如图2-3-19所示。图2-3-19固定前中修剪领圈

(3)修剪肩缝及袖窿,注意留足缝份,并将布料从袖窿处沿侧缝向下理顺,用大头针固定侧缝,修剪侧缝多余量,如图2-3-20所示。图2-3-20修剪缝份

(4)左侧侧缝固定好后,将布料从侧缝向腰口处抚平,腰口下端打剪口,使腰口处的布料平服。多余量向上推移,按照人台上Y字形省的位置,将左侧多余布料纳出Y字形斜省,如图2-3-21所示。(5)先将Y字形省拽起,用剪刀从省中心将省剪开,注意不要剪过BP点,要留有一段距离,使省尖缝合后不毛漏,如图2-3-22所示。图2-3-21捏出左侧,形省图2-3-22剪开省行业PPT模板/hangye/

(6)左侧衣片各部位及省调整好后,根据左侧人台上的标记线位置,在衣片上对左侧省分割线进行点影,如图2-3-23所示。图2-3-23省分割处点影(7)右侧侧缝固定好后,将布料从侧缝向腰口处抚平,抚至Y字形省位,腰口下端打剪口,使腰口处的布料平服。多余量向左侧推移,为Y字形省量,如图2-3-24所示。图2-3-24捏出右侧,形省(8)右侧腰口固定好后,再将衣片从前中心线向下抚平,多余量抚至Y字形省位,并纳出右侧Y字形省,Y字形省下剪刀口使其平服,如图2-3-25所示。(9)先将右侧Y字形省拽起,用剪刀从省中心将省剪开,注意不要剪过BP点,要留有一段距离,使省尖缝合后不毛漏,如图2-3-26所示。(10)右侧衣片各部位及省调整好后,根据右侧人台上的标记线位置,在衣片上对右侧省分割线进行点影,并将衣身上领口、侧缝和腰口线处进行点影,如图2-3-27所示。图2-3-26剪开右侧Y形省图2-3-27点影图2-3-25固定右侧Y形省二、平面修正(图2-3-28)图2-3-25固定右侧Y形省三、完成样衣(图2-3-29)图2-3-29完成样衣项目检测一、单选题1.原型衣立裁的操作步骤()。A.操作前片→操作后片→别合肩缝一别合侧缝B.点影取样→坯布别样一纸样修正一完成样衣C.坯布别样一点影取样→纸样修正一完成样衣D.以上都不对2.原型衣立裁中肩缝的松量大小为()。A.一指宽度B.两指宽度C.1cmD.2cm3.省道可以围绕人体凸点()旋转。A.45度B.90度C.180度D.360度项目检测二、填空题1.原型衣立裁时若腰部布料不平服是由于没有()。2.原型衣立裁操作后片时,应先将坯布上的背中线和()对准人台相应基准线。3.在省道转移中处理肩省时,在领围和腰围线处做放射状剪口,将衣片余量自()和()推向肩部,在肩部推出指向BP点的省道。项目检测三、简答题1.原型衣前后袖窿弧线形状有何区别?2.简述省道作为衣身结构的几种造型表现。感谢观看项

三半身裙的立体裁剪目录CONTENT直身裙的立体裁剪01育克裙的立体裁剪0203垂褶裙的立体裁剪04波浪裙的立体裁剪半身裙是下装的重要品种,也是女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作为套装的组成还是与上衣随意搭配,裙装的结构变化都极为丰富。因此,非常适合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进行。裁制,尤其是裙装的变化,用立体裁剪的方法更得心应手。本项目囊括了半身裙中较有造型代表的直身裙、波浪裙、育克裙和垂褶裙。裙子造型的重要出发点是理解下肢的形态和机能。为使裙子做得符合女性体型,穿着感觉良好,必须明确把握裙子的构成原理,在此基上进行立裁制作,完成裙型样衣。项

述项目目标1.通过本项目学习,学生能够进行直身裙、波浪裙、育克裙和垂褶裙这四种裙型的立体裁剪操作,并进行纸样调整,制作裙型样衣。2.理解直身裙、波浪裙、育克裙和垂褶裙四种裙型的造型特征,掌握其立体裁剪的步骤、技巧和技术流程。任

一直身裙的立体裁剪任务导入

直身裙,又叫作筒裙或一步裙,即为自腰部至臀部合体的裙摆围度与臀围相等的修身裙型。它是半身裙中最基本的款型,其他半身裙装的结构设计都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掌握直身裙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既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裙装结构的理解,也为其他半身裙款式的立体裁剪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任务准备一、直身裙的款式特征图3-1-1直身裙的款式特征

直身裙自腰部至臀部都贴合人体曲线,根据臀腰差设置前后各4个省道,由于人体前腹平坦且后臀曲度较大,故前面省长较短,后面省道较长。裙长及膝为58cm,后中设拉链长15cm,裙权长18cm,如图3-1-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图3-1-2)图3-1-2坯布尺寸三、贴造型线1.前裙片在腰围线上沿前中线至侧缝方向2.5cm左右贴一标记,并将自该处至侧缝的长度三等分a,贴出前裙片的两个省,如图3-1-3(1)所示。2.后裙片腰围线在后中线下落1cm,重新贴出新腰围线;取前片两省之间的距离a,自侧缝至后中线的方向在腰围线上确定后裙片的两个省,如图3-1-3(2)所示。图3-1-3贴造型线

(1)将前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3-1-4所示。

(2)沿臀围线将坯布捋至侧缝并用大头针固定,使其呈筒形,并注意在臀围线处留出1~1.5cm左右松量。在侧缝处沿臀围线向上自然捋直坯布,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腰围线处,如图3-1-5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3-1-4固定前中心图3-1-5固定成筒形

(3)将坯腰围线上的余量自然捏出两个省,并在腰围线处自上往下打剪口,注意别上大头针时控制省位和省长,如图3-1-6所示。(4)后裙片操作方法同前裙片一样,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相应基准线。沿臀围线固定并留出1~1.5cm左右松量。侧缝处沿臀围线向上自然捋直坯布,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3-1-7所示。图3-1-6捏出前省图3-1-7操作后片80

(5)将坯腰围线上的余量自然捏出两个省,并在腰围线处自上往下打剪口,注意别上大头针时控制省位和省长,比前裙片的两个省略长,如图3-1-8所示。图3-1-8捏出后省行业PPT模板/hangye/图3-1-9别和侧缝

(6)别和侧缝,剪去多余缝份。注意丝向的顺直,如图3-1-9所示。二、点影取样

用铅笔或有色笔在腰围线、侧缝、裙摆以及前后4个省道处做点影标记。注意点距可控制在1cm左右,不宜过于密集或稀疏,如图3-1-10所示。图3-1-10点影取样三、纸样修正将直身裙坯样从人台取下,平铺在桌面上,先用标记线进行线条修正,再用拷贝纸覆盖在坯样上,描画出裙型样板并进行对版修正,如图3-1-11所示。图3-1-11纸样修正四、完成样衣用修正好的样板另制直身裙,另裁腰头,假缝,完成样衣制作,如图3-1-12所示。图3-1-12完成样衣任

价波浪裙的立体裁剪任

二任务导入

波浪裙又称圆裙、斜裙或喇叭裙。这类裙的腰部无省道,外形是上小下大,呈放射状,垂挂下来形成波浪裙摆。波浪的设置必须是前后左右对称,一般以四波浪或八波浪式较多。可以根据造型需要,制作不同的波浪裙摆,其制作过程比直身裙简单。本次任务中的波浪裙以前后各四个波浪为特征,裙长及膝。在此款型的立裁实践中需考虑到裙装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的合理关系,使其既符合裙装功能性,又满足外部波浪廓形特征。任务准备一、波浪裙的款式特征图3-2-1波浪裙的款式特征

波浪裙根据臀腰差设置前后各4个润,由于人体前腹平坦且后臀曲度较大,故侧面润较短,中间润较长。裙长及膝为58cm,如图3-2-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图3-2-2)图3-2-2坯布尺寸行业PPT模板/hangye/在腰围线上沿前中线至侧缝方向1/2左右贴一标记,并将自该处至侧缝的长度三等分a,贴出前裙片的两个省,如图3-2-3(1)所示。图3-2-3(1)贴造型线三、贴造型线1.前裙片2.后裙片

腰围线在后中线下落1cm,重新贴出新腰围线;取前片两省之间的距离a,自侧缝至后中线的方向在腰围线上确定后用片的两个省,如图3-2-3(2)所示。图3-2-3(2)贴造型线(1)前裙片的中心线与人台中心线粗吻合,臀围线保持水平,在第一个波浪点的位置垂直打剪口,并水平向前中心线剪去多余缝份,如图3-2-4所示。

(2)用大头针在第一个波浪点处固定布料,用一只手将坯布向左下移动,另一只手整理布,确定下摆波浪量,如图3-2-5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3-2-4固定前中心图3-2-5确定第一个波浪166

(3)在第二个波浪点处打剪口,并用大头针在此处固定布料,与步骤(2)一样做出波浪下摆量。此时需检查两边下摆量是否平衡,然后修剪腰部缝份,如图3-2-6所示。

(4)后裙片与前面一样,用以上方法制作,特别是在臀部突出处,下摆量会增大,应注意前后波浪量的平衡,如图3-2-7所示。

(5)确定前后裙片波浪平衡并在侧缝位置贴好标记带,确定裙长修剪下摆,点影取样,如图3-2-8所示。图3-2-8确定侧缝图3-2-6确定第二个波浪图3-2-7操作后片二、纸样修正(图3-2-9)图3-2-9纸样修正三、完成样衣(图3-2-10)图3-2-10完成样衣任

价育克裙的立体裁剪任

三任务导入

育克裙是由育克和裙子两部分组合而成。因为育克较短,一般都在腰围以上,或在齐胸处拼接,这样就将裙子的腰围提高,故又称高腰节裙。不论是上面的育克或下面的裙片,都可作多种不同的造型变化。任务准备一、育克裙的款式特征图3-3-1育克裙款式特征

育克裙用分割线把裙子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育克是紧身的,把腰省通过省道抵消,使腰部及臀的上部分紧贴,下部分为波浪裙,呈现起伏的波浪,表现出非常丰富的效果,给人以优雅、流动、甜美的感觉,如图3-3-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3-3-2)图3-3-2坯布尺寸三、贴造型线

在人台上运用标记带将育克分割线标示出来,育克位置在腰围线至臀围线距离的三分之二处,如图3-3-3所示。图3-3-3贴造型线(1)在前育克布的中心用大头针固定,中心处打剪口。如图3-3-4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3-3-4定前育克(2)在腰节处打剪口使腰部平服,向侧缝处捋平臀部用大头针固定,剪去腰部多余的布,按人台的标志线运用标记带在人台上标示出分割线,如图3-3-5所示。图3-3-5标示分割线

(3)后育克同前育克一样进行别样处理,重合前后育克侧缝,如图3-3-6所示。

(4)前裙片中心重合,将臀围线水平固定,如图3-3-7所示。(5)中心侧的育克分割位置处标上轮廓线,如图3-3-8所示。图3-3-6操作后育克图3-3-7固定前裙片图3-3-8标示褶裥

(6)将坯布放平,做出设定好的褶宽量,如图3-3-9所示。图3-3-9确定褶宽量(7)叠褶,如图3-3-10所示。图3-3-10叠褶

(8)再次将前裙片与前育克在分割线位置重合,将臀围线水平地用大头针固定,在育克分别线处纵向固定布,如图3-3-11所示。图3-3-11固定前裙片造型

(9)后裙片同前裙片一样进行别样处理,如图3-3-12所示。

(10)拼合侧缝,对育克位置、轮廓作最终调整,如图3-3-13所示。图3-3-12操作后裙片图3-3-13拼合侧缝二、点影取样(图3-3-14)图3-3-14点影取样三、纸样修正(图3-3-15)图3-3-15纸样修正四、完成样衣(图3-3-16)图3-3-16完成样衣任

价垂褶裙的立体裁剪任

四任务导入垂褶裙,又叫作百褶裙,现代也称“百润裙”“密润裙”或“碎折裙”。百褶裙是指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子。该裙的每只润距约2~4cm,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它美观漂亮,但制作比较复杂。掌握百褶裙立体裁剪的造型及变化,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立体裁剪的方法、步骤和技巧,具备初步的立体造型及服装设计能力,具有分析款式图、解决结构变化的能力。任务准备一、垂俗借时苏式行仕图3-4-1垂褶裙的款式特征垂褶裙自腰部至臀部都贴合人体曲线,根据臀腰差及造型设计设置前6个省道,后4个省道,由于人体前腹平坦且后臀曲度较大,故前面省长较短,后面省道较长。裙长及膝为58cm,侧缝设拉链长15cm,如图3-4-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图3-4-2坯布尺寸(图3-4-2)(1)将前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3-4-3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3-4-3固定前中心(2)留出适当行走的活动量,确定下摆的宽度,并调整出具有美感的造型。由于臀围要留有充足的松量,所以侧缝的轮廓线条,自然形成下摆变窄的形状。将宽松量捏出逐渐变短的活褶,如图3-4-4所示。图3-4-4捏出前片褶(3)当褶纹调整后,需要仔细的计算和熟练的操作技巧才能制成较难处理的褶纹。立体裁剪可以在短时间内轻易地制作出美妙的垂坠褶纹。修剪腰部和侧缝多余的布,如图3-4-5所示。图3-4-5调整褶纹(4)后裙片操作方法同前裙片一样,后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3-4-6所示。图3-4-6固定后裙片(5)留出适当行走的活动量,确定下摆的宽度,并调整出具有美感的造型,将宽松量捏出|藕逐渐变短的活褶,注意后片褶量少于前片,如图3-4-7所示。图3-4-7捏出后片褶

(6)别合侧缝,剪去多余缝份。注意丝向的顺直,如图3-4-8所示。图3-4-8调整后片褶纹二、点影取样图3-4-9点影取样(图3-4-9)三、纸样修正图3-4-10纸样修正(图3-4-10)四、完成样衣图3-4-11完成样衣(1)(2)(图3-4-11、3-4-12)任

价任务拓展箱型褶裙的立体裁剪一、款式特征

箱型褶裙由8条箱式褶组成,每条褶在腰部有腰省,造型为A形裙,如图3-4-12所示,布料准备与垂褶裙相同。图3-4-12箱型褶裙的款式特征行业PPT模板/hangye/

(1)先在平面上折出褶,用大头针固定,并熨烫平整。将褶裙的前后中心线与人台前后中心线对齐,臀围线保持水平的同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3-4-13所示。图3-4-13固定成筒状二、坯布别样

(2)从臀围线开始向上推抚叠褶,使裙子上部外折边相互重叠,因人体腰围弧度不同,裙褶所在位置不同,其褶子重叠的量也会有差异。由于臀围与腰围尺寸的差距,腰围部分也产生多余的松量,处理成省量。用标记带贴出腰线造型,如图3-4-14所示。图3-4-14平服腰部三、点影取样并进行平面纸样修正,

完成样衣(图3-4-15、3-4-16)图3-4-16完成样衣图3-4-15点影取样项目检测一、单选题1.在贴半身裙腰围造型线时,背部腰围线应比前部腰围线()。

A.低

B.高

C.一样高

D.以上都不对2.波浪裙立裁中,制作出美观波浪的关键是()。

A.布料顺直

B.布料为斜丝

C.在波浪点处打剪口

D.用手拉拽项目检测二、填空题1.育克裙的分割线处于腰围线至臀围线距离的()左右。2.直身裙后片省道长于前片是因为()。项目检测三、简答题1.如何达到褶裙前后身的结构平衡?2.裙摆如何确定?感谢观看项

四连衣裙的立体裁剪目录CONTENT型连衣裙的立体裁剪01公主线连衣裙的立体裁剪0203垂褶连衣裙的立体裁剪连衣裙造型能纵横掉阔、跨越四季,任设计师尽情挥洒,全方位地展现女性体型美之特质,是最能体现出立体造型特色的一个服装大类。本项目囊括了三种基本款型的连衣裙:H型连衣裙、公主线连衣裙和垂褶连衣裙。经过项目二和项目三的实践,学生已对上衣基本型和半身裙的立体裁剪有所掌握,本项目在此基础上融合上下身的立裁操作,使学生提。高处理带腰差的技能,并进行完整服装款式的立载实践。项

述项目目标1.通过本项目学习,学生能够在半身裙造型基础上扩展到上下身相连的裙型的立体裁剪,并进行纸样调整,制作裙型样衣。

2.理解H型连衣裙、公主线连衣裙和垂褶连衣裙三种裙型的造型特征,掌握其立体裁剪的步骤、技巧和技术流程。H型连衣裙的立体裁剪任

一任务导入

H型连衣裙,顾名思义是一款H型的合体连衣裙,它的轮廓既是连衣裙的基本造型,也是西服上衣的基本造型,若改动衣长,装上西装领,也能制作合体的西服上衣,掌握了这款H型连衣裙立体裁剪的基本造型,也为其他连衣裙的立体裁剪课程学习打下了基础。任务准备一、H型连衣裙的款式特征图4-1-1形连衣裙的款式特征

连衣裙的轮廓造型呈H型合体直身结构。前片从BP点到腰围处形成自然褶皱,可表现出腰围、臀围的自然曲线,后片侧缝向后偏移,捏取少量腰省。裙长103cm,后中设拉链25cm,如图4-1-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图4-1-2)图4-1-2坯布尺寸三、贴造型线1.前片

领围线下降3cm左右,自前中心线至侧缝线1/2略偏右处贴出前片省道,如图4-1-3(1)、4-1-3(2)所示。图4-1-3贴造型线(1)(2)2.后片

后片分割线为侧缝沿胸围线向后水平距5~8cm处,保持侧缝的顺滑和垂直,如图美|4-1-3(2)、4-1-3(3)所示。图4-1-3贴造型线(2)(3)

(1)将前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4-1-4所示。

(2)沿领圈线修剪毛缝捋平,将褶皱捏取1.5cm腰省,并用大头针初步固定,胸部要有一定的松量,同时调整侧缝,如图4-1-5所示。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图4-1-4固定前中心图4-1-5捏取腰省

(3)修剪领口、袖窿多余布料,在肩部和侧缝固定好前片,固定好省道,保留胸围、腰围上的松量,如图4-1-6、4-1-7所示。图4-1-6修剪缝份图4-17固定省道

(4)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后片,后片腰部留取适当松量,腰围部分尽量向侧缝拉伸,修剪肩部袖窿多余布料,腰部合体后,对合肩缝、前后侧缝,用大头针固定,如图4-1-8、4-1-9所示。4-1-8操作后片图4-1-9拼合侧缝二、点影取样图4-1-10点影取样(图4-1-10)三、纸样修正图4-1-11纸样修正(图4-1-11)四、完成样衣(图4-1-12)图4-1-12完成样衣任

价公主线连衣裙的立体裁剪任

二任务导入

公主线是女装板型设计中的一条经典线,在人体胸部曲率最大,巧妙地将人体复杂的曲线勾勒出来,这也是公主线的设计者对世界服装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以简单的形式,取代了复杂的湿热塑形工艺,兼有或取代收省道的作用,是连省成缝而形成的。任务准备一、公主线连衣裙的款式特征图4-2-1公主线连衣裙的款式特征公主线连衣裙从肩线处起,过胸围、经腰围贴出分割的曲线,公主线的位置,上与肩省相连,下与腰省相连,线形简洁,却能完美地勾勒出人体的胸、腰、臀曲面形态,肩省量利用公主线消除,不需要肩线缝缩,前后肩线等长,如图4-2-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

(图4-2-2)图4-2-2坯布尺寸任务实施一、坯布别样(1)将前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推抚布料,使其贴合于人台,如图4-2-4所示。图4-2-4固定前中心(2)在腰围线处自上往下打剪口,调整裙摆展开松量。沿公主线分割裁剪,注意留出缝份。如图4-2-5所示。图4-2-5平服分割线(3)前侧片同前片做法一样。注意将腋下余量向上推,并别合分割线,如图4-2-6、4-2-7所示。图4-2-7固定分割线图4-2-6放置前侧片(4)后裙片操作方法同前裙片一样,注意在分割线处凸起量更大,如图4-2-8、4-2-9所示。图4-2-8操作后片图-2-9操作后侧片(5)别合侧缝,剪去多余缝份。注意丝向的顺直,如图4-2-10所示。图4-2-10别和侧缝二、点影取样(图4-2-11)图4-2-11点影取样三、纸样修正图4-2-12纸样修正(图4-2-12)四、完成样衣(图4-2-13)图4-2-13完成样衣任

价垂褶连衣裙的立体裁剪任

三任务导入

垂褶连衣裙是由上衣片和裙片制作的褶皱造型,且褶皱集中在腰部,上身和裙子两个部分是分开制作,是一种可以自由发挥的技法,款式设计独具风格、迷人。任务准备一、垂褶连衣裙的款式特征图4-3-1垂褶连衣裙的款式特征

垂褶连衣裙上衣左右各3个褶皱,后背设一个腰省,后中开隐形拉链,长度45cm,如图4-3-1所示。二、白坯布的准备图4-3-2坯布尺寸(图4-3-2)任务实施一、垂褶连衣裙的款式特征(1)将前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4-3-3所示。图4-3-3固定前中心

(2)在胸部捏取需要的褶量,这样腰部就会增加更多的余量,将余量设计成具有强弱韵律的三条褶皱造型,领口设计出V字领,调整腰部褶皱。袖窿采用无袖设计,如图4-3-4、4-3-5所示。图4-3-4捏取第一条褶图4-3-5调整褶皱

(3)将后背腰围余量自然捏出一个省,并在腰围线处自下往上打剪口,注意别上大头针时控制省位和省长,如图4-3-6所示。图4-3-6操作后衣片

(4)由于裙子布料在腰上部需要较多,应增加15~20cm的长度,将后片布轻轻固定在人体模特上。然后将布料朝右上方伸拉,并围绕布料到前方,如图4-3-7所示。图4-3-7固定右裙片

(5)将后中心合体固定在人台上,结合臀部突起,向上方捏出褶皱,并向斜上方伸拉,如图4-3-8、4-3-9所示。图4-3-8捏出褶皱图4-3-9固定褶皱(6)调整褶皱大小,依据整体造型效果确定褶皱量的基点位置,如图4-3-10所示。图4-3-10调整褶皱(7)剪去多余缝份,注意丝向的顺直,如图4-3-11所示。图4-3-11修剪缝份(图4-3-12)图4-3-12点影取样二、点影取样三、纸样修正

(图4-3-13)图4-3-13纸样修正四、完成样衣

(图4-3-14)图4-3-14完成样衣任

价任务拓展(一)大赛款式一的立体裁剪此款大赛连衣裙为合体收腰的无袖连衣裙,即上半身前片交叉型褶润为自腰部至臀部合体的裙摆围度与臀围相等的修身裙型。结合了省道转移运用方法与半身裙创意结构技法,具有一定的创意运用性。行业PPT模板/hangye/

廓形为合体连衣裙;领口为前圆领、后V领,内贴边;上半身在前片做6个不对称的褶,构成竹笋造型;后片设后腰省,后中拉链至臀上;下半身围绕腰线前后左右各叠一个环浪褶;袖子为无袖;袖窿内贴边,如图4-3-15所示。图4-3-15款式特征一、大赛款式一的款式特征二、白坯布的准备

(图4-3-16)

图4-3-16坯布尺寸

在胸围线与前中线的交又点上,贴一条放射性的直线,交又做出6条相切的线,构成竹笋造型。在腰围线与省道交又的地方,顺势贴出一个环浪褶造型。三、贴造型线1.前衣片2.裙片行业PPT模板/hangye/图4-3-17贴造型线贴一个腰省,如图4-3-17所示。3.后衣片四、坯布别样

(1)将前衣片的中心线和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胸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的水平,如图4-3-18所示。图4-3-18固定前中心

(2)沿前中线往左偏1cm剪至胸围线,如图4-3-19所示。图4-3-19打剪口至BL

(3)将坯布胸围线上的余量自然捏出一个褶,用大头针固定,注意别上大头针时控制褶位和褶长,如图4-3-20所示。图4-3-20捏出第一褶行业PPT模板/hangye/图4-3-21捏出第二褶

(4)第二个褶与第一个褶一样,经过前中线与胸围线的交又位置停在第三条褶位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如图4-3-21所示。(5)按照同样的方法做出其他褶,注意量的平均分配,如图4-3-22、4-3-23所示。图4-3-22捏出其余褶图4-3-23完成竹笋褶(6)在腰部打剪口平服布料,并依据前衣片轮廓用大头针固定侧缝,修剪多余白坯布,如图4-3-24所示。图4-3-24修剪缝份(7)将后衣片的中心线和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胸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胸围线与人台胸围线的水平,如图4-3-25所示。图4-3-25固定后片

(8)依据后领圈线和后袖窿线修剪缝份,捋平,将省道大小做相应调整,用大头针固定,在腰围线处打剪口并修剪缝份,如图4-3-26所示。图4-3-26完成后片

(9)将裙片的中心线和腰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臀围线与人台臀围线的水平,如图4-3-27所示。图4-3-27制作筒形裙身(10)沿臀围线将坯布捋至侧缝并用大头针固定,使其呈筒形,并注意在臀围线处留出6~8cm左右松量。在侧缝处沿臀围线向上自然捋直坯布,并用大头针固定于腰围线处,如图4-3-28所示。图4-3-28留出松量(11)将坯腰围线上的余量自然叠出两个环浪褶,并在腰围线处自上往下打剪口,注意别上大头针时控制环浪褶的弧度与造型,如图4-3-29所示。图4-3-29制作环浪褶五、点影取样图4-3-30点影取样(图4-3-30)六、纸样修正(图4-3-31)图4-3-31纸样修正(图4-3-32)图4-3-32完成样衣七、完成样衣任务拓展(二)大赛款式一的立体裁剪此款大赛款式为V型领合体流线型的连衣裙,在普通连衣裙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造型上的设计,尤其在下裙部分的环浪既增强了整体的立体感,又夸大了整体廓形的曲度。行业PPT模板/hangye/

在外观造型上设计了四个装饰性褶和三个环浪,因此在该款型的立裁实践中需考虑到裙装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的合理关系:褶的位置、比例正确,波浪圆顺、饱满,如图4-3-33所示。图4-3-33款式特征一、大赛款式二的款式特征二、白坯布的准备

(图4-3-34)

图4-3-34坯布尺寸三、贴造型线(图4-3-35)图4-3-35贴造型线四、坯布别样图4-3-36固定前中心

(1)将上衣片的中心线和胸围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和腰围线,用双针固定坯布。注意保持坯布丝缕垂直,如图4-3-36所示。行业PPT模板/hangye/图4-3-37平服领圈与袖(2)在领圈和袖窿打剪口平服布料,并修剪多余缝份,如图4-3-37所示。(3)将所有的量推到腰上捏出四个褶(推的时候注意腰部的顺滑,必要时可多打剪口),从前中心线数起,第一个褶量最小,第二个褶最大,甚至可超过BP点,第三、第四个褶量稍小一点,如图4-3-38所示。图4-3-38捏出褶行业PPT模板/hangye/图4-3-39剪开缝(4)在四个褶下端顺着标记线保留0.5cm的缝份剪开,如图4-3-39所示。

(5)在第四个褶的剪口处向前中折进0.5cm的缝份到缝份线,保证前衣片的平整,如图4-3-40所示。图4-3-40折进缝份

(6)将后片后中心线与胸围线对准人台相应基准线,顺着腰部一边打剪口一边抚平后背,如图4-3-41所示。图4-3-41固定后衣片(7)修剪后领圈和袖窿外多余的面料,使之平服,如图4-3-42所示。图4-3-42操作后衣片(8)将裙片的前中心线对准人台的前中心线,臀围线上翘抬高,如图4-3-43所示。图4-3-43固定裙片呈筒状(9)从最外侧的环浪开始操作,横向捏出浪量后向上翻折(中间留出多的量做其余两个环浪)保证环浪的圆顺后开始做其余两个环浪,量依次递减,如图4-3-44所示。图4-3-44制作环浪

(10)为了保证腰部平顺,在腰部打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