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_第1页
部编《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_第2页
部编《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_第3页
部编《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_第4页
部编《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的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生动的词语,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特点。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崇尚和平与自由的人文思想。3、品读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了解马的特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我们中国人常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然而,龙毕竟是虚无的,是人们想像中的动物。好在,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动物可以与龙并驾齐驱,那就是马。人们在形容雄健强盛的时候就说是“龙马精神”,敌我相争,冲锋在前叫“一马当先”,事情成功了,就说“马到成功”,功劳很大,那就是“汗马功劳”。可见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不单单中国人敬仰马,外国人也同样喜欢马。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就是其中一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优美散文《马》。幻灯1二、检查预习情况师:老师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其中一项是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幻灯片显示,一生到黑板上板书,其余学生在纸上写出答案。)幻灯2[检查预习]给下列句中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人们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2、它们的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3、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bìyìn()。4、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5、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学生完成后,对学生写在黑板上的答案进行批改,然后齐读幻灯片上的句子,)三、走进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幻灯3师:现在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马》这篇文章,思考两个问题:1、文章写了哪两种马?2、这两种马分别有什么特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来说。)(生阅读约6分钟。)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写了哪几种马呀?(生齐答: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师板书]幻灯4师:这两种马的特点分别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人工驯养的马,它有哪些特性啊?生:勇毅、驯良、受奴役。师:哦,这位同学看书看得真仔细,一口气就说出三个特点(师板书:勇毅、驯良、受奴役)。你能说说勇毅这个特点表现在那里呢?生:在文章第一段里,“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师:哦,这是马在猎场上、在演武场上、在赛场上的表现。这里哪些词突出它的勇毅啊?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师:除了在这些场合看出马的勇毅外,还能在其他场合看出它的勇毅吗?生:在疆场上。在文章的开头就写到“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工劳苦……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这里“无畏”“慷慨以赴”突出其勇毅。师:那么,驯良这个特点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生:还是在第一段中,“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师:这里有个冒号,起什么作用?生:解释说明。师:这冒号后面有两句话,前一句着重想告诉我们的意思是什么?生:它的一切动作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师:第二句话的中心词是哪一个?生:舍己从人。师:“舍己从人”这个词是从哪一个成语演变而成的?生:舍己为人。师:这个“从”就是屈从的意思,那它的屈从表现在哪里呢?生:迎合别人的心意,看人脸色行事,无保留奉献自己,甚至舍弃生命。师:我发现同学们在第一段就发现了人工驯养的马的两个特点。其实,在这段中有一句话很重要,你能找出来吗?生:但是它的驯良不亚于它的勇毅。师:这句话在该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啊?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师:哪个词承上了,哪个词启下了?生:勇毅承接上文,驯良启示下文。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人工驯良的马的受奴役情况如何。谁能说说?生:文章第二段写到:它们身上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师:哦,这是受苦受难的马。生:还有,它们为了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师:它们吃香的喝辣的,这也是受奴役吗?生:文中有一句话“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可见,作者认为这些马虽然待遇好,但也属于受奴役的。师:哦,这是另一种奴役的方式。作者对这两种受奴役情况是怎样看待的呢?他认为哪一种更带侮辱性呢?生:那些受奴役情况最和婉的马更有侮辱性。这在本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可以看出来。师:那你是怎么看的呢?请你谈谈你的看法。生:因为这些装饰物并不是马自己愿意带的,只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心才带上的。前面所写的那些受苦受难的马,苦是苦了点,俗话说“做牛做马”,但毕竟还是马;但这里的马已经背离了马性,马不像马的活着,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所以是最大的侮辱。师:综上所述,人工驯良的马有勇毅、驯良、受奴役的特性。那么天然野生的马有哪些特性呢?让我们也来研究一番。生:天然的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师:它们的美质是怎样的?生:它们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师:都是马,为什么野生的马就有这样的美质了呢?生:因为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师:文中出现“自由自在”这个词语了吗?生:有,在第三段的第二句话中“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这句话后面所讲的就是自由自在的表现。师:哦,这个句子相当于总起,这个词语相当于中心词,下面的内容是围绕它而写。哎,我们在这里又发现一个冒号了,能说说这个冒号起什么作用的吗?生:也是解释说明的。师:与文章开头第一句中的冒号作用是一样的。这时候,老师还想让大家分析一个冒号的作用,请看文章第四段最后一句,这个冒号起什么作用呢?生:总结作用,是对前面所写内容的总结。师:可见,同样是一个冒号,有时候起总起作用,进行解释、说明。有时候起总结作用。因环境而异。我们继续来研究刚才的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野马有美质的特点(师随手板书:美质),再看看野马还有哪些特点。生:野马豪迈而犷野。师:你是从哪里看到的?生:第四段的第一句写着。师:经验告诉我们:关键句往往在第一句。那你认为这一段都是就这一点而展开的吗?请在这段里找找还有没有写别的内容的。生:还写到它们喜欢成群结队。这是群居之乐、天伦之乐。生:还写到它们与其他动物和睦共处,马和马之间也从不互相妒忌。师:野马的这种种特点,犹如一个人的品德很美,我们总的概括一下,这一段里就是写了它的美德(板书:美德)。野马除了质美、德美外,还有什么美吗?生:貌美。可以从第五段看出来:它身材高大、比例匀称、优美。师:这一段写野马之美貌(师板书:美貌),主要用了什么写法?生:对比。师:用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生:通过对比,突出野马之美。四、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师:大家来看板书,刚才我们通过阅读交流,明确作者写了两种马,也明确了这两种马的特点。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对这两种马,作者的情感态度是一致的吗?生:不一致。对人工驯良的马是同情,对野生的马是赞赏。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现在我们花一点时间,找出你认为能看出作者情感倾向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待会儿我们在班上读一读,说一说。(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约三分钟。)师:现在我们来当众朗读、交流。生:文中写到“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野马由衷的赞美,和对人工驯良的马的轻视。师:你从哪些词里看出对后者的轻视呢?生:“妍媚”是一个贬义词,说人工驯良的马娇艳,只会取宠于人。师:还有从“只有……而已”这样的句式,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轻视。你认为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重读“有、充沛、高贵、只有、而已”,前半句语气要昂扬的,后半句要带一种不屑的语气。师:请你把它读一读。(生读)师:读得挺有感情。请大家继续发言。生:最能体现深刻同情的地方我认为是这样几句:“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这里要读得低沉、缓慢、有力,以表达对人工驯良的马的深刻同情。(生读)生:第三段中“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生活着的马匹吧……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这部分最能体现作者对天然野生的马由衷的赞美。特别是最后一句话中的一个“远”字,更能表达出对野马深深的喜爱。师:“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找到如此清新、优美的文字,大家何不一起朗读为快?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来同作者一起感受舒畅欢快吧!(生齐读)五、谈自己的体会。师:我们体会了作者的情感。作者是作者,我们是我们。现在我要问,你欣赏哪一种马呢?生:我欣赏野马,因为野马自由自在,多好啊!师:有同学喜欢人工驯良的马吗?(学生纷纷表示欣赏野马。)师:看来大家都受了布封的影响,都欣赏野马。我喜欢人工驯良的马,它们随窦宪驱除匈奴,燕然勒功,成为一代代军人的梦想;它们随李世民驰骋沙场,统一中国,留下“昭陵六骏”的石刻;它们跟彭德怀南征北战,留下“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壮美诗句。它们凭着自己的勇毅和忠诚,载入了人类的史册。同学们,你们说人工驯良的马是不是同样应该受到敬仰?生:是。师:其实,作者也并不是一点也不赞赏人工驯良的马。大家看课文的第三段的第一句话,“天然的要比人工的更美丽些。”这句话中有一个字令老师怦然心动,你说是哪一个字?生:更。师:对,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工的也有美丽之处啊!刚才老师所说的就体现人工驯良的马的闪光之处。六、深层探讨。师:读到这里,老师想问:你觉得作者通过对马的描摹,想表达一种怎样的生活理想或者政治理想?生:作者想表达热爱动物、尊重动物、热爱和平、崇赏自由的理想和追求。师: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本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马,它像一个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一个驯服诚实的奴仆,它像一个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一个典雅高贵的绅士。通过本文的学习,我相信,我们会更加爱护动物,尊重动物,尊重自然,崇尚自由。七、作业布置。师:现在老师布置作业,大家看课后练习二: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的好处刚才我们说了,就是能突出马的美貌。现在我们试用同样的方法描述一个自己养过或见过的小动物。板书设计:

家马

勇毅、驯良、奴役

同情

自由、奔放、遒劲

赞美

野马[课后反思]本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楚,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简明,重点解决两个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的思想情感。通过细读文本化难为易,依靠文本,咀嚼文本,挖掘文本,适当拓展。整堂课师生交融,一气呵成,在思维碰撞中灵光频现,通过追问,不断生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轻松、愉悦中提高、发展。《马》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生动的词语,了解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特点。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崇尚和平与自由的人文思想。3、品读优美生动的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点】了解马的特性,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深刻含义的句子。【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猜字游戏(展示“马”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图片)通过“马”的字体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马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命运也在发生着变化。同学们熟悉马吗?那么在你与马接触的过程中,你认为马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都对马谈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布封是怎样来看待马的!

二、[检查预习]给下列句中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人们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2、它们的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3、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bìyìn()。4、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5、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学生完成后,对学生写在黑板上的答案进行批改,然后齐读幻灯片上的句子,)

三、赏读

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四人一小组互相读、听,分享阅读感受。(推选代表参加比赛)

选取两名平时朗读最好的同学当评委,将学生自然分成两大组,即红队和蓝队。每组派代表来朗读自己最喜欢的、经过小组成员纠正过的句段进行比赛,其他同学注意听读。

读后,其他学生评价,评委进行总结点评,老师再补充评价。

四、品读

(仍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梳理以上要点,然后红、蓝两队各派代表回答。结构图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可以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老师适当补充和点评。)

五、悟读

1、“我来问,你来答”

学生通过梳理文章,找出自己或小组的疑问,提出让对方队员来解答,也可共同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意识。

2、“我的疑问”

(1)、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言之有理即可)

(2)、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对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在第五段中与马形成对比的狮子、驴等动物真的如作者所描写的那样丑么?(以此来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事物)

六、延读

1、欣赏一段关于马的精美视频片段,再重温一下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