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_第1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_第2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_第3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_第4页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2.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重难点重点: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难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世界意义学习目标【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阶级和思想背景,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了解巴黎公社背景及政权建设;通过合作探究,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家国情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意义,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空定位早期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兴起英国爆发经济危机1825年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爆发1831年英国宪章运动爆发1836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爆发1844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年第一国际建立1864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67年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奠定基础指导实践时空脉络新课导入请同学们观看电影《雾都孤儿》片段,思考当时的穷人面临怎样的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目录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三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1)原因: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①经济危机加剧了工人贫困和社会动荡提升利润资本家大量购买使用机器扩大生产相对减少雇佣工人压缩工资生产出大量产品工人工资低消费力不足矛盾供>求经济危机的原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矛盾具体原因:市场供需的矛盾②工人的劳动条件、生活状况恶劣。妇女每天要工作18小时,她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儿童九岁起就开始劳动,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青少年中患佝偻病的特别多。——据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整理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1)原因: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③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材料一: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使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使得英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罢工、骚乱时有发生,社会犯罪率大大升高,贫民窟林立,城市环境恶化,国民身体素质下降。材料二:1834年,英国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19世纪40年代,法国工厂的工人平均寿命甚至不到30岁。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钱乘旦《英国通史》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1)原因: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2)概况:时间目的形式主要事件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身权益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力的多种形式的斗争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阶级条件)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英国宪章运动“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知识拓展】卢德运动

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但禁止对人身施用暴力。

它没有认清历史的合理性和历史进步的方向,它不是去摧毁吃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去砸毁机器。它是被压迫和被剥夺的工人阶级一种自发的反抗,而不是一种自觉的、真正有组织的、能够持续和最终取胜的斗争。

卢德运动既是对资本主义的抗议,但是同时这种反抗又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因此是没有任何出路和注定了要失败的。圣西门设想,在未来的新社会中,人人都要劳动,没有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人。他相信,只要大家都接受这个理想,新的社会就一定会实现。欧文(1771—1858)圣西门(1760—1825)2.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创立这种制度可以用说服的方法,使政府相信建立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傅立叶为自己的理想社会设计了一种叫做“法朗吉”的“和谐制度”,是一种工农结合的社会基层组织。“法朗吉”通常由大约一千六百人组成。在“法朗吉”内,人人劳动,男女平等,免费教育,工农结合,没有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法朗吉”是招股建设的。收入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傅立叶幻想通过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和分配方案来调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从而达到人人幸福的社会和谐。2.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不主张废除私有制;建立以“法郎吉”为其基层组织的社会主义社会;关于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的思想萌芽;首次提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人民是否彻底解放的准绳;在教育上,主张对儿童从小实施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傅立叶(1768—1830)2.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一方面是脱离社会现实;另一方面是没有指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也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欧文的实践——“新和谐公社”蓝图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2.空想社会主义(1)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工业革命引起的深刻变化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工人处境的恶化阶级条件: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生产的社会化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黑格尔

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从巴黎到布鲁尔,马克思始终积极参与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 “在马克思身上, 嗅不到一点空想家的气味,常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马克思老爹” 。

——弗•列斯纳《一个工人对马克思的回忆》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马、恩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发表:1848年2月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主要内容: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多,还要大。①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材料二: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②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材料三: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级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③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⑤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④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材料四: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共产党宣言》材料五: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巨大的作用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客观规律发展动力历史使命斗争策略(2)主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1)革命实践:①积极投身于1848年革命斗争中(德国):创办报纸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②革命失败后,主要在英国活动,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理论探索①《资本论》的出版: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资本论》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第二卷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现实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3.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创立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9月—11月合写了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强调历史的发源地在于物质生产之中,提出了“生产方式”的概念。他们还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恩格斯回到巴门后,完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马克思于1845年初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他们合写了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进行全面的批判,同时清理他们自己的思想。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2)理论探索3.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4.历史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西欧: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东欧、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亚洲和美洲:马克思是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共产党宣言》在近代中国传播情况简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分析《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以报刊杂志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不断增加,由部分译介到系统介绍。影响: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开始和发展。时间人物报纸刊物内容或发行情况1899年传教士李提摩太、蔡尔康《万国公报》引用宣言一段话1905年朱执信《民报》介绍马、恩的生平和学说1912年同盟会会员《民生日报》连载全译宣言的第一部分1919年李大钊、陈独秀《每周评论》名著专栏用白话文摘译宣言片段1919年李大钊《新青年》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摘译宣言重要论述1846-184718481831-184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德意志工人协会、正义者同盟(后改组为“共产主义同盟者”)《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欧洲革命爆发1867186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一国际)《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共产党宣言》世界无产者联合马恩号召第一国际成立①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②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表明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③在巴黎公社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工人政权,向社会主义迈进)组织名称主要内容第一国际1864年成立。1876年7月15日正式宣布解散。第二国际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年-1914年)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创立者为恩格斯。第三国际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又称共产国际(1919~1943年)。1.第一国际成立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普法战争形势图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普法战争失败1870镇压卖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巴黎公社革命(2)成立:1871年3月,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建立了。3月26日的投票确定了革命的胜利。卑鄙无耻的政权掐着你们的脖子逼迫你们,你们已用合法的自卫军把那些强迫你们承认国王,侮辱你们的政府赶出了城外。——《公社第一次宣言》()性质: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巴黎公社≠社会主义政权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发生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3)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②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③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④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⑤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等等。◎巴黎公社防御形势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3)结果:英勇斗争,虽败犹荣,精神永存5月23日,政府军通过普鲁士军队的防线攻陷蒙马特高地。当天晚上面临失败的公社政权下令纵火烧毁巴黎,同时开始枪杀人质。5月24日,已完全焚毁的巴黎市政厅被攻下,巴黎公社的主要成员路易斯·查尔斯·德勒克吕兹牺牲,瓦尔兰被捕。5月27日,5000人的政府军围攻退守在巴黎东北的拉雪兹神父公墓的最后200名公社战士,最后这些战士在墓地的一堵墙边全部牺牲。5月28日,运动最终失败。巴黎公社成员英勇就义巴黎公社成员构筑防御工事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5)历史意义: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被载入史册,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巴黎公社墙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国际歌【法】欧仁·鲍狄埃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材料一:列宁指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准确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材料二: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材料三:银行是全部资本主义生活的神经,而公社不愿给人留下强盗、小偷的印象,在斗争的中途停了下来,没有剥夺剥夺者(法兰西银行)。材料四:在一个农民的国度中无产阶级革命的独唱,就会变成哀歌。材料五: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仍然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未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缺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切断敌人经济命脉

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缺乏工农联盟

普法势力联合绞杀,敌我力量悬殊【课堂探究】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原因。(6)经验:①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进行暴力革命;②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③对国家进行民主化改造。(7)教训①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③必须建立广泛的工农联盟

2.巴黎公社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一、19世纪初---1848年:从空想到科学以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从理论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从理想到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四、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从一国到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世界性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五、20世纪50年代至今: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由苏联模式到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总结归纳】马克思主义的完善与发展《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理想信念。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随堂练习19世纪30年代,英国医学检查委员会描述“5岁的孩子被派去一天工作13小时,通常9岁、10岁和11岁的孩子被指派工作14和15小时”。这种现象A.推动了空想社会主义理念的萌发B.是近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C.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事实依据D.表明英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探究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社会发展的良策,提供事实依据,与材料中“19世纪30年代,英国”童工现象相符,故选C项;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与材料中“19世纪30年代”不符,排除A项;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为榨取更多的超额利润,大量雇佣并严重剥削童工,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近代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排除B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与资产阶级大量雇佣并严重剥削童工无关,排除D项。C随堂练习《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C.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解析:据材料“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故选B项;此材料内容是《共产党宣言》的一部分主张,但不是其发表的意义,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是阶级斗争观,排除C项;材料观点客观描述了社会发展的本质,而不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排除D项。B随堂练习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俾斯麦提出了“甜面包”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立法:1883年公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