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3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1页
(21-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3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2页
(21-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3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3页
(21-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3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4页
(21-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题3 物态变化 3.3汽化和液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专题三物态变化3.3汽化和液化——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某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将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与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给食物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结冰是凝华现象B.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放热C.食物外包装上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D.一段时间后食物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答案】C【详解】A.矿泉水结冰,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降低温度,故B错误;C.食物外包装上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一段时间后食物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水珠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故D错误。故选C。2.(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下列关于小水珠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鸡蛋内部冒出的“寒气”液化形成的C.鸡蛋内部的水渗出壳外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D【详解】夏天,鸡蛋刚从冰箱拿出来,鸡蛋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鸡蛋壳,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鸡蛋表面。故选D。3.(2023·贵州·统考中考真题)“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A.熔化和凝华 B.液化和汽化C.汽化和熔化 D.凝固和升华【答案】B【详解】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故选B。4.(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是()A.熔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汽化现象【答案】B【详解】竹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仅液化 B.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答案】D【详解】水池中的水先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成水珠,产生白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炎炎夏日,暑热难耐。红霞同学从冰柜里拿出一块冰,放在盘子里。一会儿,冰变成了一盘水,又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在这两个过程中,涉及的两个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B.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C.熔化吸热和汽化吸热 D.熔化放热和汽化放热【答案】C【详解】冰在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了一盘水,水在空气中过不断吸热,汽化成水蒸气,因此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是小李同学在劳动实践活动中采取的系列措施,其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使用酒精灯加热,不使用时盖上灯帽②植树时剪掉多余的枝叶③把洗过的衣服晾晒在通风处④培育玉米苗时盖上地膜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答案】D【详解】①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②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可减小枝叶蒸腾作用的表面积,从而可减缓蒸发;③将洗过的衣服晾在通风处,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④利用地膜培育玉米苗,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避免了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缓蒸发;⑤将收割的小麦摊开晾晒,增大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同时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可加快蒸发。综上所述,各措施中为了减缓蒸发的是①②④,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8.(2023·江西·统考中考真题)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根据以上证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B.酒精蒸发需要吸热C.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D.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答案】AB【详解】A.某同学在手上涂抹酒精,过了一会儿,酒精消失,酒精从液态变成气态,发生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BCD.酒精消失,手感到凉凉的,说明酒精蒸发可以吸收热量,不能得到酒精温度越高,蒸发越快,酒精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的结论,故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故选AB。三、填空题9.(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夏天的清晨绿叶上形成露珠是(填一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一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答案】液化放出【详解】[1][2]露珠是液态的,是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10.(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人穿着湿衣服易着凉,是因为水逐渐(填物态变化名),会身体的热。【答案】汽化吸收【详解】[1][2]人穿着湿衣服易着凉,由于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会使人的温度降低,人易着凉。11.(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SKIPIF1<0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答案】吸收凝固【详解】[1][2]将SKIPIF1<0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酸奶瞬间由液体凝固成块。12.(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邵阳古楼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钦定为贡茶,古楼绿茶茶香四溢,余味悠长。绿茶制作的主要工序有杀青、揉捻、干燥,在干燥这一工序中,除去茶叶中的水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用开水泡茶时,茶水变绿得更快,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有关。【答案】汽化温度【详解】[1]在干燥这一工序中,茶叶中的液态的水要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2]用开水泡茶时,由于水的温度较高,分子运动就会比较剧烈,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就越快越明显。这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13.(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水的温度。

【答案】98不变【详解】[1]由图可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8℃。[2]此时水已经沸腾了,水沸腾时,虽然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4.(2022·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在做“观察水的沸点”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答案】浸没99见解析【详解】[1]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部。[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9℃。[3]要想证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需要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15.(2022·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该物态变化过程要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答案】液化放出【详解】[1]空气中有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塑料布变成小水滴,即露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2]露的形成多在夜间,这是因为夜间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成小水滴,所以该物态变化过程要放出热量。16.(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因呼吸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热。【答案】液化放【详解】[1]护目镜常因呼吸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镜片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2]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是放热过程。四、实验题17.(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2)某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中产生的大量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到水面破裂开来;(3)该实验中,能否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答案】91变大不能【详解】(1)[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因此读数为91℃。(2)[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远低于沸水的温度,因此不能用水银体温计代替图中的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18.(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B?()(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SKIPIF1<0后,每隔SKIPIF1<0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如下表格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时间/SKIPIF1<001234567温度/SKIPIF1<09092949698989898(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SKIPIF1<0,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案】铁圈B

98低于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不变【详解】(1)[1]组装器材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根据酒精灯高度固定铁圈B,再根据烧杯内水的高度固定铁圈A。(2)[2]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描出对应的各坐标点,然后连线,如图所示:

(3)[3][4]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温度升高到98℃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所以此时当地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4)[5]分析数据及图像可知,水沸腾前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水沸腾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9.(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实验

(1)图甲中,按规范要求,实验前应先调节铁圈(填数字)的高度;(2)某小组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图丙是该小组做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3)另外两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6℃和100℃,他们猜想这是由于各组所用温度计刻度有偏差造成的。为验证此猜想,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三个小组的温度计(选填“依次”或“同时”)测出同一杯热水的温度。【答案】292保持不变同时【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调节铁圈2的高度。(2)[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的示数是92℃。[3]由图丙知道,水的温度达到某一值时,保持不变,即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3)[4]将三组同学所用的三支温度计一起放进同一杯沸腾的水中(继续加热),待示数稳定后,看读数是否一样。20.(2021·内蒙古鄂尔多斯·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液体酒精水银凝固点-117°C-39°C沸点78°C357°C(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C。(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佛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